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

“此次肅正討伐,當全力摧毀代州之宋軍,之後進行高度分散之部署兵力,隨後即依靠這些分散的據點,對宋軍返復進行機敏神速的討伐,使殘存匪團得不到喘息時間和安身處所。”

完顏闍母領着自己的硬軍,在河東北部的山區行進着,頭腦裡回想着他和完顏粘罕達成一致的肅正討伐方略。

完顏闍母在真定燕西等地與馬擴趙邦傑等紅巾作戰已經一年多了,來去如風,在山間分散居住的紅巾帶給完顏闍母巨大的困擾。

但完顏闍母也總結出一套對付紅巾的辦法。他將硬軍按謀克分散佈置,卡住西山上的各處要點,裝備和訓練都不足的紅巾即使以數倍兵力,都很難啃下金兵一個謀克。

而一個謀克的據點遇襲,則會引來大隊的金兵圍攻。如此往復以後,馬擴所部逐漸消耗掉,而且很大一部分紅巾因爲看不見勝利的希望而逃散了。

這一次,完顏闍母將對付紅巾的方法帶到河東。

而完顏粘罕也進一步總結了數次南下的經驗教訓,“我等要統治河東,不要滿足於一時的宣撫,重在永遠獲得民衆,特別注意以下諸事”

(一)復活縣政,重視降官和俘虜。以往稍不如意,金國就把被俘的宋朝官員亂棍打死,這樣只能派女真、契丹甚至草原諸部去統治宋民,而這些人將部落的方法用來統治宋民,往往激起民變,爲紅巾增加了無限的兵源。

(二)徵用籤軍,金兵每佔領一處,就用籤軍修建烽火臺,宋軍和紅巾若想抄金兵的後路,金兵主力則可以依據烽火趕回。

(三)以往金兵擄掠流民時,只要青壯和女子,而老弱任其餓死,現在改爲全部擄掠爲部民,而且最好不拆散家庭,全家都在金兵治下“幸福生活”的話,青壯不容易被煽動反叛。

(四)金兵不得干擾田間的耕作,以便到秋收時能順利收取糧食。

(五)重視籤軍的訓練,儘可能的將籤軍轉化成正軍。

這就是完顏粘罕提出的“宣撫五策”。此次完顏粘罕和完顏闍母兵分兩路,進攻代州,都要嚴格遵循這五策。

五月五日,呼延庚收到了大同金兵南下的消息。五臺山及其東部山嶽地帶,東西約四百里,南北約二百里。這一地區,素來貧瘠,金軍從未駐兵,呼延庚故而可以安然壓服代州豪強。

雖然路家等豪強勾結金兵,一共有近兩千金兵從忻州方向過來攻打繁峙縣,埋伏呼延庚,並襲擾雁門等地,但畢竟不成氣候,補給耗盡之後金兵就退去了。

呼延庚的勢力日益擴大,建立了鞏固的根據地,並將代州納入了范陽鎮撫司寄鎮所在。即范陽鎮應該在的涿縣目前在進兵控制下,范陽鎮移鎮到代州,並伺機恢復涿縣。

目前范陽鎮撫使邱穆陵仲廉尚在平盧,呼延庚以四鎮都統制的名義暫行鎮撫使的職權。

完顏粘罕和完顏闍母來自大同方向,除了爬過山間小路,唯一較爲平坦的路徑就是雁門關。另一條路則比較繞遠,需要從河北方向走飛狐陘。

呼延庚命令陽繼忠把十一團分作兩個部分,三個指揮守雁門關,兩個指揮守瓶形寨。這兩個位置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加上呼延庚所佈置的曲折型壕溝,想必定能擋住兩個方向的敵人。

而其他三個團加緊訓練。包括作爲主力的第十二團,團司馬趙邦傑要儘快熟悉這種車陣花裝團的作戰方式。

完顏粘罕從大同帶來一萬正軍,一萬籤軍南下,不出呼延庚所料,被擋在了雁門關下。

但呼延庚高估了瓶型寨的防禦能力,它畢竟只是個宅子,不是城池。而且這個寨子除了將東面的飛狐陘封死以外,面向燕山與恆山,恆山與太行的兩個谷口,只是瓶身狀的寨牆能夠打擊和封鎖這兩個谷口,並沒有將它們封死。

而完顏闍母吸取了上次在飛狐陘的教訓,這一次是從北面來,穿過燕山和恆山之間短暫的峽谷,從北面攻打瓶形寨,並逐漸繞過瓶形寨,大有封死西面太行與恆山的谷口,斷絕瓶形寨補給之勢。

瓶形寨的守軍對形勢判斷很準確,在給金兵一定的殺傷之後,就向繁峙方向撤退。

這兩個指揮在撤退的時候,督促沿途的塢堡撤退。部分塢堡都服從了,扶老攜幼,牽牛趕馬撤走。但有個叫寶興軍寨的地方,主事人姓羅,拒絕全寨跟隨撤走。

寶興軍寨是以前宋軍的駐軍所在,但在金兵第一次南下之時被放棄。後來代州豪強羅家佔據了這個軍寨,加以修繕之後,作爲塢堡。

“爹爹,孩兒不懂,爲何不隨着朝廷軍馬撤走。”羅家的長子羅青問自己的父親。

“兒呀,你還不明白嗎?無論是金國、宋國,他們就像這大風一樣,把什麼東西都颳走了。金國的風凌厲些,宋國的風柔和些,但實際上又有什麼區別呢。”羅家家主羅乙教訓自己的兒子。

“但大風颳過後,紮根在這土地上草木,纔是這土地的主人,就像你爹我佔了這軍寨一樣。”

羅青還是有點不放心:“可是,金賊實在兇猛,他們打進寨子來,爹爹孩兒興許能殺出去逃得性命,寨中婦孺可就慘了。”

羅乙笑道:“你爹我在大同的朋友,寫信來告訴爹爹,大金兵這次,不殺人,不放火,不搶糧食。”

第二天,大金兵就到了,羅乙派了羅青帶了牛羊酒水去犒勞勞師遠來的大金兵。

完顏闍母見到犒勞,親自接見了羅青,責問道:“大金兵路過貴寨,就送這麼一點酒水嗎?”

羅青出發之前,就和父親商議過,恐怕區區的犒勞填不飽金兵的胃口,羅乙便給羅青定下了步步退讓的策略。羅青便按着父親的吩咐道:“大軍過境,自當奉送糧草。只是本寨人少力薄,只能勉勵報效。”他這是退了第一步,提供糧草。

完顏闍母道:“這是什麼話,運內諸州都是大金的轄地,各寨都要向大金交稅,怎地提供點糧草,還好似施捨一般?”

羅青只說本寨已經不寬裕,提供糧草已經勉爲其難。

按照羅乙德佈置,羅青在糧草的數目上和完顏闍母討價還價,最後咬牙出血,這算退讓的第二步。

但完顏闍母根本不理這茬,而是勃然大怒:“我大金好心好意,要不殺人,不放火,不搶糧食。但你們這些刁民,卻連稅也不交了,真是豈有此理。”

完顏闍母乃金國都統國王,太祖親弟弟,久經戰陣,平日說話便有一股威嚴在,何況發怒。

羅青當場嚇得發抖,:“就是我寨中人人食粥,也將糧草全部供給大金。”

完顏闍母道:“這纔像話,儘快把糧草運來吧,本王還要去追擊宋兵。”

羅青如蒙大赦,回寨與父親商議。羅乙道:“既然他急着要糧草,肯定給予南下,把寨子裡一半,不,六成的存糧都給他送去吧。”

羅青當天晚上連夜將糧食送入金營。

完顏闍母問道:“我這裡一萬餘人,你只給這點糧食,要本王餓肚子嗎?”

羅青哀告道:“本寨兩萬餘人,婦孺有七成,從明日起只得人人喝粥。”

“呸,你有兩萬餘人的大寨,就算每人交一石糧食,也不至於這麼點?休得欺瞞本王。”

羅青反覆哀求,完顏闍母終於鬆了口:“沒有糧食,便將金銀珠寶來抵用。”他隨手拿起一個酒盅,“也不要多,你寨你每人交這樣大一塊金銀便罷。”

“每人一塊酒盅大小的金銀,寨子裡拿不出來呀。”

完顏闍母反覆恐嚇,羅青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完顏闍母道:“本王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你先將金銀交來,只要數目足見你的誠心便可。”

第二天,羅青就押送着寨子中收羅的金銀去闍母寨中。

完顏闍母看到金銀數量少,半晌沉默不語,羅青在一旁提心吊膽的候着,終於,完顏闍母說道:“看來你寨中確實已經空了,就交這麼多嘛。”

羅青千恩萬謝。完顏闍母又道:“大軍在寶興軍寨耽誤了這麼久,讓各猛安謀克到寨子中歇息一番。”

羅青知道這“歇息一番”,就是要寨子中的女眷出來陪客,他正想拒絕,完顏闍母眼睛一瞪:“已經減免了貴寨的稅收,連歇息一番都不行嗎?”

羅青只得又回去與羅乙商議。兩父子計議良久,“糧食已經出了,金銀已經給了,現在去得罪大金兵,那就什麼都白做了。”

他們決定把羅家的女眷藏起來,其他依附羅家的寨民就顧不得了。

完顏闍母帶着一干孛堇,浦裡衍,草原蠻部的頭領和親兵們來到寶興軍寨,羅乙帶着羅青已經等在寨子門口。完顏闍母正要入內,突然想起一事:“把寨子裡的兵刃都收了吧。”

要收兵刃?

“不交兵刃,莫非想謀害本王?”

求宣傳,求月票。

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七節 魯達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十四節 灤州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十六節 平州第五十節 旁牌第三節 廝殺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七節 魯達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十八節 守營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十五節 盧龍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十八節 收稅第三十節 龍崗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三十節 襄垣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十一節 獎懲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九十節 保塞第三十八節 孟津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十節 練兵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八節 金慄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
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七節 魯達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十四節 灤州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十六節 平州第五十節 旁牌第三節 廝殺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七節 魯達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十八節 守營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十五節 盧龍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十八節 收稅第三十節 龍崗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三十節 襄垣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十一節 獎懲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九十節 保塞第三十八節 孟津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十節 練兵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八節 金慄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