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力排衆議

畢懋康來到江寧營,出任衛指揮同知,官職在熊子健之上,這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江寧營是一個非常團結的整體,除開孫傳庭,其餘軍官,幾乎都是從內部產生的,就算是孫傳庭,已經在江寧營好長時間,參與了好多的征戰,早被大家接受,而且孫傳庭的能力確實是不錯的,在管理和領導軍隊方面,有着不錯的手腕大明政客。

畢懋康算是橫空出世了。

得知蘇天成準備拿出來五十萬兩白銀,交給畢懋康專門用於火器研究的消息之後,江寧營千戶以上的軍官,都表示了不理解,畢竟大家對火器的認識,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最爲主要的還是,大家沒有真正經歷過火器決定戰爭勝負的戰役。

中都之戰,神機營損失慘重,幾乎完全喪失戰鬥力了,這一次的損失,對所有人的觸動都是很大的,以至於江寧營的將士,認爲還是要依靠騎兵來決定戰局,就連神機營的將士,每日裡都要參與到騎兵和步卒的訓練功課裡面,不斷強健自身的體魄。

神機營的營指揮,一直都是孫傳庭兼任的,蘇天成也曾經徵求過狄懷祥、秦睿等人的意見,雖然這些人非常忠於他,但提到擔任神機營營指揮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退避三舍,堅決的不同意,甚至願意留在驍騎營、前鋒營做普通的軍士。

神機營將士對火器的巨大作用,暫時沒有很高的認識,這也不能夠怪大家,火器出現已經有兩百餘年了,可進步一直都很緩慢。就說火繩槍,這麼多年了,用於實戰的時候,受到的限制太多,而且稍不小心就炸膛。操作起來也很不方便,面對着騎兵快速衝鋒的時候,不能夠發揮出來太大的作用,一旦騎兵衝到了面前,就只有挨宰的份了。

只有作用巨大、便於操作的火器誕生了,才能夠根本性的改變軍士的認識。

孫傳庭很快找到了蘇天成。

“大人。我對江寧營研製火器的事情,有些看法,不吐不快啊。”

“孫大人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就是了。”

“朝廷設立了兵仗、軍器二局,專門用於研製和生產火器的,省城亦有軍器局。若是江寧營需要火器,可以要求朝廷供給的,如今拿出來銀子,專門研製,白手起家,難度太大了,就連京營和南京兩大營。也沒有這樣做,再說了,朝廷對火器的管控,還是很嚴格的,江寧營如此做,會不會引發爭議啊。”

“江寧營來到了河南府,雖說家底還算是厚實,可河南府的條件,遠不能夠和江寧縣比較的,我感覺到。每一錢的銀子都是要珍惜的,今年秋收之後,江寧營補給了五十萬石糧食,可白銀沒有得到更多的補充,若是如今這樣的情況。維持下去,明年的支出,就可能遇見困難了,現在爲研製火器,一次開支五十萬兩白銀,恐怕將士們心裡有些想法啊。”

孫傳庭的話語,代表了很大一層人的想法,蘇天成知道,自己必須要堅持。

“孫大人,你說的確實有些道理,江寧營目前不是很寬裕,這的確因爲河南府的條件不同了,不能夠和江寧縣比較,但河南府的發展,也是很快的,按照我的估計,不過一年左右的時間,河南府比起江寧縣來說,差不到很遠了,也就是說,江寧營的開銷,是完全可以保證的,這一點將士們不要有太大的擔心。”

“至於說火器的研發,這件事情,必須要堅持下來,這是江寧營最爲重要的任務之一,絲毫不亞於將士的訓練殺敵,不久之後,你就會明白火器的重要的,我們常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其實研製火器是一樣的道理,你能夠讓敵人無法靠近你,就消滅了對手,這樣就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傷亡了。”

孫傳庭似乎不接受這樣的解釋。

“大人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可中都之戰,神機營損失慘重,遭遇騎兵之後,根本就不能夠發揮出來作用的。”

蘇天成有些無語了,要知道歷史上的這個孫傳庭,在對付流寇的戰役中,重點就是依靠火炮和鳥銃,以至於後來過於的依靠,忽略了騎兵和步卒的作用,可到江寧營來了,見證了將士的勇猛,對火器倒是沒有多大的興趣了。

“孫大人,你是江寧營的衛指揮同知,你的認識,能夠決定江寧營很多軍官的認識,江寧營經過了多次的征伐,應該說,每一次的損失都是有些慘重的,好在我們有着一個獨到的優勢,那就是每一次都能夠得到休整的時間,得到最大的補充,可今後就說不定了,若是到北方去了,直接面對後金的滿洲八旗、蒙八旗,很大的可能是連續作戰的,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是半年以上,若是每一次的廝殺,都遭遇到不小的損失,江寧營的戰鬥力必然會削弱的。”

“作戰講究的是抓住機遇,只要能夠取得最大的勝利,哪怕是付出最大的犧牲,也是在所不惜的,前提是不能夠讓敵人逃跑,不能夠讓敵人喘息,這樣的情況下,能夠保持自身的戰鬥力,豈不是有了取勝的最大把握。”

“形成這一切的決定性因素,就是火器,火器的作用,沒有能夠充分的發揮出來,這也是因爲火器的研究,有些滯後了,畢懋康是火器方面的專家,我和他交談過了,他研究出來的鳥銃,與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而且在火炮使用方面,他也有了很好的心得,孫大人,你不要着急,不要多長的時間,你就能夠看到效果的。”

孫傳庭有些將信將疑的點頭。

當然,蘇天成也拿不出來更加有說服力的例子來,畢竟不可能將幾百年之後的事情,搬到現在這樣的環境裡面來說,那樣人家會以爲你是瘋子。

不管什麼樣的研究,都需要有實際的效果。

蘇天成咬牙拿出來五十萬兩白銀,就是在投入方面,花費了鉅款,能夠更早的看見效果,只要火器得到了最大的改進,在面對流寇的滿洲八旗、蒙八旗的時候,就有這天然的優勢,能夠用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勝利。

請畢懋康到江寧營來研製,還有一個最爲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保密。

在京城的軍器局研究出來的火器,雖說技術上有可能保密,但火器的流失是無法避免的,一些官僚士紳,與商賈勾結在一起,私下裡販賣軍器,得到巨大的利益。這些軍器流落到後金,裝備了漢軍,致使雙方在火器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小。

畢懋康到江寧營來了,在這裡研製出來的一切火器,都能夠最大限度的保密。

不爲人所知的秘密也是有的。

畢懋康不僅是火器專家,也是實實在在的搖錢樹。

江寧營每年的開支,需要大量的白銀,雖說宋思軍、萬成貴等商賈,能夠支撐越來越多的開支,但軍隊畢竟是國家的,不是私人的,江寧營若是過於依靠商賈了,對將來的發展,一定是很不利的。

若是能夠在火器方面做文章,江寧營能夠賺到數不清的銀子。

這樣的小心思,蘇天成操作起來,沒有絲毫的問題,技術不外流的情況下,江寧營控制火器的數量,進行一定程度的火器販賣,完全可行。

再說了,畢懋康到江寧營來研製火器,一切的開銷,都是江寧營自行負責的,戰鬥力強悍的火器研製出來,這也是江寧營的心血,大明諸多的軍隊想要裝備,那就乖乖的掏銀子買,這樣的需求,就是江寧營的印鈔機。

江寧營其餘的諸多軍官,也陸續找到了蘇天成,說到了火器研製的事情,這顯然是孫傳庭自身沒有轉變認識,沒有能夠很好的做出來解釋。

這方面,蘇天成很有耐心,專門做出來瞭解釋,強調了火器研製的重要性。

江寧營可謂是蘇天成一首締造的,所有的軍官,包括將士,都很服氣的,也是絕對服從蘇天成提出來的要求,儘管大家對火器的重要性,還有着這樣那樣的認識,但蘇天成堅持了,大家肯定是服從,不會提出來多少的看法。

這個過程中,畢懋康也知道了蘇天成的態度。

令他驚奇的事情太多,到了現在,已經不能夠算是驚奇了。

蘇天成說到做到,五十萬兩白銀,馬上就到位了,而且府衙專門在江寧營駐地不遠處,騰出來了官田,組織老百姓,大規模的建房,秋收之後,已經是農閒季節,河南府今年的糧食豐收了,農戶生活有了盼頭,都是想方設法找事情做,能夠多掙一些銀子,改善生活,勞動力完全沒有問題。

這個新建的軍營,比起江寧營駐地的軍營,規模差不多的,這麼大的地方,就是專門留給畢懋康,做火器研究的,而且還要在這裡生產武器。

畢懋康收起了所有的心思,全力投入到火器的研製中間去了,蘇天成和江寧營投入了這麼多的銀子,他當然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探索出來最爲先進的火器了。

第1184章 行動(1)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492章 宿命論(1)第879章 對決(1)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791章 偶遇(2)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371章 探究第675章 計中計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94章 整合(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669章 心結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482章 大禮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398章 燧發槍第793章 都不笨第882章 對決(4)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481章 準備第156章 出發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82章 屠城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29章 忠告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238章 變故第134章 證據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014章 誤判?(3)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347章 榮耀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157章 算計第418章 造勢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347章 榮耀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496章 內訌(1)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476章 啓動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015章 誤判?(4)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17章 訓斥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239章 鉅變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186章 行動(3)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
第1184章 行動(1)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492章 宿命論(1)第879章 對決(1)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791章 偶遇(2)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371章 探究第675章 計中計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94章 整合(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669章 心結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482章 大禮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398章 燧發槍第793章 都不笨第882章 對決(4)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481章 準備第156章 出發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82章 屠城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29章 忠告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238章 變故第134章 證據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014章 誤判?(3)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347章 榮耀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157章 算計第418章 造勢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347章 榮耀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496章 內訌(1)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476章 啓動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015章 誤判?(4)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17章 訓斥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239章 鉅變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186章 行動(3)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