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韓非子

“去將取來。”

昭陽殿中,趙政淡聲吩咐。

內‘侍’忙躬身應“諾”,快步跑去覽閣取書。

樑兒側頭瞥向趙政手中那捲名爲的書簡,不禁嘆道:

“大王最近很鍾愛韓非的書。”

趙政點頭,面‘露’讚賞之‘色’。

“這個韓非十分‘精’通刑名法術之學。尋常法家著書,或重法、或重術、或重勢,而韓非則‘揉’合三派之長,自創了法、術、勢相結合的一番理論。可謂是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讀他的書,時常會令寡人有茅塞頓開之感。若能有機會與此人促膝而談,寡人此生便無憾了。”

樑兒知道趙政是惜才之人,可無論是歷史還是此刻的現實,韓非與趙政,似乎都缺少了些許緣份。

“聽聞韓非的身份乃是韓國公子,當今韓王之宗親,大王若要見他,恐怕沒那麼容易。”

對於樑兒所說,趙政不以爲然,他眼神堅定,似乎對韓非志在必得。

“韓非在韓國並不受重視,他屢次諫言,韓王安都不予理會。如此有才華之人留在這樣不知賞識的國家,豈不可惜?”

樑兒的杏眼不自覺的忽閃了兩下。

“大王是否已經有打算了?”

趙政抿‘脣’一笑,側目看向樑兒,他並未直接回答,只提示道:

“韓非……師承荀子……”

樑兒垂眸想了一下。

“李斯大人……亦是師承荀子……”

趙政的笑愈發柔和,右手輕輕撫上她耳際的發,由上至下摩挲了幾下,好似是在誇獎小朋友答對了問題一般。

“寡人當初命李斯謀劃攻韓一事,如今已有了些成效。”

成效?……樑兒想了想,她並未聽說近日韓國有何異動啊。

“大王是指……?”

趙政將手放下,略正了臉‘色’道:

“這說起來,韓國也真是人才凋零,全國上下竟只韓非一人可用,可韓王安卻又偏偏怎麼都不肯用他。前些日子,韓王安不止再次拒絕了韓非變法強國的諫言,甚至還讓大臣堂溪公然羞辱於他。樑兒你覺得,這些可合常理?”

聽了趙政這番話,樑兒一驚。

的確……按照常理,韓非身負王室血脈,身份尊貴,就算是屢次諫言都不被韓王採納,卻怎麼也輪不到一個普通大臣在大庭廣衆藉此來羞辱他。

這在上下等級分明的古代,尤其在極重禮數的‘春’秋戰國,是很不合理的。

“那堂溪……”

樑兒已經猜到此人必有問題,她看向趙政,等待他的確認。

趙政輕笑,眼中幽光閃動。

“呵呵……想當初,李斯可是在他身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若只是不想讓韓國強大,只需韓王安不理韓非便可。又何須如此在衆人面前讓韓非顏面掃地?……大王想要讓韓非對韓國徹底失望?”

樑兒縷了許久,總算理清了頭緒。

趙政頷首。

“李斯與韓非曾爲同窗,對他的脾‘性’多有了解。他是韓國公子,體內流着的是韓王室的血,又如何能爲我大秦效忠?除非,他如熊啓兄弟二人那般,對母國宗室徹底斷了念想。”

昌平君和昌文君就是前任楚王在秦做質子時與秦國公主生下的兒子,可哪怕是前楚王歸國之後怎麼也生不出兒子的那幾年,楚國也從未想過將他二人接回,真真是傷透了他們的心。

即便如今昌平君熊啓已在秦國做上了左丞相的高位,楚也未曾對他有過半分表示。

或許於楚國而言,他們就從來不算是楚國的公子……

“大王的下一步,是否是要‘逼’韓王送出韓非了?”

歷史上的韓非是何等厲害的人物,樑兒自是希望能早些見到他,可同時她又心痛於韓非的悲劇,希望一切能夠止步於此。

趙政面上浮起一片狡黠,眼中瞳仁更是深不見底。

“左右最近我秦國幾十萬大軍也都空閒得很,不如就去秦韓邊境列陣‘操’練個幾日,也好讓那韓王安也一同看看熱鬧……”

一個月後,秦軍果真在秦韓邊境像模像樣的列了陣,聲勢極爲浩大。

小小的韓國自認與秦軍對抗就似‘雞’蛋撞向石頭,第一時間便派了使者跑到秦軍大營去說和。

韓使本來已經做好了割地賠款的心理準備,卻不料秦軍一開口只提了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要求:

公子韓非入秦。

韓王安完全理解不了秦國爲何如此看重韓非,竟肯耗費這般軍力以換他入秦爲謀。

很快,韓非便被韓王安歡天喜地的驅趕到了秦國。

在韓王安的眼中,扔出一個囉嗦又無用的韓非就可換得韓國幾年無亡國之憂,這份買賣着實划算。

冀闕之中,趙政終於如願見到了韓國公子韓非。

他一襲青衫,個子不高,圓臉,大眼,一字眉。

這樣一副長相,令他在四十出頭的年紀,仍舊看着不甚嚴肅,反倒有些令人覺得他順從可欺。

身爲一個政客,他的外表確實少了幾分存在感。

可即便如此,樑兒亦不敢對他生出絲毫不敬的念頭。

畢竟千年之間,韓非及他的思想,在中國法制史、思想史和哲學史等諸多方面,都具有極高的地位。

就連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遵循着他的理論推行中央集權強權統治的。

韓非躬身一禮。

“韓非……拜……拜見秦……秦王……”

他患有嚴重的口癡,此事來自未來的樑兒自然是知曉的,而趙政對此也是早有耳聞,故而並未覺得稀奇。

可殿中大部分臣子卻是不清楚的。

他們聽到韓非說話這般不利落,便紛紛擡頭看他,甚至有人開始‘交’頭接耳,‘私’下嘲笑起他來。

見此情勢,趙政面上立即有如千年冰封,任誰見了都會覺得不寒而慄。

“公子韓非乃是我大秦上賓,何人膽敢對其不敬,寡人必以極刑待之!”

這一句果然奏效,殿中瞬間變得鴉雀無聲,每個人都重新擺正了身形,垂眸呈乖順狀,彷彿之前的事從未發生過一樣。

這一刻,樑兒清楚的看見,韓非看向趙政的眼神驟然明亮,其中滿布震驚,還夾雜了些許敬佩與感‘激’。

生於王室,如此長相,又有口癡的疾患,可以想像韓非自小定是受盡了嘲笑與調侃,可就在他入秦的第一日,秦王政竟公然下令任何人不得對他不敬,否則將被處以極刑。

秦王政,是這天下間唯一如此看重他韓非的人。

被埋沒了半生的千里馬終於遇上了伯樂。

韓非滿心‘激’動,終於放下了對秦國的成見,滿懷真心與趙政促膝長談了整整兩個日夜。

在這兩天之中,他們聊遍了、、、、等韓非的全部著作。

韓非將自己所持的治國之法全數講給了趙政,竟無一絲隱瞞。

早就對這一日期待許久的趙政自是聽得走心,就連一旁隨‘侍’的樑兒,也仔仔細細將韓非說的每一個字都聽進了耳中。

其實,韓非的理念與商鞅較爲類似。

主張依法治國,論功行賞。

但他又不贊同商鞅只論法,不用術。

這所謂術,是指君王駕馭臣民的手段。

他認爲,若君王沒有這些手段,就容易遭受臣下的欺騙、愚‘弄’和‘蒙’蔽。

在他看來,法和術就猶如衣服和食物,是缺一不可的。

除此之外,掌握權勢也甚爲重要。

君王與臣下之間,應拉開上下差距,加強鞏固君王的權力和威勢。否則大權旁落,“術”就無法實現,就連“法”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故此,君王只要大權在握便可安邦,否則,國將危矣。

“哈哈哈哈哈……聽得韓先生一席話,真是勝得十年書啊!”

韓非的理論正對趙政的胃口,趙政對他亦是愈發讚賞。

韓非卻面‘露’訕‘色’。

“大王謬……謬讚了,韓非才……才疏學淺,若非大王肯……肯賞識,恐……恐怕終了一生,也難……難有機會將……將這些想法講……講出,更……別……別提能將其實……實現一二了。”

“韓先生放心,只要是先生想做的,寡人定將盡力爲之。”

趙政此言一出,韓非竟不禁紅了眼眶,卻強忍着不讓眼淚流出。

爲政者,最欣慰的莫過於能遇到了解自己才能的君主。

趙政於韓非,已經等同於大恩之人——知遇之恩。

韓非雖善長寫書,卻不擅言辭,只得鄭重回以趙政一計深深的長揖,謝恩離去。

自今日起,他,便是秦國之臣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燕都薊王宮第二百零八章 再入險境第二百六十章 思慮周全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八章 初談歸秦第一百一十八章 對峙李牧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而代之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市出海第一百七十八章 煙朦朦 霧朧朧第一百九十六章 琅琊第二百零六章 張良刺秦(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而代之第一百七十二章 子嗣之擾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攬方士第一百九十一章 艾兒與扶蘇的承諾第五十八章 屯留之亂第六十八章 鐵血無情(二)第三十七章 太后壽宴第一百六十五章 我是你的天,你是我的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國細作第二百四十四章 復仇第三十三章 後宮如斯第九十八章 武安君李牧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後一夜第二百八十四章 秘不發喪第二百九十四章 楚漢爭霸(一)【番外—樑兒復仇篇】第四十一章 又見太子丹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雨腥風(終章)第二百零三章 醋拔湘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煙朦朦 霧朧朧第一百六十章 張子房第二百七十七章 趙高的隱秘第二百三十六章 由愛轉恨(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如癡如迷第九十三章 捨不得,怎捨得第六十二章 百萬雄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雪皚皚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蔓之情第十章 趙政生辰第九十八章 武安君李牧第一百七十章 無憂之死第七十八章 聯魏攻楚第一百二十六章 年節第三十章 楚系宗室第二百二十七章 捷報連連第一百五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下逐鹿(一)【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下逐鹿(終)【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七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四十一章 又見太子丹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國細作第二百八十三章 力保扶蘇(二)第一百二十章 無法捨棄第二百二十章 北巡碣石第二十章 微妙變化第三十四章 太樂習琴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儒”(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負所望第十章 趙政生辰第二十三章 燕丹的情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滅趙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邯山少年第七十二章 尉繚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徐市入秦第二百二十六章 殉葬第十三章 啓蒙帝師第八十章 晚輩輩出第二百七十六章 暗傳趙高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下逐鹿(一)【番外—高、亥、斯篇】第八十七章 終是不願第四十二章 高山流水第四十九章 名劍泰阿第七十五章 秦王政的局第三十八章 趙國命脈第一百九十九章 世外高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七十章 無憂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醋意大發第二百二十七章 捷報連連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而代之第二百零三章 醋拔湘山第二百五十章 阿房宮第二十五章 情難再抑第五十三章 堯山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四十一章 荊軻刺秦(一)第一百零三章 獻身趙王遷第七十九章 《呂覽》入庫第一百四十一章 荊軻刺秦(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天下逐鹿(六)【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七十章 無憂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恍若隔世第九十二章 決定入趙第二百七十二章 鳳求凰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死相伴第一百九十九章 世外高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對峙李牧第八十九章 可憐之人
第一百四十三章 燕都薊王宮第二百零八章 再入險境第二百六十章 思慮周全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八章 初談歸秦第一百一十八章 對峙李牧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而代之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市出海第一百七十八章 煙朦朦 霧朧朧第一百九十六章 琅琊第二百零六章 張良刺秦(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而代之第一百七十二章 子嗣之擾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攬方士第一百九十一章 艾兒與扶蘇的承諾第五十八章 屯留之亂第六十八章 鐵血無情(二)第三十七章 太后壽宴第一百六十五章 我是你的天,你是我的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國細作第二百四十四章 復仇第三十三章 後宮如斯第九十八章 武安君李牧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後一夜第二百八十四章 秘不發喪第二百九十四章 楚漢爭霸(一)【番外—樑兒復仇篇】第四十一章 又見太子丹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雨腥風(終章)第二百零三章 醋拔湘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煙朦朦 霧朧朧第一百六十章 張子房第二百七十七章 趙高的隱秘第二百三十六章 由愛轉恨(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如癡如迷第九十三章 捨不得,怎捨得第六十二章 百萬雄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雪皚皚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蔓之情第十章 趙政生辰第九十八章 武安君李牧第一百七十章 無憂之死第七十八章 聯魏攻楚第一百二十六章 年節第三十章 楚系宗室第二百二十七章 捷報連連第一百五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下逐鹿(一)【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下逐鹿(終)【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七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四十一章 又見太子丹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國細作第二百八十三章 力保扶蘇(二)第一百二十章 無法捨棄第二百二十章 北巡碣石第二十章 微妙變化第三十四章 太樂習琴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儒”(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負所望第十章 趙政生辰第二十三章 燕丹的情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滅趙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邯山少年第七十二章 尉繚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徐市入秦第二百二十六章 殉葬第十三章 啓蒙帝師第八十章 晚輩輩出第二百七十六章 暗傳趙高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下逐鹿(一)【番外—高、亥、斯篇】第八十七章 終是不願第四十二章 高山流水第四十九章 名劍泰阿第七十五章 秦王政的局第三十八章 趙國命脈第一百九十九章 世外高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七十章 無憂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醋意大發第二百二十七章 捷報連連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而代之第二百零三章 醋拔湘山第二百五十章 阿房宮第二十五章 情難再抑第五十三章 堯山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四十一章 荊軻刺秦(一)第一百零三章 獻身趙王遷第七十九章 《呂覽》入庫第一百四十一章 荊軻刺秦(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天下逐鹿(六)【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七十章 無憂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恍若隔世第九十二章 決定入趙第二百七十二章 鳳求凰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死相伴第一百九十九章 世外高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對峙李牧第八十九章 可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