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

簌簌的雪花砸碎在屋檐外的石橋上,叮咚一聲,又落在了碧綠的河水之中。

河水倒映出寇白門的倩影,皓白的手腕不時地摸了摸髮髻,朱由檢能看得出來,她有些侷促不安。

寇白門的確有些不知該如何說纔好,她本只是想扯開一個話題好好了解一下眼前這位帝王。

這位看上去頜下短鬚似簇,眉間眼眸似水的帝王爲何能突然在南遷以後連挫清軍,翻手間便締造出六十萬精銳,讓她素日都仰慕不已的不少士子皆甘願爲其兵卒。

寇白門很好奇,但也知道眼前這位帝王朱由檢同時製造了很多大案,錢謙益如此響動江南的大才子被他滿門抄斬,緊接着是王鐸、張慎言,如今剛絞殺了端文學社數千士子,被現今之文人暗地裡稱爲屠夫。

正因爲此,寇白門有些害怕,她不知道自己剛纔無意扯起的話題是不是有些冒失。

“陛下恕罪,微臣微臣不是要質問陛下的意思,微臣也不敢,微臣只是,只是。”

“只是不知該怎麼聊纔好吧”,朱由檢接過了寇白門的話,他能看得出來寇白門玉臉通紅的樣子肯定是被自己嚇到了,他不禁探頭看了看水面上倒映出的自己,雖說橫眉劍目,卻也不是凶神惡煞的樣子。

“這也就是在大明,准許談論國事,甚至略讀了些書的都以關心國事爲己任,似乎不如此不足以顯露自己之與衆不同,朕雖然說嚴刑峻法了一點,但也沒有禁了尋常百姓的談論政治之舉,你也不必害怕,當面問朕也比在背後說朕強,談政論道本是好事,也是大明之於建奴不同的地方,但只是不要被一些小人利用便好,要有自己的思考。”

朱由檢說着就朝寇白門微微一笑,呷了一口清茶:“茶不錯。”

寇白門很驚訝,驚訝眼前的帝王說話很是和氣,笑得也很真誠,話語間無半點挪揄,思路似乎很清晰,卻又透着一股神秘,彷彿能看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一般,堅毅的眸光下,即便她寇白門見過名門顯貴無數也不禁爲其所迷。

人只要對一事專注便有其動人之處,寇白門此時看朱由檢的眼神也是這樣的,她總覺得眼前這位揮手間便能讓無數人頭落地的大帝在專注着什麼,不然不會撈盡了江南的財富卻不修宮殿不修皇陵墓,將錢財不要命的砸在軍隊和奇技淫巧上還有百姓身上。

“陛下謬讚”,寇白門莞爾一笑,任由雪花飄落在紫砂壺上,隨着熱氣化了。

“你剛纔問朕爲何巴巴地出紫禁城來到這裡和兵種庶民談天說地,但你不知從這些庶民口中才能得知我大明江山未來的危機,居安思危,不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去執行起來也是很難的,朕可以告訴你朕這些日子所得。”

朱由檢一時來了興致,想着寇白門一介江湖人無宗族背後無利益團體,便就開了話茬子:“從百姓口吻中,朕纔算得知近些年來無論是小麥還是稻穀的畝產量都下降了半釐,同時,糧價卻上浮了一成,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寇白門有些發愣,她沒有關注過這些,也不知道這些和朝堂大政有什麼關係。

“意味着通貨膨脹,你或許不知道什麼是通貨膨脹,但你應該知道現今的大明是四面開海,商業之繁榮遠超隆萬,白銀如淌水般流入我大明,再加上大批織造作坊和其他作坊出現,改稻爲桑,改田爲坊勢必造成糧食產量下降,出現銀賤糧貴,你覺得這會是好事嗎?”

朱由檢的確一直在關注着大明的經濟變化,財政制度一直是大明最糟糕的制度,也是導致大明滅亡最根本的原因,雖然他加徵了商稅但並不代表加徵商稅後就可以真的解決大明的財政經濟問題,因爲大明現在依舊還是一個以農耕文明爲主的帝國,帝國主要經濟產業還是農業。

相當於,朱由檢現在通過增加商稅控制商業財富,但其實是隻控制了帝國百分之二十的財富。

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多是依舊是在農田所產的糧食上。

還有百分之幾在鄭氏手裡。

主要還是農業,誰擁有的土地最多就意味着誰掌握的帝國財富就最多。

寇白門本能地搖了搖頭:“銀子不能吃,糧食能吃,銀子便宜了,糧食貴了,自然不是什麼好事,那樣百姓們就會吃不起糧,吃不起糧就會餓死,就會發生動亂。”

“不僅僅是百姓吃不起糧,朕也養不起兵了,這幾十萬軍隊,這數十萬官吏,還有數十萬學生,還有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的人,他們都需要吃飯,糧食若貴,朝廷支出的成本就高;

洪武年間,夏稅得米麥有四百七十萬多石,秋糧,米二千四百七十二萬多石;而萬曆年間,米麥四百六十萬五千多石,米總兩千兩百多萬石,崇禎二十年,戶部共花三千萬銀元購得一千三百萬石米,按照銀元和白銀匯率,依照天啓年間的糧價,這三千萬銀元本可購米一千六百萬石,足足少了三百萬石!人口逐年增加,糧食收繳量卻逐年下降,長此下去,朝廷到沒辦法用現有的賦稅養軍養民,且一旦發生大的災難,也將無糧可賑。”

朱由檢這麼一說,寇白門也擰起了眉頭:“照陛下這麼說,好像是挺可怕,可糧食貴了,百姓們不會自己種更多的糧食,這樣也能買個好價錢,應該增收纔是啊。”

“你想想天下的土地大部分在誰的手裡,這糧食漲價了,誰纔是真正的增加收益者”。

朱由檢說着就看着寇白門,寇白門則順口說道:“藩王、士紳、還有陛下您,以及這些近衛軍。”

寇白門說完就不由得張大了嘴。

“說的沒錯,土地可不就在他們手裡嘛,最主要的是士紳和藩王,糧食每漲一次,他們就多獲一份利,而土地兼併就加快一次,無地的百姓就會增加一成,無地的百姓一多,種田的人就越少,糧食產量就會更少,糧價就會越貴。”

朱由檢這麼一說,寇白門才意識到原來可以從糧價看出這麼多東西來,而在表面的江南富貴背後卻藏着這麼大的危機,也難怪這位陛下一直在跟士林們作對,不顧一切地把抄沒的土地收到皇莊又分給流民,卻只給流民使用權卻不給流民購買權,爲的就是讓更多的土地掌握在庶民手裡。

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八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
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八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