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故人來(1)

(感謝bread84的寶貴月票,感謝十年的打賞,謝謝了

周康到達江寧縣,已經是六月中旬了。

周延儒辭去內閣首輔職位之後,心情很不好,不願意在廄逗留了,打算直接回到老家宜興,看見這樣的情況,身爲管家的周康,當然是要陪着自家老爺,首先回到老家去的。

這一來一去,時間也耽誤了。

好在宜興屬於南直隸管轄下的蘇州府,這裡距離應天府,也不是很遠。

回到宜興,周延儒想起來以前的安排,催促周康,馬上到江寧縣去,拜訪蘇天成,看看蘇天成是什麼態度。

回到了家鄉,周延儒的心思,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被溫體仁排擠出了朝廷,他雖然怨恨,但也不是特別的沮喪,朝廷的人事變動,紛紛攘攘,你方唱罷我登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說不定今後,自己還有機會,再次的進入朝廷,甚至再次成爲內閣首輔。

他想到的,是另外的事情。

溫體仁的能力,周延儒是清楚的,不是什麼雄才大略之人,不客氣的說,溫體仁擔任內閣首輔,依舊不可能做出來多大的成績,想想自己上任的時候,也是懷揣雄心壯志,可惜事與願違,最終灰溜溜的離開了。

到了這個時候,周延儒甚至可以斷定,不管溫體仁能夠擔任多長時間的內閣首輔,最終的結局。和自己不會有什麼區別的。

可時間過去了,朝政耽誤了。那就是大事情了。

大明朝面臨的問題太多了,外有後金虎視眈眈,內有流寇四處作亂,北方的農民,衣不果腹,不斷的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中間,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到南方。何況南方也好不到哪裡去了。

自我反省的好處,就是能夠發現問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索,周延儒忽然感覺到,蘇天成可能成爲大明朝的擎天巨柱。

所以說,他急切的想着,讓周康去見一見蘇天成。看看蘇天成是什麼態度,若是蘇天成的表現,真的是自己預想的那樣,那麼,在合適的機會,他還是想着。向皇上再次舉薦蘇天成的,這樣的人才,老是擔任知縣,可惜了。

有志不在年高,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再次來到江寧縣。周康驚奇的發現,江寧縣有了很大的變化。縣城內的店鋪增加了,臨街的房屋也增加了,好鋅屋,都翻修了,商鋪的生意都很是不錯,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羣,來來往往,儘管是酷暑季節。

按說這樣的時候,應該是清閒的時刻,生意疲軟,這個時候,也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馬上就要秋收了,越是這樣的時候,農民越是難以堅持,可在江寧縣,看不見這樣的情況,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羣之中,明顯可以看到,有些人是農民。

看到幾處尚在建設的房屋,周康有些好奇。

他走過去,對着一位農民模樣的中年人開口了。

“這位大哥,這大熱天的,你們這是在做什麼啊?”

中年人看了看周康,路出了憨厚的笑容。

“看您的樣子,就是大戶人家的,可能不知道這裡的情況吧,縣裡好多的老爺,都重新翻修店鋪了,我們都是來幫着做事情的。”

周康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跟隨周延儒這麼多年,他還是知道一軒本情況的,馬上就要秋收了,進入最爲忙碌的時節了,這個時候,農民應該是在家裡做準備的,要是到縣城來,給士紳富戶以及商賈翻修店面了,家裡的蓬怎麼辦,再說了,這種情況的翻修,一般都不可能有工錢的。

“現在是農忙時節,你們都到縣城來做事情了,家裡的事情,怎麼辦啊。”

看見周康的神色不好,中年人有些着急,臉色也有些紅了,他大概以爲,周康是有着特殊身份的人,到這裡來了解情況的。

“這位老爺,您可說錯了,秋收的時候,我們都是要回家去的,最近這幾天,忙着趕工,就是想着早點做完的。”

“哦,你們這樣做,有工錢嗎?”

周康的臉色緩和了一些。

“看您說的,怎麼可能沒有工錢啊,這樣的好事情,上元縣的好多人,都想着來做啊,不過知縣老爺說了,縣裡的店鋪,翻修的時候,一律要招募本地的膿,好多的店鋪,都翻修了,工錢很高,管吃管住,每天還有一錢銀子,要不是找到這些事情做,都不知道怎麼熬過來啊,現在好了,馬上要收割糧食了,今年的收成,一定很好的。”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你們豈不是很感謝知縣大人嗎?”

“豈止是感謝啊,我們好些人都想着,收割糧食之後,給知縣老爺唸佛的,家家戶戶都要立牌坊,要不是知縣老爺關心,我們都活不下去了。”

“你爲什麼這麼說啊?”

“前年和去年,地裡遭災了,沒有糧食吃了,大夥兒都感覺,活不下去了,這個時候,知縣老爺來了,開始整理官田,我們好多人都參加了,一天一錢銀子的報酬,還管飯,一個多月下來,大家都拿到了好幾兩銀子,生活有着了,我們都說,這是皇上知道我們的苦楚,派出來青天大老爺,救了我們啊。”

周康有些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說,知縣大人要求大部分的商鋪,都翻修店鋪,找到你們做工,給你們工錢,這樣,你們就能夠度過難關了,是這個意思嗎。”

“可不是,就說我們村裡,今年沒有一戶人家餓肚子的,只要家裡有人出來做事情的,都找到銀子了,就說家裡沒有青壯的,只要里長和甲首出具了證明,家裡的女人也可以出來做事情,一樣拿到銀子的。”

“哦,這是好辦法啊,不過縣裡的商鋪,能夠承受嗎?”

“看您說的,你是真的沒有到江寧縣來啊,我都做了好幾家了,東家生活供的好好的,就說催促我們,早點做完,他們的生意好着呢,都不願意耽誤太多的時間了,要不是店鋪太小了,不合適了,他們也不想翻修的。”

周康有些不明白,這些店鋪,生意爲什麼會突然的好起來啊,難道蘇天成有什麼魔法嗎,這可不是動嘴皮子,就能夠做好的事情。

“如此說來,知縣大人真的厲害啊,能夠讓商鋪的生意,如此的紅火。”

“老爺,您說的這件事情,我就不知道了,反正現在,我們偶爾也買些點心之類的,上次,我還買了一兩茶葉,家裡的老人娃娃,也嚐嚐鮮,您也可以買一孝嘗的,真的是很好的,秋收以後,賣了糧食,我要多買一些。”

周康大爲吃驚,農民能夠買這些東西,他是第一次聽說了,北方的農民,吃飯都困難了,想着購買點心和茶葉等東西,簡直是奢侈了。

“哎呦,你也買點心和茶葉啊。”

中年人臉上的笑容,還是有些憨厚,但顯得有些不高興了。

“有銀子了,當然要買些點心了,要不然掙銀子幹什麼啊,知縣大人都說了,銀子不要收起來,要拿出來用,知縣老爺免去了我們的賦稅,說是秋收之後,大家留足了口糧,其餘的糧食,都要交易,知縣大人保證了,價格不會低於市場價的,有多少,知縣大人收多少的,您看,知縣大人都這樣爲我們考慮了,我們怎麼能夠不支持啊。”

周康不是笨蛋,他很快有些明白了,這裡面的道理,其實不復雜,大家都來買東西,商賈賺取銀子了,於是開始整修鋪面,僱傭農民,農民手裡有銀子了,就可以繼續購買商品了,這樣循環下去,商賈賺取更多的銀子,農民也能夠豐衣足食。

妙啊,這樣的辦法,蘇天成居然能夠想出來。

周康有些激動了,這真的是好辦法啊,他想的有些簡單,要是能夠將這樣的辦法,推廣開來,豈不是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可惜他沒有學過政治經濟學,不懂得有軒本的道理,再好的點子和辦法,想着推廣出去,都必須有一定的基礎的。

至於說中央控制了貨幣,控制了經濟命脈,纔有可能真正的開始富強,這等的道理,他更是不知道了。

但江寧縣的巨大變化,觸動了他,他想着儘量快的見到蘇天成了。

到了縣衙的門口,周康有些擔心了,要是蘇天成不理睬自己,該怎麼辦啊,如今自己可沒有什麼身份了,自家老爺已經辭官了,迴歸故里了,在家鄉的時候,根本無人上門拜訪,現在,自己想着去見蘇天成,要是蘇天成端出來了架子,自己可真的不好辦的。

抱着這樣的想法,周康在外面徘徊了好一會,他越來越矛盾了。

周康的猶豫,引起了縣衙門口衙役的注意。

衙役的辦事風格,早就發生變化了,以前面對老百姓的時候,都是帶着吼聲說話的,對於縣裡的士紳富戶,則是卑躬屈膝,可自從常例銀子發放之後,要求就不同了,用四個字概括,叫做不亢不卑,特別是對待尋常百姓,一定要態度溫和,否則是要受到訓斥的,弄得不好,還要丟掉飯碗的。

看見周康在縣衙外面徘徊,衙役準備上前去問問了,看看周康是不是有什麼困難,需要得到縣衙的幫助。

第882章 對決(4)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5章 馬市賣馬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81章 變化(2)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56章 出發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36章 擴軍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395章 畢懋康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387章 小手腕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186章 行動(3)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7章 馬市驚魂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791章 偶遇(2)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030章 妥協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155章 識趣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24章 屠殺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644章 松山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19章 秦淮河(3)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34章 證據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85章 計劃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029章 救贖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428章 甕中捉鱉
第882章 對決(4)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5章 馬市賣馬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81章 變化(2)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56章 出發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36章 擴軍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395章 畢懋康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387章 小手腕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186章 行動(3)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7章 馬市驚魂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791章 偶遇(2)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030章 妥協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155章 識趣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24章 屠殺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644章 松山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19章 秦淮河(3)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34章 證據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85章 計劃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029章 救贖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428章 甕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