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

此時的京畿之地。

已是白雪茫茫,冷得連吃人的野狗也哆嗦着身子躲在山洞裡,露着一雙瘮人的眼盯着百步外的原野。

眼前。

一隊騎兵揮舞着麾下戰刀追逐着眼前的飛跑着的漢人。

這隊騎兵正是吳三桂的關寧鐵騎。

一場戰役下來。

吳三桂現在只能靠多殺些人頭從其建奴主子多爾袞那裡多得些賞銀以補軍需。

而精幹的老流賊大都跑得快。

只有眼前這些無辜的漢人百姓可以充數。

吳三桂完全沒有負罪之感,現在的他儼然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大清國的一員,衝鋒陷陣總是一馬當先,很受多爾袞的器重。

儘管,在將來,權力**膨脹的他會再次舉起反清大旗。

但至少現在,他還沒有這個想法。

流賊與百姓穿束無異,更何況,滿清不比大明,根本也沒有人管你殺的是真流賊還是真百姓。

眼前一百姓跑慢了半步。

吳三桂當即一刀劈了上去,頓時血濺三尺。

白雪覆蓋的地面灑水一層鮮紅的血,也留下了吳三桂一生的罪惡。

“大帥,現在已經斬殺了三千顆人頭,你看是否還需要繼續?”

吳三桂麾下親兵問道。

“不必了,給英親王留一些”,吳三桂說着就打馬而回,看見遠處巍峨的京城。

此時的他不由得想起了隨朱由檢南下的陳圓圓,再一想到陳圓圓寫給自己的絕交信,不由得心痛如刀絞,長嘯一聲:“朱由檢,明年我必請命下江南誅了你這昏君!”

而這時,廣袤無垠的北直隸大平原上,不僅僅是吳三桂的鐵騎在追逐殺戮着手無寸鐵的百姓。

剛剛慶幸從吳三桂屠刀下跑出來的一羣百姓此時則正遇上了更爲兇殘的韃子。

其中,一人正是剛被滿清朝廷封爲英親王的阿濟格。

阿濟格箭無虛發地將這羣人一個個射殺在地,只留下四五個少年:“帶回去閹了,做我的包衣奴才。”

同吳三桂一樣投降滿清且被封爲智順王的尚可喜,絲毫沒有對這些漢人同胞的憐憫之心,更別提仇恨,他一臉諂媚地豎起了大拇指:“王爺的箭法堪比漢時的飛將軍李廣,真可謂百步穿楊,奴才佩服之至。”

阿濟格並不領情,哼了一聲就策馬而走。

此時的八旗子弟正將京城內的百姓正在往城外趕。

按照清國的規定,非旗籍的漢人是不得住在城內的,只能進行商業活動。

因而京城內的居民的家業自然會被強行霸佔。

也不僅僅是家業被霸佔,連帶着城外的田地也被圈佔,就連人也被當獵物一樣獵殺,或者逼迫爲奴。

這種事不僅僅是在京城發生,在北方其他城市如太原、大同等城也在發生這樣的事。

好在,此時保定城以南的真定、河間等府以及山東、河南南部等北方地域都還在大明手裡。

因而,這樣的圈地屠民之悲劇還沒在華夏全境上演。

但等到明年開春之際,又有多少華夏州府各縣會淪陷於韃子之手,被其殖民擄掠,則完全無法預料了。

山東戰區副總兵官、右都督、皇帝義妹朱昭明握着拳頭,咬着牙看着城外被韃子肆意斬殺的漢民。

同時,又無奈地看着這些百姓跪倒在保定城牆之下。

城內的百姓既驚恐又慶幸地看着城外的悲劇。

誰也不知道下一刻,這些猖狂的韃子與漢0奸何時會攻進保定城。

河間府、保定府一帶斥候橫行,韃子在任意屠殺漢民的同時也在砍伐着這一帶的樹木,砍伐樹木不僅僅是過冬取暖,也是爲明年鐵騎南下做着準備。

而大明這邊的朱昭明也不敢大意,爲防止韃子細作混入,她只能緊閉城門,但同時也暗中派出斥候四處偵探。

而在保定城以南,朱昭明則命人拼命種樹,挖壕溝,疏浚河道,企圖在將來阻滯韃子鐵騎。

大戰一觸即發。

都在等着這一場大雪融化。

呼嘯的北風雖然寒冷刺骨,卻也給人以寧靜。

李自成拍了拍身上的雪花與來自關中的黃土,鷹隼般的目光盯着南方若隱若現的一抹綠色。

“陛下,眼前就是荊襄之地,過了荊襄,取江南如探囊取物,到時候,我們依舊能坐擁半壁江山。”

牛金星揮舞着鵝毛扇說着又道:“而且,據悉,左良玉近來大有撤兵於武昌之象,貌似也與陛下一樣,要與明廷一爭,如今天氣寒冷,戰馬難耐,且大軍糧草未足,陛下不妨等明年開春左良玉與明廷廝殺正酣時,再大軍南下,到時候鷸蚌相爭,我們漁翁得利,豈不兩全其美。”

李自成聽話頗爲贊同地點了點頭,他早已受夠了在北方苦寒之地被韃子追着跑的日子,早恨不得打到南方去,找那些江南士紳報仇。

唯獨李巖不由得嘆了口氣,暗道:“崇禎帝南下後,大明即便再怎麼爛透頂,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左良玉即便真的以不義之師清君側也必敗無疑,到時候只怕漁翁得利的是韃子,上天這是有意滅我華夏呀!”

……

此時的武昌城,真可謂大軍雲集,八百里連營。

武昌城內的左良玉卻是不由得咳嗽了三聲,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殘紅。

但他同多爾袞、吳三桂、李自成等人一樣,也在目光灼灼地盯着南方。

“朝廷讓何騰蛟任總督,卻讓我做總兵,偏偏呂大器、孫元綸等無能之輩就能總督兼總兵官,連帶高傑這個流寇也能坐擁蘇淞,可見朝廷是不能容我呀!”

左良玉說着就憤懣不平地一拳捶在樑柱上。

南京貢生李猶龍忙湊上前低聲說道:“伯爺毋怒,這是太子託次輔高閣老和張閣老給您的密信,如今朝中奸臣當道,馬士英之流忝居內閣,可謂是害羣之馬,更有流賊高傑禍害蘇淞,民心不安,因而太子有詔,望您以江山社稷爲念,進京清君側,誅殺奸臣,重振朝綱。”

左良玉現在就差一個進兵南京,控制朝政的理由,如今見李猶龍呈上這封密信,頓時興奮不已地拿了過來,仔細一看後,不由得憤然說道:“請你回覆閣老,左良玉雖不過是武將,但也不忍奸臣橫行,待明年二月,便揮百萬之師清君側,還望太子殿下與閣老與城中策應。”

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十二章 遇襲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
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十二章 遇襲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