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節 襄垣

馬擴正準備下令,全力圍攻太原,突然有河北行軍司送來的命令。普六茹伯盛接過命令看了一眼,嘿嘿一笑,遞給馬擴。

馬擴也是長嘆一聲,張克戩問道,:“何事?”

“軍情有變,行軍司要把成德,魏博兩軍留在河北,攻打大名。”

“哎!軍令如山,本來說的是先打太原,怎麼又要去打大名呢?朝令夕改,恐非……”

普六茹伯盛站起身來:“待我寫一封信,向行軍司陳情,眼見太原這都到碗裡了,還能飛了不成。”

馬擴道:“招討稍安,這信件一來一回,少說也要半個月,大軍還能耗上半個月不成?眼下河東境內,主力軍也有麟府軍、鄜延軍、天雄軍三萬人可用,更有數十萬巡防營,百萬保甲。”

“只是太原城高池深,若是蟻附攻城,只怕傷亡不小。”

馬擴也站起來,在屋子中踱着步,河東保甲,可只怕以說都是老百姓,讓他們到太原城下去填壕,馬擴着實不忍心。

“不若,我等先打襄垣。”普六茹伯盛分析說,“襄垣的完顏銀術可一旦被我軍圍上,他兒子還不拼了命來救他,就可以圍點打援。”

馬擴沉吟半晌:“虜酋完顏銀術可身邊,兵馬甚衆,不在天雄等三軍之下,以一敵一,未必能吃得下,若是集中巡防營,與金賊正面野戰,只怕巡防營力有未逮。”

“有天雄三軍在,輸是不會輸的。巡防營也好,保甲兵也罷,吃了這麼久的糧,也該拿出點力氣來。”

“招討使,”馬擴有些氣憤,“我們吃的糧草,也是一屯一屯的保甲交上來的。是我們吃他們的糧食,不是他們吃我們的。”

“好了,好了。”張克戩打圓場,“誰吃誰的,國難當頭,都要出來打仗。請承宣使調兵遣將。”

三十日拂曉,由沁縣南下的天雄軍向襄垣城發起攻擊。城中似乎沒有多少金兵,金兵放棄城關據點,收縮到城裡。

天雄鎮撫司兵馬鈐轄魯智深揮舞着鐵禪杖,先架上十幾臺槓桿式投石機,往城樓上亂扔泥彈,見城牆上退卻之後,魯智深命令巡防營蟻附攻城。

巡防營擡着雲梯,不顧性命的爬上去,誰知城頭上看泥彈歇了,探出身來,弓箭,沸油,拍杆一股腦兒招呼上來。

整整攻了一天,巡防營傷亡慘重,到申時仍未登上城牆。

魯智深將手上的水壺一甩:“打起火把來,今晚不管死多少人,也要衝上去。”

這時有軍漢來報:“馬太尉來了。”

魯智深見過馬擴,馬擴問了問攻城的情況,說道:“軍中有炸藥,又有現成的爆破箱,爲什麼不用?”

“太尉,爆破箱可貴也。”

“那任命便不值錢嗎?巡防營也是河東子弟。”

魯智深遂改變戰術,組織工兵用裝滿了火藥,密封好的木箱子爆破城門。隨着一聲巨響,宋軍從缺口中沖人城內,與敵軍展開巷戰。敵軍傷亡診重,步步後退。一個時辰而下襄垣。

全城大索,不見完顏銀術可。將俘虜抓來審問,得知完顏銀術可已經率領金兵大部退往長冶。

襄垣縣衙,馬擴對魯智深道:“將軍是出家人,怎的對本鄉子弟如此鐵石心腸。”

“太尉,慈不掌兵呀。”

“軒轅道所言,人人在凡間積累的功業,到天國都有神職,主力軍是精銳,其中多有忠貞銳士,凡戰,當銳士爲先。將軍,你想想,銳士若不是身先士卒,豈能讓巡防營甚至保甲兵心服。”

魯智深拜服:“灑家絕非貪生怕死之人,只想保留精銳與金賊決戰。太尉教訓的是,再戰長冶,定然率軍先登,提了完顏銀術可的頭顱來見”

完顏銀術可已經將自家主力集中到了長冶,龜縮待援。馬擴召集天雄、麟府、延綏三軍的將領們商議。

“虜酋在金賊當中,作戰的特點是長於防禦,以籤軍構成完整的戰線,而將老女真掌握在手中,以應不時之需,實行反突擊。在其餘各縣都有兵力,形成特角之勢。我們必須進行連續的巷戰才能消滅之。此種戰鬥是一種精細而不痛快的技巧戰鬥,決不能粗枝大葉用密集隊伍一衝了事。”

“太尉高見。”

普六茹伯盛雖然與呼延庚親厚,但畢竟是從家將提拔起來的年輕將領,真正的指揮能力遠不如馬擴。因此普六茹伯盛更多的注重保證軍隊的忠誠,在馬擴需要支持的時候,代表呼延庚給於背書,而指揮事宜都交給了馬擴。

馬擴侃侃而談,諸將無人不服。

談到攻擊準備,他要求將領必須偵察好地形,選擇敵人的薄弱地帶確定攻擊地點,並準備好梯子、炸藥箱等攻城器材。

“襄垣之戰因偵察敵人部署、地形、工事不夠充分,而戰鬥器材如梯子準備太少太短而且太笨,尤其隱蔽太差,失去突然性,用兵擁擠,不善於遷回敵人側背,故招致過分的傷亡”

……接着,馬擴一步步講述攻城和巷戰的步驟和戰術。如隱蔽接近城垣、姆破開闢突破口、突擊部隊的戰鬥分工與協同、搶佔制高點壓制弓箭手、縱深發展和巷戰、圍三缺一使敵逃跑並於野外伏擊等。

關於追擊和伏擊戰術,馬擴根據金兵以兩翼包抄,鐵浮屠正面衝擊的戰法,制定了誘敵深入、圍而殲之的戰術。即先以小部隊接敵,偵察敵情後“節節佯退,煙花報警,誘敵深人。主力則秘密隱蔽,集結於敵來路的兩側地區,以寬橫地形設伏,步兵列出偏廂車大陣。誘導敵人騎兵投人我伏擊地區,而後消滅之。或以必要部隊鉗制其兩翼的輕騎,而以主力抓住中央的重騎兵和大隊消滅之。”

在廣闊而複雜多變的戰場上,河朔六鎮兵馬那種擺開偏廂車大陣靜候敵軍,或者以三敵一以勢壓服的戰法,已經不夠用了。需要有經驗的統帥,用開闊的視野,堅定的決心,靈活的戰術,指導像魯智深這樣從行伍中提拔的中級軍官。

馬擴也在逐漸展現在另一個時空他無從施展的本領.

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五節 平靜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十五節 夜驚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七節 馬場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十五節 夜驚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三十節 沁水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四節 棣州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十三節 張灝第三十節 襄垣第三節 郭永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九節 阻擊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節 出軍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
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五節 平靜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十五節 夜驚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七節 馬場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十五節 夜驚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三十節 沁水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四節 棣州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十三節 張灝第三十節 襄垣第三節 郭永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九節 阻擊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節 出軍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