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現實

閒聊幾句話之後,蘇天成轉入了正題。

“劉兄,我今日剛到,很多情況都不知道,不知道這次鄉試,主考官爲何人啊。”

“呵呵,瞧我,這麼重要的事情都忘記了。”

劉仲基不經意的看了一眼蘇天浩,這麼重大的事情,蘇天浩也是要參加鄉試的,按說是知道的,爲什麼沒有說啊,不過蘇天成剛剛到,沒有來得及說,也是正常的。

“此次的主考官是工部主事徐爾一,工科都給事中傅友亮。”

蘇天成的身體,不經意的顫抖了一下。

徐爾一此人,他是知道的,正六品的工部主事,崇禎元年的時候,上疏爲熊廷弼鳴冤,要求爲其平反,崇禎不準,崇禎二年的時候,繼續上疏,爲毛文龍鳴冤,以家人性命擔保毛文龍沒有貪污軍餉,崇禎還是不準,徐爾一憤而辭官,想不到崇禎五年,徐爾一官復原職,竟然成爲了山西鄉試的主考官了。

至於傅友亮,他不是很熟悉,但都給事中的權力是很大的,不能夠忽視,雖然只是正七品的品秩,但給事中的職責,就是彈劾官員,能夠風聞奏報,直接歸皇上領導,這一招,令很多的官員頭疼,每年春節的時候,六科都給事中還要和內閣大臣同聚一堂,名義上是商議朝政得失,實際上是安撫諸多的都給事中。

吃飯之時,衆人少許喝了一些酒,飯後,劉仲基告辭回客棧去了,大概是想到,蘇天成長途奔波,需要休息。

回到府裡,蘇天成直接回房間,他要安靜的思考一些問題。

崇禎年間,朝廷腐敗現象嚴重,官吏只知道貪墨和享受,根本不關心國家大事,鄉試已經成爲聚財的主要手段之一了,一些胸無點墨的考生,銀子送的多了,或者是背景硬了,可以高中舉人。

蘇天成甚至記得一個典故,通過了鄉試和會試的考生,在參加殿試的時候,運氣不好,露陷了,在皇上的面前,什麼都寫不出來,話也說不好,皇上最終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是剝奪了這個考生的功名。

蘇天成可不想遭遇這樣的潛規則了。

論學識,他有着充足的自信,以前那個蘇天成的學識,加上自己超出這個朝代幾百年的認識,融合到一起,難道考不上舉人,那才真的是奇怪了。

若是科舉考試的制度嚴格,大家都按照規矩來,自己的學識不夠,不能夠通過鄉試,那也是沒有辦法,怪不得他人的。

若是有了學識,被那些胸無點墨的考生給擠下去了,那纔是潑天的冤枉了。

鄉試三年纔有一次,下次就是崇禎七年了,自己的年紀不大,按說是可以等上三年的,三年之後,二十一歲的舉人,也是很不錯的,可惜他沒有時間耽誤的。

這不是和平的年代。

蘇天成一直認爲,自己必須要成爲朝廷官員中的一員,掌握權力,很多的事情,纔有可能做好的,白手起家,想着壯大自身的實力,想着保護家人,想着扭轉歷史發展的進程,有些癡人說夢的意思了。

他想到了徐爾一,《明史》對這人的評價是不錯的,稱呼其是偉丈夫。

依照徐爾一爲熊廷弼和毛文龍鳴冤叫屈的情況來看,徐爾一是那種認死理的人,撞牆都不回頭,甚至不惜辭去官職,認識也有些偏激。應該說徐爾一帶有正直感,但缺陷也明顯,自認爲崇高,就是做錯事情了,也難以認識到,反而認爲是理所當然。

就說袁崇煥殺毛文龍的事情,袁崇煥沒有稟報朱由檢,先斬後奏,這樣的情況下,他出頭爲毛文龍喊冤,能夠有什麼作用,讓朱由檢怎麼辦,跟着殺掉袁崇煥嗎,當時的薊遼前線,形勢危急,朱由檢肯定要考慮到大局的。

徐爾一隻要是稍微思考一下,就不應該上疏。

其實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徐爾一上疏的事情,還是附和皇上想法的,朱由檢爲熊廷弼平反,殺掉了袁崇煥。

不知道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徐爾一是不是會有所改變,幾年時間過去,他依舊是工部主事,可見還是倔強的。

這可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遇見了這樣的主考官,對蘇天成來說,是好事情。

鄉試的考試內容是固定的,四書五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稱之爲四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稱之爲五經,考題是四書五經的原文。

鄉試的內容,必須以程朱學派對四書五經的註釋爲準,不準採用其他的註釋。

鄉試的文章結構體裁也是固定的,就是衆所周知的八股文。

八股文,顧名思義,就是八個部分,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最後加上一個大結,一篇八股文就形成了。

其中最爲重要的部分就是中股了,是整篇文章的重心所在,需要考生盡情發揮,文字要輕鬆靈活,內容易虛不宜實。

後世對八股文極盡批評,認爲八股文沒有實際用處,不論公私文書、文史著作、記事、抒情、說理等等,全部都用不上,僅僅是科舉的敲門磚。

但蘇天成不這麼認爲,就算是幾百年之後的考試,同樣是有着規矩的,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就是要考試的,這是一種固定的模式,只有在固定模式之下,考試才便於操作,否則,人人都依照自己的思想,寫出來文章,主考官同考官沒有標準,無法閱卷了。

當然,蘇天成不支持八股文,更不支持死讀書,甚至到了除開八股文之中的內容,其餘的一概不知。

科舉考試,需要依靠以前那個蘇天成掌握的知識。

想清楚了這些,蘇天成不打算想辦法去拜訪主考官了。

翌日,蘇天成到太原府衙去辦理手續了。

參加鄉試,還有不少手續需要辦理的,有些是要本人親自去的,比如說確定身份的事情,至於後面領取號牌,確定考號等,倒不需要親自去了,鄉試在貢院舉行。

辦理手續,分爲兩個時期,郡試之前爲一個時期,主要是爲參與鄉試的國子監辦理手續,郡試之後,集中三五天的時間,爲取得鄉試資格的考生辦理。所有的手續,都是太原府衙門直接負責的,也是受巡撫大人的委託,包括張榜公佈事宜,也是在府衙外面的牆上。

太原府衙和平陽府衙門沒有什麼區別,規格模式差不多。

蘇天成拿着信函,包括平陽府衙開出來的諸多證明,直接到太原府衙去了。

守在府衙門口的軍士,看了蘇天成的路引,揮手放行了。

進入了大門,經過甬道,過了儀門、戒石坊,終於看見大堂了。

這個時候,有人已經等在大堂外面了,估計是專門爲考生帶路的,這些人,都是府衙裡面的衙役。

蘇天成看見了衙役之後,順勢從身上掏出一塊碎銀子,很自然的遞給了衙役。

這個動作很快,不注意看,還以爲是蘇天成向衙役打聽了什麼事情。

看見了銀子,衙役當然高興了,帶着蘇天成,穿過大堂,來到後面的廂房。

手續是在禮房辦理的。

蘇天成身上,有一系列的證明,都是平陽府衙門開出來的,說明你是某年的生員,參加了幾次鄉試,是不是有資格參加鄉試的,他將這些證明交給禮房的司吏或者是典吏,等候他們確定身份。

接下來就是等候通知,八月六日領取號牌,八月九日凌晨,進入貢院考試。

報名手續的辦理,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吏員審覈了材料之後,發現沒有什麼問題,就收起來所有的材料,接着給考生開出來一張證明,說清楚相關的時間,包括什麼時候到衙門來領取號牌,什麼時間必須要到達貢院等等,最後登記考生住宿的地方,這是防止有什麼事情,需要緊急通知的。

報名的時間,也是有限制的,八月初五必須完成,八月初六,隨着主考官和同考官進入貢院,考場內的吏員就是開始忙碌了,做好一切的準備工作,包括粘貼考號等等。

鄉試的考試規矩很嚴格,收卷之後,有專門的謄錄官,指導寫手,將考生的試卷重新謄錄一遍,還有對讀官校對,看看是不是有謄寫的錯誤,主考官和同考官看見的都是一種筆跡,想要造假和包庇,似乎不可能。

可有那麼多打招呼的人,關係也是要注意的,這怎麼辦呢,就是從考號上面做文章了,謄寫的卷子上面,可以看見考號,若是主考官記住了某個人,只要記住他的考號,到時候自然是能夠關照的,至於說學識究竟如何,那是另外的話題了。

明朝初年的時候,科舉制度執行非常嚴格,可惜到了萬曆和天啓年間,特別是天啓年間,魏忠賢大權在握的時候,視科舉考試爲斂財和吸納走狗的工具,擾亂了科舉制度。

這種毒瘤一旦蔓延開來了,影響是致命的。

蘇天成辦理手續很是順利,這得益於那份信函,持有這類信函的人,在司吏和典吏的眼裡,都是關係不一般的考生,他們當然不會怠慢。

第273章 麻煩事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14章 剪不斷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83章 抉擇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50章 面聖第88章 拜訪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34章 證據第108章 恩榮宴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240章 故人來(2)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45章 租子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684章 都會算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700章 提醒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53章 吳三桂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117章 硬骨頭(2)第551章 辯解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495章 宿命論(4)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157章 遇匪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22章 眉姑娘第883章 對決(5)第629章 巡視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424章 屠殺第1191章 稱帝(3)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248章 協調會(2)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1章 鹿鳴宴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
第273章 麻煩事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14章 剪不斷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83章 抉擇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50章 面聖第88章 拜訪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34章 證據第108章 恩榮宴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240章 故人來(2)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45章 租子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684章 都會算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700章 提醒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53章 吳三桂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117章 硬骨頭(2)第551章 辯解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495章 宿命論(4)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157章 遇匪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22章 眉姑娘第883章 對決(5)第629章 巡視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424章 屠殺第1191章 稱帝(3)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248章 協調會(2)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1章 鹿鳴宴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