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生死考驗(3)

設立隔離區,消耗的銀子絕不是小數目,可謂是流水般的花銷,但到了這個時候,朱審烜只能夠是咬牙堅持了,好在戶部尚書是蘇天浩,在用銀子方面,只要是蘇天成和朱審烜開口說了,是想盡辦法都要支撐下去的。

隨着時間的流逝,隔離區的作用愈發的凸顯出來了,天津城周圍,沒有出現一例的黑死病,黑死病的蔓延趨勢,基本上被遏制住了。

但大明京城的情況,就遠不是這樣了,人性的善惡,在黑死病的面前,得到了充分的印證,恐懼、冷漠表現的一覽無餘。

儘管朝廷裡面的官吏,不是很清楚黑死病的厲害,但對於這種死人的情況,他們還是感覺到恐懼的,包括皇宮裡面,一些出來的太監和宮女,也因爲染病出現死亡的情況,故而有些人提出來了,必須要大規模的清理外來的人員,不能夠讓京城被流民毀掉了,這些提出來建議的文武大臣大概是忘記了,之所以會在京城出現這麼多的流民,完全是因爲後金韃子的威脅,也有糧食缺乏的原因,朝廷應該在這個時候撥付銀兩和糧食,解救百姓。

於是大規模的清理開始了,不管是流亡到京城的百姓,還是士紳富戶商賈,都在被清理的範圍之內,其實多爾袞已經撤離了,戰爭的威脅根本不存在了,按說朝廷也可以拿出來部分的銀兩,開始救濟京城內外的百姓了,可惜朝廷的選擇是相反的,他們不管不顧老百姓的死活,更加沒有想到要好好的救治。

內閣首輔周延儒完全處於矛盾之中了。

一方面他盡力要求戶部撥付銀兩,工部和順天府組織郎中對患病的人員進行救治,一方面是皇上對這件事情無動於衷,掌控權力的王承恩等人,想到的是清理這些人,因爲黑死病已經開始蔓延到皇宮之中。令他們產生了巨大的恐懼。

也就是在這種矛盾之中,大規模的清理行動開始了。

作爲一個延續幾百年的王朝,不管是士紳富戶,還是尋常的百姓,內心裡面都是認可大明王朝的,也是承認大明王朝的正統,就算是南方成立了大晉王朝。就算是大晉王朝有着很多的優異之處,但老百姓的認識一時半會是改變不了的,更不用說北邊的後金,完全被視作異類和蠻夷,此等的情況之下,大晉王朝想要統一思想。恐怕比統一天下要難很多的。

這恰恰是朱由檢和大明朝廷可以充分利用的因素,也是蘇天成比較擔心的問題,試想一下,就算是推翻了大明朝廷,可民間還是有很多支持大明朝廷的讀書人和士紳富戶,這些人總是在背後搗亂,作爲朝廷來說。也是非常惱火的。

可惜朱由檢和大明朝廷根本沒有這樣做,恰恰相反,他們的所作所爲,都是在毀掉自身的正統職位,都是在彰顯大晉王朝的優秀。

從錦衣衛和東廠開始控制朝政開始,這種跡象就愈發的明確了,朝廷之中的絕大部分官吏,都感覺到心灰意冷。開始偷偷的與大晉朝廷聯繫,希望將來能夠在大晉朝廷之中謀得一席之地,就連內閣首輔周延儒都有着這樣的想法了,更不用說下面的官吏了。

黑死病開始在京城內外蔓延的時候,朝廷內部的矛盾已經很是尖銳了。

蘇天成專門派柳敬亭前來,提醒朝廷注意黑死病,這個消息已經傳開了。想不到以王承恩爲代表的錦衣衛和東廠,居然想着斬殺柳敬亭,認爲柳敬亭是蘇天成派來的,凡是與蘇天成有聯繫的人。都是應該斬殺的,儘管周延儒最終執意讓柳敬亭離開京城了,但這種影響,在朝廷裡面散發出來了,衆人想到了還關在大牢裡面的那些官吏,想到了籠罩在朝廷上方的恐怖氛圍。

朝廷決定清理京城內外的百姓和避難的人,更是另無數有着正義感情的人士失望了,要說尋常的百姓,清理之後,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有不少的士紳富戶,是專門來投親靠友的,這些人也遭遇到清理,你說清理就清理吧,居然賄賂相關的官吏,就能夠留在京城,都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還有人趁機發財,這恐怕就不是幾句話可以解釋的。

終於有官吏忍不住了,開始在早朝的時候提出來異議,遺憾的是,提出來異議的官吏,很快被投入到大牢裡面去了,一些官吏去找到內閣首輔周延儒,周延儒也表示沒有辦法,一切都是東廠和錦衣衛掌控,放不放人是他們說了算。

朝廷之內更加的沉默,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連朱由檢都沒有想到。

請假的官吏開始大規模的出現,這些官吏之中,有膽子大的,已經偷偷的離開了京城,朝着天津方向而去了,當然離開京城的,基本都是底層的官吏,他們的家眷沒有在京城,孤身一人說走就走了,這種情況剛剛出現的時候,朝廷不知道,朱由檢也不知道。

一段時間,朱由檢還在養心殿發脾氣,認爲官吏都是勢利小人,看見大明朝廷難以維持了,就紛紛逃避了。

很快,朝廷的一些高級官吏,也想辦法離開京城了。

京城的管理,已經是一片混亂,因爲黑死病的肆掠,檢查雖然非常的嚴格了,但只要有銀子,一切都好說,故而一些品秩很高的官員,想方設法讓家人迅速離開京城,朝着南方而去,接下來自己就無聲無息的消失了,同樣離開了京城。

一直到半個月之後,朝廷才發現這樣的局面。

正月十六大朝的時候,來到皇宮的官員,剛剛超過半數,接近一半的官員都不見了蹤跡,目睹到這樣的情況,朱由檢忍不住暴怒,錦衣衛和東廠開始到這些官員的府邸去清查,才發現人去樓空,府邸裡面留下的,基本都是一些下人了。

錦衣衛和東廠當然能夠想到辦法,很快就盤問出來了,不少的官吏早就帶着家眷離開京城了,至於去了什麼地方,那就不用多說了。

黑死病的蔓延,官吏的背叛,徹底擊垮了朱由檢。

整個的正月裡面,朝中官吏幾乎見不到朱由檢,所有的早朝,都是內閣主持的,其實也沒有多少的事情需要商議,加之京城還有黑死病的蔓延,每天都有死人,諸多的官吏也害怕染上了黑死病,來到皇宮的時候,人人都佩戴口罩,一直到進入大殿之後,才取下來口罩,因爲皇上一直都沒有參加早朝,一些官員索性帶着口罩,彷彿這口罩就是護身符,可以防止感染到黑死病。

不過京城的壓力相對也小了很多,因爲大量的人員都開始朝着天津方向移動了,集聚在京城周邊的人員大幅度的減少,絕大部分的壓力,都轉移到天津方向去了。

周延儒仍舊是想方設法的要求戶部拿出來銀子,整治黑死病,當然,想着像天津那樣防禦黑死病,幾乎是不可能的,朝廷也不可能拿出來那麼多的銀子,就連京城裡面的好多郎中,都跟隨到天津去了。

天津方向的情況,周延儒還是知道一些的,什麼隔離區,什麼解毒活血清燥救肺通竅的湯藥等等,包括糧草的救濟等等,都是在大規模的進行,大晉朝廷不知道拿出來了多少的銀子,而且看樣子還要繼續的消耗下去。

內心裡面,周延儒是感激蘇天成的,蘇天成實際是承受的京城帶來的壓力,若是沒有天津方向的救濟,恐怕京城周遭已經開始出現重大問題了。

至於說朝廷裡面的情況,周延儒也死心了,知道沒有多大的希望了,遼東方面敢於抗旨,敢於不派出二十萬的邊軍,要說這裡面沒有蘇天成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蘇天成的手已經伸到遼東了,人家以前是薊遼督師,對於遼東的情況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遼東的影響是很大的,能夠影響到遼東邊軍,乃至於左右遼東的局面,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周延儒唯一覺得安心的事情,就是周康見到了蘇天成,蘇天成非常明確的表態了,記得他周延儒,至於後面的話語,就不需要說那麼多了,至少大明朝廷就算是覆滅了,他周延儒不會跟着吃虧,恐怕在大晉朝廷裡面,還是有官做的,至於說能夠做什麼官,目前還想不到那麼多。

大明朝廷已經沒有希望了,至少周延儒是這樣看的,他絕對想不到,幾百年來的沉澱,造就出來的巨大影響,如此的不堪一擊,蘇天成造反才幾年的時間,也就是在這短短的幾年時間,一切都灰飛煙滅了。

黑死病的蔓延,不僅僅從實力方面擊垮了大明朝廷,更是從心理上面摧毀了大明朝廷,人心的向背早就顯現出來了,就連京城裡面的一些大儒,以前是痛罵蘇天成的,痛罵大晉朝廷的,可現在也不說話了,壓根不評論大晉朝廷,說起大晉的皇上蘇天成的時候,一些人表面上沉默不語,背地裡是讚歎的,認爲蘇天成是真正百年難遇的君王。

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239章 鉅變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2章 知己知彼第490章 近憂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41章 收服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248章 協調會(2)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4章 遇險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754章 造船廠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405章 募捐(1)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1274章 奧妙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495章 宿命論(4)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700章 提醒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646章 夜襲(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59章 剿匪(1)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444章 想不到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710章 囑託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210章 廷議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
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239章 鉅變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2章 知己知彼第490章 近憂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41章 收服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248章 協調會(2)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4章 遇險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754章 造船廠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405章 募捐(1)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1274章 奧妙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495章 宿命論(4)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700章 提醒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646章 夜襲(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59章 剿匪(1)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444章 想不到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710章 囑託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210章 廷議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