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

“劉大人,不知道您聽了柳兄說到的故事,是什麼感受啊?”

劉宗周看着蘇天成,眼神顯得有些深邃,他已經感覺到,蘇天成很不簡單。

“蘇大人爲什麼這樣問啊,柳逢春的快書,在蘇州、杭州一帶,是非常有名氣的,我聽人說過,柳逢春說到的武松打虎的段落,能夠震撼所有人的,今日聽到的快書,感受完全不同,有着一股鬱結之氣,我倒想聽聽,蘇大人身爲江寧縣知縣,若是聽見這樣的事情,該會有何等的感受。”

蘇天成站起來了,他需要的,就是劉宗周這樣的話語。

“在下就冒犯了,說出來自身的感受。”

“柳兄說的這段書中間,牽涉到了幾個方面的問題,我一一複述。”

“第一個問題,反應出來民間疾苦,前幾年,我大明朝各地,遭遇了諸多的災禍,以至於百姓流離失所,流寇肆掠,更兼後金趁機覬覦我大明江山,在北邊不斷侵襲,百姓的日子,更加的困苦,乃至於有些地方,出現了人相食的人間慘劇。”

“第二個問題,部分官員貪贓枉法,與地方士紳富戶勾結一起,不顧老百姓的死活,沒有了基本的禮義廉恥,更不用說爲老百姓做事情了,這等的做法,寒了老百姓的心,身爲地方的父母官,應該是奉公守法,爲老百姓做事情,主持正義,可惜,他們的做法相反。草菅人命,致使地方上。有權有錢的人,可以爲所欲爲,官員與士紳富戶、甚至是商賈,沆髒一氣,搞亂了地方。”

“第三個問題,部分的士紳富戶,甚至是士大夫,縱容家人。違法亂紀,一味的包庇家人,他們的子弟,身份尊貴無比,至於說老百姓,那就是賤命,士紳富戶的子弟。可以恃強凌弱,可以欺男霸女,甚至可以公開取他人的性命,出了事情,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勾結官府。什麼事情都可以擺平的。”

“第四個問題,某些紈絝子弟,藉着家族勢力,無惡不作,已經成爲了害羣之馬。這些人,不學無術。目中無人,可悲的是,這些紈絝子弟,還是知道權勢的重要,絕不會得罪權貴,他們欺凌的,都是普通百姓,他們有着家族的保護,就是做了壞事,自然有人替他們擺平,時間長了,他們認爲,做壞事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爲他們生活的那一片地方,天下就是他們的,他們可以任意決定他人的生死。”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蘇天成看着劉宗周。

“劉大人,不知道在下說的,是不是準確啊。”

“蘇大人觀察細緻入微,說到了關鍵,正是因爲如此,我強調慎獨,若是不能夠加強對個人的品德教育,此類的事情,還會發生的。”

蘇天成笑了。

“劉大人說的很好啊,在下有一個問題了,若是有些官吏、士紳富戶乃至於士大夫,不願意慎獨,該當如何啊。”

劉宗周看着蘇天成,忽然明白了,今日柳敬亭這一出的快書,就是針對自己的。

“蘇大人此言差矣,人之初性本善,只要加強教育,人人都從自身做起,必然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蘇天成搖搖頭,沒有隱瞞自身的感受。

“在下倒是覺得,劉大人有些想當然了。”

孫承宗等人,看着蘇天成,很是吃驚,想不到蘇天成會說出來這樣的話語。

“劉大人曾經有過一句話,在下記得很是清楚:人心爲禍之烈,皇帝躬親庶務之非,必須自去其聰明,慎獨用賢,昭世教以正人心,崇儒重道,始可救衰亡於萬一。”

“劉大人的想法,非常的美好,倘若這世界上,大家都是謙謙君子,劉大人所言的慎獨,自然是能夠做到的,試想一下,天下大同,人人都是相互友愛的,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景象啊,沒有殺戮,沒有仇恨。”

“可惜的,在下認真想過了,這等的境界,在下都達不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下可不敢要求他人達到這樣的境界。”

劉宗周的臉色變得有些不好看了。

“蘇大人爲何這樣說,難道我所提出來的慎獨,你作爲讀書人中間的翹楚,也做不到嗎。”

“當然,在下實話實說,可不愛誇誇其談。”

“蘇大人可否解釋一下,爲什麼做不到。”

“那是當然,想我大明朝,泱泱大國,衆多的子民,生活總是有好有壞,古人都說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士大夫和農民的生活情況,絕不會一樣,士農工商,等級是如此的清楚,在下可不會排開諸多的實際情況,自認爲諸多人都是平等的,去追求什麼天下大同,更不會去和市井中的三教九流,打成一片,若是那樣做了,恐怕在下已經是衆矢之的了。”

“蘇大人,你的這個解釋,恐怕說不通,慎獨是從道德層面提出來的要求,譬如說你是江寧縣知縣,就是江寧縣民衆的衣食父母,就要時時刻刻的關心他們,愛護他們。”

“大人說的很好,在下早就想到這一點了,大人說到的這一點,在下自信是可以做到的,可惜的是,在下倒要反問大人一句話了,看我大明諸多的官吏,是不是都能夠做到這一點,包括我大明的士大夫、士紳富戶。”

“正是因爲他們做不到,所以要提出來慎獨,自上至下。”

“不知道大人憑什麼認爲各級的官吏、士大夫、士紳富戶,都可以做到慎獨,若是他們做不到了,大人意欲何爲。”

“做不到當然要懲罰了。”

“大人說的很好啊,所以說,首要的條件,還是要有鐵血的制度,還是要有鐵面無私的制度,用制度來管人,才能夠慢慢的達到天下大治,在下並非是駁斥大人的理論,在下一直都以爲,大人的觀點,是站在一個很高的高度來說的,要求大家都加強自我的休養,可惜的是,目前這樣的情況下,大人所推行的這一套的理論,放諸實踐中間,難以有好的效果,正如柳兄說到的快書裡面,提到的關鍵一點,人都是自私的,都是爲了自身利益的,放到在下的身上,也是不例外的,在下也想着家人過上好日子,十年寒窗,金榜題名,若是溫飽都不能夠保證了,養不活家人,有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要去讀書,要求金榜題名。”

劉宗周看着蘇天成,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了。

“大人,在下一直都覺得,人的本性是不能夠不考慮的,爲什麼那個士紳,會不遺餘力的保護自己的兒子,爲什麼知縣會顛倒黑白,說到底,他們都是將自身的利益,無限的擴大了,在下以爲,正常的個人利益,是應該保證的,但超出了限度的利益,就會損害到他人的利益,這一點,在官吏和士大夫的身上,表現是特別突出的。”

“大人說到的慎獨,觀點是非常好的,千百年來,我等讀書人,追求的都是天下大治,人人都想着慎獨,都希望大家道德高尚,可惜的是,幾千年的歷史發展,慎獨一直就是我等讀書人追求的目標,還沒有那個朝代,達到了這樣的目標。”

“將我等書讀人追求的終極目標,作爲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德要求,豈不是緣木求魚,不可能達到那樣的效果,也不可能產生好的效果,反而會遭遇大家的笑話。”

“在下不否定,我泱泱中華,總是有那等傑出的人物,基本做到了慎獨,可惜,這等人是鳳毛麟角,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都難得遇見一個。”

“看看我大明朝,遭遇了什麼樣的情況,後金侵襲,流寇騷擾,百姓困苦,可以說是千瘡百孔,說的嚴重一些,我大明朝的根基,已經是搖搖欲墜了,此等危急時刻,我等讀書人究竟需要做些什麼,是坐在家裡,要求個人的慎獨,還是走出去,體察百姓的疾苦,實實在在做事情,在下以爲,這個問題,不是很複雜。”

“在下曾經和錢謙益大人、張溥,甚至是黃大人辯論多次,在下坦言,看不慣東林書院和復社所倡導的的清流,在下以爲,他們歪曲了清流的含義,清流絕不是高高在上,絕不是一味的維護士紳富戶的利益,絕不是爲了反對問題而反對問題,更不是爲了出名,不惜以反駁皇上和遭遇廷杖爲榮的,這不是清流的做法,在下說的不客氣一些,這是僞君子的做法。”

“在下可能說的過重一些,有得罪的地方,還請劉大人寬宥。”

“劉大人倡導的慎獨,在下絕不是反對,這等的教導,是必須的,若是我等讀書人,都是利慾薰心了,都追求功名了,那我等讀書人,都沉淪了,只不過慎獨的要求,需要在一定的時候提出來,在下以爲,若是我大明剿滅了流寇,排除了後金的侵襲,讓老百姓基本上豐衣足食了,再來強調慎獨之事,恐怕合適一些的。”

“劉大人是大儒,在下萬分欽佩,但在下內心的想法,也是要說出來,而且也是要堅持的,在下以爲,中興學社所堅持的理論,最爲重要的,就是切忌空談,紮紮實實做事情,做出來實實在在的事情,讓老百姓看到、感受到、體會到,讓老百姓豐衣足食,如何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士紳富戶做出來貢獻。”

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8章 落地第201章 軍心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281章 變化(2)第444章 想不到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238章 變故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584章 情報戰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202章 商議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80章 對決(2)第371章 探究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29章 忠告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20章 面對面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822章 準備(1)第417章 訓斥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369章 算計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88章 拜訪第128章 上任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48章 辯解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59章 剿匪(1)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60章 剿匪(2)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647章 夜襲(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85章 計劃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50章 面聖第405章 募捐(1)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93章 新科會元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7章 窮則思變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117章 硬骨頭(2)第481章 準備
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8章 落地第201章 軍心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281章 變化(2)第444章 想不到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238章 變故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584章 情報戰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202章 商議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80章 對決(2)第371章 探究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29章 忠告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20章 面對面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822章 準備(1)第417章 訓斥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369章 算計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88章 拜訪第128章 上任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48章 辯解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59章 剿匪(1)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60章 剿匪(2)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647章 夜襲(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85章 計劃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50章 面聖第405章 募捐(1)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93章 新科會元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7章 窮則思變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117章 硬骨頭(2)第481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