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

端文學社自成立以來,其勢力便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不少士子開始蜂擁加入。

有想借此求名求利的。

也有想借此表達對朝廷政局不滿的。

從無錫發展到常州,再到蘇州松江等地發展到應天府乃至江西。

如今,即便是在金陵城也已聚集了上千社員。

其中不少是官宦子弟。

甚至不少端文學社的社員與朝中官員來往密切。

而作爲創始者的顧林如今也幾乎成爲了各大官僚的座上賓,大有其先祖顧憲成之能力。

顧家本就豪富,如今又有一個端文學社。

顧林更是藉此拉攏勾結各方勢力,積極爲符合自己政治訴求的官僚們造勢。

而許多求升官的官僚也開始密切接觸顧林。

顧林也越發滿意,自以爲自己當算得上是山中宰相。

當然,在大明帝國頂層的統治者眼裡,此時的顧林還沒有足以達到讓他們密切關注的地步。

東廠提督王承恩便是其中之一。

他一開始沒有想過要去關注一個顧林這樣一個普通生員在朝野中的力量。

但在聽了自己屬下的奏報後。

他還是開始意識到這顧林雖看上去只是個生員卻似乎真的在幹着威脅朝政的事。

顧林自然也知道東廠的人會盯上他,但他不認爲東廠敢動現在的他。

因爲他現在可是被數千士子推崇的領袖。

除此之外,他還與朝中許多官員關係匪淺。

東廠即便再有皇權在手,也不敢再輕易動彈自己。

而且,他覺得東廠此刻也沒有什麼理由動他。

因爲他並沒有做什麼犯罪之事,至於唐英與韋達微之事,他相信東廠的人也不會查出什麼來。

東廠提督王承恩的確不會無緣無故跟他一個生員過不去。

王承恩現在只關心誰會有可能在大明朝威脅自己皇帝陛下朱由檢的安全。

而韋達微之死則是現在唯一讓他這個東廠提督不得不有所警覺和注意的事。

另外,便是端文學社在士林間的行爲也讓他意識到可能會有第二個東林黨出現。

作爲東廠提督,皇帝的鷹犬,王承恩不希望有這樣的端倪出現。

但偏偏這兩者都跟與生員顧林有關。

所以,王承恩直接選擇抓捕審訊顧林,不需要尋找什麼確鑿的證據,也不要什麼理由。

寧可釀成冤案,也要把可能參與或者主謀暗殺生員韋達微的顧林先審訊一遍再說。

這就是東廠的特殊之處,他不是司法機構,不需要遵從斷案程序,只要有所懷疑就可以抓捕。

王承恩的令一下,便有東廠的人立即往東廠趕來。

而此時的顧林則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東廠的人盯上,剛剛從蘇淞巡撫署衙回來的他正對左進茂等端文學社社員說道:

“馬士英現在離開了朝堂,只要首輔範景文倒了臺,首輔之位定然不會落在姓馬的身上,其餘的內閣六部的大臣們只怕都有做首輔的心思,但怕的是沒人敢爲其彈劾範景文,他們自己也不敢明着指派,我們不妨暗中授意這些大臣,只要肯答應讓我們部堂和中丞到時候躋身內閣與六部,彈劾範景文的事就讓我們來!”

端文學社領袖之一的左進茂點了點頭:“好,這件事我們去聯絡,只要有朝中大臣願意,我就聯繫歐陽瑞,他的兄長素來善彈劾權臣,在朝野中頗有直名。”

“這件事就辛苦左兄和各位同仁了,陛下是不可能讓我們南直隸的人做首輔的,如今只能先讓我們部堂和中丞兩個或其中一個躋身內閣六部才行,以此助益太子殿下在朝野中的勢力,有朝一日,無論陛下是出於何因駕崩,當今殿下也好順利登基。”

顧林這麼一說,就拉着左進茂到了一邊,低聲問道:“白衣教那邊可有回信,他們難道不想要拿狗皇帝的命了?”

“白衣教的人說,如今朝廷查的嚴,當今陛下一直深居簡出,而戒備比以前森嚴了許多,一時沒有等到時機就一直未有機會下手。”

左進茂回道。

“沒用的東西!也罷,這件事只能由他們白衣教做,現在我們只能先幫部堂和中丞等執掌朝政。”

顧林正說着,便聽見哐啷一聲巨響,俄然便看見兩隊東廠的番役從兩側迴廊趕了過來。

顧林有些愕然,他沒想到過東廠會有朝一日到了他自己屋裡。

左進茂倒是反應迅速,立即從後院饒過了籬牆,硬是從狗洞裡鑽了出去。

而這時候,東廠的番役也不是來抄家的,自然也沒管左進茂等人,一東廠掌班的便只直接的將顧林鎖了起來。

而顧林這時候回國神來後,這開始狂吠了起來:“你們這是幹什麼,本公子乃端文公之後,你們憑什麼鎖拿本公子!”

“什麼狗屁端文公,殺人償命,天經地義,跟我們走!”

東廠掌班的喊了一句就用鐵鏈子拽着顧林走了出來,顧林則有些茫然,他沒想過東廠的人會以殺人之罪來鎖拿他,雖然他的確暗殺過人,但他不認爲會查到他身上,便乾脆趁此大嘶大吼起來:“諸位同仁,東廠無辜鎖拿顧某,誣陷顧某,還請你們幫我做主啊!”

倒也有些生員見顧林被抓走不由得目眥欲裂起來,在他們看來,東廠就是在行兇作惡,完全不遵法紀。

而東廠的人自然不管那麼多,將顧林直接拖拽到了詔獄。

王承恩現在的確是不想在管什麼對與錯,也懶得去尊重一個讀書人,他現在只想儘可能地減少大明內部對陛下安全的威脅。

對於顧林有沒有被冤枉,他懶得多去查探,直接命人用嚴刑峻法拷問顧林是否謀害了生員韋達微。

顧林沒有王承恩想象的那麼強硬,在剛剛用了一兩個刑具後,顧林便開始招供是自己殺了韋達微。

同時,顧林又承認的確是自己害死了唐英。

不過,顧林並沒有完全說真話,只把自己殺死韋達微與唐英的動機說成是嫉賢妒能,而沒有完全供認自己爲何要殺死唐英和韋達微的真正原因。

王承恩也沒急着將顧林知道的全部逼出來,他現在只在想如何從這件事上找到突破口,讓陛下的安全更妥當些。

表面上看起來,唐英和韋達微的死似乎都和陛下沒有關係,但王承恩則通過訪查其他無錫生員後得知了唐英在被顧林殺害之前和顧林爭執的內容。

因而,王承恩在關押顧林三日再度對顧林使用了嚴刑。

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八十八章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十一章 南撤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
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八十八章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十一章 南撤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