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急火燎燒

在林恩的世界裡,1950年的夏天是忙碌而愉快的。5月20日,戴姆勒奔馳公司的美因茨工廠重新投入運營,他以總統身份親臨剪綵,聆聽民衆振臂歡呼;6月5日,北萊茵威斯特法倫,亞琛,歐洲首屈一指的風洞試驗場在老牌航空製造企業容克斯的總部落成,林恩親臨視察,爲科技之奇妙而感慨;6月11日,巴伐利亞政府出資重建的福克.阿奇利斯飛機制造公司正式投產,fa223運輸直升機成爲該公司炙手可熱的主打產品,月產量將逐步提高到10架;7月8日,齊柏林飛艇創始人費迪南.馮.齊柏林伯爵誕辰,林恩出席德國航空部組織的航空企業家會議,切身感受德國知名企業家和設計師們的信心與憧憬;7月14日,戴姆勒奔馳公司位於科隆的發動機工廠投產,該工廠負責車用邁巴赫汽油發動機的生產,月產量150臺,匹配各種型號的裝甲運輸車和軍用卡車;7月18日,美方技術團隊審覈通過了保時捷博士及其團隊進行改良的e50重型坦克設計,這意味着總量達到800輛的e50戰車軍購項目即將進入模型設計階段,而總量爲400輛的e75戰車項目設計正由著名坦克工程師海因裡希.克尼坎普領導的技術團隊進行改良和完善,與此同時,德國陸軍也已決定將e50和e75作爲德國陸軍新一代的標準坦克予以裝備,初步預定的採購量爲70輛e50和30輛e75;7月27日,萊茵金屬位於杜塞爾多夫的工廠秘密裝配完成了從北歐運抵的制導設備生產線,從而開始了r5型空空制導火箭彈、f60型地空制導火箭彈以及鐵拳iv重型制導反坦克火箭的量產。此外,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323大型運輸機、博格瓦德公司的sdkfz251型半履帶裝甲車、容克斯公司的尤莫211型活塞發動機和尤莫109噴氣發動機、萊茵金屬的mg42機槍和mg131151航空機關炮、黑爾內公司的mp44突擊步槍、克虜伯的88毫米炮等武器裝備也都在這個夏天獲得新生。

僅僅幾個月之前,沒有幾個人能預料到德**工業會以如此迅猛的姿態實現復甦。從表面上看,這得益於美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的軍購訂單,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追根溯源。這一切又跟西方世界對蘇聯的敵視和畏懼心態密切相關。十幾年前,元首的第三帝國就是利用了類似的國際環境發展成爲一流軍事強國,再次走上這條道路,把控內政外交可謂輕車熟路。依照元首大本營的謀略計策。林恩對內擴大德共威脅論,在內閣國會和地方政府拉攏中立派別、排斥異己勢力,必要之時挑起矛盾摩擦,利用輿論工具乃至特殊手段消除威脅;對外與法國攜手推進歐洲聯合,擴大德法比荷等國的煤鋼聯營範圍,積極向中、西歐國家推銷軍火,並在輿論大肆鼓吹蘇聯威脅論、滲透論。

與西方國家的縱容態度不同。蘇聯陣營對於德國恢復軍工、重整軍備的行爲原本就持有強烈的反對態度,爲了保持對德國乃至西方國家的政治和戰略壓力,他們不但在輿論上予以堅決反擊,還不斷擺出具有威懾性的軍事動作。這固然讓一部分德國民衆和政治勢力發出停止軍備的聲音,但更多人因此而擔心蘇聯的再次侵略。面對蘇聯的強硬姿態,美、法兩國表面作出退讓,暗中還加大了對德國的支持力度,而之前立場謹慎的英國政府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他們秘密釋放了最後一批關押在英國的第三帝國戰犯,這些前黨衛軍人員都是被判處長期監禁乃至無期徒刑的罪大惡極者。不僅如此,西方國家還在礦產、能源方面爲德國大開綠燈。使之順利從瑞典購入鐵礦砂和軸承、從南美和非洲購入石油和稀有金屬。經過這樣一個夏天的整備,民主德國的工業規模和軍隊實力已經較年初增長數倍,僅從德國自身現狀和外部投資情況來看,這樣的增長完全超出了現代經濟規律,構成了一個讓經濟學家們無從演算的方程式。

對於德國的超常規發展,德國民衆一邊高興一邊擔憂,也正如西方世界所推測的那樣,蘇聯當初從德國撤軍心不甘情不願,他們一直伺機而動,等着盤踞北歐的第三帝國勢力回到沒有天險庇護的德國本土。好將新老對手一網打盡。經過了一年多的休整,蘇聯軍隊也逐漸從東西方陣營大戰末期的疲倦困頓中恢復過來,精簡後的軍隊擁有更加精良的裝備和後勤保障,將戰鬥、運輸車輛集中於一線主力部隊的策略也相對提高了蘇聯陸軍的機械化程度,使之能夠在地勢遼闊的中歐平原上施展快攻。8月底,帝國大本營給林恩發來警告:情報顯示蘇聯正在醞釀一次迅速猛烈的攻勢。以圖殲滅返回德國本土的帝國勢力,藉機扶持德共上臺並剿滅異己。

此時民主德**隊已秘密擴增至35萬人,加上從丹麥和挪威運回本土的16萬帝**人,陸上作戰兵力近50萬,但不論元首還是林恩都不認爲以這支武裝力量能夠正面抵擋蘇聯軍隊的攻勢,分兵防守德波、德捷、德奧邊界更是下下策。考慮到西方盟國並沒有保證德國不受侵略的軍事義務,而蘇聯軍隊很可能借邊境摩擦之類的藉口發動一場短期戰爭,期盼西方盟國直接出兵參戰是不現實的,利用原子彈進行威懾或防禦又會在政治上陷入被動,幫助蘇聯在挪威海核爆炸、紐約核襲擊等事件上翻盤,進而導致西方盟國站到德國的對立面,這一次德國要麼早早妥協退讓,要麼就得通過常規作戰手段來保家衛國。

若是由德國內閣和國會來做決定,暫且向蘇聯妥協應該是佔據主流的意見。獲悉蘇聯即將發動進攻的消息之後,林恩第一時間飛抵漢諾威。霞雲漫天的黃昏後,他與元首緩慢行走在花園中,外人無從得知他們半個多小時的談話內容。談話結束之後,林恩與元首召集的帝國將領們見了面。大半年之前。三十萬帝**隊正是在隆美爾、克萊斯特、曼施坦因、豪賽爾這些名將的指揮下同百萬蘇聯軍隊展開鏖戰,雖然最終沒能取得勝利,但以寡敵衆的表現已證明了他們的一流戰力。在陳設簡單的大本營指揮部裡,林恩和這些帝**事力量的主心骨進行了多日商議。最終擬定了一份大膽冒險的作戰計劃。

在確定即將對蘇作戰的情況下,林恩派出總統特使分赴華盛頓、倫敦、巴黎,通報蘇聯即將進攻德國的消息並向美英法三國尋求軍事援助。蘇聯的進攻準備再隱秘,以美英諜報機構的能力還是會有所發現,而不論是國力遙遙領先蘇聯的美利堅還是同處歐洲的英法,無不建議德國政府以妥協方式避免交戰——林恩對此早有預料,因而令特使表面應承。又以防患未然之名要求美英法秘密向法德邊境集結武器裝備,以便在交戰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支持德**隊抗擊蘇軍,美英法首腦數日後應允了這一要求。

在向西方盟國政府尋求援助的同時,林恩在國內展開秘密清剿,利用帝國情報機構的特工人員和直接聽命於己的德國特戰部隊在德國東部抓捕德共的地方領導和組織者,並在東部邊界地區實施反滲透行動,抓獲多名蘇聯間諜人員。爲了干擾蘇軍的進攻準備,林恩令媒體發佈有關德國空軍組建噴氣式截擊機聯隊的消息。誤導蘇聯對德國東北部多座機場進行航空偵察,進而利用地空導彈一舉擊落越境偵察的蘇軍戰機,以此大做文章。使國際輿論紛紛指責蘇聯侵犯德國主權,從而延緩了蘇軍發動進攻的步伐。利用外交事件爭取到的時間,帝國大本營從北歐調來十萬部隊及戰機、潛艇,最大限度地加強了德國本土的作戰力量。在蘇聯的主力裝甲部隊通過鐵路線向波蘭西部集結之後,林恩下達秘密動員令,徵兆一級預備役人員加入軍隊,並將軍事顧問處也即是目前的德國參謀部派往漢諾威,與帝國大本營合併設立聯合參謀部。至此,隆美爾、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這二戰德軍的三大名將終於實現了戰後的首次合作,曾爲輸掉戰爭耿耿於懷的職業軍人們也因此獲得了一雪前恥的機會!

9月14日。一場大雨澆滅了持續多天的酷熱,卻無法讓每一個人都保持冷靜頭腦。在勃蘭登堡和薩克森兩州的一些地區,德共及其支持者由於同志受到捕殺而提前發動起義,他們對外宣稱民主德國的政府、國會和軍隊受到第三帝國勢力的滲透控制,已經墮落成爲軍事獨裁國家,違背了德國人民追求和平自由的意願。也違背了蘇聯撤軍時簽署的保證協議,因而請求蘇聯軍隊出兵幫助德國人民奪回國家權力——莫斯科在短短半個小時後就給出了明確回覆,宣佈蘇聯軍隊將進入德國抓捕第三帝國戰犯,並邀請二戰的其他戰勝國一道參與剿滅法西斯殘黨、維護正義和平的行動。

面對敵人裡應外合的攻擊,林恩坐鎮柏林,通過電臺廣播從容反駁對手謬論,並正式發佈國家動員令,徵兆全體預備役人員入伍,並宣佈向接受過軍事訓練的民兵發放武器。儘管各地發動起義的德共支持者超過四十萬,而且裝備了大量槍械武器,但他們攻佔城市接應蘇軍的企圖很快就遭到了挫敗。在科特布斯,早已做好準備的德國陸軍以兩營兵力瓦解了三萬多名叛軍對市區的進攻,並在戰鬥中斃傷叛軍兩千餘人,俘獲組織者多人;在德累斯頓,叛軍雖一度佔領政府、議會等重要建築,但從東西北三面趕來的德**隊很快將其奪回並擊潰叛軍大部隊;在位於德波邊境的奧德河畔,德共人員試圖趁德國邊防部隊不備奪取橋樑,但邊防部隊果斷給予他們迎頭痛擊,並在蘇聯軍隊發動強攻之前自行炸燬了位於奧德河上的每一座橋樑,使蘇軍迅速進入德國本土的計劃落空。

憑藉充分的作戰準備,德國東部和邊境地區的陸軍部隊在事變之初成功控制了局勢,但本方主力部隊有策略地隱蔽待機,僅靠這些部隊無法抵禦蘇軍重兵集團的猛烈攻擊。在飛機和炮火的掩護下,擁有大量機械架橋設備的蘇軍先頭部隊僅用了一個半小時就強行渡過奧德河,在西岸建立起了五個橋頭堡,浮橋數量也迅速增加到十二座。對於德共勢力的武裝叛亂和蘇聯軍隊的悍然進攻,國際社會一片譁然,大多數德國民衆也被驚得目瞪口呆。值得慶幸的是,他們不必蒙受波蘭人1939年的悲哀,西方盟國沒有應蘇聯的號召在德國背後“捅上一刀”——事實上,盟軍將領不相信自己的部隊進入德國能夠與蘇聯分享勝利,而他們的士兵也沒有與蘇軍對峙的膽量和信心。在蘇軍已經越過德波邊境的情況下,美英法首腦決定履行他們與德國達成的密約,將提前囤積在法國東部的武器、彈藥和裝備移交給德**隊,這其中包括二十多萬支德制槍械,p38、k98、mp3840、mg3442等應有盡有,以及各種型號的德制火炮七百多門、作戰車輛三百多輛。之所以會有如此規模的德式武器,主要仰仗法國這個“撿破爛大戶”。二戰結束之後,困境中重建的法**隊將繳獲和瓜分到的各種戰利品都納爲己用,美式、德式以及本國製造的裝備各佔相當的比例。此次綜合德國方面的要求和西方國家的外交立場,美英提供的武器援助直接交予法國,將法**隊裝備的德式武器交換給德**隊,德軍士兵可以拿之即用,被蘇軍繳獲了也免授人以柄。。。)

第66章 核戰時代的開啓第82章 上帝予生第48章 原來你也有難處第23章 紙上論兵第3章 戰火薰燎第29章 螞蟻咬大象第157章 風暴第5章 找碴第167章 無法阻止的災難(下)第168章 欠東風第35章 公平?第122章 紅色抉擇第117章 一個信念第158章 雨中飄搖第88章 亂戰技巧第89章 奸詐的猶太佬第167章 悟道第126章 相對地位第128章 志同道合第51章 網兜魚第47章 目標第48章 原來你也有難處第103章 尋槍第147章 街戰第77章 利爪血痕(下)第101章 初戰,以弱擊強第14章 猛虎第14章 猛虎第66章 核戰時代的開啓第115章 機炮王者第91章 墨西哥據點第41章 死神追尾第179章 約櫃陷阱第57章 終點第26章 林地之戰第81章 縛境第56章 角色第85章 在獄中第131章 瑞典攻略第86章 鋼絲上的舞蹈第89章 重鑄國防軍之魂(下)第32章 頭名參謀第2章 餌中之餌第159章 故佈疑陣第74章 鋼鐵防線第125章 突圍部隊第19章 友情提示第31章 身份審查第65章 急火燎燒第161章 大氣凌然第29章 日耳曼傭兵第92章 備選精英第91章 墨西哥據點第33章 雪夜之雷第30章 老巢第2章 奪城第1章 亂世英豪第14章 猛虎第69章 殺神歸位第15章 喘息第1章 亂世英豪第135章 拯救第84章 新丁入夥第71章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第150章 真知灼見第138章 重返蘇軍總部第162章 拯救小兵卡爾第68章 真正的對手第174章 最後的岔口第81章 震天第152章 猛人第58章 真正的災難(中)第131章 夢碎千年第23章 虎無鷹翼第79章 故知第170章 裝甲縱隊第74章 冷血無敵第1章 末日奇景第131章 夢碎千年第48章 暗夜潛行第13章 傘兵末日(上)第124章 金錢非萬能第23章 非分之想第109章 背影第64章 希式手腕第122章 紅色抉擇第161章 帝國最高機密第170章 雪刃出鞘第118章 新馬達的啓動第116章 禍福全在一念之間第143章 邏輯遊戲第28章 惡鬥(中)第15章 喘息第97章 初來乍到,請多關照第12章 超級“釘子戶”第21章 鍛鋼第89章 奸詐的猶太佬第113章 青年之煩惱第16章 內幕
第66章 核戰時代的開啓第82章 上帝予生第48章 原來你也有難處第23章 紙上論兵第3章 戰火薰燎第29章 螞蟻咬大象第157章 風暴第5章 找碴第167章 無法阻止的災難(下)第168章 欠東風第35章 公平?第122章 紅色抉擇第117章 一個信念第158章 雨中飄搖第88章 亂戰技巧第89章 奸詐的猶太佬第167章 悟道第126章 相對地位第128章 志同道合第51章 網兜魚第47章 目標第48章 原來你也有難處第103章 尋槍第147章 街戰第77章 利爪血痕(下)第101章 初戰,以弱擊強第14章 猛虎第14章 猛虎第66章 核戰時代的開啓第115章 機炮王者第91章 墨西哥據點第41章 死神追尾第179章 約櫃陷阱第57章 終點第26章 林地之戰第81章 縛境第56章 角色第85章 在獄中第131章 瑞典攻略第86章 鋼絲上的舞蹈第89章 重鑄國防軍之魂(下)第32章 頭名參謀第2章 餌中之餌第159章 故佈疑陣第74章 鋼鐵防線第125章 突圍部隊第19章 友情提示第31章 身份審查第65章 急火燎燒第161章 大氣凌然第29章 日耳曼傭兵第92章 備選精英第91章 墨西哥據點第33章 雪夜之雷第30章 老巢第2章 奪城第1章 亂世英豪第14章 猛虎第69章 殺神歸位第15章 喘息第1章 亂世英豪第135章 拯救第84章 新丁入夥第71章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第150章 真知灼見第138章 重返蘇軍總部第162章 拯救小兵卡爾第68章 真正的對手第174章 最後的岔口第81章 震天第152章 猛人第58章 真正的災難(中)第131章 夢碎千年第23章 虎無鷹翼第79章 故知第170章 裝甲縱隊第74章 冷血無敵第1章 末日奇景第131章 夢碎千年第48章 暗夜潛行第13章 傘兵末日(上)第124章 金錢非萬能第23章 非分之想第109章 背影第64章 希式手腕第122章 紅色抉擇第161章 帝國最高機密第170章 雪刃出鞘第118章 新馬達的啓動第116章 禍福全在一念之間第143章 邏輯遊戲第28章 惡鬥(中)第15章 喘息第97章 初來乍到,請多關照第12章 超級“釘子戶”第21章 鍛鋼第89章 奸詐的猶太佬第113章 青年之煩惱第16章 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