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節 戰功

這時,就見前方塵土飛揚,金兵大約一個謀克的前哨已經迫近了。

關力原大呼:“神臂弓準備。”

軍漢們用腳踏開神臂弓,準備射擊。

金兵的哨探在陣前觀望了一會,可能是後方來了命令,他們開始向着西面橫向運動。漸漸地遠離了宋軍陣地。

關力原全神貫注的盯着金兵,金兵跑遠之後,他登上戰車遠眺,發現在西面十多裡處,有大片的煙塵,看來是金兵大隊從西面繞路跑掉了。

關力原站在戰車上,愣了好久,才說道:“金賊已經破膽,根本不敢上來交戰,我軍大勝!”

“萬勝!萬勝!萬勝!”

關力原本想以五百人力扛一萬女真,打一場驚天動地的血戰,沒想兵居然臨陣繞路逃走。關力原撲空了,差點用力過猛閃了腰,訕訕的領着全指揮往寧晉覆命。

完顏訛裡朵從三團和六團的車陣前撤退後,金兵大隊撒馬狂奔,甩開了郝思文的追殺。

金兵在出徵得時候一萬六千騎,兩萬匹戰馬,現在惶惶然的往回走,只剩下一萬兩千騎,人人單馬。

在前面的哨探發現又有宋軍擺下車陣,雖然看起來宋軍只有幾百人,但金兵已無戰心,完顏訛裡朵指揮全軍向西繞開宋軍,再北歸。

這一繞就靠近高邑縣城,城中王德瞅到機會,出城追殺了一番,得了不少首級。

完顏訛裡朵此番大敗,當晚回到平棘城下,第二天就解除了對平棘縣城的包圍,全軍北上,退回了真定休整。側翼的完顏兀朮也從滹沱河北岸撤退,回到保定路休整。而最南面的韓慶和部最終被殲滅,韓慶和自殺。自建炎元年冬天開始的金兵第三次南下大致落下帷幕。

呼延庚率軍到平棘,與姚友仲見面,姚友仲謝謝他解圍之恩,自不必說。而姚友仲問起整個解圍的過程,呼延庚只是把王德和索超的功勞講述了一番,又說自己率領大軍截斷完顏訛裡朵的糧道,完顏訛裡朵糧盡而退。

姚友仲感到呼延庚的話不盡不實,但面對自己解圍的恩人,也不好催問。呼延庚在三月二十日回到了滄州。

第二天,呼延庚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戰役總結,而重點是百虎奔雷箭的使用效果。根據三團和六團打掃戰場後的斬首數,發現火箭齊射聲勢雖大,但命中率只有百分之八左右,好多金兵是被嚇得掉下馬去或者被驚馬掀到地上,再被同伴的坐騎踩傷,最後被打掃戰場的宋軍收人頭。

這一仗打完,便要開始報功,王貫清寫了一封報功的表章,呼延庚看過之後,扔回給他:“不行,功勞太大。重寫。”

王貫清不解:“斬首,繳獲都是如實數字,顆顆首級皆可點驗,絕無虛報功勞,而且我軍以六千破一萬六……”

“閉嘴。”呼延庚喝止他,“就寫平盧鎮撫使司出一萬奇兵,斷完顏訛裡朵糧道,虜酋糧盡而逃。南面殲滅韓慶和,照實報功,把王德、索超的功勞多寫一些。”

王貫清不敢爭論,又重新寫了一份。這份報功的表章分作三部分:

一是王德、索超恢復各個縣城的功勞。

二是普六茹伯盛率領的紅巾軍,圍困韓慶和的功勞。

三是平盧鎮撫司出軍一萬,阻擊完顏訛裡朵,斬首三千,奪馬兩千匹。

呼延庚看完大怒:“前兩條尚可,第三條你怎麼不按我的吩咐寫呢?”

王貫清爭辯:“王淵斬首百餘,報稱擊破金兵兩萬。李成迫退大名府城下金兵,報稱堅守大名府功第一。將士苦戰斬首三千,如不予記功,將士豈不寒心?”

“斬首之功,我自會嘉獎,小子安得多言?若不聽我話,你這文書不做也罷。”

見呼延庚發脾氣,王貫清退下去按照呼延庚說的修改。呼延庚拍拍腦門,頭疼啊。

神水峽之戰後,呼延庚心裡憋了一股窩囊氣。在接到解圍命令後,他一心想着好好打一仗,沒有考慮太多其他方面的事務。偏廂車,聯裝火箭都用上了。洨水西岸之戰,戰果出奇的好,光斬首就有三千,呼延庚立刻感覺麻煩大了。

洨水西岸的戰果,會讓朝廷對戰局盲目樂觀,無論是李綱、宗澤、張叔夜,還是趙構、黃潛流、張益謙等人,都會以這一戰的戰果來衡量宋金雙方的戰力對比。既然這一仗用火箭打得這麼順利,那發動汴梁左近的工匠,大造火箭,豈不是可以一年復燕,兩年平遼。

而比盲目樂觀更可怕的,就是朝廷覺得金兵的壓力小了,開始走上限制武臣的老路上去。到時候,往滄州派監軍,限制糧草,分化下屬等等手段還算客氣的,最大可能是把自己調回汴梁,給於高位,圈養起來,那自己在河北的一番心血就白費了。

這還是比較正常的,更可怕的是,趙構、黃潛流一干人還盯着自己呢,誰知道他們會使出什麼陰險手法。

因此,呼延庚現在要淡化洨水河西岸的戰果,把王德頂到前面去。爲了平衡,爲普六茹伯盛手下的紅巾表功,藉機改善一下紅巾的裝備。

樞密院和宣撫司可不是隻通過呼延庚這一家瞭解河北戰局,宗澤就在大名督戰,河北西路招撫使張所,河北西路轉運使張益謙,河北東路提刑使郭永等人都會上書,這三千斬首瞞是瞞不過去的。

王貫清又改了好幾稿,終於把三千斬首在王德、索超和紅巾軍身上攤出去兩千,沒有太明顯得破綻,呼延庚這才作罷,將表章給樞密院送去。

暫時解決了“隱瞞戰功”的危機,呼延庚回到內宅,黛絹正在做家務,張嬋和王彥淑坐着說話,王彥淑正說着一個琵琶的彈奏之法:“待官人得閒,差人去汴梁購一臺琵琶來,奴婢便演給夫人您看。”

張嬋看見呼延庚進屋,便站起來:“官人今日回來好早。”

呼延庚笑了笑:“剛打完仗呢,抽空多歇息一下。”

王彥淑也站着:“奴婢去給黛絹幫忙。”於是出去把門帶上了。

她一出去,呼延庚和張嬋兩人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呼延庚走上兩步,輕輕抱住張嬋。

“大白天呢,相公。”

“莫非到了晚上,便有什麼不同?”呼延庚取笑道:“還有兩個月就十六了,你着急嗎?”

“我纔不急。”

“那先親親。”

兩人黏在一處,直到晚飯時間,四人一起用過飯,呼延庚道:“你們平日在家中,做些什麼打發時日?”

“看書,做做女紅,做做家務。”

“那還真夠無聊的。今天有空,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難得和家人呆在一起,呼延庚使勁的哄張嬋開心。但他也不知道張嬋愛聽什麼故事,只好撿自己熟悉的講。

眼下是宋代,他就開始講《說岳》,故事的大概梗概呼延庚還記得,他把故事背景改在晉朝,把岳飛換成了祖逖。他剛說到祖逖進京考武狀元,槍挑小樑王,張嬋便道:“妾身不懂,晉代的時候,怎會有狀元?”

“講故事嘛,意思就是祖車騎壓倒了晉朝的世家子弟。”

“祖車騎本就是世家子弟,要不也不會在魏晉之時成爲車騎將軍,統率大軍。而且永嘉的樑王司馬禧,與父司馬澹俱被被石勒兵所殺,此後歷代樑王皆懦弱,豈會應武科?”

“好吧,待爲夫好好看看晉書,再給你們講故事。”他忽然想到,張嬋能隨口說出晉代的樑王是誰,很奇怪啊,便問張嬋。

張嬋道:“父親治《晉書》呢。”

衆人又閒聊了一會,天色漸晚,張嬋道:“官人今天故事沒講成,不樂意呢,彥淑,你哄哄官人吧。”

“是!”

待屋裡只剩兩人,王彥淑笑了起來,呼延庚一把抱住她。

“急色!主人可想念妾身?”

“想。”呼延庚壓倒了她。

王彥淑婉轉鶯啼,承受着。

不知道過了多久,呼延庚休息好了,讓王彥淑伏在牀上,手指輕輕的劃過她的脊背。

“主人出征前,女婢給主人提過鄆王妃。”

“嗯?怎麼這時候說起她來?她到底要我幫什麼忙?”

王彥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主人和鄆王打過交道嗎?”

“未曾打過交道。”呼延庚知道在趙桓登機前,趙楷爭過皇位,但在趙桓成爲靖康皇帝后就消停了,但他不提,看王彥淑做什麼把戲。

“那主人對鄆王觀感如何?”

“都沒打過交道,談何觀感?”

“唉,要知道主人對鄆王的好惡,奴婢纔好開口爲鄆王妃說話啊。”

“到底是什麼事情,弄得這般神秘?”

王彥淑不再做聲,而是爬到呼延庚身上來,爲他吮吸起來。

求收藏,評論,謝謝大家。

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九節 阻擊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七節 魯達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二節 踹營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十六節 林銘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四十一節 六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十四節 灤州第七節 魯達第八節 激進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七十節 奪權第四節 棣州第三節 真相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十九節 陣地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九十二節 品字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五十五節 混亂
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九節 阻擊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七節 魯達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二節 踹營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十六節 林銘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四十一節 六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十四節 灤州第七節 魯達第八節 激進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七十節 奪權第四節 棣州第三節 真相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十九節 陣地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九十二節 品字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五十五節 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