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離開遼東

正月十六,蘇天成做好了一切的準別,馬上就要離開寧遠了,他不知道這一次離開寧遠,多長的時間纔會回到這裡,他不可能完全放心遼東的局勢,可現實的情況,促使他不得不離開遼東,前往登州開始培植自身的地盤。

想着在遼東培植自身的勢力,那是愚蠢的行爲,這裡的局勢一直都是很緊張的,和後金的八旗軍直接對峙,時時刻刻都需要小心,難以有和平的環境,這種局勢之下,對於鍛鍊軍士來說,有着很大的好處,但主要的精力,也就被這種高強度的防禦消磨了,根本就不可能想到其他的事情,蘇天成進入遼東之後,做法是完全不同的,不是要求軍士龜縮在城池裡面,而是要時時刻刻的外出巡邏,保護老百姓的安全,這樣做的直接好處,就是從山海關到大淩河城,這段路程之內的老百姓,慢慢開始安穩下來了,包括進入這裡的漢人。

遼東也是朝廷高度關注的地方,每年大量的軍餉流向了這裡,皇上和朝廷自然是要注意的,時常有朝廷裡面的大臣,到遼東來,雖說這些大臣的品秩不是很高,但這些人的使命都是一樣,看看遼東是不是穩定嗎,看看軍隊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綜合這些因素,蘇天成不想留在遼東了,穿越十年時間了,他做了很多的事情,也曾經想着培植自身的勢力,因爲面臨太多的問題,重點不可能集中到這個地方。如今的條件成熟了,他完全掌握了這個時代的情況。前期的鋪墊工作,也做好了,重要的是,流寇被剿滅了,後金的皇太極,正在養精蓄銳,暫時不會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了,這樣的時機。自己要是不能夠抓住,也太對不起自己了。

午時,洪承疇、徐爾一、秦三德、孫傳庭、渠清澤、祖大壽、吳三桂等人,齊聚督師府。

他們都知道,蘇天成馬上就要離開遼東,趕赴登州去了,寧遠距離登州還是有些距離的。接近兩千裡的路程,這一去,蘇天成不可能時時刻刻管理遼東的事情了,必然要做出來妥善的安排,當然,事前蘇天成和不少人都交談過了。具體如何的安排,大部分的人內心是有數的,這個時候到督師府來,不過是聽從蘇天成具體的佈置。

“諸位,按照皇上和朝廷的要求。我馬上就要到登州去了,組建水師的事情。是不能夠耽誤的,登州、萊州和青州,尚需要建設,後金韃子在旅順建設水師,明顯就是盯住了登州、萊州甚至於天津,防止後金韃子的入侵,是督師府的最爲重要的職責。”

“遼東的重要性,我就不多強調了,祖將軍和吳將軍長年駐守在這裡,是非常明白的,這裡是我大明抗擊後金韃子的最前沿,不能夠出現任何的意外,如今,遼東的防禦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包括大同、榆林和寧夏等地,都加強了對後金的防禦,但後金擁有了戰船,開始組建水師,登州、萊州和天津等地的位置,也就顯得很重要了,如此的情況下,遼東不能夠出現任何的問題,哪怕是小小的波動。”

“前段時間,督師府整頓了軍紀,重點在於加強邊軍的戰鬥力,效果還是不錯的,昨日,邊軍的七千餘軍官,悉數出發,前往榆林營,接受盧象升大人的領導,在盧大人的旗下好好磨礪,希望他們能夠在榆林營,建功立業。”

“這一次我到登州去,一共帶走了兩萬江寧營將士,留在遼東的兵力,一共還有十三萬多人,這也是很龐大的一支隊伍了,督師府裁撤了邊軍,朝廷也知道了這樣的消息,今年的軍餉,肯定是要少一些下來的,以前駐守在遼東的,包括江寧營的將士,一共是三十三萬人,如今減少了大半,軍餉也要少很多下來,可不管怎麼說,軍士的軍餉是必須要落實的。”

“徐大人,遼東的百姓開始種地了,秋收的時候,能夠收穫糧食,按照以前定下來的規矩,百姓上繳的賦稅,爲田地收入的一成,這個標準是不能夠超過的,在寧遠、錦州的商賈,上繳的賦稅,也是以前的標準,不能夠隨意提升,加上這些收入,維持遼東的軍餉,是沒有多大問題的,應該是綽綽有餘,軍餉的事情,請徐大人負責。”

“軍隊的指揮和調遣,請洪大人負責,駐守遼東的原則是,不要主動進攻,若是後金韃子發起了攻擊,毫不留情的反擊,距離大淩河城二十里到三十里的地方,這一代是後金韃子和軍士的緩衝地帶,要求巡邏的軍士,一定要特別注意,若是後金韃子越過了這個界限,毫不留情的斬殺,不過告訴我們的軍士,也不要越過這條線,免得挑起了爭端。”

蘇天成不經意的看了一眼秦三德,他的心情很是複雜。

監軍制度,成立很長時間了,一般都是由宮裡的太監擔任的,朱由檢上任之初,曾經廢除太監監軍的制度,這也是因爲魏忠賢的專權,可惜沒有幾年的時間,再次回覆了中官監軍的制度,秦三德到江寧營的時間不短了,幾乎沒有發揮什麼作用,指揮打仗是不可能的,秦三德沒有這樣的軍事才能,協調軍隊裡面的其他事情,可能性也是不大的,秦三德進入到江寧營之後,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幫助皇上監視江寧營,注意江寧營的一舉一動,隨時將這些情況,稟報給皇上,完成自身的職責。

明軍在前期剿滅流寇的戰鬥中,存在很多失敗的情況,這與監軍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監軍都是太監,隨時能夠見到皇上,是皇上的家奴,他們只對皇上一個人效忠,而且因爲有了這樣的特殊身份,一般人都不敢得罪他們。

江寧營在剿滅流寇和來到遼東之後,秦三德幾乎沒有行使過什麼權力,秦三德自己也是明白的,江寧營不是花架子,需要實實在在的作戰,自己若是瞎指揮了,造成了江寧營的敗績,那自己是不要想着能夠全身而退的。

可其他的明軍,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監軍代表皇上,頤指氣使,就算是主帥,都有些畏懼的,畢竟監軍能夠在皇上面前說壞話,明朝武將的身份不高,隨時有可能遭遇到懲處,弄得不好,掉頭都是有可能性的。

“秦公公,您身爲江寧營的監軍,這些年來,跟隨江寧營四處征戰,很是辛苦了,我想過了,這一次還是請公公協助洪大人,管理好江寧營和邊軍,有關邊軍的建設,特別請公公操勞了。”

秦三德聽得眉開眼笑,這一次蘇天成開口委託他管理邊軍,雖然是一句話,但蘇天成的身份不同了,薊遼督師,被皇上授予便宜行事的權力,說出來的話語,就是代皇上做出來的安排,這樣他就可以直接插手邊軍的事宜了。

其實這是蘇天成苦思冥想做出來的決定,由秦三德盯着邊軍,效果會好很多的,祖大壽等人,都會有所畏懼的,免得秦三德在皇上面前告狀,弄得不好帽子就掉了,只不過如此一來,祖大壽等人,就要破財免災了,時不時的需要送給秦三德一些好處,這樣才能夠保證自身的安穩,否則秦三德雞蛋裡面挑骨頭,祖大壽也受不了。

“孫大人,新組建的水師,訓練和建設事宜,由你全面負責,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建設一支驍勇善戰的水師,以對抗後金韃子的水師,這個任務是很重的,我希望你能夠想到最好的辦法,打造一支無敵的水師,有關水師如何建設的經驗,我已經託人給福建的鄭芝龍將軍寫信了,希望他能夠傳授一些經驗。”

“祖將軍,你的重點職責,就是協助洪大人,統領九萬多的邊軍,經過了裁撤,邊軍的人數明顯減少了,但戰鬥力大大提升了,這是值得欣慰的地方,你也是盡了很大努力的,今後還是要繼續抓好邊軍的訓練,力爭達到和後金韃子野戰的目的。”

“吳將軍,你跟隨我到登州去,直接進入水師,以總兵官的身份,協助孫傳庭指揮和訓練水師,水師建設和訓練的任務很重,恐怕要辛苦你了,你的家眷,也直接跟着到登州去吧,登州距離山海關,路途遙遠,既然要訓練水師,短時間之內,是難以回到山海關的。”

大堂裡面的氣氛,很是嚴肅,雖說大家都知道了自身的職責,但真正想要做好,是不簡單的,最爲泄氣的是吳三桂,跟隨蘇天成到登州去了,離開了自己指揮的部隊,而且家眷也跟着過去了,這就證明,回到山海關的可能性很小了,進入了水師,吳三桂沒有任何的優勢,不過是協助孫傳庭訓練水師,屬於從屬的地位,手裡沒有了軍士,你就什麼都不是了,自己指揮的軍士,直接歸祖大弼指揮,這一點還算是不錯的,至少蘇天成還是尊重邊軍的,沒有想着徹底的改造邊軍,將其歸入到江寧營的麾下。

正月十七,蘇天成帶着兩千江寧營的將士,離開寧遠,啓程前往登州,劉鐵漢帶着兩千江寧營斥候營將士,前往京城,護送蘇天成的家眷到登州去,王大治帶領五百親兵營的將士,秘密到安寧堡和靖邊,押解金銀到登州。

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155章 識趣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113章 離去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444章 想不到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06章 禮儀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771章 海戰(1)第823章 準備(2)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258章 花絮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630章 山海關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752章 大度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79章 回家之後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584章 情報戰第236章 擴軍第823章 準備(2)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69章 發榜(1)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034章 聖旨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14章 在路上(1)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675章 計中計第51章 遊歷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166章 迅雷(1)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879章 對決(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18章 秦淮河(2)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
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155章 識趣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113章 離去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444章 想不到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06章 禮儀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771章 海戰(1)第823章 準備(2)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258章 花絮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630章 山海關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752章 大度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79章 回家之後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584章 情報戰第236章 擴軍第823章 準備(2)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69章 發榜(1)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034章 聖旨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14章 在路上(1)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675章 計中計第51章 遊歷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166章 迅雷(1)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879章 對決(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18章 秦淮河(2)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