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 鄭偉

金國在會寧的儲位之爭已經告一段落,結果就是——沒有結果。

完顏吳乞買既想把皇位最終傳到自己嫡長子身上,但又沒有魄力和膽量更改勃極烈議事的制度,唯一能採取的辦法就是拖下去。

幸好完顏吳乞買和完顏阿骨打這一輩,還有一個嫡親的弟弟——完顏斜乜,也是名義上的皇位繼承人,因此決定第二順位繼承人的需要還不緊迫。

完顏吳乞買做出了一箇中庸的決定,任命完顏斜乜爲南京路都統,燕京留守。正三品。帶本府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

但是完顏斜乜年紀也大了,而且完顏闍母一直在燕京,故而任命完顏闍母爲同知留守事,正四品。帶同知本府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

吳乞買又任命自己的次子完顏胡魯(宗固)爲副留守,從四品。帶本府少尹兼本路兵馬副都總管。讓自己的次子向兩位叔叔多請教。

金國已經開始向宋朝學習大小相制之道。

在上一個冬季對宋朝的入侵中,金國未竟全功,在決定了南京路都統這個敏感的職位之後,諸位勃極烈繼續留在上京,商議再次入侵宋朝的事情,而完顏胡魯則先期趕回燕京,協助完顏闍母處理燕京政務。

經過這一輪去上京,開會,回燕京,完顏胡魯先到達燕京。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了。

完顏闍母已經探知,平州爲“附宋賊寇所奪”,他還不知道是正牌的宋軍奪取了平盧三州,仍舊以爲是心念宋朝的義軍乾的。

“叔父身爲燕京同知,自當掃平周邊匪類。”完顏胡魯毫不客氣。從金兵東路軍南下汴梁,完顏闍母和完顏斡離不合作無間,已經表明了他在太祖太宗兩系之間,站在哪一邊。

“那你去吧。”完顏闍母不善言辭,他無論輩分、官職、爵位都比完顏胡魯高,一點面子也不給當今皇帝的二兒子。

不僅不給面子,完顏闍母麾下,掌握着完顏阿骨打當年的親衛——一萬“硬軍”,他也不讓完顏胡魯調動。

完顏胡魯也是硬氣,他帶着自己的猛安三千人,又以副留守的名義調動周邊的渤海人、契丹人、燕地漢軍等等,一共湊齊了萬餘人,就直奔平州而來。

在完顏胡魯出發以後,完顏斜乜、完顏訛裡朵、完顏達懶、完顏兀朮、完顏蒲魯虎等姍姍來遲。金國大軍再次雲集燕山路。

吳乞買的嫡長子完顏蒲魯虎本希望和弟弟一起控制燕京,現在弟弟出征了,他便有了一個好藉口:“大軍當留在燕京,掃平側翼的賊寇之後再南下”。

拋卻完顏蒲魯虎的心態不談,現在燕京金兵面臨一個問題:是按照會寧商議的結果立即南下,還是先解決平州的賊寇?

金國此次的進攻方略,仍舊是東西兩路同時南下。不過西路是在太原取齊,完顏粘罕、完顏婁室、完顏銀術可再分路進兵。

東路還是阿骨打、吳乞買的嫡親子弟領軍,以完顏斜乜爲東西兩路主帥,坐鎮燕京。以完顏闍母爲東路軍都統國王,完顏訛裡朵、完顏兀朮、完顏蒲魯虎、完顏達懶等爲監軍輔佐。

完顏蒲魯虎先擺明態度,他要先掃平燕京周圍的賊寇,等弟弟回來。

完顏訛裡朵道:“南下攻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阿骨打系的子弟都要立即南下。

完顏蒲魯虎心中暗道:“哎呀,會拽文了,居然會說成語了,一定是那個漢兒劉彥宗教你的。好,我假意爭執一番,再送爾等南下。”

這次金兵南下,爲了鼓勵各部用命,設下了類似於分封的封賞:南朝諸路,誰打下來就是誰的。

故而完顏訛裡朵等人都要立即南下,打下自己的封地,而完顏蒲魯虎則另有打算,他要控制燕京,故意說所有大軍都要在燕京等着平州之戰的結果。

完顏家子弟一番爭論,都認爲完顏蒲魯虎不對,怎麼能用自家兄弟的生死擋着大夥兒發財呢?

最終達成協議:完顏闍母率領大軍南征,完顏蒲魯虎待掃平燕山路周邊的賊寇再南下。

“來的是完顏胡魯,總共一萬餘人?”史進聽到這個情報,嗤了一聲,“正好試試我們的新兵新陣。”

邱穆陵仲廉坐在上首,他想了想:“謹慎起見,還是要向將主報告。”

自有文書起草這報告給滄州送去。邱穆陵仲廉以自己手頭的兵力安排與完顏胡魯的戰事:“請張刺史率領本部,安守盧龍,鐵達、鄭偉,率領本部到灤州聽令。”

現在邱穆陵仲廉手頭的部隊,有史進和林沖帶領編練的五千新軍,分爲第一、第二團練廂,邱穆陵仲廉自領第一團,史進率領第二團。盧龍、灤州、營州各有一千餘人的守軍。總兵力接近一萬人,和完顏胡魯的兵力差距並不大。

五日後,金兵抵達灤州城下。

除去平州知府趙伯臻,現在在灤州負責守城的是燕人鄭偉。

鄭偉曾經是郭藥師麾下怨軍的一員。他的家人被女真擄走,與金人有血海深仇。在郭藥師降金後,他自拉部屬,成爲一支在燕山路的義軍,在真定和尚洞大會後,投奔的呼延庚。

兩萬金兵都集中在灤州城下,將全城團團圍住,城中只有一千守軍,城上衆人看見無邊無際的金兵,都面露驚恐之色。

鄭偉下令:“把青壯們都帶上城,讓他們看看。”

看什麼?傳令兵不明白,但還是遵令去召集青壯。

城中徵發的三千青壯來了一千餘人,在這面城牆上都擠不下了。軍漢和青壯都非常茫然,不知道鄭偉要讓他們看什麼。

鄭偉一點也不着急,他太清楚金兵攻城之前的一套作爲了。

金兵帶着千餘百姓,彷彿多是女子孩童。這些女子身上的衣衫被撕裂成條縷,勉強的遮住羞處,被那些金兵用皮鞭驅趕着,盲目的向前走着。金兵在離灤州城牆一里地之外停下來。一隊隊地騎兵其可將那些女子孩童團團地圍住。

那些金兵架起了鐵鍋。一些金兵走向那些帶着孩子的人羣,人羣裡開始亂了起來。一些衣衫破爛的母親帶着孩子跑向城門,金兵們衝上去,將那些孩子砍倒在地,然後屍體扔在滾燙的鍋裡。只剩下癡癡呆呆的母親在原地嚎哭,然後這些母親也被馬蹄踩死。

城上的青壯發出驚天動地的驚訝的嘶喊。

一些金兵們舉着孩子的屍體,向着城頭的守軍,嘲笑着,辱罵着。

一個騎馬的金兵跑到城牆下一箭之地,高呼:“速速投降,若是攻城,只消一個大兵上城,雞犬不留。”他打馬來回跑着,呼喊着這句話。

鄭偉取出弓箭,架好,一箭將喊話的金兵射下馬來。

他頭也不回,下令道:“傳我的話,讓城裡每一個人都聽到,‘城上親眼所見,金賊用巨鼎煮孩兒,你們的妻兒都會被吃掉,如果你們不守城的話。”

很快,這句話就傳遍了全城。

鄭偉還在城頭觀察着金兵,他大聲的吟唱起來:

母生我兮,父親養我。

日日勞作,歲以租賦。

胡虜來襲,貴人棄我。

死以抗兮,繁華寥落。

妻子離兮,親亡家破。

削木爲戈,血染紅巾。

寧歸黃土兮,不爲狄奴。

寧歸黃土,不爲狄奴!城上的軍漢紛紛重複着這句話,慢慢感染了城上的所有人。

巨大的吶喊聲傳了過來。金兵鼓譟着,千餘人驅趕着兩倍的壯丁向前填埋着壕溝。騎在馬上的金兵肆意羞辱着正在城牆上看着的宋兵,一個金兵縱馬將落在後面的健婦踩到在地,伴隨着被踩的婦人的哭喊聲。長聲大笑。驚恐的民壯加快了腳步,向着護城河蜂擁而來。

鄭偉咬了咬嘴脣,一絲絲惺味化在口中。看着兩側臉色不忍的手下,面無表情,在看着那些眼睛有如死灰的壯丁們,右手狠狠的向下一斬。身旁的的傳令兵立刻大吼,“弓箭手,準備!”。斜斜的彎弓被張開,指着下面準備填埋壕溝的人。

下面的人,聽到城上的喊聲,停了一下,金兵立刻追了上來,幾個人頭被砍了下來,人羣又繼續朝壕溝涌去。看着人羣進入了射擊的範圍。鄭偉臉色變了一變,揮手放箭。

看着被長箭射倒在地的壯丁,他長吸一口氣,口中的甜惺之氣更濃了一些。“寧爲戰死鬼,莫爲金兵奴!”鄭偉大吼一聲,旁邊的傳令兵立刻傳了下去,整面城牆上的壯丁們立刻大聲吼了起來。聲音振過天地,淹沒了城下淒厲的慘叫聲。

金兵攻城沒什麼稀奇,蟻附攻城而已,最開始幾天有云梯,後來加上了洞子車、鵝車。鄭偉將這些一一破解。

對鵝車就用巨大的鞦韆甩出橫木,將鵝車擊倒,鵝車頂上的人也摔死了。

對洞子車就扔火把,放火箭,燒塌就行了。

對雲梯就順着潑熱油,放滾木……

灤州城外的金兵營地,在一片困頓中甦醒過來。攻城十日,一萬人打不下千人防守的小城,金兵全軍已經非常疲憊了。

上了精品推薦,求收藏、月票、紅票。編輯說本書成績不好,對如何改進,大家可在書評區發言

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五節 潰兵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二十節 驚雷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二十節 驚雷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三節 郭永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七節 魯達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八節 激進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一十六節 目標冀州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五十一節 飛火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十四節 灤州第十三節 張灝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四十九節 任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八節 激進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十八節 宋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四節 棣州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十八節 收稅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八十二節 廢立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十六節 林銘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
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五節 潰兵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二十節 驚雷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二十節 驚雷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三節 郭永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七節 魯達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八節 激進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一十六節 目標冀州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五十一節 飛火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十四節 灤州第十三節 張灝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四十九節 任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八節 激進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十八節 宋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四節 棣州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十八節 收稅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八十二節 廢立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十六節 林銘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