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

(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打賞,謝謝了。)

通過鹿善繼的來信,蘇天成明確的掌握了,遼東發動進攻的時間,是在五月份,這個時間,春耕生產完全結束了,距離秋收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確實是發動進攻的最佳時機,而且這個時候,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糧草的籌備非常重要,陳新甲這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他背後依靠的,是大明王朝,皇太極就不具有優勢了,後金的糧草,肯定是有些困難的,從互市得到的情報,蘇天成知道了,後金的商賈,大量的購買糧食,價格還是很高的,這說明後金的糧草,不是充足的。

從這個情況來分析,陳新甲是充滿信心的,皇太極恐怕不願意打消耗戰,希望能夠速戰速決,戰役的時間不要拖得太長,這一點陳新甲和皇太極的想法一致,陳新甲急於立功,急於展現自身的能力。

雖然蘇天成認爲,這一場的戰鬥,存在很大的危險,但若是陳新甲嚴格按照皇上的要求辦事,做好全面的部署,問題不會很大的,十萬邊軍,背後有着關寧錦防線的強大依靠,遇見任何的困難之後,可進可退,就算是暫時失利了,回到大淩河城,也能夠得到喘息,但若是陳新甲急躁冒進,那就存在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了,最爲不確定的因素,就是皇太極敢於下決心,大膽穿插,安排一部分的兵力,橫亙在大淩河城前方,阻止大淩河城的軍士馳援,堵住邊軍後退的道路。不怕付出重大犧牲,不怕被邊軍和江寧營將士夾擊,拼命堅持,巨大的危險就很有可能降臨的。

蘇天成相信,皇太極恐怕會做出來這樣的安排,因爲若是他自己來部署這場戰鬥。也會做出來這樣的部署,當初在中都鳳陽,江寧營對抗流寇的時候,也是採取的這個措施。

皇太極要這樣做,就要調集大量的軍隊,兵力少了,這樣的戰鬥部署不可能實現,所以,從這個前提來說。蘇天成帶領江寧營將士,對旅順發動進攻,殲滅後金的水師,進而佔據復州、永寧、宣州一帶,是完全可行的。

遼東的戰事,蘇天成不可能控制,但即將在旅順打響的戰鬥,他是完全可以部署的。完全可以掌控的。

這是絕佳的機會,皇太極的所有注意力。恐怕都集中到遼東去了,因爲那裡距離瀋陽很緊,稍微有閃失,威脅到的就是後金的都城,同樣因爲遼東靠近京城,朝廷也是非常注意的。所以說,大家的注意力,會在廝殺開始的事情,悉數都聚集到遼東。

這樣的絕佳機會,蘇天成肯定是不會錯過的。要不然也對不起自己辛辛苦苦的穿越了。

剿滅流寇之後,大明王朝最大的對手,就是後金了,因爲後金的牽制,蘇天成無法向海外擴張,無法去開拓新的財源,無法進行掠奪,要說處在這個時代,不稱霸是假的,你沒有能力的時候,肯定是不能夠稱霸了,一旦你有了雄厚的實力,擴張就是必然的。

歷史的參考,蘇天成已經不是很注意的,他改變了歷史,好多年之前,大概是在崇禎六年之後,基本就難以參考被他改變之前的歷史了,但有一點,蘇天成還是牢牢記住的,這牽涉到他的作戰部署和整體的安排。崇禎十四年八月,也就是崇德八年的八月,皇太極猝死於盛京的後宮,據傳是死於腦出血,現在已經是三月了,還有五個月的時間,皇太極是不是會突然的離世,以至於後金的皇位繼承,出現巨大的紛爭呢。

這一點,蘇天成不敢肯定,因爲歷史已經改變了,就好像依照目前的情況發展,到了崇禎十七年的時候,朱由檢是絕不會到煤山去吊死的,這樣的情況永遠不可能發生了。

可不管事態如何的發展,機會他都是要把握的。

進攻旅順,佔領復州、永寧、宣州一帶,對後金和皇太極將形成致命的打擊,令皇太極左右爲難,儘管說皇太極是一代梟雄,儘管是滿八旗驍勇善戰,威名赫赫,但面對現實的情況,他們沒有飛天的本事,也只能夠是苦澀的接受。

內心裡面,蘇天成很是猶豫,皇太極若是暴病身亡,後金的實力將會遭遇到沉重打擊,這對大明王朝是非常有利的,也是蘇天成願意看到的情況,但蘇天成的對手不多,尤其是皇太極這樣的對手,恐怕很難再次遇見了,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那是非常幸運的事情,蘇天成想着和皇太極對決,要親手打敗皇太極,讓這個梟雄在自己的面前臣服。

蓬萊城的佈置是絕密的,不能夠泄露的,進攻旅順,進而佔領復州等地,僅僅依靠江寧營水師,是絕對不行的,這一次,戰船和巡邏船將帶領大量的江寧營將士,越過海峽,殲滅後金水師,佔領諸多的地方,在那些地方生根,一步步擠壓後金的生存空間。

這裡面,就牽涉到調集軍隊的問題了,江寧營八萬三千將士,分別駐紮在登州、萊州和青州,這一次的戰鬥至關重要,至少要抽調五萬人左右,留下三萬固守登州、萊州和青州,其實只要是佔領了復州等地,登州、萊州和青州,完全沒有必要駐紮那麼多的軍隊了,這裡就成爲了後方,復州、永寧、旋城、鐵山和宣州等地,纔是真正的前方。

拿下城池,依靠的武力,但守住城池,建設城池,絕不能夠完全依靠武力,那樣的佔領是不牢固的,特別是在兩軍交戰的過程之中,旅順和復州等地,被後金佔據多年了,那裡的老百姓,究竟是什麼想法,蘇天成不是太瞭解,但他有信心,憑着自身的能力,讓這些地方的老百姓,擁護大明王朝,這些地方,本來就是大明王朝的地盤。

渠清澤趕回登州的時候,蘇天成已經開始動作了。

督師府發出了調防訓練的敕令,駐紮在青州、登州、萊州各地的江寧營將士,大部分想登州方向逐步的集中,其中青州城留下一萬人,萊州府城留下五千人,登州的煙臺、威海衛以及登州府城等地方,一共留下一萬五千人,其餘的將士,悉數集中到登州城外的軍營。

敕令要求,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五萬三千將士要集中到位於登州的軍營和水師的軍營,同時,煙臺基地開始大規模的製造炮彈,至於說造船廠,暫停了製造大型的戰船和巡邏船,蘇天成在收復了鄭芝龍的水師之後,通過不斷的調防,擁有了大量的戰船,造船廠目前的任務,是製造大型的商船,接二連三的訂單,令造船廠的工匠沒有時間休息了,而大型商船的利潤,也令蘇天成感覺到了高興和意外。

敕令發出去之後,沒有引發什麼波動,江寧營大規模的調動,經常發生,再說了,這一切都是督師府的安排,名義是訓練,也有可能是督師府決定要開展大規模的軍營比武了,再說調動的時間,也拉得比較長,完全不是準備征戰的樣子。

渠清澤回到登州,已經是三月底。

翌日,他趕到了督師府。

蘇天成正在廂房等候。

“大人,下官見到了洪大人,洪大人接受了命令。”

“恩,你是否強調了,非常時刻,洪承疇不要聽從錢謙益的命令,必須要自行做出來決定,錢謙益不懂得軍事部署,可能會出現亂指揮的情況。”

“下官說過了,下官還側面提醒了洪大人,錢謙益和大人之間,有些矛盾,很有可能在關鍵的時刻,考慮到的不是大局,可能會泄私憤,甚至不過戰局。”

“很好,其實遼東的部署,已經暴露出來了這個問題,陳新甲不用江寧營將士,就是想着能夠依託邊軍,立下不世功勳,這樣他也能夠引以爲傲,陳新甲和錢謙益每時每刻都在一起,這個過程中,錢謙益自然會排斥江寧營,最爲重要的,陳新甲一直都沒有能夠實際的掌握江寧營,征戰之時,他自然不會用不熟悉和不順手的軍隊。”

“大人,下官這次到遼東去,還掌握到了一個情況,那就是巡撫衙門的知事唐海泰,很是風光啊,這個唐海泰,下官印象是很深刻的。”

蘇天成眯起了眼睛。

“我說怎麼遼東的局勢有些奇怪,原來我還小看了這個唐海泰啊,你想想,唐海泰是內閣次輔唐世濟的侄子,到遼東之後,陳新甲是不會小視的,這個過程中,唐海泰肯定成爲了陳新甲和唐世濟兩人之間的聯絡人,這就令唐海泰的位置很重要了,看來遼東發生的諸多變化,這個唐海泰起到了不少的作用啊。”

“大人,下官專門做了安排,有人嚴密注視唐海泰的一舉一動了。”

“知道了,暫時不要去理睬這個唐海泰,跳樑小醜,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若是陳新甲真的信任這個唐海泰,恐怕是要吃虧的,你的主要精力,是協助孫傳庭,搞好江寧營將士的徵調,同時要嚴格保密,一些具體的事情,就依靠你去做了,這段時間,我重點思考戰役部署,不會管這些具體事情的。”

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645章 部署第126章 眼藥水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682章 屠城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19章 秦淮河(3)第321章 聖旨下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36章 大調整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771章 海戰(1)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669章 心結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792章 偶遇(3)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252章 北平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17章 秦淮河(1)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192章 稱帝(4)第846章 慘敗(4)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510章 刺激(2)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117章 硬骨頭(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239章 故人來(1)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778章 收復臺灣(3)
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645章 部署第126章 眼藥水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682章 屠城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19章 秦淮河(3)第321章 聖旨下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36章 大調整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771章 海戰(1)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669章 心結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792章 偶遇(3)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252章 北平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17章 秦淮河(1)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192章 稱帝(4)第846章 慘敗(4)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510章 刺激(2)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117章 硬骨頭(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239章 故人來(1)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778章 收復臺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