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計中計

管家氣喘吁吁、臉色蒼白的來稟報的時候,多爾袞正在享受着捏拿的服務,每天按摩一道,全身都顯得舒坦。

“老爺,皇、皇上來了。”

多爾袞一把推開了正在小心翼翼按摩的女人,猛地站起來了,他根本想不到,天黑之後,皇上會到自己的府邸來。

皇太極笑呵呵進來的時候,穿着短打衫的多爾袞,連忙準備跪下。

“十四弟不必如此了,朕就是來看看的,想不到十四弟的生活,如此的多彩啊,這按摩的功效,朕也體驗過,只是事情太多了。”

多爾袞有些訕訕的,瞪了一眼管家。

管家縮了縮脖子,他也沒有辦法,皇上微服私訪,走到府門口了,才亮出了身份,誰敢阻攔啊,等到皇上進入府邸了,自己一溜煙的跑過來稟報,可惜皇上後面就跟着來了。

“皇上,臣弟帶着您到書房去。”

走出屋子,多爾袞才發現,范文程站在外面,當然還有宮裡的太監,不用說,宮裡的侍衛一定是在府邸外面的。

“範大人也來了,稀客啊。”

范文程連忙行禮,多爾袞可是實實在在的親王。

多爾袞沒有過多理睬范文程,今天在大殿上的一幕,眼見着范文程就是使用了計謀,他和大家的想法一樣,征戰蒙古草原這樣的事情,自己和阿濟格等人都是可以做的,沒有必要讓代善領兵出征,不過仔細想想,這肯定是皇上的安排。否則范文程是沒有這個膽量的,想是這樣想,但意見肯定是存在的。

書房裡面,皇太極和多爾袞坐着,范文程在一邊站着。

皇太極沒有多說,這就是身份地位不同的顯示。

“十四弟,朕今日的安排。你一定有些想不通吧。”

“皇上,臣弟以爲,二哥帶兵征伐,一定能夠所向披靡的。”

“朕和你是兄弟,這些話就不要說了,二哥的年紀大了。征伐蒙古,確實不合適,但朕需要這麼做,這裡面有兩層意思,一是提醒一下某些蠢蠢欲動的人,心思不要想歪了,二來也是藉着這個幌子。能夠真正的做些事情啊。蒙古草原的情況,朕很清楚,這征伐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沒有多大的必要,白白消耗錢糧不說,作用還不是很大,大明在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得到了蒙古各部落的支持。朕這個時候去打互市的主意,肯定不是明智之舉的,所以說,朕夜裡到你這裡來了。”

多爾袞驚得站起來了。

“皇上有何部署,臣弟萬死不辭。”

“還是坐下說話,朕今日帶着文程來,這相關的安排部署。還是文程首先和你說說,文程是漢人,也可以幫着分析一下漢人做事情的特性啊。”

這個時候,多爾袞的臉色好了一些了。原來這一切皇上都是清楚的,今天在大殿上面的安排,不過是障眼法,范文程幫着皇上,完成了這個障眼法。

“範大人,快請坐下說話,怠慢之處,範大人不要多心啊。”

多爾袞起身招呼范文程坐下了。

范文程很快開口了。

“皇上,王爺,奴才效忠多年,也曾經多次比較,奴才覺得,大明朝存在弊端太多,儘管有蘇天成和江寧營,也不過是曇花一現,我大清國只要能夠養精蓄銳,一定能夠徹底推翻大明朝,問鼎中原的。”

皇太極笑着開口了。

“文程,這些話就不用多說了,直接說說你的分析。”

“遵旨,臣覺得,蘇天成出任薊遼督師,統領邊關事務,表面上看起來,對我大清國是不利的,大淩河城的丟失,就是最好的證明,不過蘇天成面臨的問題是很多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大明的崇禎皇帝,功高震主,這在漢人文化傳統裡面,是根深蒂固的,蘇天成的功勞越大,處境就會愈發的危險,第二個問題,是協調與朝廷的關係,蘇天成必須要依靠朝廷,不可能單打獨鬥,崇禎皇帝要控制蘇天成,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朝廷裡面,培植蘇天成的對立面,這些人能夠不遺餘力的攻擊蘇天成,令蘇天成時時刻刻感覺到畏懼,第三個問題,大明朝廷的文武官員,各自成爲了派系,相互之間勾心鬥角,他們不關心朝廷的事情,做出來任何的一件事情,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可他們成爲了朝廷的絕對力量,蘇天成是不可能挑戰的,從這三個方面來說,奴才以爲,蘇天成不可能堅持太長的時間。”

皇太極臉上依舊帶着微笑,多爾袞有些忍不住,想着開口,但見到皇上的神情,忍住了開口,讓范文程繼續說下去。其實多爾袞明白了范文程的意思,要用時間來消耗蘇天成,關鍵是大清國的諸多將領,不一定能夠忍受時間的推移啊。

“不過問題也是有的,奴才不得不承認,蘇天成的確是足智多謀的,有些時候,甚至是抓住了我大清國的痛處,蘇天成在陝西的時候,開設了互市,籠絡了蒙古的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通過這兩個部落,影響到了其他的部落,不少的蒙古部落,加入到和大明的互市之中,開設慢慢依賴大明瞭,這明顯是分化瓦解蒙古部落,穩固了邊關,通過這一手,我大清國的軍士,想着突然從大同、寧夏等地入關,難度就增加了很多,奴才想不到的是,蘇天成在陝西就開始考慮對抗我大清國的事情了。”

“至於說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固守在河套地區,沒有展開入侵,奴才分析,可能出於兩個方面的緣故,一是河套地區土地肥沃,足以維持部落的生存,加之和大明互市,得到了足夠的糧食,不需要劫掠,二是兩個部落恐怕得到了大明朝廷的暗示,他們在河套地區,實際上幫助大明朝廷穩固了邊關,減輕了大同、寧夏一帶的壓力。”

“蘇天成拿下大淩河城,穩固大同和寧夏一帶,實際上的想法,就是想着困住我大清國,大明地廣物博,些許的災禍,是能夠承受的,可我大清國就不同了,若是遭遇了災荒,影響是很大的,以前出現這些問題,能夠通過入關來彌補,現在出現這些問題,可能導致局勢的不穩定。”

范文程說到這裡的時候,多爾袞安靜下來了,他已經聽明白了這裡面的意思了,看來范文程馬上就要說到關鍵地方了。

“奴才覺得,總是維持這種局面,等待時間的流逝,也不是最好的辦法,還是需要出擊的,只是關寧錦防線得到了加強,大同、寧夏一帶,駐有大量的明軍,對這些地方展開進攻,成功與否不好說,如今的情況下,沒有六成以上把握,還是不要出兵的好。”

“奴才分析了邊關的局面,發現了明朝還是有薄弱環節的,那就是登州和萊州。這兩個地方,曾經遭遇過戰亂,完全恢復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而且這兩個地方,亦是蘇天成管轄之下的,若是我大清國能夠繞開關寧錦防線,出其不意的攻打登州和萊州,去的顯著的戰績,對於蘇天成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朝廷也是會震怒的,雖說不大可能撤掉蘇天成,但多少對蘇天成是有着意見和看法的。”

說到這裡,謎底終於揭開了,多爾袞也隱隱明白了。

皇太極開口了。

“十四弟,朕安排二哥到蒙古去,不過是吸引明軍的注意力,這樣的消息,想着完全保密,可能性是不大的,明軍駐紮的大淩河城,距離瀋陽只有四百里地,想要完全保密消息,幾乎是不可能,如此的情況下,朕就需要思考了,既然情報會泄露出去,不妨就讓蘇天成知曉,讓他去安排,我大清國八旗子弟,出其不意的攻打登州和萊州,令蘇天成猝不及防。”

多爾袞連連點頭。

“皇上,臣弟懇請領軍攻打登州和萊州。”

“呵呵,不要着急,朕到你這裡來,就是商議這件事情的,滿朝都知曉二哥要領軍出征了,要去蒙古草原了,相關的籌備是少不了了,至少糧草是需要準備的,這個時候,準備攻打登州和萊州的軍士,同樣可以準備,兩支大軍同時出發,只是目的地不一樣,目標任務也不一樣,至於說二哥那裡,出發之際,朕會說明確的,要二哥把握好。”

“不過攻打登州和萊州,情況完全不一樣了,這一次入關,就從關寧錦防線,繞過大淩河城、寧遠、山海關,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計劃,需要詳細的籌劃,朕夜裡來和十四弟商議,就是想着十四弟承受這副重擔的,十四弟要詳細籌劃,做到萬無一失啊。”

多爾袞站起來了。

“皇上,臣弟這就開始準備,定不辱使命。”

“很好,朕是相信你的,千萬要謹慎,若是情勢不對,迅速撤兵,不要戀戰,攻打登州萊州的八旗軍,不能夠太多,也是兩萬人,這樣行動迅速一些,補給方面也容易籌措,不一定要攻下登州城和萊州城,造成重大影響即可。”(未完待續。)

第1054章 遼東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993章 整合(1)第1274章 奧妙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240章 故人來(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238章 變故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791章 偶遇(2)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58章 後續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995章 整合(3)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273章 驚奇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418章 造勢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509章 刺激(1)第38章 威信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19章 秦淮河(3)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596章 怪異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17章 硬骨頭(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6章 老乞丐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1115章 老頑固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90章 大場景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20章 雪中送炭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256章 悲愴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395章 畢懋康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493章 宿命論(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055章 不吃乾飯
第1054章 遼東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993章 整合(1)第1274章 奧妙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240章 故人來(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238章 變故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791章 偶遇(2)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58章 後續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995章 整合(3)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273章 驚奇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418章 造勢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509章 刺激(1)第38章 威信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19章 秦淮河(3)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596章 怪異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17章 硬骨頭(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6章 老乞丐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1115章 老頑固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90章 大場景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20章 雪中送炭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256章 悲愴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395章 畢懋康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493章 宿命論(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055章 不吃乾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