第480章 內耗

三十萬人的隊伍,想要領導好,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而且,義軍的慣例也損壞了統一領導的設想,高迎祥是深深明白這一點的。

義軍活動的時候,都是以營爲單位,各自爲政,相互之間沒有隸屬關係,有着大大小小十多個首領,高峰時期的時候,首領甚至超過二十人了,這些首領,帶領自己的隊伍,在各地反對官府,殺富濟貧,因爲形勢的需要,後來聯合到一起來了,特別是在江寧營崛起之後,義軍的活動陷入低潮,不得不聯合起來,爲了生存而戰鬥,但從聯合的時候開始,相互之間就是矛盾不斷的,這也難怪,以前誰都是老大,說話算數的,聯合到一起來了,必須要聽從他人的安排,誰都是有些不服氣的。

幾年時間過去了,自從紫金樑被朝廷斬殺之後,高迎祥就是名義上的義軍首領了,可他遭受到的挑戰是很多的,來自於方方面面,甚至來自於自己的侄兒李自成。

這一次帶兵出去征戰,正面碰撞江寧營,也是無奈之舉。

要求其他的頭目出去征戰,恐怕沒有誰會答應,包括羅汝才和李自成,都是不會同意的,主意雖然是好的,但江寧營的兇悍,大家都清楚,這樣的征伐,能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誰都不敢肯定,再說了,另外的首領帶兵出去征伐,若是真的取得勝利,地位一定是大幅度的上升,甚至會威脅到他這個首領的地位。

造反這麼多年了,高迎祥也積累了不少的征戰經驗了,他手下的軍士,也是所有隊伍中間,最爲突出的,實力一樣是最強的。

三十萬的軍士,真正有着戰鬥力的不多,不超過十萬人。這些人來自於四面八方,不一定都是陝西人,而沒有多大戰鬥力的近二十萬人,絕大部分都是本地的。

因爲生存的需要,義軍同樣採取了屯田的方式,軍隊也是要種地的,需要自己養活自己。外出劫掠,能夠獲得的錢糧越來越少了。

這些年以來,陝西境內的士紳富戶以及商賈,絕大部分都搬走了,或者說是逃走了,特別是漢中府和鳳翔府一帶。幾乎沒有什麼有錢人了,這也令義軍的補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段時間以來,義軍同樣開始向老百姓徵收賦稅了。

李自成在會議上提出來的觀點,實際上有着很強的針對性。

做出來徵收賦稅的決定,高迎祥也是沒有辦法的,三十萬人要生存。其中還有不少的家眷,要是這些人沒有飯吃了,隊伍很快就會垮掉的。

義軍沒有特別固定的根據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方面迫於官府的壓力,另外一個方面也是生存的需要,但這一年多時間以來,義軍的活動地點。基本固定在了漢中府和鳳翔府,他們沒有佔據城池,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鄉村活動,背靠大山,以利於機動。

好在孫承宗只是固守大的城池,沒有全面圍剿的意思。讓高迎祥和義軍的日子,稍微的舒坦一些了。

征伐江寧營的消息,是絕密的,萬萬不能夠泄露出去。否則就是自己找死,知道這件事情的,也就是各部的頭目,高迎祥召開的這次會議,保密度是非常高的。

可他要帶着十萬軍士出去,大軍分作兩路進入西安府,一路他親自率領,自佛坪直插柴家關,一路由掃地王李一川率領,由鳳翔府扶風縣進入武功縣,兩路大軍在西安府所轄的鄠縣集中,給予江寧營突然的攻擊。

如此大的行動,不可能沒有絲毫動靜,保密的難度很大,好在義軍習慣了流動作戰,自然能夠想到諸多的辦法,隱藏自身的行蹤。

動用那幾營的軍士,高迎祥煞費苦心,會議上的爭論也是很大的,最終還是統一了意見,高迎祥率領本部的四萬人馬,加上掃地王李一川率領的三萬人,加上闖塌天劉國能的兩萬人,射塌天李萬慶的一萬人,一共是十萬大軍。其中李一川和劉國能的五萬人,悉數分佈在鳳翔府境內,暫時由李一川率領,李萬慶的一萬軍士,高迎祥親自率領。

故而這次征伐江寧營,李一川、劉國能、李萬慶等頭目,悉數隨軍征伐。

李一川等人的不滿,高迎祥是知道的,曾經有頭目在會上提出來,每營所屬的軍士,都抽點一些出來,組成十萬大軍,但高迎祥和李自成都否定了這個建議,人都是自私的,各營的頭目,都想着保存精幹力量,若是這樣抽調軍士,說不定組成的隊伍,絕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不要說去攻打江寧營,就是能夠走到西安府去,就不錯了。

面對義軍中間的矛盾,高迎祥也曾經想過,是不是統一認識,告訴大家脣亡齒寒的道理,若是人人都想着自己,離滅亡的時間就不遠了,但他總是難以下決心,要是義軍能夠打幾個大勝仗,如此統一認識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這方面,李自成比他狠心,高迎祥曾經向李自成透露出來這樣的擔心,李自成的建議很是乾脆,對於不服氣的頭目,完全可以展開清洗的行動,大軍的認識必須要統一,首領只能夠有一個,否則各自爲政,不可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高迎祥也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這一次征伐江寧營,不管結果如何,回來之後,都是要着手清理隊伍的。

出發的時間很快就要到了。

蘇天成以及江寧營,以及從京城與河南府出發了,時間不等人,必須趁着江寧營立足未穩的時候,展開突襲,纔有可能獲得成功。

出發的前一夜,李自成來了。

高迎祥知道,李自成這個時候來,一定是有什麼重大的事情,他沒有囉嗦,直接開口了。

“自成,有什麼事情嗎?”

“舅舅,義軍隊伍裡面,頗有一些不穩定,我很是擔心啊。”

“哦,那你說說是什麼情況啊。”

“這次征伐江寧營,諸多頭目的士氣,本來就不是很高,會議上明確要求了,不準議論這件事情,以免泄露出去了秘密,可還是有人私下裡議論,主要是對抽調軍士的情況,表示不滿意的。”

高迎祥的神情開始嚴肅了,這幾天的時間,他一直都在關心出征的情況,確實沒有注意到,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失誤了,要是出去征伐的軍士,各懷心思,還打什麼戰啊。

“主要是李萬慶議論的,同時,賀一龍也有着附和的意思,他們兩人主要議論的,就是對這次抽調軍士的不滿意,李萬慶是不用說的,自家的軍士被抽調了一萬人,剩下不過幾千人了,至於說賀一龍,所轄的軍士不少,因爲沒有能夠被抽調,甚至懷疑這次的征伐,是變相出去劫掠財物的。”

高迎祥的神情開始變得冷酷了。

“自成,你還知道其他的議論嗎。”

“聽說一些,但不是很準確,主要還是李一川和劉國能的,兩人所屬的軍士,悉數都被抽調了,內心還是有些不滿意的。”

“軍士被抽調,內心有不滿意,這很正常,這件事情不用說了,除此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說法和想法。”

李自成稍微停頓了一下。

“確實有其他的說法,我隱隱聽說,有的頭目認爲,蘇天成和江寧營到陝西省來了,這一次的征伐,是自找苦吃,還不如早點想辦法,投降朝廷,不要做無謂的掙扎,妄送了軍士的性命,而且這種傳聞,似乎在軍士中間出現了。”

高迎祥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樣的笑容,比哭還難看。

“果然在我的預料之中啊,看來這一次的征伐,生死攸關啊,必須要成功,否則義軍的隊伍,很有可能要垮掉了,自成,看來你前些日子的提議是正確的,義軍必須要統一思想了,老是有着一些不利的言論和議論,極大的影響了軍心。”

“好的,依照舅舅的意見,這件事情,什麼時候開始辦理啊。”

高迎祥沉吟了一下,終於下定了決心。

“我帶着軍士去征戰,出發之後,你就可以採取行動了,一定要保密,同時你要記住,都是自家的兄弟,動作的時候,還是要考慮到具體的情況,不能夠太猛烈了。”

李自成點點頭,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這件事情,你直接負責,上次開會的時候,我已經委託羅汝才負責家裡的事情了,所以說,你在做事情的時候,必要的時候,徵求一下羅汝才的意見,穩定是第一位的,千萬不能夠因爲統一思想,弄亂了隊伍。”

“舅舅,您放心,我一定會妥善處理的。”

高迎祥根本不會想到,李自成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通過一些特殊的手段,清洗異己,達到徹底掌握軍隊的目的,義軍中的頭目太多了,各自爲政,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最終是沒有多少的希望的。

至於說徵求羅汝才的意見,李自成當然不會照辦,如此一來,還算什麼清理啊,他的內心,早就有譜了,需要清理哪些人,需要拉攏哪些人,採取什麼樣的手段,一切都是計劃好的,現在機會終於來了,這也得益於蘇天成和江寧營進入到陝西省。

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155章 識趣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00章 殿試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191章 稱帝(3)第33章 精心策劃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28章 上任第211章 江寧營第67章 歸屬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239章 鉅變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23章 些須情況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191章 稱帝(3)第1274章 奧妙第496章 內訌(1)第55章 真相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58章 後續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189章 稱帝(1)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014章 誤判?(3)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57章 下狠手(2)第1188章 行動(5)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083章 廷辯(1)第817章 爭執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336章 血色殘陽(1)
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155章 識趣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00章 殿試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191章 稱帝(3)第33章 精心策劃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28章 上任第211章 江寧營第67章 歸屬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239章 鉅變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23章 些須情況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191章 稱帝(3)第1274章 奧妙第496章 內訌(1)第55章 真相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58章 後續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189章 稱帝(1)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014章 誤判?(3)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57章 下狠手(2)第1188章 行動(5)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083章 廷辯(1)第817章 爭執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336章 血色殘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