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

乾清門左側的大元帥府所在地,房屋雖多卻狹窄的很。

君臣數人幾乎就是鼻子對鼻子,眼睛對眼睛坐在被炭火映得通紅的暖閣裡議事。

因而,馬士英剛纔說出的話,在場的官員幾乎都聽得很清楚。

武英殿大學士近衛軍第三軍總督李邦華此時笑將起來:“一百八十萬,如此說來,我朝廷也是有百萬之師的,何懼他左良玉哉!”

“李閣老此言說的倒也是,不過微臣接下來要說的是;

我朝雖有一百八十萬總兵力,但大部分都是散落在各地的衛所兵,這些衛所兵維持治安還可,作戰嘛比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打羣架好不了多少,而且以我朝現今之吏治,微臣斗膽說句實話,這個數字至少有一半被各地衛所的官員吃了空額。

真正具備作戰能力的也就只有近衛軍七個軍,另外五個軍還沒來得及組建,而除去近衛第一二三軍外,另外四個軍實際兵力也少於每軍十五萬的規格,原因自然也是官員吃空額。

所以,總的來講,大明可戰之兵不過八十餘萬,精兵只有二十餘萬!”

“左良玉號稱雄師百萬,但至少四十萬是裹挾的流民,真正百戰老兵應在五六十萬左右,這些老兵其實大多數兵痞子,也不足爲懼,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左良玉麾下金聲桓、羅岱、道興乘這幾部人馬,左良玉與李自成張獻忠大戰數次到現在成一方諸侯,這三人的助益最大,這三部人馬都有精騎數千,不可不慎重對待。”

朱由檢也承認馬士英說的話一點都沒錯,左良玉麾下最值得重視的便是這三人,尤其是金聲桓!

在原本歷史上的南明史上,金聲桓便是一威名顯赫的戰將,同李成棟發動嘉定三屠一樣,他也發動了贛州大屠殺,後又叛清,幾乎收復贛州全境,足以看出此人軍事能力的確不弱。

接下來,馬士英繼續說着其他幾股敵人:

“由韃虜建立的清國如今也有了數十萬精兵,投降清國的吳三桂以及姜瓖唐通等都是我大明昔日邊軍統帥,其戰力又在左良玉所部之上,更別提天下無人可敵的建奴八旗鐵騎,可以說這纔是我大明面對的最強大的敵人;流賊李自成部雖兵敗從山海關退到北京再退到陝西,但麾下主力仍有數十萬老流賊,劉宗敏、李過等部主力還在。且也有從湖廣進軍江南之意圖。另外還有割據四川的張獻忠部其兵力也不下五十萬,其麾下四個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都不是簡單之輩,再加上佔據天府之國,物豐糧多,幾年之後養兵百萬當不成問題。”

“陛下,微臣說完了,眼下這就是我大明面對的幾股敵人的基本情況”,兵部尚書馬士英說道。

朱由檢站了起來,走到馬士英一旁的地圖前面:“不,你說漏了兩個,一個是福建沿海的鄭氏集團,一個是南京京畿附近一些不老實或者說是投機取巧的人,目前至少明確的一個消息是應天衛有懷寧侯孫維誠的三千騎兵,至於還有沒有其他奸臣賊子企圖趁機作亂,也未可知,你這個兵部尚書知道嗎?”

“微臣慚愧,對此竟一無所知!”

馬士英被朱由檢的話給震驚住了,他沒想到南京附近果然有企圖不軌的軍隊,雖說是三千騎兵,但就因爲是騎兵,所以就不可小覷,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突襲入南京城,威脅整個南京朝廷的安全!

李邦華、周遇吉等人也都站了起來,其中劉芳亮更是喊着要替崇禎帝朱由檢收拾了這羣吃裡扒外的軍隊。

朱由檢沒有答應劉芳亮的請求,只要左良玉還沒起兵,三千騎兵就還不會有什麼動靜,而且現在朱由檢不敢確定支持左良玉和東林黨會不會不止這三千騎兵。

“我們先說情況,具體如何應對待會再談,愛卿們想必現在也更加清楚明白,我大明可謂是危機四伏,內憂外患之狀況比崇禎十七年還要糟糕,而且這些韃虜、流寇、軍閥們都盯着我們所據的江南,都想上來咬一口,當然這也沒辦法,江南乃天下最富之地,不據江南何以據天下,所以我們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保住江南,這塊地我們不能丟,必須守住!”

朱由檢這麼一說,在場的官員都點了點頭,也都明白現在的朝廷幾乎就是與各方面的勢力爲敵,甚至還與自己內部的圖謀不軌者爲敵,一個個看向外面春光燦爛的南京紫禁城,看見鬱鬱蔥蔥的鐘山,此刻心裡卻只感到原來這裡也即將不太平,甚至會成爲人間的煉獄。

朱由檢現在也發現,或許南明在原本歷史上滅亡不是她真的無能,而是她面對的是一個沒有盟友只有敵人的糟糕局面,這與南宋不同,南宋只需面對金國一個敵人即可。

“朕知道你們選擇肯定都在想,大明會不會真的因此而亡,這剩下的半壁江山還能不能保住,朕現在給你們一個明確的答覆,大明不會亡!江南也能守得住!張獻忠和李自成這些流賊可以暫不可考慮,他們現在沒有對我們直接的威脅,接下來真正威脅我們的只有建奴、左良玉和朝廷內的那些居心叵測的人!”

“你們都是大元帥府和近衛軍訓練的負責人,也都是帶過兵打過戰的,你們應該比誰都清楚,近衛一二三軍的軍隊到底與建奴、左良玉、流賊有什麼不同,要說我大明沒有精兵,數月前說這話還可,但數月後則不一定是!所謂精兵不一定要仗打得多才叫精兵,不怕死軍紀嚴明服從指揮的纔算得上是精兵!”

朱由檢這麼一說,周遇吉站了出來:“微臣與韃子交過手,帶過邊軍,也和流賊交過手,如今也是近衛軍的總兵官,微臣不是在奉承陛下,今天就說句實話,近衛軍官兵的確是脫胎換骨的一支軍隊,最明顯的是,很多官兵都喝過墨水,都知道爲什麼而戰,以前參軍作戰不過是混口飯吃,而參加近衛軍是要沙場立志揚名的!是爲了保衛家園,恢復北都!這樣的軍隊自古就沒有弱旅,如岳家軍、戚家軍!”

“還真別說,這些秀才舉人們當起兵來還真與我們這些土鷂子有韌勁,被打得鼻青臉腫都不喊疼,而那些土鷂子們則比之前守規矩得多,以前是不給錢不訓練,現在是不怕你不給錢就怕你不讓他訓練被人嘲笑!”

劉芳亮說着便道:“陛下,我們近衛第一二三軍有最好的火槍還有火炮和最好的官兵,的確也不用怕他們左良玉和那狗韃子,只要您下旨,微臣現在就殺過長江去,生擒了左良玉!”

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八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
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八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