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

縣衙的大換班,在毫無爭議的情況下進行了。

蘇平陽出任戶房司吏,蘇俊出任刑房司吏,馬華彪出任兵房司吏,蘇二童出任工房典吏,這裡面,因爲蘇二童過於的年輕,不能夠一步到位。而吏房和禮房的司吏,也全部都更換了,以前的典吏出任了司吏。

至於說衙役,從一千多人,銳減到兩百餘人。

被撤換的另外一個職位,是大家都沒有注意的,那就是巡檢司的巡檢和副巡檢,在江寧縣發生的小的動盪中間,巡檢司因爲沒有能夠及時發現,做出來妥善的安排,巡檢和副巡檢悉數被縣衙彈劾,自動提出了辭職。

巡檢司暫時由孫元坤代理巡檢,劉實亮、羅昌代理副巡檢之職,至於說熊子健,暫時沒有安排,熊子健的身份有些特殊,如果安排了,可能會形成一些影響。

巡檢司的軍士迅速擴充,一下子增加到了三千人。

這本來是很大的事情,但沒有引發多大的轟動,因爲在應天府,有馬家淦幫着說話,不遺餘力的強調,江寧縣需要加強治安建設,上次遭遇事情,要不是縣衙及時處理,會釀成大事情,甚至是影響到南京城的穩定。

王道直是不會說什麼的,皇上的密旨,他記得很清楚,且看蘇天成準備怎麼做。

不過半個月的時間,蘇天成理順了縣衙,最大的問題,擺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缺銀子。

江寧縣全年的賦稅,只有十三萬兩白銀,這些白銀,還要包縣衙官吏的俸祿,雖然說俸祿不是很多,全年還不足萬兩白銀,可縣衙需要開支,包括衙役的補助,交給京營的銀子、五城兵馬司的銀子,都是不能夠少下來的。

刨去這些開支,剩下的銀子不多了,加之不能夠足額徵收,當然無法上繳了,更不用說做其他的事情了。

要是不能夠掙到銀子,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的。

這一日的早堂,終於說到了銀子的事情。

“大人,府庫尚有白銀三萬兩,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徵收田賦了,到時候,可能入庫的白銀,有八萬兩以上,京營和五城兵馬司,需要開支白銀一萬五千兩,刨去縣衙的開支,個人的俸祿,能夠上繳的白銀,不足五萬兩。”

這些帳,盧天明是算的非常清楚的。

“恩,縣衙能夠支配的白銀,太少了,就說巡檢司的軍士,每年至少需要五萬兩以上的白銀,這還沒有地方支出,每年收繳的賦稅,只有那麼多,看來我們要想其他的辦法了。”

盧天明看着蘇天成,大爲吃驚,參加早堂的,有六房的司吏,包括糧房的司吏,這樣的話說出來,肯定是不妥當的,賦稅是朝廷規定的,怎麼能夠隨意的變更啊。

他已經領教了蘇天成的手腕,這位知縣大人,一旦決定下來的事情,就一定是要做的,這次可別惹出來什麼大事情啊。

“不僅僅是銀子不夠,糧食的庫存,也是嚴重缺乏的,我到庫房去看了,江寧縣的存糧,不足兩萬石,偌大一個縣,六十多萬人,平均到每人的頭上,每人只有三斛左右的糧食,僅僅能夠維持兩天,這要是遭遇到災荒了,要出大事情的。”

蘇天成的語氣有些沉重,大部分的人,都低下頭了,唯有渠清澤,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好了,今日就議到這裡了,渠大人、劉殿試和戶房的蘇司吏留下來,其餘諸位,去忙自己的事情去吧。”

衆人跟着蘇天成,來到了二堂。

剛剛坐下,蘇天成的神情變得嚴肅了。

“渠大人,事情進展如何了?”

“尚需一段時間,估計在六月中旬,可以結束。”

蘇天成點點頭。

“劉典史,這件事情,一定要用心去做,你依舊上任半個月時間了,有些套路,必須要熟悉了,不要老是用讀書人的眼光去看事情,我也是讀書人出身,這署理政務,和讀書是完全不同的,很多的事情,需要自身去適應,你跟隨渠大人,依舊半月有餘,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就要獨立操作了。”

劉仲基有些臉紅,這半個月的時間,他的腦子有些不夠用了,這具體的政務,和書上說的,有着太大的不同了,幾乎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還要靜下心來處理,好在衙役的隊伍,大幅度的縮減了,而且素質高了很多,政令能夠很快的貫徹下去。

他唯一感覺到不適應的,就是蘇天成與渠清澤的靈活。

按照聖人的教育,有些事情是不能夠做的,可蘇天成和渠清澤根本不管那些,自己提出來了幾次的意見,後來的實際情況表明,自己確實是迂腐了,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恐怕結果很糟糕。

看見的事情多了,又是在第一線,他的想法慢慢發生改變了,可這需要一個過程,看蘇天成的樣子,這個過程,不能夠太長了,頂多一個月的時間。

“蘇司吏,戶房的銀子,一定要全面清理一遍,庫房裡面,要仔細的檢查,巡檢司派來的軍士,你可以隨時調遣,有些開支的方面,多與盧大人商議,你們的性格都是謹慎的,但不要過於的謹慎,該開支的地方,要提出來建議。”

辰時,蘇天成站起身來。

要說這知縣,也難怪每天都是在縣衙裡面,婆婆媽媽的事情太多了,大事小事都要找到你,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不能夠學會放權,自己就只能夠在縣衙裡面消耗時間了,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他的思路慢慢的清晰了。

每個官吏,各自負責一塊,最爲重要的錢糧的事情,盧天明和蘇平陽主要負責,需要開支的地方,直接開支,除非是遇到重大的開支,平時不要請示,刑名的事宜,渠清澤帶着劉仲基,包括刑房司吏蘇俊,共同來負責,但渠清澤不能夠沉入到具體的事情裡面,有不少的事情,他需要和渠清澤兩人去辦理。

只有這樣了,他纔可能從具體的事物中間,抽出身來,去考慮重大的問題。

當務之急,是銀子的事情。

江寧縣的大商賈,這麼長時間了,一直都沒有來拜訪,包括縣裡的不少士紳,這實際上是一種挑戰,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

縣衙的衙役,一方面爲官府服務,一方面也是這些大商賈、士紳的狗腿子,甚至是充當士紳商賈的打手,他剛剛上任,就砍掉了這些打手,人家當然不滿意了。

不來拜訪也好,蘇天成和渠清澤早就商議了,下一步,就是對準商賈開刀了。

那些富得流油的商賈和士紳,不出血,縣衙哪裡來的銀子用啊。

當然了,這裡面是有蹊蹺的,南直隸的情況特殊了,就說在京城裡面的官員,數下來就有十好幾個了,這些官員,與士紳大商賈,有着密切的聯繫,要是貿然的動手,壓迫這些人,效果肯定不好,到時候,朱由檢頂不住壓力,他這個知縣,就幹到頭了,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

這樣的傻事,他是不會做的。

渠清澤是這方面的老手了,兩人商議的時候,思想是一致的,說起來,渠清澤也是出身於普通的家庭,對士紳大戶,也是看不慣的,所以說,他們一拍即合。

蘇天成的胃口很大,大的渠清澤都吃驚了,原本以爲,手裡有的材料,加上錦衣衛掌握的一些情況,能夠很快就動手了,可蘇天成提出來的要求,完全是不同的,所以說,渠清澤仔細考慮之後,決定繼續弄清楚情況,這可是一次大的行動,必須保證萬無一失。

可憐江寧縣的士紳大戶,包括那些大商賈,不知道新任的知縣大人,已經將他們撥到算盤裡面了。

這段時間,來拜訪的讀書人倒是不少,大都是一些舉人之類的,生員上不了檔次,也不好意思和蘇天成交流,人家是殿試榜眼。

蘇天成有些膩歪了,這些讀書人,不知道爲什麼,一個個都是那麼的迂腐,大概是讀書太多了,腦子有些問題了,開口就是之乎者也,說話都是咬文嚼字,似乎不這樣,就體現不出來水平,起身官場上的人,都是賊精賊精的,結合到了實際的情況,誰都要做出來改變的。

當然,還有一件事情,他是很注意的,那就是東林黨的問題。

劉雲清來拜訪過一次,介紹了南京城東林學子的情況,令蘇天成吃驚的是,南直隸的東林黨,還是有着一些勢力的,這也難怪,上一任的應天府府尹劉宗周,本身就是東林黨人,不會阻止東林書院的發展,這一任的府尹王道直,對東林書院,也是持包容的態度。

遏制東林書院的擴張,也是蘇天成主要的任務之一。

東林黨的建議,有一個最大的致命傷,就是保護大地主的利益,他們一方面說着要減輕農民的負擔,一方面強調大地主的利益神聖不能夠侵犯,唯獨沒有考慮到國家的利益,似乎國家總是有辦法的,如此的多事之秋,這樣的建議,實際上是亡國的理論。

偏偏附和這種建議的人,還不少。

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728章 江湖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369章 算計第669章 心結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18章 秦淮河(2)第35章 蠢笨如豬第225章 贖身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101章 帝心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879章 對決(1)第115章 在路上(2)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8章 上任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22章 青樓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847章 慘敗(5)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034章 聖旨第824章 準備(3)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79章 明志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65章 劉鐵漢第176章 升堂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90章 大場景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54章 遇險第1185章 行動(2)第1192章 稱帝(4)第150章 面聖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
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728章 江湖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369章 算計第669章 心結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18章 秦淮河(2)第35章 蠢笨如豬第225章 贖身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101章 帝心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879章 對決(1)第115章 在路上(2)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8章 上任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22章 青樓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847章 慘敗(5)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034章 聖旨第824章 準備(3)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79章 明志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65章 劉鐵漢第176章 升堂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90章 大場景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54章 遇險第1185章 行動(2)第1192章 稱帝(4)第150章 面聖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