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

佔領了復州、旋城、宣州等地,對後金的打擊是巨大的,當年毛文龍佔領了皮島,就讓皇太極不敢放肆的入關劫掠,道理很簡單,皇太極帶領大軍出征,毛文龍可以從後方給予後金韃子直接的打擊,甚至可以進攻瀋陽,帶領大軍出征的皇太極,不可能留下足夠的人手來駐守瀋陽。

蘇天成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既然佔領了復州等地,他可不會讓皇太極輕鬆的,不過從這個時候開始,江寧營恐怕也會遭遇到後金的猛烈攻擊了,從兵力上來說,江寧營還是有些不足的,若是皇太極傾盡全力來進攻,江寧營恐怕難以抵抗。

蘇天成給皇上寫了密摺,意思是讓洪承疇帶領駐守在遼東的江寧營回來,回到登州,進攻後金韃子的重點,從遼東轉移到復州、旋城和宣州等地,從這些地方對後金韃子重點展開進攻,一方面可以削弱後金韃子的力量,另外一個方面,可以收復失地,想不到皇上很快就同意了,得知了消息之後,蘇天成直接給洪承疇寫信了,要求洪承疇率領三萬江寧營將士,從天津的大沽乘坐戰船,直接到復州來。

渠清澤抱着一疊的信函進來了。

“老渠,各地的情況如何啊。”

“大人,各地的情況都不錯,這些信函,就是說到旅順、金州、鐵山、宣州、旋城、復州、永寧等地情況的,這裡的老百姓,絕大部分都是漢人,都是支持江寧營的,不過下官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那就是各地都有不少後金的奸細,特別是那些留下來的滿人。”

“這是很正常的情況。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你拿來的這些信函,我都不看了,你看了就可以了,相關的情況,綜合一下。列出來要求,讓各地官府直接處理。”

蘇天成指着桌上鋪開的地圖,慢慢開口了。

“老渠,皇太極從遼東撤軍了,下一步,後金韃子肯定會朝着海州集中,準備和我江寧營決戰,皇太極恨不得吃了我,這一次一定派出至少十萬人以上的大軍。江寧營的人數,不可能保密,想必皇太極也知道了。”

“大人,下官從瀋陽得到的消息,確實如此,鑲白旗、鑲藍旗都在集結,加上代善的正紅旗,一共就是六萬餘人了。還有海州的四萬漢軍,一共十萬大軍。看來皇太極這一次也是下狠心了,下官有些擔憂啊,洪大人帶領三萬將士來到復州,江寧營一共也就是八萬人,兵力方面還是存在不足的,下官覺得。是不是徵調駐紮在登州、萊州和青州的江寧營將士。”

蘇天成笑着搖頭。

“沒有那個必要,洪承疇帶着三萬人,來到復州,足夠了,不過。洪承疇可不能夠留在復州,必須到宣州去,我也到宣州去,你帶着三萬將士,駐紮在復州,不管後金韃子如何的進攻,不要有任何主動迎戰的動作,守住城池就可以了。”

渠清澤點點頭,蘇天成這樣安排,目的是非常清楚的,江寧營既然開始和後金韃子決戰了,那就沒有必要客氣了,以剿滅後金韃子的有生力量爲最主要的目的,在宣州集中五萬將士,主要就是針對代善的,而且這五萬將士的分工也是不同的,其中三萬人主要負責剿滅代善正紅旗的兩萬後金韃子,其餘兩萬人阻擊可能到宣州來增援代善的後金韃子。

“大人,三萬將士,守住城池足夠了,不過村鎮就難以顧及了,駐守海州的有四萬漢軍,這些漢軍,以前都是尚可喜的手下,也參與了一些攻城的戰鬥,在攻城方面,比後金韃子要強不少的,下官預計,這些漢軍,主要的職責,恐怕就是攻城。”

“你的分析沒有錯,多鐸和濟爾哈朗兩人,不可能同時到海州,他們中間,有一個人會留在海州,有一個會前往宣州,這樣的情況下,海州就有兩萬後金韃子和四萬漢軍,一共是六萬人了,你承受的壓力是很大的,在駐守城池的時候,儘量多的使用火炮,給予後金韃子巨大的殺傷,你的責任,還要保衛旅順、金州等地,不能夠讓後金韃子繼續劫掠了。”

“大人,下官保證護衛住旅順、金州和復州等地。”

“我相信你能夠做到,火炮是江寧營最大的優勢,必須要充分的利用,嚐到了苦頭的後金韃子,面對江寧營的時候,不敢輕易的分兵,這樣對他們也沒有好處,相信皇太極一定會做出來嚴格的要求,復州能夠穩住,我就有信心,徹底打垮後金韃子的部署,這一次,皇太極不要想着那麼輕鬆的縮回去了。”

蘇天成的臉上,升騰起來了一股凌然的氣息,渠清澤很久都沒有看見過了,他記得在剿滅流寇關鍵之戰的夔州戰役的時候,蘇天成曾經表現出來了這樣的態度。

“大人,下官一定保證復州的穩定。”

蘇天成微微點頭,走到了渠清澤的身邊。

“老渠,穩定復州,就拖住了六萬後金的兵力,這是最爲主要的,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皇太極最爲擔心的就是復州的江寧營將士,他會認爲,我一定是帶領江寧營的將士,從復州出發,直接進攻蓋州、耀州和海州,其實這樣的選擇也是最爲合適的,可惜這一次他預計錯誤了,我不會從復州發動進攻,我們進攻的重點,選擇在了宣州,而且我們進攻的目的,不是佔領多少的地方,而是最大限度的剿滅後金的軍士,等到皇太極真正明白我們的部署之後,恐怕沒有時間後悔了。”

“大人,下官明白,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很好,洪承疇來到復州之後,將我寫給盧象升的信函,遞送出去,記住,一定要派專人,直接送到盧象升的手裡,後金的水師被我們殲滅了,渤海灣已經在我們的掌控之下,一旦我們在宣州取得了勝利,下一步對蓋州的進攻,將分爲三個方向,從岫巖方向、永寧方向以及海上的進攻,到時候,後金韃子無法抵抗。”

遼東的戰況,蘇天成全部都知曉了,他有了一些自責的心理,本來以爲損失不會這麼大,他早就有一定的認識,不經歷血的洗禮和教訓,皇上不會明白和醒悟,朝廷裡的諸多大人也是沾沾自喜,但這種血的教訓,太大太慘重了,要不是自己從登州發動突然的進攻,導致後金韃子猝不及防,恐怕目前的遼東,都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了。

十萬邊軍,損失近七萬,真正從戰場上回來的不過一萬餘人,若不是祖大壽的機靈,帶着駐守在義州的兩萬邊軍,果斷撤走,損失可能會更大,這樣的損失,是大明無法承受的,大明的所有軍隊,除開江寧營,就算是邊軍和榆林營了,在訓練這些邊軍的時候,蘇天成也曾經耗費過心血的,因爲朱由檢的按捺不住,因爲陳新甲的好大喜功,基本斷送了邊軍。

從兩邊戰鬥的最終損失情況來看,後金韃子總體的損失,不過三萬人左右,還包括一萬五千的水師,從目前的情況來說,這一次的戰役,算是大明失敗了。

當然,這是一場遠沒有結束的戰役,可以說是剛剛開始的戰役,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復州、宣州、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了,江寧營將與後金韃子,在這些地方決一死戰,這是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鬥。

安排完畢一切,蘇天成站起身,慢慢朝着外面走去。

復州城內的情況非常的平穩,從登州、萊州和青州抽調的官吏,悉數都上任了,他們熟悉民生,來到這裡之後,首先穩定住百姓,好在廝殺主要是在旅順,沒有波及到其餘的地方,加之江寧營採取了善待百姓的策略,最大限度的穩定了局勢。

秋收在即,官府推出的賦稅政策,與登州、萊州和青州的完全一樣,老百姓的負擔不重,而且官府還注意了最大限度的扶持百姓,不允許出現餓死人的情況,戰船也從登州運來了大批量的糧食,時刻準備接濟災民。

蘇天成走出院子的時候,王大治帶着十餘人迅速跟上了,雖說復州城內的治安狀況良好,可誰知道是不是有奸細會想着暗害蘇天成,因爲這方面的擔憂,王大治甚至和蘇天成頂過嘴,認爲蘇天成不應該隨便走動。

蘇天成依舊在想着遼東的事宜,駐守遼東的盧象升,同樣是一名虎將,若是江寧營從蓋州、耀州和義州發動全面的進攻了,遼東也必須有動作的,一旦後金失去了蓋州、耀州和義州,將出現極大的波動,駐守在遼東的後金韃子,恐怕也會面臨被調遣的情況,那個時候,盧象升就可以抽調大同邊軍,集中優勢兵力,展開對黑山、義州和廣寧的攻擊,趁勢攻下這些地方,與後金韃子隔着遼河對峙。

兩面發動進攻,將使後金無法全力應付,忽略任何的一邊,帶來的災難都是毀滅性的,那個時候,看看皇太極還能夠體現出來如何的超凡睿智。

(幾個老朋友相聚,喝酒太過了,差點去住院了,頭有些昏,有幾天時間恢復,所以更新不穩定,懇請諒解,至於是太監之類的,那是絕不會的,拜謝讀者大大了。)(未完待續……)

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30章 連環計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33章 準備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014章 誤判?(3)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915章 朝貢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13章 離去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646章 夜襲(1)第704章 隱患第318章 大比武(3)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283章 太子第136章 大調整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647章 夜襲(2)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790章 偶遇1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481章 準備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82章 暗戰(3)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53章 吳三桂第20章 雪中送炭第406章 募捐(2)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29章 忠告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07章 授官第71章 鹿鳴宴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498章 內訌(3)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494章 宿命論(3)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91章 山東問題
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30章 連環計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33章 準備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014章 誤判?(3)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915章 朝貢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13章 離去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646章 夜襲(1)第704章 隱患第318章 大比武(3)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283章 太子第136章 大調整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647章 夜襲(2)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790章 偶遇1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481章 準備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82章 暗戰(3)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53章 吳三桂第20章 雪中送炭第406章 募捐(2)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29章 忠告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07章 授官第71章 鹿鳴宴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498章 內訌(3)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494章 宿命論(3)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91章 山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