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

范文程進入皇宮的時候,內心也是有些忐忑的。

皇太極的神色不是很好,眼圈有些發青,看來是思慮過多所致。

“皇上每日憂心國事,奴才不能夠爲皇上分憂,罪不可恕啊。”

“文程,不要這麼說,你做的很不錯了,若不是你一手創建了情報網,朕不可能知道那麼多的消息啊。”

吩咐太監給范文程搬來了椅子,看着范文程坐下之後,皇太極開口了。

“文程,這段時間,朕一直都在思考,你說那大明朝的皇帝崇禎,始終是高高在上的,與大臣保持距離,以此顯示自身的威嚴,大臣想要說什麼,都需要看崇禎的臉色,揣摩崇禎的心情,一心想到的,就是討好崇禎,崇禎也摸不透大臣想的什麼,雙方都是猜來猜去的,怎麼可能處理好國家大事啊。”

“皇上說的極是,奴才以爲,大明朝不可能長久的。”

“朕也是這樣想的,崇禎自己都不把江山社稷當做一回事,難道還能夠指望大臣來維護江山社稷啊,摸不透大臣想些什麼,相信一些小人搬弄是非,長此以往,誰還會說實話、說真話啊,朕就不明白了,明朝的那些御史和給事中,也是有趣了,不說國家大事,盡是在一些小事情上面做文章,今天彈劾這個大臣,明天彈劾那個將軍,鬧得朝廷裡面,烏煙瘴氣,偏偏他們還自以爲得意,朕要是遇見這樣的情況了,早就將這些人拉出去砍了。”

“皇上,奴才專門研究過,大明朝的給事中和御史。可以風聞奏報,可以不承擔責任,這本來是不錯的制度,有利於杜絕官吏的腐敗,可以令皇上直接發現官吏中間的問題。但這個制度,也是被明朝自己給破壞了,御史和給事中,成爲了明朝黨爭的工具,用來相互進行攻訐,別看他們忙得不亦說乎。他們越是忙碌,大明朝衰落就越快。”

“文程說的很有道理啊,朕時時刻刻注意到了這些問題,我大清國的大臣,都可以在朕的面前說實話,想着見到朕。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想到什麼事情,都可以直接說出來,不管是對是錯,朕和大臣可以辯論,甚至可以爭吵,如此的做法。朕瞭解了大臣的想法,大臣也清楚朕的目的。”

“皇上,奴才知道,大明朝的很多大臣,想着見到崇禎,很不簡單,除了內閣大臣、六部和都察院的大臣,其餘的文武大臣,想到見到崇禎,很是困難。就說地方上的官吏,巡撫每年有機會見到崇禎一次到兩次,知府、知州和知縣,幾乎沒有機會的。”

“嗯,地方大了。這些情況也是存在的,殊不知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啊,知府、知州和知縣,都是熟悉和了解情況的,他們不能夠見到崇禎,崇禎怎麼可能知道下面的實際情況。”

說完了這些情況之後,皇太極的話題開始轉移了。

“文程,朕有些不明白了,崇禎小兒,文不能文,武不能武,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力,偏偏還能夠穩坐皇位,朕辛辛苦苦,勵精圖治,偏偏就要提心吊膽,時刻擔心,難道這老天,真的就那樣的不公平嗎。”

聽見皇太極這樣說,范文程的臉色變化了,連忙站起來,準備跪下了。

皇太極連忙站起來,走下御攆,扶住了范文程。

“文程,朕和你是骨肉相連啊,在朕的面前,你不必如此。”

范文程更加的感動,在待人方面,皇太極是非常優秀的,這麼多年以來,范文程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皇太極剛剛繼位的時候,大清的形勢很不好,算得上是四面楚歌,內部的滿洲權貴要求得到更多的權力,外部的征戰也遭遇了挫折,特別是在攻打寧遠和錦州的時候,遭遇了敗績,但皇太極勵精圖治,很快穩定了內部,令大清國的實力開始增強,軍隊的戰鬥力更加的強悍,不客氣的說,皇太極會是一個優秀的皇帝。

“皇上不必如此的擔憂,奴才以爲,皇上一定能夠統一中原。”

皇太極輕輕的搖頭,臉上帶着憂鬱。

“文程,若是沒有蘇天成和江寧營,朕有着很大的把握,可如今的局勢,很不樂觀啊,你看看那蘇天成,短短几年的時間,建立起來強悍的江寧營,朕都不敢小覷,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分化瓦解了蒙古部落,如今蘇天成準備全力以赴剿滅流寇,若是按照這樣的局勢發展下去,朕真的是擔心啊,不要多長的時間,蘇天成和江寧營就會開始進攻我大清了。”

范文程說不出話來,其實他的內心,何嘗沒有這樣的擔憂,那個蘇天成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啊,短時間之內崛起,而且屢屢做出來驚人之舉,在知曉了陝西發生的變化之後,他的內心就開始出現波瀾了,若是大明朝按照陝西這樣做法,全面的鋪開,大明朝將變得無比強大和恐懼,不要說大清國,就是大清和蒙古部落完全的聯合起來,也不是大明朝的對手。

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集中了大清國的痛處,這是非常厲害的一手。

互市開始之後,蒙古部落開始依賴大明朝了,一切的糧食、鐵騎和食鹽等重要物資,都可以通過交易得到,不需要付出人的生命,這當然能夠穩定蒙古部落,想想以前不突出的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和大明開始互市之後,短時間之內,就變得空前強大起來,科爾沁等幾個部落聯合去圍剿,都遭遇了慘敗,這在以前是不大可能的。

范文程覺得自己看清楚了蘇天成的計劃,其實蘇天成所做的一切,無不是針對大清國的,只是目前還沒有徹底表露出來。

蘇天成有着如此深遠的思考,這令范文程感覺到涼颼颼的。

“文程,朕考慮,不能夠這樣等下去了,必須要有行動啊。”

“皇上,奴才也是這樣考慮的,依照奴才的判斷,蘇天成徹底剿滅流寇的時間,不會太長了,而且大明朝的太子總理剿滅流寇的事宜,這一次肯定是要大動干戈的,流寇的處境很是危險,若是蘇天成剿滅了流寇,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遼東了。”

皇太極點點頭,臉色更加的陰沉。

“朕看,以前的那些做法,隔靴搔癢,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我大清國的勇士,必須要出動了,朕想着,入關難度太大了,寧錦防線,堅不可摧,大同和寧夏方向,大明朝一定加強了戒備,若是強行攻打,付出的代價一定是很大的,還是從蒙古部落着手,朕準備親自帶着十萬勇士,進入蒙古,徹底剿滅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毀掉蒙古部落和大明朝的互市,只要打掉了這個互市,蒙古部落就能夠徹底穩定下來。”

范文程看了看皇太極,猶豫了一會,鼓起勇氣開口了。

“皇上,奴才以爲,出兵蒙古,還是存在諸多的危險的,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都在河套地區,那裡和大明朝的寧夏、榆林、大同都地方緊挨着,若是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逃到了大明朝的境內,大軍依舊是要入關的。”

“打戰總是有危險的,就算是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逃走了,甚至是入關了,朕也要徹底剿滅他們。”

皇太極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神情,若是大清國的勇士出擊,兩個部落不可能有活路的。再說了,這樣做了,能夠最大限度的震懾大明朝廷,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兩個繼承人,都在大明朝廷爲人質,若是大明朝不派大軍救援,其餘蒙古部落看在眼裡,自然再次的疏遠大明朝,若是派兵救援,除開江寧營,其餘的明軍,皇太極還沒有看在眼裡。

如果能夠令江寧營離開四川,倉促來對付大清國的勇士,皇太極就要考慮,和蘇天成展開一場生死攸關的決戰。

“皇上,奴才有一個想法,可以不動用我大清國很多的勇士。”

“哦,文程想到什麼好的辦法了,說來聽聽。”

“大明朝的太子正在四川剿滅流寇,此時此刻,他們的所有注意力,都是在如何剿滅流寇方面,趁着這個時候,若是能夠派出一支強悍的小股部隊,行刺太子,若是取得了成功,蘇天成難辭其咎,恐怕保不住性命了,那個時候,不要說剿滅流寇,蘇天成恐怕都要造反了。”

皇太極的眼睛裡面,迸射出來精光。

他稍微思索了一下,一拍大腿。

“好,文程這個建議太好了,朕還真的沒有想到啊,若是這個計策成功,蘇天成真的造反了,大明朝就沒有希望了,好,好啊。”

“奴才以爲,我大清國的勇士,可以扮作流寇,而且可以鼓動流寇,同我大清國的勇士,一起來完成這個任務。”

皇太極仔細看了看范文程。

“文程啊,朕一直都以爲,你在民生方面有着不一般的能力,想不到在軍事上面,也有着如此深邃的考慮啊,今後可要多和朕交流啊。”

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160章 剿匪(2)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73章 驚奇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492章 宿命論(1)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395章 畢懋康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821章 廷議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387章 小手腕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3章 痛下殺手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371章 探究第167章 血戰(1)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792章 偶遇(3)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34章 證據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494章 宿命論(3)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883章 對決(5)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238章 變故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
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160章 剿匪(2)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73章 驚奇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492章 宿命論(1)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395章 畢懋康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821章 廷議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387章 小手腕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3章 痛下殺手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371章 探究第167章 血戰(1)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792章 偶遇(3)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34章 證據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494章 宿命論(3)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883章 對決(5)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238章 變故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