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

鴇母進入房間的時候,臉上帶着笑容,她已經安排好了劉仲基。

“蘇老爺,影憐姑娘,四公子來了。”

柳如是的臉上帶着笑容,看了看蘇天成,很快開口了。

“媽媽,今日我就不見他們了。”

蘇天成有些奇怪,他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四公子,從柳如是的回答來看,四公子好像不是一個人,自己到望鳳樓來了,鴇母還專門來通報,看樣子,這四公子的身份,不同一般啊。

“影憐姑娘,既然是專門來拜訪你的,我看,還是見一見,”

鴇母看着柳如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柳如是更加的高興了,蘇天成不僅僅是氣度不凡,而且心胸開闊。

“媽媽,那就見一見吧,不過不要在我的房間裡面了,麻煩媽媽安排一個雅間。”

鴇母出去安排之後,柳如是對着蘇天成開口了。

“公子要是方便,是不是見一見四公子。”

“哦,四公子是什麼人啊?”

“他們自稱爲東林四公子,都是生員的身份,劉雲清、黃廷平、易禮高、鄒平章,都是俊傑之士,小女子時常和他們議論詩詞學問的。”

說完這些,柳如是忽然覺得,在蘇天成的面前,說到詩詞的事情,有些不妥當。

“公子,小女子和東林四公子,主要還是議論時局的,要是公子覺得不合適,小女子去去就來,煩請公子稍候。”

蘇天成微笑着點頭。

“影憐姑娘邀請了,我要是不去見見,也太託大了,一切聽從姑娘的安排。”

“公子稍後,小女子更衣。”

柳如是的臉紅了,蘇天成也有些眩暈,這是什麼意思,當着自己的面換衣服嗎。

蘇天成想多了,柳如是不是脫得光光的換衣服,而是脫下外面的女裝,換上了儒服,活脫脫的男裝打扮了。

蘇天成看了看柳如是,沒有說話。

柳如是當然是有着小心思的,蘇天成單獨和自己在一起,傳出去之後,肯定是有人萬分羨慕的,但蘇天成一直都沒有展現出來驚豔的才學,自己也不好意思索要詩詞的,正好東林四公子來了,衆人時常在一起討論時局,包括詩詞學問,這豈不是最好的機會嗎,可以親眼目睹蘇天成展現驚豔才學,那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啊。

走出房間的時候,蘇天成開口了。

“姑娘,我暫時不想泄露身份,和東林四公子交談之時,還請姑娘保密。”

柳如是大膽的挽着蘇天成的胳膊,看着蘇天成,也沒有說話。

雅間裡面的四個年輕人,臉上都是帶着指點江山的氣勢的,看見柳如是挽着蘇天成的胳膊進來,幾個人的臉色都變化了,他們一直都是仰慕柳如是的,也知道柳如是性格剛烈,難道說這小子是有錢人,強迫柳如是做什麼事情嗎。

要知道,如果柳如是鍾情這小子,是不會來見其他客人的。

“影憐姑娘,想不到你又貴客啊,我等打擾了,壞了你們的好事啊。”

“無妨的,劉公子,這位是蘇公子。”

蘇天成微微皺了一下眉頭,看來,所謂的東林四公子,在氣度上面,就有不小的缺陷。

他還是抱拳給衆人行禮了。

“久聞東林四公子的聲譽,今日得見,倍感榮幸。”

“不敢,不敢,蘇公子得到了影憐姑娘的青睞,我等自愧不如啊。”

鄒平章是四人中間,最爲年輕的,比蘇天成還要小一歲,看見這樣的場景,早就忍不住了,率先開口發難了。

當然,他們號稱東林四公子,就是發難,也是很有水平的。

“蘇公子,在下唐突了,我等與影憐姑娘在一起,都是討論時政的,常常有些狂言,還請公子莫要驚奇,恩師的座右銘,我等時常牢記在心,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等以此爲目標,不敢懈怠,不知道蘇公子是怎麼看的啊。”

蘇天成看了看衆人,衆人的眼神,都帶有一絲的不屑。

他對東林黨,沒有什麼格外的惡意,只是覺得,天下危亡之際,坐而論道,空談什麼時政,毫無益處,而且,以清流自居,一味強調什麼清高,什麼節操,絕不可取,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東林黨有很大的積極面,但也有致命的弱點。

東林黨以清流自居,特別是利用民間對宦官的厭惡,對一些利國利民的政策,也加以排斥,不顧客觀實際,一味的克己復禮,這是遭遇很多人非議的,到後來,不顧國內的嚴峻形勢,反對與滿清和談,喪失了大明最後的希望,而且,在嚴峻的形勢下,朝廷中的東林黨人,卻提不出任何的解決辦法。

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東林黨人,自認爲節操是很高的,可惜他們的黨魁錢謙益,卻帶頭投降了滿清,這無異於一記響亮的耳光,扇去內中的虛僞。

眼前的這些年輕人,如果以爲抱着什麼清談的姿態,沾沾自喜,可能真的應了那句話:而於籌虜制寇卒無實着。

而且,鄒平章話語的意思,還透露出來了一個意思,他們議論時政,是無所顧忌的,是從國家大局出發的,肯定會涉及到一些敏感的話題,說出來一些激烈的言論,如果說蘇天成不知趣,想着去告密,他們也不害怕,相反,會鄙視蘇天成。

“在下沒有什麼看法,顧老先生這首對聯,爲很多人稱道,我沒有什麼評價。”

蘇天成這一句話,就體現出來了立場,他肯定不是東林黨人了。

果然,雅間裡面的氣氛變化了。

劉雲清開口了。

“蘇公子,既然如此,在下討教了,不知道蘇公子以爲,時下朝政有何弊端啊。”

“劉公子既然這樣說,是不是有着什麼認識啊,在下洗耳恭聽。”

柳如是發現情況有些不對了,連忙開口說話了。

“諸位公子,今日氣氛很好,在這裡議論時政,有些不合時宜,是不是討論詩詞啊。”

柳如是不說話還好一些,劉雲清看見柳如是這樣說,更加的不舒服了。

“影憐姑娘,我等與蘇公子有緣,在此議論時政,也是最好的交流,姑娘儘管放心,我們都是讀書人,知道禮儀。”

“呵呵,也是啊,很長時間沒有討論時局了,想不到在這秦淮河,能夠有這樣的際遇,劉公子有什麼見解,儘管說出來,我也想着聽聽,三人行,必有我師。”

開口的不是劉雲清,黃廷平站起來了。

“在下有一些認識,不過可能對朝廷不敬,還請蘇公子聽得進去啊。”

蘇天成有些火了,幾個屁大的年輕人,整日裡就知道空談,還來這麼多酸腐的套套。

“無妨,有什麼話,儘管說就是了,那些所謂的擔心,就沒有必要了,所謂以言獲罪,那也是在朝堂之上,諸位大可不必提醒在下。”

“好,那在下就說了,在下以爲,如今時局,危如累卵,朝廷有三大謬誤。”

黃廷平說出來這句話之後,看了看蘇天成,發現蘇天成的臉上,沒有一絲的驚奇,反而很是平靜。

“其一,加徵遼餉爲最大失誤,殊不知這賦稅乃是祖宗法定的,朝廷要體恤百姓,怎麼能夠橫徵暴斂,置百姓死活於不顧啊,提出來加徵遼餉的戶部尚書畢自嚴,乃是朝中最大的奸臣,必將禍亂我大明,應該辭職自裁謝罪。”

“其二,修德治心,皇上應該近賢臣,遠小人,朝中大臣,應該不計較個人得失,以國家大計爲重,要克己復禮。朝廷之上,奸臣橫行,忠貞之臣遭受打壓,如此下去,國將不國,我以爲,皇上要重用東林學士,重整朝綱。”

“其三,要大興學習之風,培養人才,恩師對東林學子,期盼炎炎,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若是學子都能夠領悟這裡面的深意,何愁我大明不振興,故而府州縣學堂,都要貫徹此類思想。”

說完這些,黃廷平看了看蘇天成,眼神裡面,透露出來的激動和自得,估計是想着,自己說出來這些事情,是很不簡單的。

蘇天成看了看柳如是,發現柳如是的眼神裡面,露出來的是崇敬,顯然,她也認爲,黃廷平說的,是非常好的。

如果不聽這些言論,蘇天成對東林黨的印象,可能還好一些,聽見這些評論,他唯有悲嘆了,這不僅僅是迂腐的言論,更可以說,是亡國的言論了。

“諸位還有什麼補充的嗎?”

蘇天成冷不丁的說出來這句話,黃廷平楞了一下。

“難道蘇公子以爲,在下沒有說的清楚嗎,這是我等共同的認識,我等議論時局,都是抓住重點的,至於說其他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我等暫時不會考慮的。”

蘇天成搖了搖頭,站起來,在屋子裡走動了幾步。

他實在沒有心情,和這一羣酸秀才在這裡討論時局,狗屁作用都沒有,這幾位所謂的東林四公子,根本不瞭解百姓生活,也不知道朝廷裡面的大事情,卻在這裡橫加評論,以爲自己到朝廷裡面去了,就一定能夠力挽狂瀾的,多麼的可笑,多麼的可悲。

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794章 邀請函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22章 青樓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21章 周密安排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67章 血戰(1)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1251章 崩潰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29章 忠告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39章 廟會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95章 問責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705章 放心了第168章 血戰(2)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282章 後宮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630章 山海關第406章 募捐(2)第1054章 遼東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95章 宿命論(4)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3章 些須情況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66章 膽大妄爲
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794章 邀請函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22章 青樓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21章 周密安排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67章 血戰(1)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1251章 崩潰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29章 忠告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39章 廟會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95章 問責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705章 放心了第168章 血戰(2)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282章 後宮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630章 山海關第406章 募捐(2)第1054章 遼東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95章 宿命論(4)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3章 些須情況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66章 膽大妄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