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

(新書《鐵血兵戈》六月一日起開始正式上傳,懇請得到讀者大大繼續的支持,我一定會盡全力的,拜謝了。)

盧象升率領大軍渡過遼河,海州被江寧營包圍的消息,猶如重磅炸彈,讓瀋陽的氣氛變得微妙起來了。儘管說滿人是很團結的,滿人權貴也想着誓死保衛瀋陽,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都沒有充足的信心了。

代善率領的正紅旗和鑲紅旗,全軍覆沒,代善爲大清國捐軀了,大清國最爲驍勇的旗主、睿親王多爾袞,也被困在了海州,生死未卜,這令所有人清醒的認識到,保衛瀋陽的戰鬥,不會有美妙的結局了。

豪格兩次寫信,要求率領軍士護衛瀋陽,被皇太極嚴厲的訓斥,不准他回到瀋陽來,濟爾哈朗已經帶領滿八旗和漢八旗的軍士,在距離瀋陽五十餘里的地方,重點佈防,阻止江寧營軍士的進攻,皇太極親自指揮瀋陽城內的軍士,開始部署防禦的事宜。

皇太極也想着抽調兵力,增援海州的多爾袞,但目前的情況之下,抽調兵力是不可能的,蘇天成的計劃非常的詳盡,令皇太極無法抽調兵力,可若是海州、鞍山、遼陽都失守了,瀋陽就成爲了孤城,得不到任何的援助,大清國的滿人權貴,恐怕要做好回到黑山白水之中的準備了。

大清國終於到了生死存亡的邊沿了。

皇太極感覺到自己真的老了,曾經萬丈雄心,慢慢被打磨掉了。面對江寧營的進攻,他顯得有心無力,完全處於被動之中。

濟爾哈朗一再要求,皇太極撤出瀋陽。與豪格會合,駐守薩爾滸一帶,言下之意非常明確,一旦瀋陽失守了,就從鎮北關撤退,回到曾經戰鬥的地方去。

皇太極已經下了好幾份的聖旨。要求蒙八旗火速趕赴瀋陽。

可惜蒙八旗根本就沒有機會來到瀋陽。

鄭鴻逵和鄭成功率領的軍士,已經在草原掀起了風暴,草原的戰鬥,更加的順利,蒙八旗依靠的是騎兵的衝鋒,根本沒有城池可以固守,至於說火器方面,因爲河套府與烏魯木齊府的控制,他們根本就得不到。所以在戰鬥之中,依靠的是人力的衝鋒,在一次次的野戰之中,蒙八旗損失慘重,已經到了看見火炮就發抖的程度,好多的部落已經完全歸順和投降了,除開科爾沁等幾個爲數不多的大部落,但草原部落都清楚。這樣的時間不會持續很長了,大晉朝廷最終將要統一整個的草原。

皇太極下定了決心。與瀋陽共存亡。

至於說皇族的子弟,開始分批次的撤出瀋陽去,抵達豪格的身邊去,皇家的血脈還是要繼續延續下去的,不能夠悉數留在瀋陽,一旦瀋陽被攻陷。皇太極的血脈將不復存在了。

這種撤離是非常痛苦的,離開了條件很好的瀋陽,恐怕要繼續回到黑山白水之間去,那種艱苦的環境,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承受的。

對於滿人權貴的安排。皇太極也有了明確的意見。

這些滿人權貴的子女,可以撤出瀋陽去,追隨在豪格的身邊,但其餘人不準撤出瀋陽,必須要與江寧營廝殺,若是臨陣逃脫了,將成爲滿人之中的敗類。

從六月中旬開始,陸續有滿人撤離瀋陽,但這種行動都是暗地裡進行的,畢竟大張旗鼓的撤離,會影響到軍心。

濟爾哈朗也清楚皇太極的想法了,皇太極年紀大了,身爲大清國的皇帝,是不會離開瀋陽的,就好比是大明的那個皇帝崇禎一樣,所以他不在勸誡皇上,一門心思投入到與江寧營的廝殺之中去了,麾下能夠指揮的大軍,畢竟還有十幾萬人,進攻瀋陽的江寧營軍士,不超過十萬人,兵力上面還是有優勢的,若是能夠在決戰之中超常的發揮,說不定有擊敗江寧營的機會。

江寧營大軍渡過遼河之後,就地駐紮休整了,暫時沒有展開進攻,這是盧象升的命令,其實是皇上的意思。

洪承疇率領的大軍,在進攻耀州和海州的戰鬥之中,很是順利,這個消息,諸多的高級軍官都知曉了,皇上定下兩路進攻的目的,一是分散後金韃子的兵力,採取了各個擊破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剿滅後金韃子的有生力量,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用盡可能多的兵力,來進攻瀋陽,畢竟兵力方面的優勢,也是至關重要的,瀋陽作爲後金韃子的京城,一定是用心經營的,攻打瀋陽,是需要非常慎重的。

盧象升與諸多的軍官一樣提出來了意見,建議皇上駐守在廣寧,不要渡過遼河,皇上御駕親征,拿下了廣寧之後,其實已經是起到了最大的鼓勵和激勵的作用了,若是繼續跟隨渡過遼河,諸多的將士內心總是有牽掛,若是後金韃子注意到了這個方面,發重兵進攻,估計盧象升首先考慮到的就不是進攻後金韃子,而是保護皇上的安全。

蘇天成沒有堅持,遵從了衆人的建議,留在了廣寧,他很想第一個走進瀋陽城,那該是多麼的愜意,但他不能夠拿着衆多將士的生命開玩笑,所謂的皇帝御駕親征,其實代表一種象徵意義,戰役初期能夠激勵將士的鬥志,但時間長了,反而成爲將士的負擔,這個時候皇帝若還是堅持己見,很有可能毀掉佔據的優勢局面。

盧象升率領大軍離開的時候,向蘇天成做出了承諾,一旦大軍突破了瀋陽外圍的防禦據點,包圍瀋陽之後,就將請皇上渡過遼河,親眼看着江寧營將士衝進瀋陽去,那一刻也就預示着後金韃子的命運進入了倒計時的時刻。

呆在廣寧,蘇天成也沒有閒着,給洪承疇寫去了信函,告知洪承疇,一旦拿下海州之後,大軍行動必須要迅速,不要停留,分出五萬將士攻打鞍山和遼陽,其餘大軍繞過兩處的城池,直撲薩爾滸等地,切斷瀋陽的退路。

收到皇上的信函,洪承疇正在指揮攻打海州的戰鬥。

戰鬥已經進入到尾聲,他的確沒有想到,兩天時間下來,大半部分的海州城池,已經被江寧營將士所佔據,後金韃子被壓縮到很小的一塊地方之內了,最多還需要半天的時間,江寧營就可以全殲駐守海州的後金韃子了,更加令洪承疇興奮的是,後金最爲驍勇的旗主多爾袞被包圍在海州,無法撤離,這位赫赫有名的將領,最終的命運已經註定了。

看完皇上的信函之後,洪承疇仔細進行了思索,毫不猶豫的開始調整部署,他明白了皇上的安排,隨着戰役的進程加快,皇上考慮到的已經是徹底摧毀後金政權了。

其實戰役是分爲兩個結算的,皇上曾經給出了時間計劃表,第一階段主要還是摧毀後金韃子的有生力量,第二個階段纔是徹底摧毀後金的政權基礎,但沒有想到的是,戰役進展的速度太快了,以至於第一個階段與第二個階段無法徹底分開了。

從努爾哈赤發表七大恨開始造反以來,近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這麼長的時間裡面,經過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努力,後金政權得到了極大的穩固,幾乎滲透到遼東的每一個角落,想要摧毀後金韃子的力量很難,但想要徹底摧毀後金的政權和影響,難度更大。

蘇天成從來不隱晦觀點,認爲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是了不起的人,甚至在言語之中透露出來了大明朝廷無人能夠與這兩人抗衡的觀點。

長期跟隨蘇天成,洪承疇也有自身的認識,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確是人才,但和蘇天成比較起來,還是有差距的,蘇天成能夠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就建立起來強盛的大晉王朝,若是沒有非同一般的本事,絕對做不到。

所以對於蘇天成來信的安排,洪承疇思考之後,不折不扣的執行。

他命令孫傳庭帶領八萬大軍,繞過鞍山與遼陽,直撲撫順、鐵嶺和薩爾滸一帶,駐紮在撫順和鐵嶺之間的,有豪格率領的後金韃子,孫傳庭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剿滅這股後金韃子,同時徹底封鎖瀋陽的後路,若是有可能的情況之下,在剿滅了豪格率領的後金韃子之後,朝着瀋陽的方向進攻,與盧象升率領的大軍,共同進攻瀋陽。

至於洪承疇自己,則是在拿下海州之後,帶領大軍,一鼓作氣的拿下鐵嶺和遼陽,若是時間上面來得及,也會直撲瀋陽,參與到隊瀋陽的進攻。

儘管海州城內的戰鬥還在進行,但命令被迅速執行了,孫傳庭、賀人龍等人,率領八萬大軍,離開了海州,開始朝着撫順的方向,大踏步前進了,他們的任務非常明確,排開一切的干擾,沿途不要戀戰,用三天的時間,抵達撫順關,迅速展開進攻。

誰都不會想到,這樣的安排,成爲了征伐後金韃子最爲關鍵也最爲精彩的一筆,正是因爲這樣的安排,讓猝不及防的後金韃子,真正陷入到徹底覆亡的命運之中了。(未完待續……)

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551章 辯解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866章 兩重天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993章 整合(1)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012章 誤判?(1)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384章 說情團第482章 大禮第847章 慘敗(5)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95章 問責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560章 變通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75章 小王爺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105章 自作孽(1)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629章 巡視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448章 誓師第160章 剿匪(2)第156章 出發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729章 恩怨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256章 悲愴第1115章 老頑固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90章 先手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80章 內耗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70章 發榜(2)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69章 發榜(1)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395章 畢懋康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251章 崩潰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059章 遼東決戰(1)
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551章 辯解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866章 兩重天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993章 整合(1)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012章 誤判?(1)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384章 說情團第482章 大禮第847章 慘敗(5)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95章 問責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560章 變通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75章 小王爺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105章 自作孽(1)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629章 巡視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448章 誓師第160章 剿匪(2)第156章 出發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729章 恩怨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256章 悲愴第1115章 老頑固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90章 先手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80章 內耗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70章 發榜(2)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69章 發榜(1)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395章 畢懋康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251章 崩潰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059章 遼東決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