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希式手腕

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軍事演習結束後,德國軍方安排受邀賓客返回慕尼黑市區,然後在新的慕尼黑國際酒店爲他們舉行了一場別有用心的午宴。這場午宴的主角可不是精彩軍演的策劃者或參與者,而是容克斯、福克、毛瑟、保時捷、梅塞施密特、萊茵金屬、克虜伯等德國知名軍工企業派出的代表,他們之中包括了費迪南德.波舍爾、庫特.坦科、路易斯.施坦格等好幾位在業界享有盛名的技術專家。

正如人們所熟知的那段歷史,二戰結束之後,曾經爲第三帝國發動戰爭提供技術和物質支撐的德國大軍工企業都受到了非常嚴厲的懲罰。它們不但遭到強制關閉,生產設備也被盟國和蘇聯擄走或者拆毀,以致於一些擁有百年曆史的老企業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但它們中的大多數仍利用兩大陣營直接對抗產生的“夾縫空間”生存下來。盟國在敗勢之下與蘇聯簽署停戰協議,這使得整個西方世界都處於東方威脅論的陰影籠罩之下,人們不僅沒有牴觸、遏制民主德國重整軍備的行動,甚至持有一種自私的支持態度。也就在美法兩國簽署鉅額貸款協議之時,美國國會批准了一項對德提供貸款的議案,雖然貸款的總金額只有法國的四分之一,但考慮到二戰結束只有短短几年時間,而昔日美國資本又對第三帝國的軍事崛起到了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一貸款議案的批准充分反映了美國政府及民衆的思想轉變,亦成爲西方各國政治立場的一個“風向標”。在這之後,除了各種名義的投資、貸款之外,不少國家特別是德式武器的傳統使用者都向德國的軍工企業開出了二戰結束後的頭筆訂單——武器彈藥採購、裝備維護修繕、軍事訓練指導等等,瑞士更是以1400萬克朗的價格購入了豹式坦克的生產技術,這筆合同立即讓保時捷公司獲得了重啓柴油機生產線的寶貴資金,克虜伯也連帶獲得了75毫米長管火炮的訂購合同;荷蘭、瑞典長久以來一直對德國海軍的XII潛艇技術抱有強烈興趣,它們由於戰爭影響而無法拿出足夠的現款來購置潛艇,而各取所需的立場最終還是促成了三國之間的合作,德國的造船廠將爲荷蘭和瑞典改造升級現有潛艇……在主辦方的刻意安排下,午宴現場更像是一個非正式的洽談會。有了之前的軍事演習作鋪墊,各國外交官員尤其是肩負特殊任務的武官、特使們都以積極態度與德國軍工行業的代表們進行交流、溝通與試探。至於這些德國工廠昔日製造的武器殺死了多少本國軍民,彷彿是過了法律追究期限的案子,被人們大度地丟進了歷史的垃圾箱。然而,法國、比利時、荷蘭這些曾在二戰時期受到德國佔領統治的國家,在那段黑暗時期被迫爲德國生產軍用品,爲了實現標準的統一,德國軍工企業就曾派出技術人員前往這些國家進行監督,沒準當時就與特別的方式與如今這些國家的官方外交人員見過面。仇人見面本該是分外眼紅,他們卻各自手舉酒杯相談甚歡,這是多麼具有諷刺意味的一件事!

基於各人眼界、判斷有高有低的緣故,外交官員們的意向不能完全代表本國政府,但這至少是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參考。午宴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包括人物之間的相互談話、獨處時的表情神態以及個人的檔案信息、基本評價都被收集整理好送到林恩面前。正如國家形勢和政府立場所指,剛剛獲得大宗美製武器的法國人故意對德國的閃電突擊裝備表現得不屑一顧,其實是既好奇又心癢,特別是對德制雙旋翼直升機的戰場輸送能力充滿興趣;英國方面對德軍的精銳力量感到十足的震驚,在當前的格局下,他們全然不必擔心德國人會捲土重來威脅英倫三島的生存,但天生的保守讓他們格外謹慎,似乎已經早早擔心起德國軍事力量的再度“爆發”,因而打探遠多於合作;美國人的思維比較直接,他們同樣對德制雙旋翼直升機的表現充滿興趣,並對雙方就此展開合作進行了探討。

對於這些西方強國的態度,林恩毫無意外之感,畢竟一個國家的國力有限,即便是美利堅這樣的超級強國,也不可能在每一項技術上投入重金,而是依據自身情況分清輕重、作出取捨。參考本營描繪的戰略計劃,德國在未來十年將以恢復軍工基礎與保持尖端技術兩路並進,前者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力和時間,後者則必須依靠成體系的工業設施,而經過這幾年來的反思與鑽研,帝國高層爲優先發展的尖端裝備重新排序:核武器、制導火箭、噴氣式戰鬥機、火控雷達、高速潛艇以及新型坦克,而在林恩的計劃裡,遠程火箭必須列入這份清單。決策的取捨固然意義重大,如今決定未來的首要因素卻是德國軍工業的恢復、發展速度,在德國自身經濟環境和政府財力無法提供充足動力的情況下,竭盡所能地獲取國外資金和資源已是毋庸置疑的策略。

接下來的時間裡,林恩開始靜觀外界反應。不出所料,儘管德國軍方對演習現場採取了非常嚴格的保密措施,消息還是很快變得人所皆知。懼怕蘇聯的國家和民衆普遍視之爲用荊棘製造的圍欄——雖然有可能危及自身安全,卻能夠相對有效地抵禦與文明世界對立的“異類”侵襲;蘇聯陣營的輿論毫無新意地抨擊了“德意志軍國主義的復甦”,不但指責民主德國政府和軍隊高層重新走上危險道路,更暗示新德國的領導層遭到第三帝國殘餘勢力的影響乃至腐蝕。除了義憤填膺的政治評論,蘇聯方面亦以軍事手段表明強硬立場:莫斯科宣佈第2、第5、第11近衛坦克軍已率先列裝新型戰鬥車輛和支援裝備,另有22個步兵師升格爲機械化步兵師,蘇聯陸軍的機械化程度和戰鬥力由此獲得大幅提升,而新編的第1空降軍也在烏克蘭地區舉行了大規模的實彈演習。由於蘇聯軍隊在戰場直接對話中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他們的軍事動作在西方世界引起一陣恐慌,不少人斥責德國軍政高層正激怒好容易平靜下來的“紅色野獸”,但也有許多人意識到德國的軍事整備並不是引發蘇聯威懾的根本原因,因而德國受到的外界壓力並沒有預想的那樣大。可令林恩啼笑皆非的是,保守的內閣總理威利.施托克得到消息後連夜來到自己的住處,要求停止明面上的軍事擴張,並由軍方對外界作出妥協性的解釋。對於施托克這種病急亂投醫的庸招,林恩自是不會採納,他一面因循利導地進行解釋,一面假意同意德國的軍事整備將盡可能避開敏感內容,但德國政府必須撥出一筆專項經費來彌補軍隊和軍工企業的損失。希特勒模式的敲詐勒索果然奏效——施托克如獲重釋地許諾將盡可能說服國會,而林恩卻沒有收手的打算,他的魚餌很快誘來了“獵物”:法國政府派來了一個軍事代表團,接洽協商德法兩國合作開發直升機項目有關事宜,依照帝國大本營提出的建議,林恩授意內閣談判代表開出條件:法國方面出資,德國提供技術和裝備,一年之內爲法國軍隊裝備至少四個閃電突擊營,德國方面無償提供軍官和士兵的訓練服務。經過討價還價,法國決定採購德國的雙旋翼直升機、以VW82爲基礎改造的傘兵戰鬥車、105毫米口徑的傘兵支援火炮、裝配75發彈鼓的MG42以及MP44突擊步槍。根據雙方協議,組建這支閃電突擊部隊的全部費用爲1350萬美元,按照40年代末期美國提供軍援的折算標準,這相當於組建兩個榴彈炮團的耗費。

除了法國,翹首以盼的德國軍工業界還迎來了另外兩位頗顯意外的買家:美國,綜合實力獨步世界的超級強國,擁有冠絕全球的工業規模和技術水平,軍隊保障能力令各國羨慕,但在陸戰戰場上屢敗於蘇軍之手;匈牙利,蘇軍佔領區全民公投中唯一與德國同獲自由的國家,國力虛弱、百廢待興,在二戰時期與德國結盟並受到保護,因而有着錯綜複雜的民族心態。

從步兵槍械到原子彈,美國技術基本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民主德國軍工業能夠贏得美國軍方青睞的僅有重型坦克一項,但分三個批次交付1200輛重型坦克讓德方談判代表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連林恩也大吃一驚;匈牙利無法負擔組建空降部隊的高昂費用,少量精銳傘兵對於他們保衛廣袤的國土來說意義不大,他們在表演性質的軍事演習中看到了德國軍備的復甦勢頭,儘管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貸款並以此購入了美軍倉庫裡的積壓武器,他們仍打算購入德式裝備組建一支精銳的德械部隊,費用以國內的鋁土、煤、鐵礦藏資源交換。

第148章 血拼第87章 峰迴路轉第94章 決勝局第111章 新的啓發第48章 鋼鐵歐洲第168章 欠東風第133章 殺心第163章 頭號冤家第13章 全民暴走第86章 鋼絲上的舞蹈第141章 精神摧殘第38章 小村壯志第26章 林地之戰第46章 青年軍第18章 射手天賦第168章 欠東風第56章 敗仗第16章 狙手獵場第173章 士兵,進攻!第134章 父親的責任第6章 流竄作案第54章 鑽石有價,追求無價第166章 無法阻止的災難(上)第14章 角色第125章 第三類合作第68章 怒火所向第78章 退路第45章 明白人第160章 目標“歐羅巴”第131章 瑞典攻略第80章 幕後操作第72章 “小人”之志第150章 真知灼見第29章 無奈之殺第32章 頭名參謀第104章 轉角第13章 傘兵末日(上)第49章 進村第127章 步兵萬歲第149章 誰會是下一任?第132章 誰在下餌第159章 戰殤第158章 雨中飄搖第38章 花火第83章 英雄時刻第52章 初抵東岸第76章 利爪血痕(中)第23章 苦鬥一晝夜(中)第122章 紅色抉擇第63章 聯合力量第23章 苦鬥一晝夜(中)第29章 無奈之殺第1章 戰場如煉獄第6章 窒息第147章 獵第83章 勇者之路第75章 再見吧,朋友第54章 國運之思第8章 錯過並不可惜第174章 閃光第5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8章 飛行軍第71章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第15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40章 勝利終至第3章 死亡山谷第119章 戰地女記者第35章 和平背後第128章 戰爭的代價(2)第61章 天才的決斷第7章 危險峽口第17章 反攻之始第178章 狂風掃落葉第73章 沉淪魔第93章 逆勢第9章 蘇式風暴第82章 爲痛而戰第154章 戰後之戰第130章 挪威風雲第72章 強者之心第100章 終戰之歌第60章 經營第101章 軟弱的進攻第45章 精兵第58章 飄空第89章 奸詐的猶太佬第12章 強行反擊第75章 生命如夏花第117章 一個信念第152章 苦中作樂第7章 河谷戰場(上)第98章 無法逾越的屏障第180章 末日絕殺第18章 射手天賦第58章 不設防的基地第106章 紅色野心第8章 河谷戰場(中)第84章 絕地大反擊(上)第159章 故佈疑陣第76章 如果可以逆天
第148章 血拼第87章 峰迴路轉第94章 決勝局第111章 新的啓發第48章 鋼鐵歐洲第168章 欠東風第133章 殺心第163章 頭號冤家第13章 全民暴走第86章 鋼絲上的舞蹈第141章 精神摧殘第38章 小村壯志第26章 林地之戰第46章 青年軍第18章 射手天賦第168章 欠東風第56章 敗仗第16章 狙手獵場第173章 士兵,進攻!第134章 父親的責任第6章 流竄作案第54章 鑽石有價,追求無價第166章 無法阻止的災難(上)第14章 角色第125章 第三類合作第68章 怒火所向第78章 退路第45章 明白人第160章 目標“歐羅巴”第131章 瑞典攻略第80章 幕後操作第72章 “小人”之志第150章 真知灼見第29章 無奈之殺第32章 頭名參謀第104章 轉角第13章 傘兵末日(上)第49章 進村第127章 步兵萬歲第149章 誰會是下一任?第132章 誰在下餌第159章 戰殤第158章 雨中飄搖第38章 花火第83章 英雄時刻第52章 初抵東岸第76章 利爪血痕(中)第23章 苦鬥一晝夜(中)第122章 紅色抉擇第63章 聯合力量第23章 苦鬥一晝夜(中)第29章 無奈之殺第1章 戰場如煉獄第6章 窒息第147章 獵第83章 勇者之路第75章 再見吧,朋友第54章 國運之思第8章 錯過並不可惜第174章 閃光第5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8章 飛行軍第71章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第15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40章 勝利終至第3章 死亡山谷第119章 戰地女記者第35章 和平背後第128章 戰爭的代價(2)第61章 天才的決斷第7章 危險峽口第17章 反攻之始第178章 狂風掃落葉第73章 沉淪魔第93章 逆勢第9章 蘇式風暴第82章 爲痛而戰第154章 戰後之戰第130章 挪威風雲第72章 強者之心第100章 終戰之歌第60章 經營第101章 軟弱的進攻第45章 精兵第58章 飄空第89章 奸詐的猶太佬第12章 強行反擊第75章 生命如夏花第117章 一個信念第152章 苦中作樂第7章 河谷戰場(上)第98章 無法逾越的屏障第180章 末日絕殺第18章 射手天賦第58章 不設防的基地第106章 紅色野心第8章 河谷戰場(中)第84章 絕地大反擊(上)第159章 故佈疑陣第76章 如果可以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