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

完顏粘罕宣稱要和訛裡朵、兀朮等一同南下打草谷,兀朮給他回信,說您老已經去過一輪淮南了,而且南邊是預定留給阿骨打的兒子們的,國相一系就不要摻合了。

完顏粘罕以進爲退,假裝要再次南下,信使往返黎陽和洛陽之間,最後負氣的表示:“你們南下去吧,本相要去上京,和皇帝理論清楚。”

“讓他去,讓他去,看從吳乞買那裡,能要到什麼好處。”就這樣,完顏粘罕得到了去上京會寧府的名義,他讓四個兒子將主力拉回太原和大同休整,自己帶着半個合扎猛安,直奔會寧。

wWW¤тTk án¤c○

完顏訛裡朵在“書信大戰”中戰勝了粘罕,非常高興:“就算粘罕有高慶裔那個漢蠻子幫手,也被我駁倒了,可見劉彥宗也沒什麼了不起。”

劉彥宗是金國第一漢人謀臣,完顏阿骨打,完顏斡離不都非常信任他,但他在天會六年(建炎二年)已經死翹翹了。完顏訛裡朵曾經有把高慶裔從粘罕手下挖過來的想法。

“三哥,我早就看出來了,漢臣都是些花架子,粘罕還想學漢蠻子那一套呢,遼國就是學了南蠻子那一套,變得娘們一般。”

“呼將主這一套東西,學生看不太明白,鎮府與呼將主是一同長大的,可否爲學生解說一二。”塘沽,張彥橘自稱學生,這是文官的謙稱而已,並不是將對面的邱穆陵仲廉當做先生。

“張運使,你這是難爲我了,若是行軍佈陣之事,末將還能猜到一二,這建設塘沽新城,也就修個城牆,末將還能賣一把力氣。”

“可是將主在信中所言,塘沽不要修城牆。”

張彥橘接到呼延庚的信,讓他注意在塘沽接受汴梁的人口,將塘沽建設成一座工商業城市。

呼延庚一不懂市政管理,二不懂工商發展,三也不瞭解宋代城市發展的脈絡。他是按另一個時空“天津港+北京工業功能”來規劃塘沽以及以後的“燕山路東部”。

大致上:在漢沽建立以軍工牽引,冶煉工程配套,紡織業配合的工業區,在塘沽以東靠海的地方建設海港,塘沽則作爲商業和政務中心,大港地區則以曬鹽和煉焦爲主,以後也會以海鹽和煤爲原料開辦化工。

簡而言之,就是沿着海邊,從北到南,依次是冶煉區、港務區、化工區,然後靠西一點是政務商業中心區。

“將新到汴人,以其所長,引往指定區域。”

黃鐘就這樣拖妻帶口,到達了滄州,他趕着大車,到了滄州城外,就被都保甲的保甲兵攔住。

“我是聽開封府的宣告,來滄州討生活的。”

“知道知道,你是鐵匠?你順着這條大路,一直往北,緊着走,四五天就會到一個叫做漢沽的地方,那裡自有生計給你。”

說着,保甲兵塞給黃鐘一張紙:“這是路引,你往北十里,有家客棧,可在那裡住下。”

“小哥,多謝了。”黃鐘摸出五文大錢:“小哥拿去買酒。”

“你可知道,河北東路,沒有配票,使不了銅錢。”

“什麼叫做配票。”

保甲兵一指剛剛給黃鐘的路引:“這便叫做配票,你看上面寫着‘當五文’,那就是你要花十個銅板,便只需要用五個真銅板,加上一張‘當五文’的配票。”

這小兵說完,就摸出另一張“當五文”的配票出來,“就當我跟你換了張配票吧。”

這配票實際上就是一種臨時代金券,雖然河北東路現在夏秋兩稅還是在收糧食,但各種商稅則已經在收取配票了。現在規定是,所有的買賣,一千蚊以下的,銅錢和配票是一比一。比如十文,就是五個銅板,一張‘當五文’的配票。

由於是日常的一些零零碎碎的交易,還只有一半是用配票,因此這種配票波瀾不驚的就被百姓接受了。

而且在大家的潛意識裡,銅錢比配票要“值錢”,因此,在交易錢數是單數的情況下,比如九文錢,所有人都使用四文銅錢,一張配票,因此劣幣驅逐良幣,配票的流通性已經慢慢追平了銅錢。

而且這種配票的面值小,如果私人仿冒,賺不了多少錢,還要被殺頭,風險收益不成正比,所以在抓過幾起仿冒案之後,就沒人動這心思了。

黃鐘趕着大車,帶着家人,行了十里,果然有一家客棧。還隔着十來丈,夥計就迎了出來。

“把車打理好,把牲口喂一喂。”

“這位員外,可要酒菜。”見到在一旁挑擔子的鐵匠鋪夥計,店小二問道。

“酒菜就不用了,給我們準備兩份乾糧,一份今晚吃,另一份明天帶走。”

“好勒。員外要幾個房間。”

“要一間,我們三個人住。”黃鐘一指妻子和女兒,“另外要兩個通鋪,給他們倆。”他指着自己的夥計和學徒。

店小二很機靈,給黃鐘安排得妥妥貼貼的。

第二天出發的時候結賬,是十五文,店小二道:“十五文,您吶。”

黃鐘摸出兩張配票,又加上五文大錢:“付賬。”

“配票只能抵一半。員外,您還得給兩蚊半。”

“這明明寫的‘當五文’,怎麼在你這就不靈了呢?”

“你要覺得不願意,”店小二退回去一張配票,“你再加五文也可以。”

“果然人人都不願意要紙。難怪那個巡邏的願意白送我一張。”黃鐘糾結了一下,“這兩張紙當九文可好?”

“員外,一文錢對您不算什麼,我若少收您半文,會被東家罵死的。”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呀,小兄弟,我從汴梁逃難來的,你多幫助一二。”

店小二扭捏了半晌:“這樣,我給您再準備一份乾糧,今天晚上的吃食也給您準備好了,本來賣六個銅板,只給您算五個,這樣加起來是二十文。十個銅板,十文的配票,咱們都不吃虧。”

黃鐘想想反正晚上還要吃飯,便答應了。待黃鐘走後,店小二向東家報功:“東家,你看我又做了一筆生意。”

東家道:“還行,這些外鄉人不知道,咱們交稅,是先用配票,再用銅錢補足。這打鐵的真扣,要是真的員外,休說當八文,直接就做廢紙扔下了。”

黃鐘帶着妻兒徒弟,終於到了塘沽地界。

“塘沽,可算到了,可以歇下了吧。”

“你是鐵匠?”塘沽的店小二道,“那你還要往北走,一天路程,直到一個叫做漢沽的地方纔行。你們來得真是時候,正在給你們分房子呢?”

“分房子?”黃鐘一把抓住店小二,“房子要錢嗎?”

“不清楚,員外你去了就知道了,吃不了虧的。”

又過了一晚,黃鐘全家趕向漢沽的時候,女兒說道:“爹爹,別走了吧,女兒看這塘沽也算繁華,不若在這裡尋個作坊買下?安頓下來。”

店小二在一旁聽見,笑道:“大姐,這塘沽,靠海的地方是走船的,靠運河的地方是走糧的,內城是給賣花賣布賣酒的營生,你家一個打鐵的,這裡沒作坊買呀。”

黃鐘娘子道:“賣花賣布,那青樓也在這裡了,掌櫃的,咱們可不能呆在這。”

黃鐘點頭稱是:“夫人說得對。”他們全家直奔漢沽。

黃鐘的妻子坐在大車上張望,之間沿着大道兩旁,修築滿了圓圈形的聚落,進入滄州的這些天來,黃鐘已經知道,這就是河北的保甲,一個聚落就是二百五十戶,隨時可以拉出一百個保甲兵來,必要時所有男丁和健婦都能上陣。

“不知道我會被編到哪個保甲裡。”黃鐘這樣想着。

“走了這麼久,既沒見着城門,也沒看見城牆。”小學徒在一旁嘆道,“這要金賊打來怎麼得了。”

“這你就不懂了,”大徒弟把擔子換了個肩,在一旁說,“你要知道,這塘沽在莫州和霸州的後面,金賊要來,就要先打下莫州和霸州,你再看這聚落,豈不像寨子一般。”

黃鐘終於到了漢沽,同樣沒見到城牆,就被不知道哪冒出來的保甲兵攔住,引到路邊的一個涼棚裡,涼棚外掛了個牌子:“簽到處。”

黃鐘一行五人,報了生辰八字,每人領了一張巴掌大小的紙,紙上三個大字:“身份證。”

黃鐘見紙上還寫了許多小字,不明其意。這時過來一個保甲兵:“你是鐵匠,跟我來。”保甲兵一路走,一路問黃鐘:“打了多少年鐵了,主要打造些什麼?”

黃鐘回答過了,接着說:“剛纔在棚子裡都問過了,小老兒都回答了。”

保甲兵指指身份證:“上面都寫着呢,只是俺不識字,纔再問一遍,您老在開封府修鎧甲的,那是可以申請二級技工,可以當公士了。”

“什麼叫公士?”

“俺也不知道,據說可以免稅,可以見官不拜,若不是技工,只有秀才和當了兩年兵的人,才能當公士呢。”

“既然是秀才纔有的待遇,”黃鐘也不清楚秀才的待遇是什麼,“那不管他,想辦法先弄一個。”

第七十六節 領袖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十三節 狹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八節 激進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六節 雨荷之盟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七節 魯達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八節 金慄山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五節 潰兵第十六節 平州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十六節 爭嫡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十六節 平州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五節 平靜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三十節 沁水
第七十六節 領袖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十三節 狹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八節 激進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六節 雨荷之盟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七節 魯達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八節 金慄山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五節 潰兵第十六節 平州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十六節 爭嫡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十六節 平州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五節 平靜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三十節 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