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你們不配

蘇天成的這種態度,不僅僅是激怒了劉雲清等東林四公子,就是柳如是,眼神裡面,也透露出來了擔心和迷惑。

“蘇公子要是認爲我等的認識有誤,還請提出來更好的建議,莫不是瞧不起我等,或者說不出話來,自我掩飾。”

“哈哈哈。。。”

蘇天成仰頭大笑。

“劉公子,黃公子,易公子,鄒公子,你們自詡爲東林四公子,想必是才學驚人的,我有幾句話,送給你們,期盼你們在議論朝政的時候,也多多自我反省一下,當然,你們若是不想聽,我也沒有辦法。”

“有一句話,想必你們是知道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及文章,大凡我等讀書人,少年時意氣風發,激揚文字,指點江山,將一些所謂的世事和人情,皆拋諸腦後,只知道一心向前衝,不管人間是非,將衝動當做勇氣,將直率當做個性,自以爲人世間完人,甚至是救世主,有朝一日入朝拜將爲相,必能夠振興朝綱,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殊不知這一切的想法,最終會成爲他人茶餘飯後的笑柄。”

“最爲可怕的是,沉湎其中不自知,庸庸碌碌空談朝政,尚自以爲清流,對於那些不願意附和的讀書人,橫加指責,最終的結果,自身成爲最大的宵小之輩。”

劉雲清等人的臉色變了,他們想不到,蘇天成會這樣說。

“你、你憑什麼這麼說我們?”

“呵呵,你們不服是吧,剛剛你們不是提出來朝廷三大弊端嗎,拋開這些大事情不說,我來問你們幾個雞毛蒜皮的事情,看看你們是不是有什麼好辦法,若是你們能夠說出來好的解決辦法,我甘拜下風。”

“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連連遭遇災荒,農民缺衣少食,賣兒賣女,無法生活了,你們是不是想到好的辦法解決啊?”

“朝廷當拿出銀子來,賑災啊。”

“很對啊,若是朝廷沒有銀子,怎麼辦啊?”

“這,朝廷怎麼可能沒有銀子啊?”

“劉公子,你說的多輕巧啊,那我來問你,你是生員,是讀書人,你可曾上繳朝廷一錢銀子的賦稅,你可曾爲朝廷或者是黎民百姓做過捐獻過銀兩,你等東林書院讀書人,一味的維護官僚士紳的權益,克己復禮,遵照祖宗的法治,朝廷哪裡來的銀子。”

劉雲清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蘇天成可不會停下來。

“我再來問你們,後金侵襲,流寇作亂,你們認爲該當如何啊?”

“當然是派大軍剿滅啊。”

“呵呵,說的很對啊,你們剛纔不是說了嗎,朝廷加徵遼餉,戶部尚書畢大人乃是最大的奸臣嗎,會置大明亡國嗎,這征戰是要銀子的,那你們的意思,大明將士,憑着一腔熱血,不吃不喝,去剿滅流寇、去抗擊後金,如此聲譽多好啊。”

劉雲清等人,漲紅了臉,一直沒有說話的易禮高,開口說話了。

“蘇公子不要混淆,我等說的是朝廷大事,只是提出來建議,只有做好這些大事情了,其餘的事情,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蘇天成是在有些忍不住了。

“一派胡言,就憑着你們這些認識,若是進入了朝廷,禍國殃民,自以爲認識超絕,自以爲品德高尚,做錯事情說錯話的時候,也是那麼的理直氣壯,也是那麼的坦蕩自如。你們是讀書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道理都不能夠明白,小事不去做,大事不會做,還配議論什麼朝政。”

雅間裡面,一時間安靜下來了,劉雲清等人,大概是沒有受到過這樣的指責,有些不適應了,柳如是看着蘇天成,眼神有些奇怪,似乎是在認真思考蘇天成所說的話語。

兩分鐘之後,鄒平章站起來,準備開口說話,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蘇天成笑了笑,看來所謂的東林四公子,還是不服氣。

“前面說了不少的大道理,也罷,你們肯定是不服氣的,那好,我就問最爲簡單的問題,請四位公子回答。”

“就說這流民的事情,如果你們看見一個沒有飯吃的農民,奄奄一息,你們會怎麼做?”

鄒平章看了看蘇天成,毫不猶豫開口了。

“當竭盡全力,解衣推食。”

“很好,遇見十人你們怎麼辦?”

“亦當全力照顧。”

“遇見百人、千人乃至於萬人,你們又當怎麼辦?”

鄒平章看着蘇天成,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易禮高站起來了,有些不服氣。

“蘇公子如此的詢問我們,不知道你又什麼好的辦法。”

“我很奇怪,你們都是讀書人,這麼簡單的事情,難道不清楚嗎,《老子》中間有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你們若是用這個道理來回答,我會覺得,你們善於思考,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遺憾的是,你們想到的全部都是大事情,至於說這類的小事情,是不屑於思考的,也罷,我沒有什麼問題了。”

說完這些話,蘇天成準備離開雅間了,和這些書生在這裡空談,沒有任何的意義,白白的消耗時間。

“蘇公子且慢,我等眼拙,從來沒有見過蘇公子,不知道蘇公子可否告知來歷啊。”

這一番的辯論下來,劉雲清等人,顏面盡失,他們自然是有些不服氣的,原本以爲,蘇公子不過是尋常的讀書人,此刻才知道,人家是有來歷的,說出來的話語,不是普通人所能夠表述出來的。

“我是蘇天成,字坤元,敕封江寧縣知縣,四位公子若是有什麼不服氣的地方,他日有機會,我們儘可再行辯論。”

劉雲清等人屁股上像是安裝了彈簧,一下子都站起來了。

“莫非、莫非是山西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榜眼的蘇學士。。。”

“學士稱呼不敢當,在下不過是普通的朝廷命官,今日和幾位公子交談了,獲益頗多,不過我也只能夠從小處着眼,做一些小事情了。”

“蘇大人的教誨,我等牢記了,蘇大人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乃是我等的座右銘啊,剛纔我等狂妄了,蘇大人萬萬不要介意。”

蘇天成搖搖頭。

“前倨而後恭,不是我等讀書人的風範,你們議論朝政,抒發心中感慨,無可厚非,我也絕不是那種好面子之人,有什麼話,儘管直說,我們可以坐下來爭論,甚至可以爭吵,剛纔我也有些不對,響鼓不用重錘,我也是想着,你們是有才學之人,最好是能夠靜下心來,拋開所謂的清高,實實在在讀書,踏踏實實做事情,我曾經在太和殿大殿之上,有過另外的一首詩,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丈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你們若是能夠品味其中的意思,自然能夠明白我今日的苦心。”

柳如是早就驚呆了,她沒有想到,蘇天成竟然是江寧縣知縣,也就是說,蘇天成是時時刻刻在南京城的,不是殿試之後,到處巡視的。

今天的辯論,蘇天成始終站在主動的立場,站在一定的高度,彷彿是在教授學生,這樣的氣度,哪裡是一般人能夠表現出來的。

看見蘇天成站起來,準備離開,柳如是不管東林四公子,站到了蘇天成的身邊,挽起了蘇天成的手臂。

這個時候,東林四公子,已經是泄了氣的皮球。

他們就是再狂妄,在會試會元、殿試榜眼蘇天成的面前,也不敢自大,人家的學識,連皇上都是欣賞的,而且他們的另外一位先生錢謙益先生,也是對蘇天成的詩詞,推崇不已,說自己都寫不出來這樣的詩詞,他們還有什麼可以得瑟的。

再說了,剛剛蘇天成的一番話,雖然說得很是激烈,可也是實際情況,他們不知道朝廷裡面的事情,也不熟悉農民的生活,不過是東林書院上課的時候,聽到老師的傳授,加之和同學一起議論,纔有的這些感慨。

他們的討論,從來沒有深入,說得不客氣一些,就是沒有結合實際,空對空,發一番的牢騷,主要關心的是風花雪月的事情,遇見了真正的朝廷命官,也只有乖乖聽話的份。

劉雲清是四人中間,年紀最大的,已經二十五歲了,見識畢竟多一些,也明白蘇天成的意思。

“蘇大人今日一番話,在下受教了,若是有機會,懇請大人到書院去,我等仰慕大人的文采,再次聆聽大人的教誨。”

蘇天成微微點頭,看來這東林四公子,到底是年輕,還沒有到冥頑不化的程度,自己到江寧縣來了,也是要招募一些人才的,讀書人是中流砥柱,這是不能夠否定的事實。

“今日的辯論,很有意思,若是有機會,我會再次與你們探討的,不過我也有一個要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做法,還是有些偏頗的,你們最好是能夠了解一下實際情況,不妨親身去體驗,我也是從這裡面,一步步走過來的,當初曾經出門遊歷好幾次,收益頗豐,經歷這些之後,相信你們能夠提出來更多的真知灼見。”

第767章 波動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44章 松山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247章 協調會(1)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616章 理還亂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157章 算計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14章 在路上(1)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485章 計劃第846章 慘敗(4)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210章 廷議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623章 行刺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012章 誤判?(1)第1105章 自作孽(1)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421章 佈置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88章 拜訪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14章 在路上(1)第100章 殿試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614章 剪不斷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728章 江湖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90章 先手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202章 商議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23章 準備(2)第77章 郡主來了第823章 準備(2)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
第767章 波動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44章 松山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247章 協調會(1)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616章 理還亂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157章 算計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14章 在路上(1)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485章 計劃第846章 慘敗(4)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210章 廷議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623章 行刺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012章 誤判?(1)第1105章 自作孽(1)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421章 佈置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88章 拜訪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14章 在路上(1)第100章 殿試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614章 剪不斷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728章 江湖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90章 先手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202章 商議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23章 準備(2)第77章 郡主來了第823章 準備(2)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