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中都鳳陽

說起鳳陽府,蘇天成想起來了一首歌謠: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田地,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

這首歌謠的來歷,誰都說不清楚,但是,因爲這首歌謠,鳳陽花鼓聞名全國了。

鳳陽的乞丐多,這倒是事實,不可抹殺,蘇天成隱隱的記得,他看過一種解釋,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朱元璋下令營建中都之後,強迫遷徙了大量江南的富豪,到中都安家落戶,朱元璋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鳳陽是他的老家,這裡當然要富庶,衆多的富翁來了想不富裕都難。不過朱元璋也有些缺德,他知道富翁肯定是不願意的,找機會就要回到老家去,所以嚴禁富翁私自迴歸,發現就要重處,可憐這些富翁,想着回家掃墓祭祖都沒有機會。

時間長了,這些富翁也想到了辦法,那就是扮作乞丐,潛歸祭掃,冬去春回,扮作乞丐,官府當然就不會查辦了,此種辦法奏效,後來,不少人竟然爭相效仿,回家祭祖。

慢慢的,鳳陽的乞丐就開始出名了,其實這些乞丐,家裡非常的富裕,外人怎麼想得到,當然將罪過記在朱元璋的頭上了。

江寧營的行動,非常迅速,乾淨利落,這是長期訓練的效果。

離開軍營之前,所有的將士,都留下了遺言,他們甚至不能夠見到家人一面,留下遺言的時候,所有的將士都清楚了,這一次,他們不是出去演練的,是要出去廝殺的。

沒有人有怨言,相反。將士顯得很是興奮,大半年時間過去了,嚴酷的訓練,總要體現出來效果,軍餉每月都是按時發放。每月一絲的剋扣。將士的家屬,衣食無憂,而且小孩能夠進入私塾上學,縣衙還專門組織了一批歇菜。教授這些小孩。

如此優厚的待遇,不少的將士,甚至感覺到,不能夠上陣殺敵,對不起軍餉。對不起朝廷,對不起範大人和蘇大人。

行軍的要求,早已經落實到每一個軍士的腦海裡,牢牢記住了。

每個將士,攜帶七天的乾糧,沿途不準騷擾百姓,不準暴露,戰馬要包裹好馬蹄,神機營要想辦法掩蓋好大炮等武器。白天休息,夜間行軍。

若是這等的要求,放到其他衛所軍士的身上,一定是叫苦不迭的,執行起來。也沒有那麼的容易,可江寧營是例外。

親兵營跟隨蘇天成,其次還有孫傳庭、劉鐵漢、孫思明、渠清澤等人。

所有人都沒有特殊,包括蘇天成。也是自行攜帶乾糧。

到了這個時候,情報工作。已經擺在了首要的位置。

蘇天成已經告誡了江寧營所有的高級軍官,流寇進攻中都鳳陽,這是一種猜測,不一定完全準確,最終還是要依靠相關的情報,最終確認。

江寧營到達鳳陽城郊之後,根據斥候營掌握的情報,及時做出來部署的調整。

一路上,劉鐵漢異常的緊張,斥候營的責任太重大了,必須要掌握準確的情報,他佈置出來了三條線,一條線是在鳳陽府的壽州和霍丘,這條線的責任最爲重大,掌握流寇的行蹤,一條線從江寧縣出發,一直到中都鳳陽,這條線的斥候,爲大隊人馬提供方方面面的情報,一條線分散在定遠、鳳陽、臨淮一帶,重點觀察,流寇是不是會改變行軍的方向。

每一隊的斥候,一共是三人,從出發的時候開始,他們就要給蘇天成和江寧營提供準確的情報,不能夠耽誤時間。

看到劉鐵漢緊張的程度,蘇天成和孫傳庭都忍不住了,勸劉鐵漢,還是要歇息,哪怕歇息一個時辰或者兩個時辰,都是好的,身體可不能垮了。

源源不斷的情報,到了蘇天成的手裡。

九月初十,流寇進入了鳳陽府,到達了霍丘一帶了。

九月十一日,流寇離開了霍丘,前往壽州一帶移動了。

經過了壽州,接着就進入到中都鳳陽的地界了,按照這樣的速度,流寇在九月十四日到十五日的前後,可以抵達中都鳳陽。

一切的情報都明確了,流寇的目的地,果然是中都鳳陽。

劉鐵漢發出了命令,定遠、鳳陽、臨淮一帶的斥候,迅速回撤,進入壽州,嚴密監控流寇的行蹤,不管是什麼情況,都要及時稟報。

從壽州到鳳陽的一路上,佈滿了江寧營斥候營的將士,就是一隻麻雀飛過去,他們也能夠掌握情況。

崇禎七年九月十二日,亥時。

蘇天成一行到達了中都鳳陽的城郊。

這裡的位置,稍微偏僻一些,各營的千戶、副千戶,早就等候在這裡了。

帳篷提前搭好了,蘇天成進入帳篷之後,來不及喘氣,就要召開會議了。

江寧營各營,分散在方圓兩公里的地方,並沒有集中,先期觀察的斥候,早就畫好了地圖,選好了地方,各營按照預定的位置集中,等候命令。

帳篷裡面,一個碩大的木盤,擺在中間,木盤裡面,泥土做好的山峰、城鎮、道路等等,一目瞭然,可以看得很清楚,木盤的旁邊,放着不少的紅色、白色、藍色的小旗子。

這是蘇天成要求斥候製作出來的沙盤。

這個沙盤,涵蓋了壽州到鳳陽的地形情況,這是斥候費盡心機製作出來的。

衆人都圍到了沙盤的四周。

大家沒有說話,看着蘇天成。

他們暫時不明白沙盤的作用,但看見了這個沙盤,就能夠熟悉周圍的地形了,這個東西,還真的是不錯的。

蘇天成終於開口了。

“渠清澤、劉鐵漢,你們將流寇的行軍路線,現在的位置,還有江寧營的分佈情況,所在的位置,中都留守司軍士所在的位置,悉數擺出來,白旗表示流寇,藍旗表示中都留守司,紅旗表示江寧營。”

“孫大人,情況你已經知道了,渠清澤和劉鐵漢插上旗幟的時候,你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

隨着渠清澤和劉鐵漢一邊插着旗幟,孫傳庭一邊開始講解情況,半個時辰下來,所有的情況,大家都是一目瞭然了。

這樣的講述,清晰明瞭,易於接受,而且不會混淆,講解的過程中,大家看着沙盤,周圍的大致地形,也弄清楚了。

孫傳庭講述完畢,蘇天成不需要重複,他開口問大家,是不是清楚情況了,所有人都點頭,有些副千戶,讀書不多,但看見沙盤,所有的情況,也清楚了。

蘇天成對着劉鐵漢點點頭,很快,兩個斥候,擡着另外一個沙盤進來了。

這個沙盤,就是中都鳳陽的具體地形了。

“諸位兄弟,我和孫大人仔細商議過了,也分析了諸多的情報,流寇進攻的線路,剛剛孫大人也說了,他們會從城郊,直接到鼓樓,這裡是中都留守司駐紮的地方,只要拿下了這裡,中都鳳陽就失去了所有的屏障,所以說,鼓樓就是最爲重要的地方了。”

“兄弟們仔細看看鼓樓的位置,中都留守司的背後,就是皇城和龍興寺,這裡也是中都的核心地帶了,留守司兵力的分佈,主要就是在鐘樓,至於說四周的軍士,不起任何的作用,遭遇流寇,他們甚至來不及報信。”

“江寧營行動的地方,也在鼓樓,這是很無奈的選擇,我首先要告誡兄弟們,你們可能疑惑了,若是在郊外動手,豈不是更好,我和孫大人商議過了,這肯定不行,流寇的總人數,大約在七萬到八萬之間,中軍有三萬人,這些人,纔是真正的精銳,我們估計,進攻鐘樓的流寇,一定是流寇的中軍精銳。”

“若是在郊外動手,流寇四散逃開了,我們兵力不足,無法圍剿,唯有等到流寇到達鐘樓了,發動突然的襲擊,方可取得最大的戰果。”

“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流寇到了鼓樓,一定是非常亢奮的,也可以說是勢不可擋的時期,士氣高漲,戰鬥力強悍,我們要拿出來最大的能力,一舉撲滅流寇的囂張氣焰。”

“只要將流寇的中軍精銳打垮了,其餘流寇,不用擔心。”

說到這裡,蘇天成稍微停頓了一下,看了看衆人。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你們都是江寧營的千戶和副千戶,指揮着幾千兄弟,這樣的關鍵時刻,除了無條件的執行軍令,還要審時度勢,最大限度的殺傷流寇,讓將士儘量少流血。”

“流寇首先遭遇到的,是中都留守司的軍士,這個時候,我們暫時不要動手,讓他們去廝殺,一旦留守司的軍士開始潰敗了,流寇的氣勢,可能會有所鬆懈,他們感覺到大功告成了,做成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了,這個時候,就是我們出擊的時刻。”

“江寧營分作兩股人馬,神機營和步兵營二營,共計四千人,對付後面的四萬到五萬流寇,你們要如同大樹一樣,牢牢的紮根陣地,阻止他們的救援,不管你們付出多大的犧牲,都不能夠後退一步,其餘的一萬四千人,全力剿滅流寇中軍精銳。”

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93章 新科會元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793章 都不笨第448章 誓師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00章 殿試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67章 歸屬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279章 借銀子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28章 上任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191章 稱帝(3)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793章 都不笨第387章 小手腕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236章 擴軍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27章 密旨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883章 對決(5)第669章 心結第1282章 後宮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187章 行動(4)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39章 廟會
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93章 新科會元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793章 都不笨第448章 誓師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00章 殿試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67章 歸屬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279章 借銀子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28章 上任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191章 稱帝(3)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793章 都不笨第387章 小手腕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236章 擴軍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27章 密旨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883章 對決(5)第669章 心結第1282章 後宮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187章 行動(4)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39章 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