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調整背後

後金臣服朝廷的談判,進行的相對順利,只是在有些關鍵問題上面,出現了一些分歧,譬如說朝廷在瀋陽、遼陽等地駐軍的事宜,以及派出將領的問題等等,一時間不能夠決定下來,濟爾哈朗在這些問題上面,是堅決不讓步的。

可不管怎麼說,談判大體的進展是順利的,到了這個時候,朱由檢考慮要調整官吏了。

這件事情,自然是委託周延儒辦理了。

朱由檢是非常器重周延儒的,這種信任,甚至超過了孫承宗,當年孫承宗成爲內閣首輔,依靠的是在朝中的威望,可週延儒依靠的是信任,兩者之間是完全不一樣的,登基十多年了,朱由檢一直都非常的辛苦,諸多的大事情都要親自操勞,也確實有些累了,加之朝廷與蘇天成之間的矛盾,成爲了暫時無法解決的痼疾,這也令朱由檢出現了一些悲觀的情緒,甚至考慮到躲避了。

這個時候,周延儒成爲了內閣首輔,諸多的大事情,自然是直接委託了。朱由檢樂的少操心,也相信周延儒一定能夠處理好的,可惜的是,朱由檢早就忘記過去的教訓了,剛剛登基的時候,他面臨着嚴峻的考驗,皇權與臣權的鬥爭特別的激烈,內閣之間也是異常的不穩定,諸多的大臣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根本就沒有想到朝廷裡面的事情,因爲沒有銀子用了,朱由檢想諸多的朝廷大臣提出來捐銀子,響應的人寥寥無幾,這才幾年的時間。

大權在握的周延儒,非常的風光,要說朝廷裡面的情況是不錯的,比較他上次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有着很大的不同了,至少府庫裡面的銀子還是有的,基本能夠維持一切的運轉,這個時候,周延儒的主要任務,就是要維持朝廷的平穩了。而且還要最大限度的揣摩皇上的心意,絕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按照皇上的要求來做的。

這方面,周延儒有着獨特的優勢。

其實要矇蔽皇上,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內閣管着一切的奏摺,除非是密摺專奏的,但擁有密摺專奏權力的文武大臣是不多的,主要是擔任巡撫的地方官員。這就讓周延儒有着很多操作的空間,譬如說張鳳翼來到京城的事情,周延儒就完全掩蓋下來了,沒有讓皇上知道,反正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至於說張鳳翼要求的調整,他也是考慮了。

朝廷要調整文武大臣,這件事情早就傳開了。一時間內閣大學士成爲了諸多官吏追逐的熱點,誰都想着能夠被提拔和重用。何況朝廷裡面,還空出來了好幾個顯赫的職位,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和工部尚書的職位,悉數都空出來了,這在以往是不多見的。

當然,衆多的官吏也是明白的。最爲主要的權力,還是在內閣首輔周延儒的手裡。

周康忙得不可開交,周延儒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一一見到來拜訪的文武大臣,除非是職位很重要的大臣。很多的時候,必須要周康去應付,當然,周康已經熟悉了這一套,知道該怎麼樣的應付,在這個過程中,周康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絕不收銀子。

這是周延儒聰明的地方,更是諸多的文武大臣想不到的地方,沒有收人家的銀子,說話的餘地就是很大的,不一定非要答應某些人的請求。

錢謙益前來拜訪的時候,周延儒親自出面了,而且將錢謙益帶到了書房密談。

錢謙益前來拜訪的目的,周延儒是知道一些的,爲的就是東林學子的事情,這些年以來,東林書院的學子,很少有進入朝廷爲官的,更不要說得到重用了,因爲錢謙益進入了內閣,作爲東林書院的領袖,說話不一樣了,這樣諸多的東林學子看到了希望,紛紛懇求錢謙益,讓他們進入朝廷爲官,能夠爲皇上與朝廷效力。

錢謙益很清楚,這件事情,必須要得到周延儒的首肯,否則是辦不好的,畢竟皇上最爲信任的就是周延儒,在內閣裡面,周延儒的意見,有着最終的決定權。當然,想要得到周延儒的首肯和支持,錢謙益也是需要做出來一些姿態的,譬如在在內閣商議事情的時候,支持周延儒做出來的諸多決定等等,這種的交換,兩人都是明白的。

錢謙益拿出來了一份名單,上面有二十多人,後面標註的都有希望調整的職位。

周延儒接過名單之後,仔細看了,也暗暗佩服錢謙益,知道如何的提出來要求,知道如何不讓他人爲難,錢謙益提出來的這份名單,上面都是東林書院出來的學子,有些是在地方上做官的,有些是考中了舉人或者進士,在國子監學習的,還有在翰林院的,錢謙益的要求不高,提出來的職位,最高也不過是六部的郎中,品秩不過是正五品,好多都是六品到七品的官職,但地方選擇是把握很好的,絕大部分都是進入到吏部、禮部和兵部,其次就是進入到都察院,這些人中間,絕大部分周延儒都是有印象的,但有三個人,他沒有聽說過。而且這三人安排的職位,也是不一般的。

“錢大人,這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本官好像不是很熟悉啊。”

錢謙益臉上帶着笑容,這三人是曾經的東林四公子,除開劉雲清投奔蘇天成去了,餘下的三人,早就考中舉人了,可惜沒有能夠得中進士,一直都是在國子監學習的,錢謙益成爲了內閣大學士之後,也是異常看重三人的,直接提出來讓三人進入都察院,成爲正七品的監察御史,這是很少見的事情,依照黃廷平等人的資歷,最多能夠成爲正八品的縣丞,那就是很不錯的安排了。

“大人,這三人乃是下官的學生,都是俊傑,他們曾經是聞名南京的東林三公子啊。”

“哦,原來如此啊,既然是俊傑,那朝廷一定是要破格重用的。”

兩人哈哈大笑,心照不宣了。

周延儒當然不會繼續追問了,既然是錢謙益的學生,安排在都察院出任監察御史,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都察院有一百多的監察御史,這三人進去之後,還需要時間適應,不會引發多大的轟動。

五品以下的官員,內閣是可以直接決定下來的,按照朝廷的規矩,六品和七品的官吏,吏部可以直接下敕書,不一定需要皇上下聖旨,只不過這些年以來,皇權得到了穩固和加強,所有的官吏,都是皇上直接下旨了。皇上怎麼可能認識那麼多底層的官員,一切的事情,還不是內閣說了算的。

錢謙益告辭之後,周康進來了。

關好了書房門之後,周康開始稟報了。

“禮部侍郎方逢年今日來拜訪了,想着能夠成爲工部尚書,方大人在禮部很多年了,估計是所有侍郎之中,資格最老的,按照老爺的吩咐,小的沒有表態,戶部左侍郎孫泰想着到刑部去,出任刑部尚書,或者是外放做巡撫。”

周延儒微微點頭,沒有說話,這幾個人都在他的思考範圍之內,至於是不是能夠達到目的,他還需要權衡。

周康頓了一下,再次開口了。

“半個時辰之前,刑部右侍郎翁同章也來了,想着能夠到工部去,或者是外放做巡撫。”

周延儒坐直了身體,他很熟悉翁同章,因爲翁同章是蘇天成的恩師,曾經是平涼府知府,後來調到京城來,出任了戶部侍郎,後來調到了刑部,多年都沒有能夠得到升遷。

看見周延儒坐直了身體,周康連忙開口了。

“老爺,小的沒有表態,甚至沒有在翁大人面前說什麼話的。”

周延儒笑了笑,沒有怪罪周康的意思。

“周康,你也知道,這翁同章是蘇天成的恩師,雖說只是府試的恩師,但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啊,這麼多年過去了,翁同章一直都沒有能夠得到提拔,哪怕蘇天成進入了內閣,也沒有趕到提拔他的這位恩師,可見翁同章與蘇天成之間,關係只是一般啊,蘇天成曾經是那麼的炙手可熱,推薦了不少的官員,唯獨沒有考慮到翁同章,有意思啊。”

周延儒的意思,周康很快明白了,自家老爺一直都在考慮,如何的對付蘇天成,雖說這不是目前最爲重要的事情,但總是需要考慮的。

“老爺,小的建議,是不是讓翁同章到山東去啊。”

翁同章搖搖頭。

“山東不能夠動,必須要維持目前的局面,這點我還要專門給皇上做出來解釋的,若是動了山東的官員,豈不是明擺着與蘇天成對抗嗎,到了那個時候,不知道有多少的事情了,我是難以應付的,沒有把握的時候,萬不要想着山東的事情。這個翁同章,我看還是留在朝廷裡面,只不過可以調整到兵部去,做兵部的左侍郎吧。”

周康低下頭,到府邸來拜訪的官吏,當然是很多的,一些一般性的官吏,周康只要記下了名字,給周延儒看看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別的提出來,畢竟這次的調整,自家老爺還要和諸多的內閣大臣商議的,也不能夠一個人就做出來所有的決定了。(未完待續。。)

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317章 大比武(2)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240章 故人來(2)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817章 爭執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844章 慘敗(2)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258章 花絮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792章 偶遇(3)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684章 都會算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579 天降神兵(1)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480章 內耗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771章 海戰(1)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26章 眼藥水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60章 震動第114章 在路上(1)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764章 開埠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231章 大婚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105章 自作孽(1)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395章 畢懋康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012章 誤判?(1)第1013章 誤判?(2)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189章 稱帝(1)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6章 如願以償第791章 偶遇(2)
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317章 大比武(2)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240章 故人來(2)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817章 爭執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844章 慘敗(2)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258章 花絮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792章 偶遇(3)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684章 都會算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579 天降神兵(1)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480章 內耗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771章 海戰(1)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26章 眼藥水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60章 震動第114章 在路上(1)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764章 開埠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231章 大婚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105章 自作孽(1)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395章 畢懋康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012章 誤判?(1)第1013章 誤判?(2)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189章 稱帝(1)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6章 如願以償第791章 偶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