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

大明政客sodu

(感謝漂流一個世紀的心、歐弋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懇請讀者大大投出推薦票。)

蘇天成看着洪承疇和渠清澤,慢慢開口了。

“洪大人,渠大人,你們是否認爲,臺灣牽涉到的事情不大,如今的重點,應該是全力應對後金韃子。”

洪承疇和渠清澤沒有開口,兩人肯定是認同這個觀點的,不過他們不會說。

“你們有這樣的想法,沒有什麼奇怪的,不要說你們,恐怕朝廷裡面的那些大人,都是這樣的想法,臺灣乃是彈丸之地,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重點還是解決後金韃子的問題,要求我來完全反駁你們的觀點,一時間也是做不到的,有些事情,用事實才能夠說話的,等等吧,幾年之後,你們就會明白的,臺灣不是彈丸之地,臺灣的地位非常重要的。”

蘇天成顯然不想做出來過多的解釋,用海權論的思想去教育洪承疇與渠清澤,那顯得過於的朝前了,用控制海權、以臺灣爲基地的理由去解釋,目前還沒有體現出來效果,這樣的解釋,洪承疇和渠清澤未必能夠明白。

當然,決策上面做出來什麼樣的轉變,還需要得到京城來的消息,看看皇太極會有什麼樣的決定,會做出來什麼樣的動作,目前的情況下,蘇天成比以前更加的小心,他和朱審烜都成爲了內閣大學士,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了,這個時候,若是有什麼不合適的動作,引發了朱由檢的懷疑。那是很致命的事情了。

▪ ⓣⓣⓚⓐⓝ▪ C〇

京城,紫禁城,養心殿。

楊嗣昌和朱審烜的神情顯得很是奇怪,很想笑,但又透露出來思考。

朱由檢正在仔細看着手裡的奏摺,臉上露出了愜意的微笑。

“楊愛卿。晉王,你們說說,後金韃子準備俯首稱臣了,朕該如何的應對啊。”

這份奏摺是盧象升寫來的,裡面說到了最爲重大的一件事情,後金的皇太極專門派人送來了信函,表示願意服從大明朝的領導,從此之後,不與大明爲敵了。而且還要接受大明朝的分封,若是大明朝的皇上同意這件事情,後金將要派出使團,專門趕赴大明京城,具體商議降服大明的事宜。

盧象升接到了皇太極的信函之後,不敢耽誤,連忙寫出了奏摺,連帶着皇太極的信函。一併送到了京城。

盧象升以密摺專奏的形式,將奏摺送到了京城。接到奏摺之後,朱由檢異常的欣喜,連忙召集楊嗣昌與朱審烜,商議這件事情。

楊嗣昌和朱審烜看了皇太極的信函之後,大爲吃驚,不知道皇太極爲什麼會俯首稱臣。按說後金韃子的有生力量,沒有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而且蘇天成和盧象升都是厲兵秣馬,準備與後金韃子展開大戰了,這個時候。皇太極寫信來了,要求俯首稱臣。

朱由檢開口之後,楊嗣昌看了看朱審烜,首先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皇太極這封信函,目的是什麼,還有些說不準,我江寧營和榆林營、邊軍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要攻打後金韃子了,偏偏在這個時候,皇太極想着俯首稱臣,難道是想着能夠集聚力量,或者是懼怕江寧營的進攻,臣覺得要慎重對待。”

楊嗣昌說的有些委婉,但意思是明確的,那就是暫時不要理睬皇太極的求和,這樣的事情,以前也發生過的,但皇上基本否定了握手言和的意思,但這次的情況不同了,上次皇太極所謂的握手言和,那是兩個國家質檢的態度,可這一次的握手言和,主要還是俯首稱臣,認可大明朝廷的領導。

楊嗣昌說完之後,朱由檢沒有開口,看着朱審烜。

朱審烜的想法,與楊嗣昌有些不同,其實在很多的事情上面,朱審烜的想法,與朱由檢到真的有些合拍,皇太極寫來了這樣的信函,不管怎麼說,這樣的機會都不能夠放棄的,對後金韃子的征伐,消耗了大量的黃金白銀和糧食,朝廷承受的負擔是很重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朝廷每年軍費的開支,都是在千萬兩白銀以上,因爲要征伐,幾乎沒有多少的銀子來做其他的事情,就算是江寧營取得那麼多的勝利,但白銀的消耗是無法減少的。

這樣的情況下,若是能夠讓後金韃子降服,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這樣朝廷就能夠有精力來解決民生的事宜了。

“皇上,臣以爲楊大人說的是有些道理的,不過皇太極既然寫來了信函,願意臣服我大明朝廷,此等的機會是不能夠放棄的,若是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是最好的情況,臣進入內閣的時間不長,可臣深切的感受到了,每年朝廷因爲戰爭的開支,太過於龐大了,以至於沒有銀子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朱由檢滿意的點頭,覺得朱審烜說的更有道理一些。

“朕以爲,你們說的都是有些道理的,這件事情,朕看內閣首先討論,接着可以在朝會上面討論,拿出來一個條陳,朕的意思,既然後金韃子願意降服,未嘗不能夠一試。”

楊嗣昌皺了皺眉,準備着繼續開口,但朱由檢接下來的一席話,令他不好說了。

“朕當然不能夠輕信後金韃子,皇太極究竟是什麼目的,既然決定臣服我大明朝了,爲何沒有提出來具體的條件,佔領的那麼多地方怎麼辦,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以及那些漢軍該如何的處理,掠奪的我大明的子民,該如何的處理,等等一些事宜,都沒有說出來辦法,不過這些事情,朕以爲,都是可以在談判之中解決的,若是皇太極什麼都不鬆口,那就等於是沒有誠意,也就不需要相信這些胡言亂語了。”

內閣的意見很快統一了,大家都認爲,既然皇太極想着降服大明,還是可以的,至少需要首先接觸一下,看看後金韃子究竟是什麼態度,是不是真的想着能夠臣服,一切的事宜,在沒有具體接觸的時候,猜測都是沒有必要的。

朝會的時候,皇太極的信函引發了大討論,諸多的文武大臣,都是恭賀皇上的,認爲大明富強了,令後金韃子感覺到畏懼了,這個時候,應該要接受後金韃子的俯首稱臣,大明朝是天朝大國,要有這樣的氣度。

朝會的意見出奇的一致,只不過如何談判,該提出來一些什麼條件,建議非常多,有幾點意見是統一的,後金成立的所謂大清國,必須要廢除,後金可不是什麼國家,以前就是大明朝的建州衛,若是臣服大明瞭,必須要恢復萬曆年間的規矩,至於說軍隊的配置等事宜,也要按照大明朝的要求來,衛所可以存在,但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必須要撤銷,就地解散,投降後金的漢軍,特別是漢軍軍官,要交給大明朝來處理。

比較激進的是那些御史和給事中,他們甚至認爲,皇太極若是真心想着降服大明,就要將兒子送到京城來爲質,這樣才能夠表現出來降服的誠意,同時朝廷要派出官員到建州衛,建州衛的指揮使必須是朝廷派出的官員來擔任。

朝會討論的過程中,楊嗣昌和鹿善繼兩人基本沒有說什麼。

兩人對後金韃子的情況,相對多瞭解一些,而且楊嗣昌直接管着兵部,他們對皇太極這份來信的意思,一直都有些摸不着頭腦,按說皇太極不是這樣的人,不可能因爲正紅旗被江寧營殲滅了,就俯首稱臣了,要知道努爾哈赤常常以少量的軍隊,戰勝數倍於己的軍隊,這樣的頑強作風,皇太極也是存在的,爲什麼在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乃至於漢軍都美譽遭受到毀滅性打擊的時候,提出來了俯首稱臣。

可惜他們的這種想法,佔不到上風,同時兩人也認爲,既然皇太極有了這樣的要求,雙方進行談判,還是有必要的,反正談判的時候,就能夠提出來一切的要求,若是後金韃子和皇太極不同意這些要求,那雙方就開始面對面的廝殺,用實力來說話。

最終的意見統一了。

出現這樣的討論結果,朱由檢是非常高興的,他登基的時候,大明千瘡百孔,後金韃子、流寇的作亂,連年的災禍,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流寇被剿滅了,如今後金韃子也要俯首稱臣了,老百姓的生活雖然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但國庫的銀子多一些了,若是能夠及早的結束征伐,省下來的銀子,就能夠做很多的事情了。

朱審烜這一次給蘇天成寫信的時間,稍微晚了一些,在準備進行朝會討論的時候,纔給蘇天成寫信,也就是說,在皇上和朝廷基本都確定下來了意見之後,朱審烜才決定給蘇天成寫信,其實朱審烜的想法是好的,他不願意蘇天成提出來什麼不同的意見,楊嗣昌在皇上的面前說的很是委婉了,但皇上還是堅持了自身的意見。

朱審烜也可以斷定,蘇天成對這件事情,一定是有着不同看法的,甚至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看法,不會同意皇太極所謂俯首稱臣的要求,這樣自己就爲難了,皇上恐怕也不高興了。(未完待續。。)

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204章 敵情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2章 破局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75章 小王爺第792章 偶遇(3)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190章 稱帝(2)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994章 整合(2)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248章 協調會(2)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117章 秦淮河(1)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029章 救贖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71章 鹿鳴宴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879章 對決(1)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183章 定局第817章 爭執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65章 劉鐵漢第482章 大禮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371章 探究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81章 幕僚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90章 先手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015章 誤判?(4)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883章 對決(5)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705章 放心了第1183章 定局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034章 聖旨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764章 開埠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
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204章 敵情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2章 破局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75章 小王爺第792章 偶遇(3)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190章 稱帝(2)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994章 整合(2)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248章 協調會(2)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117章 秦淮河(1)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029章 救贖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71章 鹿鳴宴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879章 對決(1)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183章 定局第817章 爭執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65章 劉鐵漢第482章 大禮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371章 探究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81章 幕僚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90章 先手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015章 誤判?(4)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883章 對決(5)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705章 放心了第1183章 定局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034章 聖旨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764章 開埠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