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節 保塞

完顏達懶來到書房,劉乃剌吾和送信的兩人已在恭候。看到他進來,慌忙拜倒在地,送信的道:“見過都統大人。”

“起來吧。”完顏達懶笑吟吟將他二人扶起。衆人落座,他問道:“貴使今來,有何貴幹?”他睃了兩人一眼,面色一沉,道,“敢是河間有變?張安撫在河間活得不耐煩,要來找本都統的麻煩?”丁完顏達懶的漢話講起來也有模有樣。

“都統大人放心,河間並無變動,張安撫叫小的來,只要表明兩家互不相侵之意。”那送信的懷中取出一物,雙手遞上,道,“此爲霸州、莫州、滄州的佈防圖,莽夫呼延庚的具體防禦,此圖上一目瞭然,爲表誠意,張安撫特命小人送上。”

完顏達懶面色轉和,接過來瞧了眼,隨手丟在一邊,道:“張安撫好會取巧,霸州莫州且不說,滄州在東面靠海,本帥飛過去打他麼?”

劉乃剌吾在邊兒道:“要講誠意,張安撫做的確實不足啊。”

他兩人一唱一和,送信的出乎意料,有些着急,道:“我家安撫還爲都統獻上一條妙計,都統只要虛張聲勢,攻打霸州和莫州,讓呼延庚將兵馬都調到莫州去,此時我家安撫放開河間的道路,都統直取滄州,毀了呼延庚的老巢。”

完顏達懶道:“哇哈哈,果然妙計,適才說笑耳!只是張安撫定下這條妙計,可有什麼要求?”

“我家安撫只求兩不想犯,讓他守住河間,在朝廷面前交待得過去。”

完顏達懶向北邊拱了拱手,道:“這個容易,我大金南下,全因貴國失信。待我大金懲治了呼延庚這等無信之人,自然止息兵戈。吾還要上奏天子,報請張安撫德功勞。”

送信的大喜,又起身拜倒:“多謝都統大人厚意、美言。”

完顏達懶轉了身子,一手支在案上,扶住頭,盯住送信的,似笑非笑,說道:“只是吾有一點疑問,呼延庚前日便佔據雄州,張安撫也不提前知會一聲,未免太不夠朋友。”

“呼延庚素來我行我素,他進佔雄州,我家安撫也不知道。”

“呼延庚佔據雄州,這雄州正在莫州的西面,本都統便打不着他了。貴安撫可否現在就放開河間道路,讓大金兵去抄他的後路?”

送信的面色一變,佯笑道:“都統大人又在說笑了,在這正面不打起來,呼延庚在滄州的守軍便調不出來。”他心中暗想,索虜也會用計麼,可惜啊,假途伐虢,我們老祖宗一千多年前就用過了。

完顏達懶對送信的點點頭,從頭到腳瞥了他眼,說道:“那張安撫用什麼作保?我要是和呼延庚打得熱火朝天,貴安撫動也不動,本都統不是虧了。”

“都統不必擔憂,張安撫願意向大金兵讓出君子館!”

位於河間府城以北,滹沱河東南岸。其戰略地位之重要,只需要一句話概括:瀛洲門戶。當年君子館之戰,數萬宋軍堅守君子館,被遼軍包圍,最後損失兩萬餘人,但遼軍也損失慘重。

現在張益謙爲了表達對完顏達懶的誠意,願意把君子館交給金兵。

完顏達懶站起來,轉了兩轉,道:“好,乃剌吾,你去接收君子館。咱們和張安撫,可謂君子協定,以君子館做抵押,可謂天意。”

完顏達懶大笑,在座四人,一起跟着大笑。

正事辦完,送信的兩個自有人送走。

完顏達懶留下了劉乃剌吾,又派出侍衛,急召城中諸將。

一人道:“河間來人了?都統相召,可是爲的此事?”

說話人五大三粗,紮了滿頭的小辮子,兩個大金耳環,一搖一晃的墜在箭頭。人長的粗糙,說話聲音卻又尖又細,正是完顏達懶麾下另一員愛將僕散修德。他和劉乃剌吾正相反,他保留了本族的女真姓,卻取了個漢名。

完顏達懶道:“不錯,張益謙這個賊官,要賣了呼延庚,卻不肯給一點好處。只肯先讓個叫做君子館的小村子。”

僕散修德道:“然則,都統怎生應對的?”他與其它諸人不同,素好漢人文學,講話文縐縐的,很有點文化人的樣子。

完顏達懶道:“還能怎生應對?本都統敷衍一番了事。眼下要緊的,是呼延庚去了雄州。本都統在保定,本不想生事,呼延庚這不知死活的,跑來和本都統爲難。”

堂下炸了鍋,亂七八糟的,有人嚷嚷立刻出軍,給呼延庚個好看;有人道需得冷靜,別叫是呼延庚有什麼計謀。有的則以爲,不管什麼計謀,保定三萬金兵一押上去,一力降十會。

完顏達懶問僕散修德,這是他最信任的將領:“你怎麼看?”

僕散修德道:“兩年前,呼延庚在太原突然冒出來,和我大金兵交手也有十幾次了,很是讓我大金吃了幾次虧。雖然聽說他在河間才一萬多人,但不可小看,這次不僅我們要出軍,還要派人到燕京請援。”

完顏達懶慷慨擊掌,道:“沒錯,不能我們幾部在前面苦戰,蒲魯虎在燕京看笑話。”

說到底,金國現在還是部族社會,各大酋長分領一步,誰損失大了,戰果小了,都會引起不平。

僕散修德道:“都統此次可要出多少兵馬,留誰守城。”

完顏達懶道:“城中各個猛安的軍隊三日前就已集合,其它各個州縣的兵馬正在向保塞集合。”

僕散修德道:“二太子至少當派萬人前來。只是二太子向來不好說話,都統當向燕京派出得力之人,對二太子曉以利害。”

“他算什麼二太子,本都統派人也不去找他,而是直接找斜乜。”歸根到底,完顏斜乜纔是燕京的最高官員。

保塞本有金兵和籤軍等六七萬人,其中良莠不齊,完顏達懶想一次性的解決呼延庚,只會帶五千女真、五千契丹、五千渤海人,一萬五奚人;再加上燕京派出一萬人,兵力是呼延庚一倍以上。這樣子,可保必勝。雄大白佔領雄州第四天,南易水河北岸,一匹快馬到了霸州州城下。

城上的軍卒問道:“怎麼了?”那哨探沒有回答,展開手中的小旗,高高招展,叫道:“十萬火急!重大軍情。門內兄弟,速速開門。”

但凡有重要軍情,哨探允許城內馳馬。他奔入城門,馬蹄的的,直奔州衙。霸州百姓早已逃亡,現在城中居住的大多爲駐軍。

那探馬入了州衙不久,很快,戰鼓敲響,鼓聲沉悶、短促,便如一陣驚雷,在霸州的上空滾滾而過。

士卒們交頭接耳:“聚將?”有人道:“看來有仗要打了。”有經驗的軍官都知道,往往聚將之後,必是點兵,不夠資格前去帥帳的,紛紛約束部下,禁止其喧譁、亂動,低聲的喝斥聲此起彼伏。

聚將鼓響,三鼓不到者,杖一百。

呼延庚升堂坐帳。親兵侍衛執起槍戈,對面排開,一個個面目嚴肅,挺胸直立。肅殺之氣,充盈衙內。呼延庚沉聲道:“升堂。”

兩個大門口的侍衛,一左一右,同時發力,打開了大堂的大門。

一鼓歇,近處的軍官,指揮使以上者盡數到;二鼓歇,遠處的軍官,指揮使以上者盡數到;三鼓歇,全城軍官,指揮使以上者盡到。

現在駐屯霸州的,除了雄大白的第四團,呼延庚起家的五團盡在霸州,而其餘諸州的守衛,則交由新保甲和行業公會的武裝衛軍去負責。諸軍官按着所屬團練廂的次序,排好隊伍,站定。呼延庚掃了眼,道:“點將。”

專有點將官,掌職軍官花名冊的,翻開來,依照順序,一一點名,被點到的軍官出列應諾。幾十個人名,點的很快,那點將官回奏:“都頭以上軍官共計三十七人,俱到。”

呼延庚點了點頭,面沉如水、不怒自威,他輕輕說道:“清場。”

堂內商議軍機,大堂當大門緊閉。堂內外的親兵、侍衛盡數退下,在規定的距離外,組成橫隊,牢牢護衛。

哨探上來,先朝呼延庚行禮,繼而面向諸軍官站立。呼延庚言簡意賅,直接點出主題,道:“諸位,保塞敵情有變,具體情況,請這位兄弟給大家講講。”

呼延庚所部軍紀甚嚴,保塞敵情有變的情報,不可謂不重要,但是諸軍官沒一個人開口說話,最多,熟悉的人間眼神交流一下。

帳內鴉雀無聲,那哨探道:“回都統制,回諸位將軍,小人昨夜換班到的保塞。在城外伏了一夜,今早黎明,見有索虜的異動。一部約三萬餘人,出了東門,往雄州方向開進。”

說完了,又行一禮,呼延庚揮手命其退下。呼延庚命人在大堂上掛起一副簡易地圖。雖然是按照等高線圖畫的,但呼延庚故意畫得十分簡略,只是標明瞭保定路各個州縣的位置,幾條黑線表明河流,山川險要一概沒有,更不用說等高線了。

感謝大封推,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四十節 打探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三十節 沁水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三節 真相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十八節 守營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十五節 盧龍第三節 廝殺第十四節 灤州第三節 真相第三節 真相第三節 廝殺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節 圍解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八節 突圍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十二節 宣贊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五節 河間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十八節 守營第八節 金慄山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一節 出軍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八節 金慄山第七節 馬場第六十六節 茂德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六十六節 問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十六節 平州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節 出軍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十九節 束伍第二十節 驚雷
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四十節 打探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三十節 沁水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三節 真相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十八節 守營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十五節 盧龍第三節 廝殺第十四節 灤州第三節 真相第三節 真相第三節 廝殺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節 圍解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八節 突圍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十二節 宣贊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五節 河間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十八節 守營第八節 金慄山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一節 出軍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八節 金慄山第七節 馬場第六十六節 茂德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六十六節 問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十六節 平州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節 出軍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十九節 束伍第二十節 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