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一 上將軍龐涓的秘密使命

一 上將軍龐涓的秘密使命

暮靄沉沉,大河上下一片蒼茫。

在刀兵連綿的歲月,這正是晚號長鳴城堡關閉的時分。坐落在黃河北岸的魏國都城——安邑,卻打開已經關閉的南門,又隆隆放下吊橋,放出了一隊沒有任何旗號的鐵甲騎士和一輛青銅軺車。暮色蒼茫中,這隊人馬越過山地,飛馳平原,在朦朧月色下從孟津渡口擺渡黃河,上得南岸,便乘着月色星光,向蒼茫大平原上的著名都會——大梁城飛馳而來。

此刻的大梁城,正沉浸在濃濃的興奮與狂歡之中。

大梁是魏國的第一大城,與大河北岸的都城安邑遙遙相望。雖說不是都城,大梁的城池規模與街市氣勢卻比安邑大得多。論地利之便,大梁地處豐腴的平原,北臨黃河,南依逢澤大湖,水路陸路四通八達,便成了中原地帶最大的物資集散地。魏國當年之所以沒有將大梁作爲都城,僅僅是因爲韓趙魏三家分晉時,魏氏勢力範圍內的南部平原尚是貧瘠荒蕪的原野,大梁還只是一座小城池。而當時的安邑卻是魏氏的勢力中心,地處黃河汾水交匯處,農耕發達,城池堅固,自然便做了都城。不想自魏文侯起用李悝變法,盡地力之教,全力在黃河南岸發展農耕,大梁大大地得了一回天時地利與人和,竟是迅速富庶了起來。隨着農耕興旺,工匠商賈也紛至沓來,大梁在一百多年間蓬蓬勃勃地變成了水陸大都會,重築大城池,工商雲集,店鋪林立,形成了天下第一大市——魏市。更兼列國名士紛紛前來定居開館,文風昌盛,私學大起,隱隱然便成了中原地區的文明中心。

雖則如此,大梁人心裡總覺得缺少點兒東西,尤其見了安邑人,總是心裡酸酸的不是滋味兒。安邑是王城,是國都,縱然不比大梁富庶文華,卻自有一種王城國人的優越感,動輒便是“天下大勢如何如何”的高談闊論,或是“近日魏王賞賜上將軍六進大宅”、“前幾日丞相納了一名美妾”等王侯將相的隱私逸聞。大梁人聽得一邊羨慕,一邊泛酸。大梁人可以在任何外地人面前高談大梁的享受講究和精到至極的生意經,但就是在王城安邑人面前羞於開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財富與享受如果遠離權力,人們只會說你是個富商而已。

說到底,大梁人缺的是一種貴氣。富而不貴,心裡總悻悻不是滋味。

然而,月餘之前魏王特使帶來的一道王書,卻使大梁人看到了富貴雙至在安邑人面前挺起腰桿的希望,全城沸騰了起來。

魏王特使的宣諭是:以魏國爲盟主的六大國會盟,將在逢澤之畔舉行,大梁城定爲六國會盟的後援基地;大梁要迅速在逢澤大湖邊修築起六國兵營和六國行轅,在這裡囤積大梁佳釀,雲集大梁美女。如果僅僅是這樣,自然還不會使見多識廣的大梁人激動起來。要緊的是幾乎就在同時,安邑商人酸酸地傳過來一則王宮秘聞:魏王喜歡大梁,所以在逢澤會盟,是有意將國都遷往大梁城!

旬日之間,秘聞不脛而走,人人都在興奮地議論。隨着安邑商人不斷地向大梁轉移財產和各國商賈的探詢證實,大梁城的興奮激動終於蔓延成了狂歡。誰也不知道何時何人開的頭,原本中夜收市的夜市變成了徹夜大市。各色酒肆飯鋪燈籠高挑,幌旗招搖,高談闊論與喝彩之聲溢滿街市。原本是盛典大節才舉行的社舞也涌上了長街。那由四十多個壯漢擡在特大木車上的社神雕像緩緩行進,和善地看着在他腳下狂歡勁舞的綵衣男女,總角小兒也一羣羣擁上街頭又唱又跳。外商們則站在街邊檐下興奮地指點議論,或面帶微笑地聽身邊老人感慨地評價大梁的民俗和社舞的優劣。起先,最令外商們心跳的是,大梁的所有物價都大跌五六成,有的甚或跌了八成。每家鋪面前都高高掛起大幅紅布,大書一個“歡”字,下面便是“跌八”或“跌五”“跌六”。外國外地商人們心驚肉跳,但又不能開罪於天下第一水陸大市的父老,只好隨行就市地跌四跌三。然則,更令外商們驚訝的是,大梁人根本不屑於趁此喜慶之日搶佔小利,他們彬彬有禮地走進大店小店,只買些喜慶之物或酒食甜餅之類。就是這些,也是儘量在大梁人開的店裡買,極少光顧外國商人們和外地商人們的店面。一時間,外國外地商人們欽慕不止,相顧驚歎“文哉大梁”!驚喜之餘,不知哪國大商帶頭,外

商們竟是大跌九成以謝大梁父老。一家齊國大商,竟然將喜慶之物與酒食甜餅擺在店門口饋贈市人,一天卻沒送出幾件去。外商們既慚愧又高興,便將店面生意交給賬房先生們看管,紛紛走上街頭與大梁人同歡。

國前期列國形勢

在大梁的狂歡喜慶中,唯獨一個地方冷清如常,這就是上將軍龐涓的行轅。

龐涓和他的馬隊於四更時分到達大梁城外。城中的狂歡喜慶,使龐涓感到意外和驚訝。六國會盟是一件實實在在的大事,需要儘量地秘密進行。如今被大梁張揚鋪排得驚天動地,有何秘密可言?一時間,他感到大梁人很是淺薄,令人厭惡,斷然拒絕了大梁守請他從正門入城接受萬民拜迎的懇切請求,命令打開城外秘密通道,隱蔽進入城內事先準備好的上將軍行轅。

進入行轅的第一件事,龐涓便派人打探城中各種傳言。他要知道,六國會盟的秘密究竟泄露出去多少?及至各路密探在一個時辰後報齊,都說大梁人慶賀的是遷都消息,幾乎沒有人議論六國會盟,他才長長鬆了一口氣,仔細一想,卻又感到疑惑不解。遷都大梁是何等重大的國事,他身爲上將軍,何以竟然一無所知?誰提出的立即遷都?魏王何時贊同的?爲何不預告於他?一時理不出頭緒,他也不再糾纏。他相信如此重大的國事總是繞不過他這個手握重兵的上將軍,遲早一切都會明白,瞞他的人也會付出代價的,目下最要緊的是準備六國會盟。

五鼓時分,龐涓已經在大銅鏡前梳洗完畢,一身細軟乾爽的貼身白絹衣褲使他覺得分外舒適。喝下一陶碗肉羹,他輕輕地咳嗽一聲,貼身侍衛便捧進了上將軍的全副裝束。那是一身用上好精鐵特殊打製的甲冑,薄軟貼身而又極爲堅挺,甲葉摩擦時便發出清亮的振音。還有一頂青銅打製的上將頭盔,一尺長的盔矛在燭光下熠熠生輝,徑直五寸的兩隻護耳弧度精美,耳刺光滑異常。再就是一件等身製作的絲質大紅披風,一經上身,光潔垂平,脖頸下的披風扣便大放光華。穿戴完畢,銅鏡中立即出現了一個威嚴華麗且極有氣度的上將軍。龐涓稍事打量了一下自己,撫摸了一下披風扣上的兩顆大珠,卻微微皺起了眉頭。作爲戰陣大將,他很不喜歡這種浮華招搖的東西。但這是他被拜爲上將軍時魏王親自賞賜的,兩顆當作披風扣的海珍珠是魏惠王的心愛寶物,這身甲冑則是魏王派專使在大梁著名的作坊定製的。這一身裝束可真正是價值連城。除了魏國,大約哪個諸侯國的上將軍都不會擁有這樣豪華名貴的衣甲。對於魏王的特意賞賜,如果在六國會盟這樣的重大場合不裝束起來,魏王肯定會不高興的。當今的魏國大臣中,只有丞相公叔痤和他這個上將軍得到了這一特殊賞賜,酷愛珠寶名器且又特別講究衣着威儀的魏王能不在意麼?

裝束停當,龐涓摘下劍架上的金鞘長劍,低聲威嚴地命令:“護衛十名,隨我從小街出南門。三千鐵騎走大街,午時趕到逢澤。”

“遵命!”侍立在大帳外的軍務司馬答應一聲,疾步走出。

龐涓走出大帳時,他的三馬軺車已經輕快地駛到帳口。十名鐵甲騎士也已經整裝上馬立於車後。龐涓走到車前,右手一搭車軾,利落地躍上軺車,挺立於六尺青銅車蓋下,劍鞘輕輕一點,軺車便轔轔駛出行轅。

因爲大梁的喜慶和六國會盟關聯不大,龐涓對大梁人的厭惡也消退了許多。他決定不再從秘道出城,而是直出南門,順便看看大梁人的狂歡情景。他相信從小街走,又是黎明時分,耽擱不會太大。按照大梁人慣於夜生活的風習,清晨時分正是安睡之時,街上行人最爲稀少。但龐涓沒有想到,今天這條無名小街竟然也是火把成片,人頭攢動,社舞鼓樂熱鬧非凡。龐涓在高高軺車上眼見人頭火把望不到盡頭,微微皺眉,沉聲命令:“改道。”

但就在這時,突然有人喊:“上將軍……上將軍到了!”

“上將軍是國家干城!給上將軍讓道!”一個白髮老人在社舞隊列中高聲大喊,連連揮動手中的紅色小旗。街心參與社舞的男女老少和蔓延到街邊的看社舞人衆,呼啦啦向兩邊閃開,“魏王萬歲!上將軍萬歲!”之聲喊成一片。

親見大梁民衆如此敬重自己,龐涓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熱流。雖然他沒有提出立即遷都,但他

卻是魏國上層主張遷都大梁最堅定的一個,精明靈通的大梁人豈能不知?然則大梁人絕不會公開喊上將軍爲“恩公”,而只喊上將軍爲“干城”。就是連續不斷的狂歡,大梁人也只是高呼:“魏王萬歲!”“魏國大業,大梁當先!”沒有一個人喊出埋藏於內心的真正衝動——大梁即將成爲王城!龐涓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但卻對大梁人的狡黠老到總有一絲不安與不快。數十萬市井之民如此默契地藉機宣情,如此忍耐地在狂歡中深藏不露,這在目下戰國大都會中決然沒有第二個大城庶民可以做到,包括齊國臨淄和魏國安邑。面對這樣的民衆國人,龐涓總有不踏實的感覺。他本來想對敬重他的大梁父老們說上幾句熱情的敬謝話,但這種不踏實的感覺卻使他緊緊地抿起厚闊的嘴脣,臉上一片莊重。他在軺車上拱着雙手不斷向兩邊民衆作禮,在歡呼聲中轔轔駛出了大梁南門。

清晨卯時,龐涓到達逢澤。

他的軺車直駛魏國營區的上將軍幕府,匆匆吃下一鼎逢澤黃羊肉,便到會盟行轅區做最後一遍視察。明日六國的國君便將陸續到達,一切差錯都要消滅在今天。本來,這會盟營區是由掌管地方民治土地的都司徒府督察,由大梁守具體實施建造的。大梁對這件事的興奮與重視,應該是沒有差錯。但龐涓還是不放心。龐涓太清楚這次會盟成功對於他這個發端者的重要性了。說起來,六國會盟是他向魏惠王提出的,總體方略也是由他秘密制定的,就連會盟的地點時日也都是他提出的。魏王對他提出的具體謀劃幾乎是全盤接受。如果成功實行,龐涓就將是魏國霸業的奠定者。從近處說,他至少將成爲魏國的丞相兼上將軍,名副其實的出將入相,一改與公叔痤將相分權的局面;從遠處說,他將遠遠超過名將吳起在魏國建立的勳業,若魏國統一了天下,那他毫無疑問將名垂千古。龐涓想得很深很遠也很細,他絕不允許六國會盟出一絲一毫的差錯。正因爲如此,他稟明魏王,自領三千鐵騎星夜奔赴大梁做最後的督察。

一整天巡查的結果,雖然查出了幾處小紕漏,但總算沒有大的差錯,龐涓還算滿意。他以上將軍名義,賞賜給大梁守三名技擊武士做護衛。大梁守誠惶誠恐地接受了,立即向上將軍獻上十名大梁美女和十桶大梁美酒。龐涓堅決回絕,並嚴厲斥責了大梁守私自動用會盟舞女和會盟王酒。大梁守慌得打躬不迭,連連辯解說舞女和美酒絕非官品,只是受大梁父老的重託而表示的一番敬謝。

“既非官品,即刻返還大梁父老。下去。”龐涓的聲音沒有透出一點表情。

“是是是……”大梁守一看龐涓冷若冰霜,忙不迭擦着汗退出幕府。

龐涓沒有因爲這件小事影響謀劃。用罷晚餐,他將上將軍府掌管文書的三名大主書與掌管雜務的八名少庶子全部召來,秘密佈置他們以會盟執事的身份分別加入到五國君主的侍從行列,探聽五國君主的動態。龐涓特別嚴厲地叮囑,任何重大消息只能向他單獨稟報,否則殺無赦!分派完畢,大主書立即發下執事吉服和出入令牌,各人便出帳準備去了。

龐涓鬆了一口氣,信步踱出帳外。已經是月上中天了,雖是初夏,逢澤水面吹來的風還是略帶寒意。龐涓望着一天星斗與逢澤岸邊的連綿燈火,油然生出一腔感慨。他已經出山三年了,雖然打了幾場還不算小的勝仗,但在刀兵頻仍的戰國還遠遠達不到名動天下的地步。必須有一舉牽動天下格局的功業,纔算真正達到了名士的最高境界。譬如李悝在魏國的變法,一舉使魏國成爲超強大國而舉世聞名。譬如吳起,除了是戰場上的常勝將軍,還是執政變法的名臣。只有這樣的名士,纔是龐涓的人生目標。他常常覺得自己的才能與吳起相似,既是兵家名士,又是治國大才,該當是出將入相天下敬畏的攝政權臣。也許,正因爲對自己如此評價,正因爲有如此遠大的目標,龐涓的目光從來都沒有僅僅侷限於兵事,從來都沒有滿足於做個能打勝仗的帶兵將領。他對治國權力,對涉及天下格局的邦交大事更爲關注。一個既能夠統帥三軍馳騁疆場,又能夠謀劃長策捭闔於天下諸侯之間者,方得爲真名士也。這一切,都將因爲六國會盟的實現而使龐涓邁出第一步,儘管很艱難,但龐涓是滿懷信心的,他一定會成功,一定會改變老師對他當初的評價。

(本章完)

第六章 秦軍悲歌_一 以快制變 老將章邯迫不得已的方略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五 林胡騎術震驚了趙雍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三 光怪陸離的鐵血儒案第三章 邯鄲異謀_二 邯鄲遇奇 謹言慎行跋 軸心時代的文明光芒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四 一柱粗大的狼煙從蘄年宮端直升起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三 胡楊林中的落寞庭院第二章 國恥昭昭_四 秦國君臣在老霖雨中感謝上蒼第五章 冬戰河內_四 大型兵器盡現藍田大營第十章 胡服風暴_四 茫茫邊草 雲胡不憂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五 林胡騎術震驚了趙雍戰國七雄_韓國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二 關西有大都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三 新朝人事 幾多風雨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第六章 滔滔江漢_六 楚懷王第一次獨斷國事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四 雄心錯斷 陡陷危局第三章 安邑風雲_五 奇人名士 洞香春波詭雲譎第三章 西出鎩羽_一 新人新謀棄霸統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一 秦國第一次力不從心了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六 病榻上的秦孝公怦然心動第四章 鏖兵中原_四 河外大開打 初帥刁猛狠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一 櫟陽城陰雲四起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一 衛鞅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遇第三章 西出鎩羽_四 雄心說長策楔子第六章 風雲再起_六 秋霧迷離的張氏陵園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五 撲朔迷離的大梁才士第一章 鐵腕平亂_三 北阪痛殲牛頭兵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七 冬雷暴雪第一章 初政颶風_六 振聾發聵的《諫逐客書》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三 墨家論政臺一波三折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五 冬戰河內 狂飆拔城《大秦帝國》·史源_第一部 《黑色裂變》第九章 呂氏新政_四 歲首突拜相 親疏盡釋懷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一 張儀的聲音振聾發聵第一章 權相變異_二 趙高看見了一絲神異的縫隙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七 申不害變法夭折 馬陵道龐涓被殺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二 雙傑聚酒評天下第一章 暮政維艱_四 昭襄王暮定計然策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五 呂不韋豪爽地接受了落魄者的託付第七章 迂政亡燕_四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 未嘗聞也經典大戰_秦滅六國之戰第六章 滔滔江漢_一 碧水風雪雲夢澤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七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專制說之歷史分析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五 禮極致隆 大象其生 始皇帝葬禮冠絕古今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三 齊威王吏治的奇特手段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一 功臣不能全身 嬴政何顏立於天下第九章 分治亡楚_四 安陵事件 唐且不辱使命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三 洛陽試劍 蘇秦成名不成功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四 遠交近攻展鋒芒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五 冬戰河內 狂飆拔城第六章 滔滔江漢_一 碧水風雪雲夢澤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一 一旅震四方 王賁方略初顯名將之才第一章 權相變異_一 南望咸陽 一代名將欲哭無淚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一 欲將何等天下交付後人 我等君臣可功可罪大秦帝國第一部中卷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五 碧藍的湖畔 搶工決水的烈焰轟然激發第八章 失才亡魏_四 特異的滅魏方略震動了秦國廟堂第四章 暴亂潮水_六 彌散的反秦勢力聚合生成了新的復辟軸心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一 秦孝公的大婚盛典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五 莊襄王臨終盟約 破法度兩權當國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三 洛陽試劍 蘇秦成名不成功第六章 滔滔江漢_五 白起激楚燒夷陵第十章 張儀風雲_四 大才機變修魏齊二 歷史實踐與歷史意識的最初分裂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一 秦孝公的大婚盛典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一 春申君星夜入臨淄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六 開元異數 呂不韋疏導倍顯艱難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一 櫟陽城陰雲四起大秦帝國第三部中卷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三 雍也不雍 胡憯莫懲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三 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團亂麻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二 秋夜高樓 秦箏忽起第一章 六國謀秦_二 五國君主同一天到達逢澤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艱途的亙古大巡狩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七 酷刑萬刃 瓦釜雷鳴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五 清一色的少壯將士使秦國大軍煥然一新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三 黑林溝奪情明法七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專制說之歷史分析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一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三章 西出鎩羽_四 雄心說長策第六章 秦軍悲歌_六 鉅鹿大血戰 秦軍的最後悲歌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三 奇貨可居 綢繆束薪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一 上將軍龐涓的秘密使命大秦帝國第三部上卷《大秦帝國》·史源_第五部 《鐵血文明》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二 秦國特使來到了洛陽王城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二 神農大山的墨家城堡第五章 衛鞅入秦_四 初入秦地謹慎探詢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第三章 邯鄲異謀_六 岌岌故土 悠悠我思第二章 艱危咸陽_二 風雨如晦大咸陽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三 肝膽相照 衛鞅三說秦孝公
第六章 秦軍悲歌_一 以快制變 老將章邯迫不得已的方略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五 林胡騎術震驚了趙雍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三 光怪陸離的鐵血儒案第三章 邯鄲異謀_二 邯鄲遇奇 謹言慎行跋 軸心時代的文明光芒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四 一柱粗大的狼煙從蘄年宮端直升起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三 胡楊林中的落寞庭院第二章 國恥昭昭_四 秦國君臣在老霖雨中感謝上蒼第五章 冬戰河內_四 大型兵器盡現藍田大營第十章 胡服風暴_四 茫茫邊草 雲胡不憂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五 林胡騎術震驚了趙雍戰國七雄_韓國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二 關西有大都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三 新朝人事 幾多風雨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第六章 滔滔江漢_六 楚懷王第一次獨斷國事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四 雄心錯斷 陡陷危局第三章 安邑風雲_五 奇人名士 洞香春波詭雲譎第三章 西出鎩羽_一 新人新謀棄霸統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一 秦國第一次力不從心了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六 病榻上的秦孝公怦然心動第四章 鏖兵中原_四 河外大開打 初帥刁猛狠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一 櫟陽城陰雲四起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一 衛鞅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遇第三章 西出鎩羽_四 雄心說長策楔子第六章 風雲再起_六 秋霧迷離的張氏陵園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五 撲朔迷離的大梁才士第一章 鐵腕平亂_三 北阪痛殲牛頭兵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七 冬雷暴雪第一章 初政颶風_六 振聾發聵的《諫逐客書》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三 墨家論政臺一波三折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五 冬戰河內 狂飆拔城《大秦帝國》·史源_第一部 《黑色裂變》第九章 呂氏新政_四 歲首突拜相 親疏盡釋懷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一 張儀的聲音振聾發聵第一章 權相變異_二 趙高看見了一絲神異的縫隙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七 申不害變法夭折 馬陵道龐涓被殺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二 雙傑聚酒評天下第一章 暮政維艱_四 昭襄王暮定計然策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五 呂不韋豪爽地接受了落魄者的託付第七章 迂政亡燕_四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 未嘗聞也經典大戰_秦滅六國之戰第六章 滔滔江漢_一 碧水風雪雲夢澤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七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專制說之歷史分析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五 禮極致隆 大象其生 始皇帝葬禮冠絕古今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三 齊威王吏治的奇特手段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一 功臣不能全身 嬴政何顏立於天下第九章 分治亡楚_四 安陵事件 唐且不辱使命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三 洛陽試劍 蘇秦成名不成功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四 遠交近攻展鋒芒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五 冬戰河內 狂飆拔城第六章 滔滔江漢_一 碧水風雪雲夢澤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一 一旅震四方 王賁方略初顯名將之才第一章 權相變異_一 南望咸陽 一代名將欲哭無淚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一 欲將何等天下交付後人 我等君臣可功可罪大秦帝國第一部中卷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五 碧藍的湖畔 搶工決水的烈焰轟然激發第八章 失才亡魏_四 特異的滅魏方略震動了秦國廟堂第四章 暴亂潮水_六 彌散的反秦勢力聚合生成了新的復辟軸心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一 秦孝公的大婚盛典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五 莊襄王臨終盟約 破法度兩權當國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三 洛陽試劍 蘇秦成名不成功第六章 滔滔江漢_五 白起激楚燒夷陵第十章 張儀風雲_四 大才機變修魏齊二 歷史實踐與歷史意識的最初分裂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一 秦孝公的大婚盛典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一 春申君星夜入臨淄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六 開元異數 呂不韋疏導倍顯艱難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一 櫟陽城陰雲四起大秦帝國第三部中卷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三 雍也不雍 胡憯莫懲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三 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團亂麻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二 秋夜高樓 秦箏忽起第一章 六國謀秦_二 五國君主同一天到達逢澤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艱途的亙古大巡狩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七 酷刑萬刃 瓦釜雷鳴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五 清一色的少壯將士使秦國大軍煥然一新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三 黑林溝奪情明法七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專制說之歷史分析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一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三章 西出鎩羽_四 雄心說長策第六章 秦軍悲歌_六 鉅鹿大血戰 秦軍的最後悲歌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三 奇貨可居 綢繆束薪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一 上將軍龐涓的秘密使命大秦帝國第三部上卷《大秦帝國》·史源_第五部 《鐵血文明》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二 秦國特使來到了洛陽王城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二 神農大山的墨家城堡第五章 衛鞅入秦_四 初入秦地謹慎探詢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第三章 邯鄲異謀_六 岌岌故土 悠悠我思第二章 艱危咸陽_二 風雨如晦大咸陽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三 肝膽相照 衛鞅三說秦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