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太子

歷朝歷代的皇宮,最爲麻煩的還是繼承人的事宜,不知道有多少的悲劇是從皇位繼承人的爭奪上面發生的,蘇天成早早就立下了太子,他可不想重複這樣的悲劇。

深宮之中長大的太子,就好比是溫室之中的花朵,經不得風雨,不會有多大的出息,讓這樣的太子來管理國家,可以想象是什麼樣的結局。

蘇天成深諳其中的道理,故而在確定諸多規矩的時候,給太子專門立下了規矩。

太子年滿十六歲之後,就要出去歷練,必須要體驗到民間的疾苦,必須要學會獨立處理諸多的事宜,必須要能夠做出來相對準確的判斷,這種歷練的時間,不少於兩年。

太子蘇明劼已經十五歲,虛歲十六歲了。

蘇天成時刻記着蘇明劼出去歷練的事情。

幾百年後的情形,或許有些不一樣,家庭條件很好的孩子,十五歲的時候,可能還在父母的身邊撒嬌,或者是進入到了叛逆期,時時刻刻與父母做對,但蘇明劼生長在皇家,將來要擔負起重要的職責,要治理偌大的國家,沒有傑出的能力是不行的。

蘇天成非常注意對蘇明劼的管教,傾注了更多的心血,與此不同的是,對於其他的子女,蘇天成的要求不是特別的嚴格,甚至有些寵愛的味道。

蘇明劼已經長大了,一表人才,彬彬有禮,爲人謙遜。

劉宗周、黃道周、錢謙益和張溥等人,對太子殿下是特別的讚賞,認爲太子殿下知書達理,尊重他人,而且能夠時時刻刻爲他人考慮。最令他們感動的細節,是太子殿下每次都堅持親自爲授課的先生親自泡茶,授課休憩的間歇,還要專門訊問先生是不是累了,吃飯的時候,太子殿下堅持爲先生添飯夾菜。說這是父皇要求的,絕不會在先生面前有一絲太子的架子。劉宗周等人甚至認爲,從太子殿下表現出來的品行看,將來一定是明君。

但蘇天成不滿足,這些細節只能夠說明蘇明劼成人了。

太子的歷練被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

朝中文武大臣雖然不反對,但他們提出來了不少的問題,譬如說安全保衛的問題等等,這是不能夠忽略的,若是太子殿下遭遇到什麼侵害了。那可是動搖國本的大事,但蘇天成堅持太子必須要出去歷練,這種歷練不是完全要求太子吃苦,而是必須知道民間疾苦,知道成爲一國之君之後,什麼事情能夠做,什麼事情不能夠做。

觀點總算是統一了,但安全保衛的事宜。令蘇天成苦惱不已。

已經成爲禁軍統領的王大治,堅持親自陪着太子殿下去歷練。蘇天成身邊的武富和武貴,也提出來要求,貼身護衛太子,跟隨太子殿下出去歷練,都督府副都督、江寧營總兵劉鐵漢也提出來了要求,不僅親自跟着太子殿下去歷練。還要從斥候營之中挑選最爲精銳的斥候,跟隨太子殿下去力量。

這哪裡是歷練,簡直就是擾民了。

要是以這樣的陣勢下去,各地豈不是隆重接待,蘇明劼面對的可能就是各地的隆重接待。盛情款待,走馬觀花的在各地轉一圈,說不定還會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蘇天成最終做出來了決定,太子的隨從不超過十人,王大治主要負責,武富和武貴貼身跟隨,斥候營之中挑選出來五人,一併跟隨,至於剩下的兩人,蘇天成有着自身的安排。

劉宗周和黃道周進入到了皇宮。

這裡他們很熟悉,也時常來,皇上定下了規矩,請學識豐富的大儒專門到皇宮來授課,每個月進行一次,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員,悉數都要聽課,這種授課可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這些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個個都是非常厲害的,授課分爲三步,首先是大儒講課,接着是大臣提問,大儒解答,這中間還會出現爭論,皇上都參與到其中來,最後是皇上做出來總結,有專門的史官記錄,若是有必要,這些記錄會被專門整理髮下去。

各地巡撫也一樣要聽課,所不同的是,巡撫以在本省聽課爲主,分批次每三個月到京城一次,進入皇宮之中聽課,若是聽課的過程之中,巡撫不能夠結合地方的情況提出來問題,還要遭受到皇上的訓斥。

劉宗周等人,在這種授課的過程之中,見解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譬如說劉宗周提出來的慎獨,這個觀點得到了皇上的贊同,但這是有前提條件的,也是在制度約束之下的慎獨,若是沒有制度的約束,要求某個人品質特別的高尚,可能性不是很大。在不斷討論的過程之中,在很多前朝實例的影響下,劉宗周最終徹底接受了這樣的觀點,還寫出來了專門的文章。

劉宗周和黃道周見到了皇上,不需要下跪,他們是太子殿下的先生。

“二位先生,朕有一事,想要拜託二位,春耕已經開始了,正是時候,太子必須要出去歷練了,時間暫定兩年,春節期間可以回到京城,朕想着請二位陪着太子一同去歷練。”

劉宗周和黃道周愣了一下,滿朝文武大臣都想陪着太子殿下出去歷練,據說爭得不亦說乎,想不到皇上居然要他們兩人陪着去,這是巨大的榮耀,也是皇上最大的信任。

劉宗周當即開口了。

“臣誓死效勞,一定好好陪着太子殿下歷練,臣感謝皇上的信任。”

黃道周也不甘落後。

“臣一定竭盡全力,陪同太子殿下。”

蘇天成擡手製止了兩人的表態。

“朕請二位先生陪着太子去歷練,有幾個要求,二位是大儒,學識豐厚,太子年幼,所謂學無止境,不能夠因爲歷練,就耽誤了學業,必須要時刻學習,這是第一點,太子身份不一般,來日需要治理整個的國家,若是沒有自身的見識,不能夠明辨是非,將是國家的不幸,故而太子這次歷練,必須要體察到民間疾苦,知道什麼事情能夠做,什麼事情不能夠做,故而太子歷練期間,必須有感悟,書寫之後,朕要親自閱讀的,這是第二點,太子年幼,自制力尚有差距,不要說太子,就是朕,若不是滿朝文武大臣的約束,還有二位的點撥,一樣會沉迷於享樂之中,朕很明白,做任何的一件事情,短時間堅持很是容易,長時間做到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故而太子下去歷練,品行依舊是重中之重,這是第三點,二位是大儒,經歷了很多的事情,見識絕不是太子可以比擬的,朕都是欽佩的,故而明辨善惡知事,還請二位多多提醒,太子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儘管批評,這是第四點。”

劉宗周和黃道周面面相覷,這哪裡是太子殿下出去歷練啊,整個就是下去學習和吃苦,還要受到諸多的約束,不過他們是非常感動的,皇上對太子殿下要求如此之嚴格,這是大晉之福,更是天下百姓的福氣。

回到後宮,蘇天成看見朱審馨的眼睛有些紅。

蘇明劼即將下去歷練的消息,朱審馨肯定是知道的,母子連心,這麼多年都沒有分開過,心裡肯定是不好受的,有關蘇明劼歷練的好處,蘇天成也專門給朱審馨說過了。

“皇上,太子就要離開京城了,太子已經十五歲了,大婚之事,是不是應該在歷練之前考慮了。”

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苦笑,這件事情,朱審馨說過好幾次了,不過時代不同了,這個,十五歲訂婚不算什麼的,何況好多的文武大臣都盯着蘇明劼,恨不得將自家的女兒嫁給蘇明劼,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皇后,朕以爲太子的年紀還是不大,男女之事暫時不要考慮,你也知道,沉湎於男女之事是很不好的,太子如今最爲重要的事宜,是體察民情,增強自身的能力,知道孰重孰輕,這婚嫁之事,等到太子回到京城,再行考慮吧。”

朱審馨的眼睛裡面出現了淚水。

“皇上對太子要求嚴格,臣妾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太子出去歷練,臣妾雖然心痛,也是全力支持的,臣妾讀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知道歷練對太子很重要,可太子的婚事,臣妾也有自身的考慮,太子年紀不小了。”

蘇天成嘆了一口氣,其實他早就接受這個時代的很多認識了,有些事情,只是慢慢的做出來改變。

“既然皇后如此認爲,朕以爲,在太子下去歷練之前,可以考慮太子妃的人選,但迎娶之事,還是等到歷練之後,朕這可是作出了最大的讓步了,朕對太子的要求嚴格,對其餘子女要求不一樣,皇后能夠理解,朕也是安心了。”

確定太子妃的人選,一樣是大事情,蘇天成知道,這件事情,在朝中一定會引發很多的議論和爭執,自己又要花費心思去處理這些事情了,可沒有辦法,這是他的職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的婚姻大事,父母當然應該要操心了。(未完待續。。。)

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187章 行動(4)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7章 馬市驚魂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238章 變故第317章 大比武(2)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268章 敵情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47章 協調會(1)第67章 歸屬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398章 燧發槍第128章 上任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59章 收穫季節第421章 佈置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75章 小王爺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68章 血戰(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497章 內訌(2)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698章 大遷移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030章 妥協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584章 情報戰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166章 迅雷(1)
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187章 行動(4)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7章 馬市驚魂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238章 變故第317章 大比武(2)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268章 敵情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47章 協調會(1)第67章 歸屬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398章 燧發槍第128章 上任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59章 收穫季節第421章 佈置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75章 小王爺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68章 血戰(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497章 內訌(2)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698章 大遷移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030章 妥協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584章 情報戰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166章 迅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