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殷有禎(上)

“戊子,制商賈舟車不得用馬。”

——金世宗限制商賈

十月三十,黑夜,船隊在平穩的水面上迅速前進,桅杆上的暗紅旗幟被風猛烈的抖開,從北方吹來的凜冽的風劈打在高俊和何志也凝固的臉上。

這支船隊就是殷有貴借給他們的貨船,高俊帶領着手下近千名軍兵就要坐着這批貨船前往北方防秋,但是高俊非常清楚,如今河北已經是一個死局,他的軍兵根本不可能抵擋蒙古人的三路掃蕩,最多隻能儘量遲滯一小股蒙軍,爭取時間讓更多的河北百姓逃往山東。

一想到這個,高俊的臉色就更加凝固,這支船隊能承載五千人,如果豁出性命來,到明年一月之前大概能將近十萬人送到北清河以南,再加上自行從運河兩岸向南遷移的,大概會有二三十萬人。

救出去四十萬人,聽上去很了不起,其實只不過是河北四五個縣的人口,而光運河沿岸就有十七個縣。更何況四十萬人這個數額也是最理想的情況下才能達到。

這也就是高俊此行的原因所在:他沒有沿運河北上,而是坐船到了冀州,準備親自面見冀州殷家的家主殷有禎,向他陳說利害,勸說殷家舉家南遷。

殷家南遷,好處有三:首先,自己受過人家的恩惠,自然希望對方的家族不至於受戰火覆滅之災;其次,殷家是河北數得上的大商號,他們南遷將是個示範,一些搖擺不定的人也會隨之南遷,可以全活更多百姓;最後,家主可動用的船隊遠遠多於殷有貴所能動用的,如果能夠勸說殷有禎南遷,當然也可以借調船隊,運走更多百姓。

正當高俊和何志也肅立在船頭之上時,怨靈從黑暗中緩緩滲出,走到兩個人身後。

“你們擔心嗎?”

高俊點點頭。“現在死了多少人了?”

“超過五十萬,等到明年年初的時候就會變成五百萬。”怨靈站在高俊和何志也身後,三個人互相誰也不看對方,都在遙望着北方,那凝重的黑夜讓人窒息,高俊甚至有種錯覺,鐵木真的騎兵馬上就會從那黑夜裡面掙脫出來,衝向自己。

“我救不了多少人。”

“盡力便好。”

這次高俊確實是盡力了,隨同他一起北上的不光有全部的軍兵,還有所有的繡工——現在這羣姑娘們已經不再整天擺弄織布機,而是一人發了一個急救箱,充當野戰護士的職責;李小七帶着兩百少年軍隨從,在這種場合高俊原本不打算帶少年軍,但是李小七堅持要來,高俊考慮到目前還沒有成熟的輔兵制度,軍兵也需要有人幫忙照顧生活,同意了李小七的請求。

何志也帶來了不少人,段鍾臨時被抽調跟隨何志也,那他們管的事務全部交給了其他幾名鄉官,何志也隱隱約約的相信,段鍾傑出的交際才華能爲這次說服戰增添助力;另一個跟隨的人是陸娘,她剛剛爲師範學校的學生們也設計了一套教師制服,但是還沒來得及穿上就被何志也叫了過來,參與本次北上,同樣是出於一些隱約的考慮,何志也要陸娘把以前的服裝行當全都帶上。

十一月初一,高俊終於登門拜訪了恩主的家宅。

殷有禎早一步得到了堂兄殷有貴的消息,知道高俊即將登門拜訪,他早就聽說自己的堂兄在大名府認識了一位軍戶的百戶,出來的香皂和頗黎器都很有賺頭,這使得殷有貴在殷家的地位上升了不少,故而殷有禎對這位百戶也是頗爲好奇,尤其是當他聽說高俊是因爲殷家對他有恩所以才合作的時候,更是有些詫異。

金朝的大商人們可沒有笑迎八方客、買賣不成仁義在的傳統,大部分都是通過勾結官府,走私強賣賺錢的。殷家的船隊仗着尚書省牌子在運河上飛揚跋扈,這位高俊是怎麼受了自己家的恩惠,他還真有些想不出來。

無論如何,這樣的客人還是要接待的,高俊和何志也被迎客的小廝請進殷家的宅院,當真是家宅闊大,金碧輝煌,即便是經歷過21世紀的人,也對這座建築羣很是讚歎。

等走到客廳落座,主人還沒有到,早有美貌的婢女爲二人上了茶,小小啜飲一口,高俊偏過頭對何志也說:“殷家比咱們想象的富裕。”

“別緊張,都是些暴發戶的品位。”何志也的漢學功底比高俊強多了,他給對方打了打氣。

“殷家十幾年前還是小商戶,發展到現在當然是暴發戶了,不過不能因此而輕視他們。”高俊不知道是說給何志也聽還是給自己聽,又喝了一口茶,說實話殷家待客的茶都不一般啊……

正在這時,殷有禎從屏風後面轉了出來,高俊二人急忙見禮。

殷有禎比高俊想象的年輕多了,不過二十六七歲的樣子,面容英俊,身姿豐偉,看上去儀表堂堂,舉手投足之間頗有魅力。

等到主客重新落座,高俊就迫不及待的首先開口:“殷先生覺得今年北方黑韃將如何動作?”

殷有禎不太習慣這種開門見山式的談話,稍作遲疑後纔回答:“黑韃必爲酷禍。”

聽到對方的認同,高俊舒了一口氣,繼續勸說殷有禎:“如果在下說,今年黑韃將掃蕩河北,不知殷先生相信否?”

“相信。”殷有禎簡短的回答讓高俊差點一口茶水噴出來,進度也太快了吧!我還沒開始勸,你就全信了?

“既然殷先生相信黑韃今年掃蕩河北,爲何還敢安居於冀州?”何志也接過話頭。

“我們殷家世代居於冀州,祖宗墳塋豈可輕棄?”

“來了來了!”高俊心裡暗叫一聲,他和何志也在登門拜訪之前,早就推演過各種情況,也想過各種應對之詞,殷有禎的這個理由他們早就想到了。

高俊這才明白,殷有禎確實相信黑韃會南下,但是卻不相信黑韃會屠城。雙方很快爭辯起來,高俊事先想的說辭一套一套都用上了,但是殷有禎始終相信錢能通神,說了半天,反而差點把高俊和何志也說服。

爭論到最後,高俊也只能頹然的拱拱手,承認自己的失敗,遷民南下不能依靠殷有禎的船隊了,只能依靠殷有貴借給自己的船。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婢女匆匆進入客廳,遞給殷有禎一張紙條,高俊眼睛頓時睜圓了,這名婢女正是自己恩公的使女晚晴!

尾聲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十章 匯(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十章 血酬(下)尾聲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尾聲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十八章。鼠(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
尾聲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十章 匯(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十章 血酬(下)尾聲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尾聲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十八章。鼠(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