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剪不斷

出任薊遼督師,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了,蘇天成一直都是外放,並沒有在朝廷之中做事情,除非是內閣閣臣,就算是六部尚書,一般也是出任遼東經略,可蘇天成直接出任了薊遼督師,而且有着便宜行事的職權,直接代表了皇上,這說明了朱由檢的高度信任。

當然,這裡面有蘇天成的智慧,主要還是將太子推在了前面,將很多的功勞都歸功於太子,這樣做既能夠保證自己的想法悉數得到實現,也能夠轉移功高震主的危險。

剿滅流寇,耗費了蘇天成極大的體力和精力,所以說,他想着在家裡好好休息一下,加之皇上准予的假期,也有兩個月的時間。

薊遼督師的辦公府邸,在寧遠。

寧遠在山海關之外,屬於關寧錦防線的重要地點之一,這條防線是孫承宗主持修建的,專門爲了抵禦後金,整條防線以山海關爲後盾,以寧遠爲中堅,以錦州爲先鋒,相互呼應,築有多個堡臺作爲聯防的據點,關寧錦防線分爲南北兩段,南段爲關寧防線,全長一百公里,從山海關到寧遠,北段一百公里,自寧遠開始,經過鬆山、錦州,重點到大淩河。

這條防線非常的堅固,在抵禦後金侵襲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寧遠距離京城大約九百里,快馬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

雖然還沒有到寧遠去正式上任,但蘇天成已經詳細看過了遼東一帶的地圖,應該說,這些地圖他看了很多年了,穿越之後,他最大的目標之一,就是徹底殲滅後金,維護大明朝的統治,同時進行一系列的改良。令大明朝依舊成爲全世界的老大。

修築關寧錦防線,孫承宗的初衷是很好的,但可惜的是,隨着大明朝和後金的數次交手,明軍早已經退縮在關寧錦防線的幾個重鎮裡面,特別是在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後,明軍大敗。丟失了大淩河,已經無力完全固守關寧錦防線,只能夠是龜縮在城鎮裡面,依靠險要的地形和不斷加固的城牆,抵禦後金的進攻。

儘管說擔任薊遼督師是非常榮耀的,但也是充滿危險的。前任的薊遼督師袁崇煥,身首異處,被朱由檢斬殺了,歷任的遼東經略,命運也不是很好,這大概是因爲後金過於的強悍,明軍與之交手。大都是大敗而歸。所以說,這個令人羨慕的職位,也是朝廷裡面的文武大臣身爲恐懼的,誰都不願意被排到遼東去。

大明和後金的戰鬥,從萬曆年間就開始了,真正的轉折點是薩爾滸之戰,這場於萬曆四十六年進行的大戰,以大明朝慘敗告終。從此之後,大明朝有戰略進攻轉爲了防守,後金有戰略防守轉爲了進攻,整體的局勢開始逆轉,其後的大淩河之戰,更是傷了大明朝的元氣,令大明軍士異常懼怕後金韃子。這種情況,持續多年了。

崇禎九年,蘇天成率領江寧營將士進京勤王,大敗入關的後金韃子。殲滅韃子達到三萬餘人,令大明朝上下爲之一振,自從這一戰之後,後金開始收縮防線,關寧錦一帶相安無事,持續到了如今,已經是兩年時間了。

這期間又發生了很多的事情,蘇天成擔任陝西巡撫的時候,帶領大軍深入到河套地區,大敗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令兩個部落俯首稱臣,心甘情願送繼承人到大明京師爲人質,大明在安寧堡和靖邊設立互市,和蒙古部落進行交易,互市的舉措令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開始強大起來,引發草原上的混亂,諸多部落在後金的指示下,開始進攻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可惜兩個部落依靠背後的大明朝,擊敗了多次的進攻,隱隱成爲了蒙古部落的領頭羊了。

後金的利益遭遇到了嚴重損失。

好在大明朝的重點注意力,還沒有集中到草原上,剿滅流寇成爲最主要的任務。

蘇天成帶領江寧營剿滅了流寇,自然而然要走馬遼東了。

所以說,這個任命,在朝廷裡面,顯得很是平靜,文武大臣認爲是理所當然的,除開蘇天成,沒有誰能夠擔任這個職務。對於皇上賜予蘇天成如此大的權力,也沒有誰眼紅,畢竟到遼東去,可不是鬧着玩的。

衆人都認爲是理所當然,但也有人不高興了。

這些不高興的人,主要是蘇天成的家人,包括朱審馨、春屏、王芙蓉、柳如是和顧橫波,這麼多年過去了,蘇天成總是在外面奔波,總是處在廝殺的第一線,就算這一切都是應該的吧,但是剿滅了流寇,立下如此巨大的功勞,不管怎麼說,蘇天成都是應該留在京城裡面了,這樣一家人就可以團聚了,大家早晚都可以見到蘇天成,感受到老公的關懷,想不到剛剛剿滅流寇,回到京城,蘇天成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就接任了薊遼督師的職務。

這可不是鬧着玩的,對抗後金韃子,誰都知道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可能要持續好多年的,後金和大明朝的衝突,從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割據遼東開始,延續二十多年了,這二十多年的時間,後金迅速發展,大明軍隊眼看着不能夠抵抗了。

蘇天成的確驍勇,帶領江寧營,幾乎是無往而不勝,但畢竟江寧營將士人數有限,如今的後金,八旗兵的人數達到了二十萬人,加上蒙八旗,漢兵,總兵力恐怕超過三十萬人了,面對着這樣的一支軍隊,想要取得勝利,那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

自從結婚之後,朱審馨等人,很少有時間陪着蘇天成,蘇天成一直都是外放爲官,雖說很是年輕,但年代也有些長了,加之朱審馨本身的身份有一些特殊,總是想着能夠和蘇天成團聚,一起安安靜靜過日子。

蘇天成在家裡的時候,朱審馨總是在強調,說是府邸裡面雖然很是熱鬧,每天都有不少人來拜訪,但還是美中不足,做主的人都是女人了,沒有男人,言下之意,蘇天成這個戶主,還是要管管家裡的事情了,至少要在家裡多呆一些時間了。

朱審馨認爲,只要蘇天成提出來要求,留在京城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蘇天成明白朱審馨等人的想法,其實他也想留在京城,陪着家人,而且自己的幾個老婆,都是絕世的大美人,哪個不羨慕啊,偏偏自己有着如花似玉的老婆,很多的時候,還是要過光棍的生活,當然,如果是想着繼續找女人,依照他的身份,沒有一點的問題,想找多少都是可以的,家裡的銀子足夠,身份顯赫,關鍵是年輕。

留在家裡是不可能的,蘇天成只能夠是儘量的安慰朱審馨等人。

他不急着到寧遠去上任,已經是九月了,最好是能夠在家裡過春節,如今到寧遠去,也不能夠做什麼事情,秋收季節過去了,江寧營部分將士也抵達了寧遠和錦州,短時間之內,後金是不敢發動攻擊的,而且蘇天成還專門給榆林營都指揮使盧象升寫信了,囑託盧象升關注大同、寧夏一帶的邊關,預防後金有什麼動向,可以說,今年年內,大明朝的邊關是安穩的,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四川徹底剿滅流寇的事情,也是蘇天成高度關注的,絕不能夠讓流寇死灰復燃,這是大忌,儘管說羅汝才的意思,是想帶領部分的流寇,直接進入朵甘都司,想着到高原去做奴隸主,但蘇天成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如果疏忽了,說不定哪一天,羅汝才重新強大起來,回到四川或者是陝西,重新作亂,需要牽扯朝廷極大的精力。

蘇天成下一步的戰略計劃,是徹底消滅大清政權,這是一步宏大的計劃,需要付出最大的精力,可能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情了,這就要求大明內部必須要穩定,以前思考的改進軍隊的事情,都需要暫時放下了,陝西的經驗,在大明推廣,還需要徹底穩定遼東之後。

這期間,蘇天成和孫承宗的接觸是很多的,他不需要上朝,也沒有多少的具體任務,處於作爲清閒的狀態,這樣的狀態之下,能夠思考很多的事情,孫承宗作爲內閣首輔,對大明的情況是非常瞭解的,而且孫承宗的資歷非同一般,見識更是獨到。

兩人商討了很多的觀點,從孫承宗的話語之中,蘇天成體會到了,孫承宗很是着急了,大概因爲年紀大了,有些力不從心了,希望蘇天成能夠早點穩定遼東的局勢,回到京城來,出任內閣首輔,對大明朝進行徹底的改革。

這是蘇天成的計劃之一,蘇天成很清楚,依照大明朝的實力,在世界上還是處於領先地位的,如何鞏固這種領先的地位,如何盤剝他國的財富,如何進一步壯大大明的實力,讓大明朝處於巔峰之中,地位完全超過幾百年之後的那個超級大國,這是最終的目的。

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67章 歸屬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179章 幫倒忙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879章 對決(1)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684章 都會算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65章 劉鐵漢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030章 妥協第87章 禮部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76章 升堂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59章 剿匪(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101章 帝心第1116章 硬骨頭(1)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282章 後宮第21章 周密安排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419章 賀瘋子第158章 籌謀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268章 敵情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15章 在路上(2)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121章 熱鍋(1)第773章 海戰(3)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653章 預判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88章 拜訪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
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67章 歸屬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179章 幫倒忙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879章 對決(1)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684章 都會算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65章 劉鐵漢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030章 妥協第87章 禮部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76章 升堂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59章 剿匪(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101章 帝心第1116章 硬骨頭(1)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282章 後宮第21章 周密安排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419章 賀瘋子第158章 籌謀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268章 敵情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15章 在路上(2)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121章 熱鍋(1)第773章 海戰(3)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653章 預判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88章 拜訪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