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

朱由檢當着全南京城數百萬庶民的面下達了北伐旨意。

甚至還直接向滿清宣戰。

再加上滿清使臣已因爲民亂而死。

大明將於明年十月北伐已成定局。

無人再敢對其任何非議。

否則便是違抗聖旨,拂逆民意!

大明的政治時局在悄然間發生了逆轉。

從此以後。

將是大明皇帝的聖旨代表民意而不是文官們。

對於朱由檢確定北伐期限會不會不利於北伐戰略,使得滿清得以提前準備。

這自然是不必憂慮的。

首先不說滿清再傻也不會在不知道大明是否北伐時不對抵禦大明北伐做一些準備。

單是如今大明與滿清的國力對比。

無論滿清知道還是不知道大明北伐的期限都無法同大明抗衡。

大明已經是一個半工業化的國家。

而此時的滿清纔是一個剛剛由農奴文明脫胎爲農耕文明的政權。

即便滿清梟雄多爾袞再睿智再雄才偉略,就算他是諸葛亮級的人物,也難以力挽狂瀾。

大明北伐如同南宋北伐一樣,成敗的關鍵還是國內的統治勢力能否擰成一股繩。

也就是說,還是在內部問題。

如今,朱由檢利用發動底層民衆強行壓迫文官集團妥協,甚至逼得一死一辭的代價使得北伐成爲天下定論!

而也正因爲此,內閣乃至地方官府不得不繼續配合起大元帥府的軍事工作來。

一方面,由內閣首輔高弘圖主持鹽稅改革。

一方面,由內閣次輔兼兵部尚書阮大鉞臨時代戶部尚書之職調度統籌天下錢糧,開始加大對大明軍械所的資金投入。

高弘圖首先着吏部取締鹽運使與巡鹽御史官衙,這些屬官根據吏部大計考覈皆迅速調往其他地方。

然後則將各大鹽場全部承包給預先就由高弘圖早已選好的各大鹽商,成立國營鹽業公司。

高弘圖知道自己在議和這件事犯了很大的錯誤沒有領會對陛下朱由檢的意思,因而他在這次的商稅改革事上不可謂盡力。

爲了平衡利益,他竟也主動讓出利益,允許各大鹽商入股國營鹽業分公司,使得鹽商因鹽稅改革的反對之聲小了不少。

同時,高弘圖也召見鹽商十餘家,於三月一日後,全國鹽價在一月之內連續下跌百分之七十!

後又連續下跌至等同於米價。

但也因此,高弘圖之舉遭到大量王公貴族和官僚炮轟,畢竟他這樣做便是讓這些大宗走私販的私鹽利潤遭受到了巨大損失。

當然,這些只能背地裡販賣私鹽的權貴也只能指使言官找別的理由指責高弘圖。

所以,言官是最令人厭的,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會被某個勢力集團當成槍使,有時候有些言官甚至上兩次奏疏的觀點自相矛盾的都有。

這一次。

朱由檢自然直接明目張膽地幫了高弘圖,直接把這些瞎扯的言官給貶黜到邊遠地區,甚至乾脆直接貶爲庶民流放三千里,爲增加自耕農數量努力。

本來言官最大的忌諱就是不是說的觀念對錯與否而是有沒有給人當槍。

如今這些給權貴做了槍的言官自然沒有再留下來的必要。

除此之外,朱由檢還同意高弘圖聯合兵部改組鹽兵,將大量近衛軍轉業到鹽政司和各戰區鹽政分局擔任鹽兵,負責維持鹽業秩序。

這些近衛軍轉業官兵皆是正規軍出身,對於鹽兵改造力度很大,在此之後打擊私鹽力度也增加,進一步整頓了大明的鹽業。

鹽價急劇下跌後,帶來最明顯的好處便是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提升上來了,同時也遏制了因爲鹽業巨利帶來的政治腐敗,爲北伐前做了很好的政治準備。

而此時。

阮大鉞這邊在兼管戶部後帶領戶部左侍郎瞿式耜一改劉萬春執掌戶部期間只撈銀子不撒錢的風格,繼續對大明軍械所追加投入,擴建鋼鐵廠與炮廠與槍廠,最高課題資金更是達到了千萬銀元級別!

甚至爲此,阮大鉞專門成立北伐資金庫,開始大膽從大明中央銀行貸款在秋糧徵收之前利用大筆資金徵收糧食,開始提前半年往江北各個糧庫運輸糧食,也提前把各軍軍費提前下發,各類裝備採購費也撥給大元帥府,直接往大明軍械所追加訂單。

大明軍械所在得到了大量訂單和擴充資金後繼續擴大民工招募人數,甚至還調高了起底薪酬,以此刺激工匠的積極性。

大明各類科學研究與武器研發在大量資金刺激下再一次進入了快車道時代。

在北伐開始之前的崇禎二十二年上半年。

整個大明的經濟恍然如發了瘋一般地飛速運轉着,國庫裡的錢淌水似的流了出去,又淌水似的從大明中央銀行流了進來。

而大明中央銀行不得不繼續加印銀元,並直接催生出了大面額鋼印紙幣。

因爲皇莊對土地大量佔據再加上土地在數百年後已高度集中在大部分士紳手裡,再加上鹽價降低,因而老百姓們只能把辛苦勞作後得來的錢花在其他方面,促進大明各個行業飛速發展,稅銀收入如幾何級數字一般上漲。

但因爲大明中央銀行的瘋狂印錢,而老百姓們的生活質量提升後追求生活的慾望也更大,也就使得百姓們覺得錢依舊是不夠花,儘管他們已經掙了很多錢。

再加上社會發展後帶來的攀比心理,使得百姓們更加努力地掙錢。

在南京和松江這樣的大都市,來此打拼的外地人越來越多,各大報刊特別喜歡傳播一些一夜暴富的成功故事,進一步刺激着年輕人舍離家鄉往這些地方扎堆。

中央朝廷大量花錢和解放生產力刺激得商業越發繁榮後也直接導致了帶有掠奪性質的商團出現。

這裡最具代表的便是皇莊和鄭氏集團。

皇莊在國內通過對大量土地和礦產的佔據組織武裝力量對內維持生產秩序對外承包北伐工程,甚至還有商隊開始往交趾、緬甸等地發展開懇荒地生產糧食販賣回國內。

而鄭氏集團也利用自己的武裝力量既在東番島發展生產去海外掠奪原材料運回國內售賣,獲取鉅額利潤,甚至不惜爲一礦產與土地與西洋殖民者大打出手。

當然如今也不止皇莊與鄭氏集團兩個商團。

北伐戰爭準備以及前幾場戰爭帶來的糧食和工業原料需求以及老百姓生活提高後帶來的經濟需求都促使了各類大小不一的商團開始出現。

當然也跟大明開放海禁,建立商埠,鼓勵出海有關,使得這些商人有機會結成商團去海外掠奪生產資料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八十七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章 疑陣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八十七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章 疑陣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