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俘王(上)

bookmark

政和六年十二月十二,辛未。--鳳-舞-文-學-網--西元1117年1月16

五更時分,城外響了一夜的軍鼓聲終於止歇。

耳邊沒了噪音,睡在城東一座作爲指揮所的大宅院中的趙瑜卻反而醒了過來。他起下,推開房門,清爽的晨風便吹了進來。趙瑜深吸一口,神清氣爽。他看着的晨光,心中有些感慨。交趾軍中畢竟有能人,仗着兵多將廣,疲兵之術是輪番施來,倒害得他一夜未睡穩。

這一夜,先是一夜驚天動地的鼓號聲,接着又連派幾隊騎兵繞着城池施放火箭,緊跟着又有幾千士兵潛至城外百十丈的地方齊聲鼓譟,做出要夜中攻城的樣子,打算着把城中的東海軍鬧得難以入睡,不得安寧。

不過趙瑜對這一手早有防備,面的科目,何況有城牆圍着本就是最好的防護----就算沒有壕河的清化城也是一樣----除非交趾人能攀上城頭,不然再喧鬧也是無用。但爲了防止交趾人假戲真做,他還是下令沿着城牆點了一圈火把,在城牆下燃起幾十堆火堆,把城上城下照得透亮。又派了四個都輪迴巡視,如果真有交趾人夜襲,只要他們阻上片刻,城中援軍便能趕來協防。

東海軍中常訓練,從起到整隊完畢,不會超過半刻鐘。而像現在這樣大敵當前地況。雖不至於和甲而臥----這樣根本無法好好休息---但枕戈待旦卻是肯定的,如果聽到警訊,十息之內便能重新着甲,二十息之後,便能整軍出。這樣的速度,除非是敵軍已經衝入營中。否則,敵軍的奇襲再突然,也能來得及反應。常年經受嚴格訓練,又不必像趙瑜那樣要爲全軍擔心,三千東海兵當然是安安心心在營中睡上了一夜好覺。

交趾人雖是做了一夜無用功,不過夜中出來做幌子的,肯定只是些雜軍。真正的主力也肯定在大營中安睡,靜待天明後地戰事。

趙瑜本有着弄些鼓號報復回去的想法,也有過派幾都人馬出城反擊的打算。不過都是想想便作罷了,他在交趾人的後方有一支艦隊作爲奇兵,用不着再冒險偷襲。--鳳-舞-文-學-網--

洗漱之後,趙瑜率着親兵上了城頭。城中的鼓號這時響了起來,百十道炊煙在城內冉冉升起,已是開始生火做飯了。而在城外,交趾人也開始準備早餐。一縷縷炊煙密密麻麻地繞着清化城,卻有數千股之多。趙瑜看在眼中,笑在心裡。從這些炊煙數來,李乾德應該是把被趕出清化城的百姓們都收攏了並養了起來。不然也用不着那麼多竈頭。

七萬多人,加上馬匹、戰象,每天的消耗的糧草就要上千石。而交趾人過河匆忙,運力大半應耗在了人馬上。而用在糧草轉運上的船隻必然不多----這也是趙瑜把絕大部分船隻都撤出南桑河地功勞,要是被交趾人現河道中有大批的東海戰船。肯定要先顧及糧道安全----以趙瑜估計,能有五千石已是多了。

交趾不是大宋,州縣中都有常平倉儲備,其在南方,唯一的糧囤正在趙瑜手中。只要東海艦隊封鎖了河道,憑李乾德手中的這點軍糧,三天之內,他就要收緊每的口糧配給,再過數,他就只能給自己的中軍主力供給糧草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若是無糧,軍心可就要出問題了。

炊煙淡去。頭高起。北門之外的交趾大營中開始擂鼓,很快,其他三門外的偏營也跟着擂鼓。一支支隊伍從四座營寨中奔出,數萬士卒在營前的空地上列陣。旌旗招展,陣列巍然,一面一丈多寬的黃龍大旗,就在北門主陣後地一座三丈有餘的高臺上迎風飄揚。

“當真是李乾德!”趙文放下望遠鏡,驚喜說道。能在大旗上繡着護國黃龍的,在交趾也只有李乾德一人有資格。

“當然!用耳朵聽就知道了!”趙瑜冷道。隨着北來的和風,一陣陣口號聲傳來,側耳細聽,卻是在呼喊萬歲二字----交趾此時脫離中原不過百餘年,漢語依然通用,何況漢家文明輻天下,不論本、高麗,還是契丹、交趾,呼起萬歲來,都是同樣地音。趙瑜、趙文如何聽不懂?

這聲音開始時甚是輕微,不過,高呼萬歲的人很快就多了起來。由百至千,由千而萬,人數越來越多,從北門延伸到東門、西門,再轉到南門,一時之間,清化城外四面八方都在呼喊同一個字詞。

萬衆共一呼其聲響遏行雲,直如天崩地裂一般。大地彷彿都在抖動,城頭上地一些碎石撲簌簌的往下掉落。從交趾軍陣中騰起的戰意,迎面而來,衝得人站不住腳。

“這是在示威啊!”趙瑜冷笑,神色絲毫不爲所動。

“這應該也是李乾德在鼓舞士氣!”趙文補充道。“前軍覆沒,主帥被擒,還丟了城池,交趾軍這時的士氣如果不鼓動一下,接下去的戰鬥也不好打。”

趙瑜哼了一聲,回頭看看邊的親衛。倒有幾人臉色白。他微一皺眉,他的親衛多是經過殺陣的老卒,他們都被眼前的場面嚇到,下面的士兵恐怕也免不了有些慌亂:“所謂有來有往,還是回敬一下好了!……傳令下去,讓炮隊號炮迴應!”所謂號炮就是隻放火藥,不放炮彈地空炮。很快,後方地炮壘一連串的驚雷響了起來,刺鼻地硝煙在空氣中瀰漫,一時之間,炮隊放出的號炮,把交趾人的萬歲之聲全壓了下去。這炮聲不是給交趾人聽的,而是要鎮定一下被萬歲聲震撼得有些浮躁的東海軍心。

鼓舞過人心,交趾人的陣勢開始變化。幾個軍陣撤到了大營邊,以豎着黃龍大旗的高臺爲中心,擺起了防禦的樣子。一支大約三千人的隊伍,排衆而出,在離北門豁口約一里的地方展開攻擊陣形。這隻軍隊衣甲鮮明,陣列整齊,軍容軍貌與其他交趾軍比起來,要強出許多,看起來像是主攻。

不過,這也只是攻城軍隊的一部分,在這支隊伍的兩側,各有兩千多士兵,擡着一具具兩三丈的長梯,做出要登城的樣子。其他三門,總計五六千的交趾軍也都擺出了百來具長梯。除此之外,卻別無其他攻城器械。不過這也怪不得交趾人技術水平低劣,在這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沒有資格在城市攻防戰的技術上,與大宋叫板。何況只有三五的時間,以交趾工匠的能力,能造出這些登城梯,也算是難爲他們了。

在交趾人佈陣時,東海軍也沒閒着。一隊隊士兵站上城頭,守城的兵械也運了上去。除北門,其他三個方向趙瑜各放了四個都,又把絕大部分的油料和柴薪分配給他們,雖然人數不足,但憑着這些守城利器,也足以擋下幾次攻勢了。

而北門處,雖然已確定是敵軍的主攻方向,站上城牆的就只有兩百人,隔着北門豁口正好一邊一都,但在城內,除去守候在炮壘和牆兩道防禦工事的六百士兵,趙瑜手上的一千預備隊卻也是配置在北門附近待命。

鼓聲隆隆,從城內城外同時響起。在戰鼓的催促下,一萬多名交趾士兵吶喊着,同時衝向了清化城。上萬人的嘶喊聲由遠及近,聲威震撼,比起前面的高呼也不遑多讓。

一里的距離轉瞬即逝,但面對進入程的敵軍,東海軍卻沒有箭的打算。數百架雲梯靠上了城頭,交趾兵們叼着刀劍,舉着長槍,蜂擁而上。這時,城頭上,一罐罐油料潑在了雲梯上,一束束點燃的柴薪順着雲梯滾下了城頭,火焰從雲梯頂上燃起,順了向下流淌的油路,轉眼就燒了下去。正踩在雲梯上的交趾兵,渾着火,慘叫着落到了地面。幾百個火團在地上翻滾嘶吼,很快便化作了一團黑炭。大部分的雲梯都守候已久的東海軍點着燒起,其餘幾十架雲梯上的交趾兵,雖沒有遭遇火攻,卻也沒能順利登城,當他們剛剛把頭探出城上雉堞,幾把長槍便同時搠了過來,槍尖直貫入腦,沒有一個得活。

登城攻勢不順,而衝擊北門豁口的三千交趾主力也沒能討得了好。就如同昨來試探攻擊的三批人馬,剛剛衝過了城牆殘骸,又步履艱難的從廢墟堆上跋涉而過,卻正正面對上六門加裝了霰彈的火炮。

火炮轟鳴,硝煙四溢。爆出炮口的無數鉛子把靠得稍前的交趾軍打得粉碎骨。如此慘狀,所有殘餘皆轉而逃,卻被一批批弩箭留在了城中。轉眼之間,三千精卒盡沒。

--鳳舞文學網----

鳳舞文學網爲衆多讀者免費提供各類小說,作品涵蓋了玄幻小說、武俠小說、科幻小說、軍事小說、恐怖小說、言等,並提供可電腦和手機閱讀的TXT、CHM、UMD、JAR格式的電子書下載。

http://www.fengwu.net?...??

第21章 戰船(上)第19章 海嘯第28章 攤牌(上)第14章 間奏(上)第10章 三國(下)第9章 三國(上)第6章 未來(下)第11章 和議(上)第64章 等待(下)第8章 未雨(下)第36章 海上(下)第23章 萬馬(下)第24章 喪事(下)第28章 雄心(上)第28章 焚城(上)第8章 交趾(上)第14章 父兄(下)第21章 戰船(上)第27章 野心(下)第9章 三國(上)第29章 攤牌(下)第43章 改制(下)第43章 帝位(下二)第28章 連橫(上)第60章 投奔(下)第21章 勇氣(中)第49章 聖公(上)第32章 局勢(中)第57章 九五(中三)第8章 四方(中)第15章 包圍(下)第52章 杭州(中)第35章 改變(下)第14章 父兄(下)第44章 決勝(中)第23章 風雨(上)第39章 湄嶼(下)第34章 經濟(中)第45章 決勝(下)第9章 四方(下)第44章 餘波(下)第9章 綢繆(上)第6章 天津(下)第33章 冬雨(下)第16章 變奏(上)第60章 投奔(下)第46章 亂象(三)第19章 衢山(上)第28章 傳言(上)第49章 聖公(上)第33章 南行(上)第16章 商戰(上)第24章 風雨(下)第16章 遭遇(上)第13章 西路(五)第6章 西路(三)第7章 四方(上)第16章 傳承(二)第36章 覆亡(下)第41章 大石(上)第53章 杭州(下)第23章 風雨(上)第58章 九五(下一)第52章 杭州(中)第47章 新年(下)第16章 船場(下)第15章 意外(下)第17章 遭遇(下)第10章 迎擊(下)第39章 故人第28章 連橫(上)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17章 遭遇(下)第27章 天子(下)第20章 百神第19章 開局(上)第31章 人心(下)第13章 硝煙(上)第33章 經濟(上)第22章 戰船(下)第58章 西軍(下)地十五章 硝煙下第33章 局勢(下)第1章 奇襲(上)第35章 海上(上)第30章 輕取(上)第60章 九五(下三)第55章 九五(中一)第9章 綢繆(上)第42章 改制(上)第21章 戰船(上)第28章 帝國(下)第14章 西路(六)第5章 東京(下)第26章 天子(中)第63章 等待(上)第9章 守城(上)第21章 傳承(四)第16章 船場(下)
第21章 戰船(上)第19章 海嘯第28章 攤牌(上)第14章 間奏(上)第10章 三國(下)第9章 三國(上)第6章 未來(下)第11章 和議(上)第64章 等待(下)第8章 未雨(下)第36章 海上(下)第23章 萬馬(下)第24章 喪事(下)第28章 雄心(上)第28章 焚城(上)第8章 交趾(上)第14章 父兄(下)第21章 戰船(上)第27章 野心(下)第9章 三國(上)第29章 攤牌(下)第43章 改制(下)第43章 帝位(下二)第28章 連橫(上)第60章 投奔(下)第21章 勇氣(中)第49章 聖公(上)第32章 局勢(中)第57章 九五(中三)第8章 四方(中)第15章 包圍(下)第52章 杭州(中)第35章 改變(下)第14章 父兄(下)第44章 決勝(中)第23章 風雨(上)第39章 湄嶼(下)第34章 經濟(中)第45章 決勝(下)第9章 四方(下)第44章 餘波(下)第9章 綢繆(上)第6章 天津(下)第33章 冬雨(下)第16章 變奏(上)第60章 投奔(下)第46章 亂象(三)第19章 衢山(上)第28章 傳言(上)第49章 聖公(上)第33章 南行(上)第16章 商戰(上)第24章 風雨(下)第16章 遭遇(上)第13章 西路(五)第6章 西路(三)第7章 四方(上)第16章 傳承(二)第36章 覆亡(下)第41章 大石(上)第53章 杭州(下)第23章 風雨(上)第58章 九五(下一)第52章 杭州(中)第47章 新年(下)第16章 船場(下)第15章 意外(下)第17章 遭遇(下)第10章 迎擊(下)第39章 故人第28章 連橫(上)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17章 遭遇(下)第27章 天子(下)第20章 百神第19章 開局(上)第31章 人心(下)第13章 硝煙(上)第33章 經濟(上)第22章 戰船(下)第58章 西軍(下)地十五章 硝煙下第33章 局勢(下)第1章 奇襲(上)第35章 海上(上)第30章 輕取(上)第60章 九五(下三)第55章 九五(中一)第9章 綢繆(上)第42章 改制(上)第21章 戰船(上)第28章 帝國(下)第14章 西路(六)第5章 東京(下)第26章 天子(中)第63章 等待(上)第9章 守城(上)第21章 傳承(四)第16章 船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