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拆散同盟

朱久和他的車隊每次來到蒙古汗國的地界,就會感受到蒙古汗國與帝國的不同。來到蒙古汗國,放眼望去,一片空曠,除了聳立着的山和一個個廬包,就再也沒有什麼顯眼的東西了。一片翠綠的草地上繁花似的牛羊,蒙古汗人以畜牧業爲主,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蒙古汗人吃羊肉,喝羊奶,朱久看到蒙汗騎兵攜帶一種將牛奶乾燥處理後的奶粉食品,食用時只要將奶粉放入皮囊中,加入水,掛在馬背上,通過馬奔跑時產生的振動,奶粉溶於水後便可以食用。據說就是得益於這種便於攜帶,營養豐富的食物,蒙汗騎兵纔可以遠途征戰,始終保持着旺盛的戰鬥力。

蒙古汗人起源於何時這不得而知,也許他們很早就生活在拉脫摩克亞草原上,由於他們是遊牧民族,所以他們以廬包爲居,沒有建城鎮、廳室,不事農耕,以部落爲基本單位。蒙古汗人性格強悍,勇猛尚武,精騎善射,成年人個個能彎弓,全部披甲跨馬,以馬上戰鬥爲主,馬不僅是蒙古汗人的武器,還是他們的伴侶。蒙古汗人平時都是牧民,一到戰時青壯年都成了騎士。在帝國人的眼中,蒙古汗騎兵在馬上的作戰能力蔚爲精湛,“蒙古汗人的騎兵上山下坡,出入溪澗,在陡峭傾斜的險道一邊飛馳,一邊射箭,櫛風淋雨,忍飢挨餓”。

蒙古汗人的地盤本來是不與帝國發生關係,隨着蒙汗騎兵的擴張,蒙古汗人的地盤逐步推進到源河以南。源河,是蒙古汗國境內的一條大河,它就像是一條天然的分割線,把蒙古汗國分成南北兩塊。源河以北的地區被稱爲河北,源河以南的地區被稱爲河南。源河以南的地區曾經是伊曼魯努帝國的領地。伊曼魯努帝國衰弱後,他們就漸漸放棄了這塊無人居住的地盤。等克里斯蒂國擊敗了伊曼魯努帝國,佔領了伊曼魯努的國土,克里斯蒂人也沒有對河南地區產生興趣,於是這塊土地並未納入帝國的版圖。蒙汗騎兵進入源河以南這片無人管的地區,就把這片河南之地佔爲己有,成了蒙古汗人的領土。

蒙古汗人把河南歸有己有,他們的領土即跟帝國接壤了。一開始,兩國人民倒也相安無事,直到蒙汗騎兵向南擴張,纔跟帝國的軍隊發生了衝突。蒙汗騎兵侵略越是強烈,帝國軍隊的抵抗就越是激烈。起初,蒙汗騎兵的向南擴張是有強烈的侵佔土地的動機,只是帝國西北的軍隊抵抗,讓蒙古汗王默落感到帝國不好惹。帝王二世二年,公元一三二年,蒙古汗王默落率二十萬蒙古汗軍入侵帝國,當時的西北都尉寧厲軍集結十五萬西北大軍迎戰默落,兩軍在阿塞克疆相遇,激戰數日,不分勝負,這時一支帝國軍隊出密哈拉比城(危都城)從背後包抄默落的蒙汗軍,默落自知不敵,率部敗退。

經這次敗北,默落知道了帝國軍隊的實力,也暫時打消了默落向南擴張領土的慾望。默落傳話給帝王二世明青棟,表達了蒙古汗國願與帝國和解,並允許兩國之間互相通商。帝王二世明青棟也願意與蒙古汗國保持和平,同意了兩國之間可以進行貿易上的往來。蒙古汗國與帝國之間的和平維持了不到十年,就因兩國在貿易往來上引起的摩擦而終止。蒙古汗國率先挑起戰端,默落派出十萬蒙古汗軍攻打帝國的密哈拉比峽口,同時派出數支萬人以上的蒙汗部隊攻打帝國在西北的城鎮。一時間,帝國西北之地硝煙四起。默落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避免跟帝國大軍決戰,而是改以用靈活機動的作戰方式,攻打帝國西北的城鎮,劫掠西北之地民衆的物資。當這一作戰的效果令默落與他的蒙汗將士嚐到甜頭後,蒙汗騎兵侵略帝國的作戰風格遂被固定下來,成了以後蒙汗騎兵每每揮師南下屢試不爽的招術。

蒙古汗軍對帝國的侵略令帝王二世明青棟極爲火冒,他認定蒙古汗人乃是一羣不可開化的民族,一定要給他們教訓看看。帝王二世十五年,公年一四五年,帝王二世明青棟調集二十萬作戰軍隊,決心深入蒙古汗國,重擊蒙古汗軍。默落聞知,令蒙古汗人全部撤到源河以北,避免跟帝國大軍作戰。在佐爾格的帶領下,二十萬帝國大軍在茫茫的草原上尋找着蒙古汗軍的蹤跡,在苦苦尋找中由於所帶糧草漸漸耗罄,默落的蒙古汗軍與佐爾格的帝國大軍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佐爾格在空曠的草地上率領着大軍東奔西走,始終找不到蒙古汗軍的主力,只好悻悻而回。

默落的戰略戰術令帝王及他的軍隊無可奈何。蒙古汗國與帝國大不相同的文化、習慣、吃住習性讓深入蒙古汗國的帝國將領深有感觸。佐爾格上文給帝王二世明青棟說到,“蒙古汗人的住地,無城池,無廳堂,他們以廬爲帳,居無定所,行蹤不定。我軍進入蒙古汗國,東奔西走,始終捕捉不到蒙汗軍的主力,糧草耗盡,不得不無功而返。”

帝王二世明青棟看到蒙古汗國的生存狀態後,也一時想不出對付蒙汗騎兵的妙招。蒙古汗國地域廣闊,若派大軍深入其地,因蒙古汗人行蹤不定,來去無蹤,帝國大軍要想捕捉到刻意在迴避的蒙汗騎兵是非常困難的;若派大軍佔領蒙古汗人的領地,該地都是空曠之地,佔領它們也沒什麼意義。思來想去,帝王二世明青棟最後只好決定在沒有殲敵把握下,帝國的部隊不宜深入蒙古汗國。

蒙古汗王默落同樣也知道,蒙古汗國的人民與帝國大不一樣的生活習性是蒙古汗軍跟帝軍周旋的一大優勢。默落對他的部下說:“我們蒙古汗人沒有固定的住所,逐水草而居,只要有水草有牛羊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我們不像帝國的人,有固定的住所,有城有村落,這使得他們無法像我們一樣可以毫無顧慮,集中人馬,全力以赴對敵人發動進攻,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可以說,蒙古汗人並不是不能建造土木工程,在蒙古汗國,蒙古汗人也建了幾座城郭,且都在河北的縱深之地。只是蒙古汗人不願多建固定的住所,因爲居無定所,以廬爲帳的流動生活是蒙古汗人與強敵對抗周旋,得以生存下來的生存之道。

蒙古汗王默落知道,蒙古汗國不是帝國的對手,帝國的強大遠在蒙古汗國之上。只有讓蒙古汗國一直保持相對原始的狀態,採用機動靈活的戰術,才能使蒙古汗國在與帝國的對抗中不落下風。蒙古汗軍不時侵犯帝國的西北部,一陣風式的掠奪和攻城,確實令帝王和將領頭疼。默落去世後,繼任的蒙古汗王墨頓向帝王二世提出兩國和解,互爲通商的要求,無奈帝王二世明青棟對蒙古汗軍成見已深,對墨頓所提要求置之不理。兩國之間的戰鬥不時發生,大戰沒有,小戰不斷。

帝王二世明青棟沒有斷過派出大軍討伐蒙古汗國的想法,只是明青棟對大軍深入蒙古汗國能否重創敵軍感到沒有把握。這倒不是明青棟擔心帝國軍隊打不過蒙古汗軍,而是顧慮帝國軍隊能否在蒙古汗人的地盤上捕捉到蒙古汗軍的主力。帝王二世明青棟感到心裡沒底,於是派大軍征伐蒙古汗國的想法永遠只能停留在明青棟的腦海中了。到了明青棟執政的晚期,內憂外患接連出現,先是南方賽麗加的成王傑莊宣佈獨立,明青棟親率大軍征伐。然後又是北方的卡布諾尼人趁噶布巴斯雪狼兵與鑲黃旗火併之後,趁虛而入,點燃了北方大戰的烽火。卡布諾尼人的軍隊的異軍突起,使帝國碰到了勁敵。帝王二世明青棟兩次派大軍討伐卡布諾尼的金軍,都慘遭失敗,損兵折將,大大削弱了帝國的軍事力量。客觀上,也減輕了帝國對蒙古汗國的軍事壓力。

在北方外患難除的情況下,帝王二世明青棟沒有停止對蒙古汗國的討伐。在得到蒙古汗軍在河南有駐屯軍後,帝王二世末年,公元一六五年,帝王二世明青棟派出陶省利的七萬大軍,去掃蕩源河以南的蒙古汗軍。陶省利率七萬將士出征,在擊破蒙古汗國河南的右大將部後,陶省利並未按帝王要求的那樣收手,而是繼續追擊殘敵。不料,在追擊途中,被蒙古汗王墨頓的十萬蒙汗騎兵截斷退路,陶省利的七萬將士在蒙古汗軍的圍攻下盡沒。帝王二世末年帝國征伐蒙古汗國的失利使帝國喪失了對外敵主動進攻的優勢力量。帝王三世明正誠執政後,決定對金國和蒙古汗軍採取守勢,停止主動進攻。

帝王三世明正誠決心積蓄力量,養精蓄銳,終帝王三世執政時期,帝國未能對蒙古汗國和金國有所主動,一次進攻也沒發動過。帝王三世二十四年,金國君王邁卡威與蒙古汗王尹稚單締結軍事同盟條約,蒙金兩軍聯合入侵帝國的西北部,戰爭持續了一年多時間,給帝國西北部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

繼西北長戰的結束過去了十來年的時間,西北之戰的慘痛仍印刻在羅夫康的心頭上。羅夫康的心中一直有這麼一個擔心,羅夫康擔心金軍在無法突破帝國北方的防線,陷入徘徊不前的局勢下,又會與蒙古汗軍勾結在一起,兩軍聯合入侵帝國的西北部。羅夫康思索着,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來拆散蒙金同盟?

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70章 攻擊爲效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64章 故人相逢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48章 吐絲口城第30章 艱難時刻第38章 僱傭軍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49章 南征固疆第65章 男子漢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91章 水淹江都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51章 連環之計第56章 一鳴驚人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1章 黃金甲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4章 中央突破第4章 帝國一師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章 開胃小餐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20章 進攻,進攻第91章 水淹江都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57章 兵臨城下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91章 水淹江都第45章 回家之路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80章 翹首以待
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70章 攻擊爲效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64章 故人相逢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48章 吐絲口城第30章 艱難時刻第38章 僱傭軍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49章 南征固疆第65章 男子漢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91章 水淹江都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51章 連環之計第56章 一鳴驚人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1章 黃金甲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4章 中央突破第4章 帝國一師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章 開胃小餐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20章 進攻,進攻第91章 水淹江都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57章 兵臨城下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91章 水淹江都第45章 回家之路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80章 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