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

“大帥,再有三日行程就要抵達甘州古城了。”西北大漠之中,一條長長的行軍隊伍綿綿不絕的走在千百年來無數人踏出的道路上,身形遼遠和空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啊。”萬毅看着身前身後天策軍將士的步伐身影,不由得感嘆道。自從出虎丘關之後就算是真正的進入大漠地帶了,黃沙漫天,無窮無盡的大漠中偶然可見的綠洲彷彿代表着這片土地無數的希望所在。

“先頭部隊已經到了哪裡?”萬毅的大部隊還在沙漠之中,但是作爲大軍前鋒的石堅和薛萬里此時大概已經走出這片沙漠了吧?

“玄影衛傳來最新消息,石將軍率部距離我大軍主力有三日行程,此時應該已經抵達玉門關外。薛將軍所部也應該抵達甘州附近了。”劉璇和趙四策馬而來,和萬毅並肩而行道:“哨騎偵查,前方五十里左右有一片綠洲,面積足夠大,而且還有一個湖泊,我軍今日就在此安營紮寨如何?”

萬毅點點頭,將這些行軍宿營的事情全權交給劉璇負責。天策軍很快越過五十里沙漠地帶抵達面前的這片綠洲。其實在甘州境內沙漠還沒有辦法連成片,基本上都是塊狀分佈,而甘州以南的嘉峪關地帶也曾經都是綠洲,尤其是靠近涼州也就是河西走廊這一片,因爲依靠着祁連山的雪水,反倒是綠草茵茵。而萬毅他們現在宿營的地方就是嘉峪關以西的疏勒河的支流形成的湖泊,周邊也因爲水源的關係而形成了一大片綠洲。

大軍宿營涉及到的事務千頭萬緒,但是這些萬毅都不曾理會,除了下馬的時候在周邊察看了一下地形,對於這片湖泊很好奇之外,其他的他倒是沒有太多的興趣,轉身讓親衛拿出地圖開始研究甘州地區的回鶻人。反倒是經歷了幾天沙漠行軍之後忽然見到綠洲讓衆多的天策軍將士歡呼雀躍,很多人都是急不可耐的跑到湖邊,開始戲水打鬧,釋放這幾天來的壓抑。

劉璇一面安排士兵在綠洲和湖泊之間安營紮寨一面讓鐵良派遣精銳小分隊進入綠洲內部探查,同時讓隨軍的後勤人員和士兵先期補充水源,然後尋找引火之物點燃篝火分派巡邏分隊的時間和口令,與此同時後勤人員除了開始埋鍋造飯以外一面派遣人員返回虎丘關催運並指引後勤運輸分隊加快速度。

如今的天策軍除了武器裝備是需要後勤部直屬人員運送以外,其他的糧食等物資已經全部交給了民間的運輸公司,西北地區的行軍所需幾乎全部承包給了耶律家爲首的河西三大運輸公司,他們麾下的數以十萬計的馬車和貨車在萬毅率軍西征之後就從後方輸送大批物資前往前線,然後從前線押送大批俘虜返回河西。這樣一來就給後勤部極大的節省了人力成本,少了大部分的後勤運輸分隊,天策軍的行軍速度也變得更佳快捷。

一個時辰以後,十萬大軍的營帳已經全部安排好,四周佈置了無數的明暗崗哨,一隊隊的巡邏士兵已經開始由外而內的開始執行任務,整個大營猶如一隻蟄伏的巨獸附在這片土地之中。

不過很快一陣又一陣的肉香開始瀰漫整個營區,如今天策軍的伙食條件已經是越來越好。西征集團軍有着充足的肉食供應,而且爲了保證將士的身體健康和考慮到西北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後勤部專門從山東那邊採購了一大批海產品也隨軍運送了過來,海帶等海洋物產也跟隨醃製品和罐頭等出現在西征集團軍後勤部的運輸名單之上。

“大帥,該吃飯了。”劉璇端着飯食走進帥帳的時候萬毅還在對着地圖琢磨,不過很快就扔下手中的筆笑道:“來,先吃飯,吃完飯通知鐵良過來開會。”說完端過劉璇送來的飯食笑道:“看樣子伙食還不錯,居然還有海帶肉湯。”

萬毅一邊吃飯一邊聽劉璇彙報紮營的情況,這些本來都是行軍常識,只不過萬毅有意考驗劉璇,所以問得比較仔細。不過在聽說綠洲之中已經沒有人居住的時候明顯愣了一下,筷子上夾着一塊肉也沒有送往嘴裡。

“大帥,趙四已經讓玄影衛隨軍分佈的暗衛進入綠洲偵查了,而且趙四也派人去找附近的飛鷹旅了。如果有什麼情況會及時通報的。另外我安排大軍巡邏分隊仔細戒備的。”劉璇以爲萬毅覺得綠洲之中有什麼問題,所以急忙將自己的佈置都說了出來。

不過萬毅搖了搖頭,微微皺起的眉頭也逐漸消散,笑道:“我軍分三路前後通過這裡,雖然石堅和薛萬里未必會經過這片綠洲,但是依照他們的性格,只怕這一片地區的各個部族都知道咱們來了,虎丘關一戰隨着回鶻人全軍覆沒的消息肯定也已經傳到了這裡,只怕這些人是看到天策軍大旗以爲我們是魔鬼,所以提前躲了起來。也罷,隨他們去吧,等打下甘州再派部隊搜索,躲起來沒關係,但是如果還想着反抗大唐進軍西北的步伐那我只能化身魔鬼了。”萬毅說完這些也就不理會了,開始將面前的食物全部吃完,吩咐劉璇去找鐵良。在薛萬里和石堅率軍前出之後,中軍主將就只剩下鐵良一人,至於其他將領,對於這種大兵團作戰的火候還是差了點,暫時也沒辦法幫上什麼忙。

在鐵良到達帥帳的時候趙四也帶着玄影衛的人回來了,探查的消息和萬毅猜測的大同小異,不過爲了安全起見,趙四還是派人去召喚飛鷹旅,讓他們派遣部分人隨大軍主力行動。

“好了人都到齊了,咱們開始吧。趙四將最新的玄影衛情報跟鐵良說一下吧。”萬毅見到鐵良帶着手下的兩個都統走了進來點了點頭示意趙四開口。

“玄影衛最新消息,回鶻人在虎丘關兵敗之後回到甘州除了大肆徵召本族青年加緊擴充軍隊以外,還派人前往肅州聯絡龍家,同時派出信使去草原去找自己的老對手達韃人,試圖拉攏三家組成一個同盟軍共同對抗我軍。”趙四一邊彙報一邊道:“所以大帥已經派石將軍率軍前出玉門關就是爲了阻止龍家部隊主力移師甘州,避免三家匯合。”

“達韃人不是歸黠戛斯王庭調遣嗎?咱們去年不是一戰打敗了達韃和黠戛斯主力部隊了嗎?怎麼這達韃人都投降了還敢來不成?”鐵良對於達韃人還敢來參戰有些不屑一顧道。

“達韃人也分成十幾個大型部落,咱們雖然征服了他們的王庭,但是西北地區的三大部落還是沒有臣服,雖然他們和回鶻人也是連年大戰但是脣亡齒寒之下保不齊會不會被回鶻人說動。”劉璇接過話茬道。

“達韃人會不會參戰這一兩天就會有結果。萬里那邊已經抵達甘州城下,很快就有消息傳來。達韃人蔘戰也不會壞事,在避免了龍家加入之後咱們就算是同時對抗達韃和回鶻兩家兵力也不會存在問題。”萬毅點頭道:“今天我要說的是甘州的回鶻人。參謀長將回鶻人的具體情況說一下。”

“甘州回鶻人一支本來是前代高宗年間協助平定突厥叛亂的有功之臣,約在武周時期,朝廷從回鶻族內取其精壯組建赤水軍,歸安西都護統領。只是安史兵亂以後,吐蕃戰略河西,甘州回鶻變成了吐蕃人的部署,受其統帥。文宗開成五年,回鶻人在漠北的統治被黠戛斯人擊敗,大批迴鶻人西遷,除了主力撤往安西以外,尚有大批族人來到甘州地區,逐漸形成了河西和甘州諸部的現狀。吐蕃內亂之後對於河西已經甘肅等地的控制日衰,回鶻人也趁機脫離其獨立。隨後在張義潮興建歸義軍之後也參與其中,成爲歸義軍的部署,勢力也逐漸壯大。期間黠戛斯人雖然多次對甘州回鶻人進行圍剿,但是均被其打敗。中和四年末,趁着中原黃巢叛亂之際,西域的回鶻也脫離歸義軍,佔據甘州、鄯州等地,並且逐漸往東控制了河西走廊,勢力最強盛的時候甚至佔據了涼州等地。雖然在後面吐蕃內亂更加嚴重,溫末人起義將回鶻人的勢力從涼州等地驅趕了出去,但是在甘州地界,回鶻人的統治一直比較穩定。”

“而且回鶻人獨立之後對於周邊的關係也處理的比較到位,雖然擴張了不少領地,但是和西面的歸義軍一直保持着聯繫,甚至在溫末人和吐蕃人入侵的時候歸義軍還幫助過他們。”劉璇繼續道:“其次回鶻人原本對於和中原的關係也很積極,如果不是我天策軍異軍突起,按照回鶻人之前的打算應該是想辦法和位處關中的勢力取得聯繫,得到其幫助。”

“這應該是回鶻人慣有的習慣了,和漢人政權中的高層取得聯繫得到其幫助,在必要的時候能夠相互守望。這也算是在西域生存發展之道了。”萬毅點點頭,帶着淡淡的語氣道。

“也就是說雖然達韃人和回鶻人之間大戰連天,但是在我天策軍大軍壓境之時他們很有可能會合流來對付我們,對嗎?”鐵良聽完這些之後問道。

此時帳外傳來匆匆的腳步聲,片刻之間一名玄影衛暗衛被親衛帶了進來送上來最新的情報然後退出。萬毅接過情報掃了一眼遞給其他人道:“不是很有可能,而是已經成爲事實了。玄影衛探查到達韃人在甘州附近的達怛部落已經在集結部隊,想來應該很快就能出兵甘州了。”

“大帥,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怎麼辦?是趁達怛部落騎兵尚未抵達甘州先期消滅回鶻人,還是分兵各個擊破?”鐵良一聽頓時坐不住了,開口問道。

“既然來都來了,擋他們做什麼?”萬毅冷笑道:“給他們時間讓他們集合部隊,咱們在甘州一舉打破所有的阻礙,將甘州附近所有的敵對勢力全部清空。參謀長去給薛萬里傳訊,讓他做好防守準備,不要急着去拿下甘州,要等到他們聚集起來,咱們聚而殲之。”

“那怎們要不要連夜起兵去追趕薛將軍?”趙四想了想還是問道,他是玄影衛的大將,對於行軍作戰不太瞭解,所以還是有些擔憂前線的薛萬里,他手上只有五萬人,只怕對方如果在援兵到來之後強行攻打會吃虧。

萬毅搖了搖頭道:“我們如果大舉行軍搞不哈會嚇到達怛人,所以正常的速度就可以了。既然達怛人已經行動了,其他兩個部落也不會慢的。甘州註定會迎來一場大戰。”頓了一下繼續道:“雖然回鶻人和我等漢人政權多有聯繫,但是甘州境內的漢民處境並沒有因此有什麼改善,所以回鶻人的結局要不率軍出降,要不就被我西征集團軍掃入歷史,沒有第三條路。”

“讓玄影衛的兄弟們辛苦一下,這幾天要嚴密監視甘州附近所有的情況,我要知道回鶻人的一舉一動。必要的時候可以讓飛鷹旅想辦法摸進甘州古城,到時候我們裡應外合拿下甘州。如果說虎丘關一戰已經讓西北各族聞風喪膽,那麼甘州一戰我要讓所有人都明白,在滔滔大勢面前任何敢於阻攔我大唐收復西域者,只有一個字,死。”萬毅的話帶出的殺氣讓在場的所有將領不寒而慄。

“參謀長,明天去催一下後勤部,炮彈和火炮運輸不能耽誤,我們在西北打仗面對的是成千上萬的騎兵,沒有火炮天策軍的武力都沒辦法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萬毅讓劉璇去催促後勤部。顯然在天策軍諸位將領之中,除了陳凡以外就數他最瞭解火炮對於戰役進程的推進作用了。

萬毅下達完將令之後所有在場的將領紛紛起身連夜準備,天策軍答應除了沉睡的士兵以外那些高層將領卻幾乎是一夜未睡都在忙碌着各項準備工作,而萬毅更是盯着地圖目光一瞬不瞬。

天策軍西征集團軍這邊在準備前所未有的大戰。而在長安城。張勝在岑天時的引見下見到了如今的大唐皇帝李玄清。對於安西后裔,從李玄清開始一直到大唐的普通百姓都是從內心之中充滿了好感和愧疚,當年的沒有能力去救援這羣孤軍奮守西域疆土的熱血將士,如今見到其後裔如何不讓人動容?有唐一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對於開拓進取有着難以想象的追求。如今英雄後裔迴歸故土,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張勝等人的消息就傳遍了天下,各地呈報至長安請求安西后裔去各地修養的訊息幾乎是絡繹不絕。

而李玄清在見到張勝之後對於他們孤軍鏖戰百餘年始終堅韌不屈,爲了漢民百姓前仆後繼的精神表示讚賞,勉勵他們繼續努力,如今大唐西征已經開始,希望他們能夠返回西域助大唐軍隊一臂之力。

李玄清的年輕和對於收復安西的決心一瞬間就折服了這位縱橫西域安西后裔,張勝當即向李玄清拜服,表示自己馬上返回前線,不收復安西不找回當年失散的漢民後裔,張勝絕對不會回來。

天啓三年五月中旬,差不多就在萬毅這邊做好準備開戰的時候張勝一行人也開始啓程返回西域,這一次張勝看着遠去的中原腹地,踏上西域的征程一往無前。

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四十七章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
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四十七章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