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

張廷玉的小心翼翼並不過分。自從雍正離開開封,安徽巡撫久久等不到御舟東巡的信息,怕擔不起干係,徑自向上書房遞了密旨,“聖蹤不詳”。廉親王一得此訊,立即稱病,寸步不出王府,把所有政務都推給了上書房大臣馬齊,嚴令對允祥和馬齊封鎖消息,理由卻光明正大,馬齊“太忙”,允祥“有病”,不能用這些無根無梢的謠言干擾他們。而允自己也“病”着,不能料理軍國重務,便由隆科多將雍正與朝廷失去聯絡的事知會留守北京的皇三子弘時。弘時是個空桶子阿哥,並沒有兵權,但他也仔細忖量了一下,最好雍正在黃河舟沉人歿,寶親王在外,自己又是年長皇子,“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自己位居中央,子承父業登極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到時候手握玉璽口含天憲,無論豐臺大營還是西北銳健營,都只能俯首稱臣。因此,他倒不忙着拉兵權,先令人到遵化傳諭,對十四阿哥從嚴看守,跬步不得擅出陵寢;又傳令年羹堯,“聖駕尚未歸京,慢慢走,以備郊迎大禮”,好阻滯弘曆提前入京;發六百里加緊文書令田文鏡“派人着實探清,皇上御舟現在何處”——待到田文鏡的急報文書到京,他才知道雍正的船並沒有翻,只是困在鹿邑一帶河道上,洛陽水師護駕的七百餘名官兵全都充了縴夫,一天走不上二十里地……接到這一消息,弘時心裡一半兒熱,一半兒涼,緊張興奮中又帶着恐懼驚駭:古北口閱兵,是弘曆代天子巡行;山東賑糧,是弘曆代天子籌辦;迎年羹堯入京,仍是弘曆代天子親行;送康熙靈柩去遵化,還是弘曆代天子扶柩。就是平日,弘曆掛名兒在上書房“學習”,學什麼?還不是統御全局的能力?就連分胙肉這些小事弘時也都掰開了。揉碎了重新捏弄,結論都是十分簡單和冷酷;無論德、才、能、識,還是“聖眷”,自己萬無登龍繼位之望!如今他不在京,雍正又受困在外,錯過這個機會,後世史筆如鉤,準會說自己是個庸懦無能的傻蛋!……但若真的動手,又怕八皇叔趁火打劫學永樂皇帝奪侄自爲,更怕萬一控不住局面,雍正平安回京,追究起來,自己可真就折戟沉沙萬劫不復了!

在牀上折騰了幾夜,想來想去,弘時想定了隆科多這個人,既是先帝託孤遺臣,又是現今上書房大臣中兵權最重的,隆科多和廉親王明來暗往,他知之甚稔,利用一下有何不可?因便令人傳請隆科多來府議事。

掌燈時分隆科多從東華門退值出來,應邀來到三貝勒府。弘時弘曆和弘晝兄弟三人原都在雍和宮居處讀書。雍正即位,各自建牙開府,都是新造的宅邸,坐落在離東華門不遠的朝陽門內,一式三座貝勒府規制統一,按年齒由北向南坐西朝東排列,都是雕甍斗拱,翹翅飛檐的歇山式構架,丹堊一新,十分壯觀。內裡有些房舍尚未整修好,因此三府都沒有把花園建起。隆科多的大轎一落,門上人立刻稟了,便見弘時一身便裝,穿一件月白寧綢袍,上身套着鑲翠邊玫瑰紫套扣背心,步履輕捷地迎出來,當門一揖道:“舅爺辛苦!剛剛下值的吧?”

“什麼值不值的,如今並沒有忙事。”隆科多翹着八字須笑道,“曹寅的兒子曹來京①參看本卷第235頁注。,八爺見了見,又到暢春園見了馬齊,馬齊說等十三爺病好些兒再說他的事,他就又求見我,說了好一陣話,又留他吃了飯,這纔過來……”一頭說,隨着弘時進來。弘時前頭引路,一手搖扇,一手將一根油光水滑的大辮子向後腦一甩,順便挑了簾子道:“舅爺請——曹是抄家撤差的人了,能有什麼事?還不是告窮——上回見我,穿得叫花子似的,一頭哭一頭說,我都沒聽見他說了些什麼。不就缺錢麼?我送了他二百兩,聊補無米之炊罷。”說着,請隆科多坐了,便命“上茶”!隆科多環視一眼坐了,端起杯子用碗蓋撥着浮茶,笑道:“前兒到五爺府去看了看,他那書房裡裡外外掛的都是鳥籠子。四爺是讀不完的書,盈庭積棟的,進去連個坐處都沒有。倒是三爺清雅得很,爐瓶鼎拂琅琊插架,琴棋書畫俱全——敢問一聲,什麼風吹得我這老舅來?”

弘時警惕地看了隆科多一眼;他從沒見過隆科多這樣詼諧的,今兒這是怎麼了?略一怔,弘時微微一笑,瀟灑地將袍角一擺蹺起二郎腿,輕輕搖着一把湘妃竹子扇,一副龍子鳳孫派頭,說道:“當然是公事!八叔十三叔都病了,馬齊在暢春園忙政務,見人讀摺子,一天沒二三個時辰好睡。五弟那個身子骨兒你又曉得,只有人侍候,不能侍候人的。我雖名兒上是個坐纛兒皇阿哥,其實平日也不大管事兒,有一份奈何,我也不想管,但從‘公’的一頭說,我是留守皇子,負有全責;從‘私’的一頭說,阿瑪在外顛沛辛苦,也着實惦記思念着。所以請舅爺來打問一下,皇上此刻到底在哪裡,幾時回京?迎駕、還有駐蹕關防的事,上書房有些什麼安排——我是坐纛皇子不能不問一聲兒,心裡有數兒。皇上那性子你也曉得,惱上來,六親不認,回來見面一問三不知,我算怎麼一回事?”他開門見山,問得堂堂正正,原打算用“皇子不得擅自干政”頂一下的隆科多不禁默然。略一怔,隆科多爽朗地一笑,說道:“三爺,邸報日日都給您的,皇上鑾駕已經從泰安啓程回來。八爺和我忖度着,這三五日必定就回來了。這幾日沒有硃批諭旨,一是皇上身子或者略有不爽;二則聖駕也就回來了,不必來來往往傳遞公文也是有的。其實您不叫,我也得過來回一聲兒,原來暢春園駐的是善捕營,三個月一輪換,是死規矩,已經到了日子,換是不換?善捕營管帶和我不相統屬,由他自己調配呢,又有點心裡不託底。還有,年羹堯帶着三千兵馬回京演禮,駐在哪裡爲宜,也要未雨綢繆,這都是有野戰功勳的,總不好住野地帳篷吧?”說着身子一仰,眯縫着眼瞧着這位小白臉皇阿哥,燭影下卻看不出什麼眼神。

“您說呢?”弘時似笑不笑地看看這位身份顯赫的“皇帝舅舅”,呷一口茶道,“老舅爺,這些事我都不大懂的。八叔和您老成謀國,必定已經有了安排的吧?”說罷徑自起身,搖着扇子徐徐踱步。

隆科多似乎覺得意外,瞟了弘時一眼。他出這些題目,原想難一難這個皇阿哥,沒想到被弘時輕飄飄一句話,原封不動就被砸了回來!廉親王明說自己是“三爺黨”,但叔侄之間聯手,到底有多深的瓜葛,允沒說,他也不敢問,今晚來水,才曉得這個風度翩翩白淨面皮的皇阿哥並不像自己想的那麼容易對付,若論起滑頭,似乎還在允之上!正想着,弘時隔窗眺望着外邊漆黑的夜色,頭也不回地說道:“舅爺別犯嘀咕,恕我直言,八叔是寶刀已老,不堪再逢殺場了,當年與父皇、太子、大千歲那些個過節兒,都可以揭過去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雖是好詩,惜乎是把辰光說長了些兒,應該是‘各領風騷十幾年’——”他倏然回身,目中陡地光亮一閃,“是麼?老舅爺?”隆科多看着他寒凜凜的眼神,心裡不禁一緊,但他畢竟老於世故,很快鎮靜下來,搖頭笑道:“我不大明白你的話。”

“這有什麼不明白的?”弘時一哂道,“我們心思都一樣,要讓老爺子‘平安’返都嘛——所以,暢春園警衛要換一換,由步軍統領衙門暫時管起來,年羹堯的兵不能駐野外,豐臺提督的行轅要讓出來——這些,不是您和八叔他們商量好了的?怎麼還要來問我呢?”

“這……”

隆科多大吃一驚,這是昨夜在廉親王府,允、王鴻緒、阿靈阿和他密商一夜的造亂計劃,控制暢春園、打亂豐臺大營指揮體系、斷掉雍正歸路——廉親王嚴令對弘時弘晝小心提防“不要讓他們知道”,剛剛六個時辰過去,弘時就瞭如指掌,這簡直太可怕了……隆科多的臉色立刻變得異常蒼白。

“沒有什麼嘛!”弘時陰笑着坐了,若無其事地吃了一口茶,“這都是爲皇阿瑪的安全,該怎麼做,你放心去做。就是‘各領風騷’心中得有數,不要亂了章法。”他口氣一轉,又變得溫和爽朗,“我畢竟是坐纛兒皇阿哥,既要爲皇上負責,也要爲天下社稷盡誠,至於自己怎樣,那就用着《出師表》裡的話,‘成敗利鈍,非臣之所能逆睹’的!”說罷縱聲大笑,“把皇上賞我的那柄如意取來,給舅爺帶去!”

雍正到豐臺大營的第二日清晨,一乘大綠呢官轎照例在暢春園倒廈門前的雙閘口落下。馬齊一哈腰從大轎中出來,彷彿要驅散渾身的疲倦似的挺了一下身子,只是在這座莊嚴神聖的地方,即便是他——上書房宰輔大臣——也不敢放肆地伸胳膊蹬腿地打呵欠。他仰首望天,深深呼吸了一口清冽的空氣,因見垂着藻須的儀門旁已有十幾名官員等着自己接見,無聲嘆息一聲,一擺手便進了儀門,卻見是鄂倫岱當值,便住了腳,招手兒叫過來,問道:“八爺和隆中堂那邊有轉過來的黃匣子麼?”

“沒有”,鄂倫岱忙垂手說道,“八爺身子還不見好,隆中堂預備着接駕回京的事,說今兒前晌過暢春園來和馬中堂議事。”他臉色白中透青,看來夜裡也沒睡好,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馬齊原本要走,聽見接駕,又站住了,問道,“隆中堂沒說別的?皇上御駕到了哪裡?”鄂倫岱身子一躬說道:“皇上御駕到了哪裡,隆中堂沒說,我也沒敢問。只說暢春園的護衛到了輪換時候兒,要換一換,別的沒話。”

馬齊偏着頭想了想,笑道:“就到了時候兒,前後錯個三五天打的什麼緊?——你傳話,叫外頭進謁的大人們都到露華樓等候說話。”說着便沿薔薇花洞甬道迤邐向西,過了十八行省候見官廨廊房,便是雍正在暢春園屬處辦事的澹寧居。馬齊向宮一揖,踅身向北,一溪海子裡新荷濃綠,岸邊合抱楊柳煙籠霧罩掩映着一座五楹二層歇山頂兒的黃琉璃瓦高樓,這就是“露華樓”了。侍衛劉鐵成早已等在樓前,見馬齊過來,便令太監們挑簾。這是暢春園最高的地方,其實是一帶土垃,專爲康熙納涼吹風去暑蓋的一座書樓。再向北就是康熙晏駕的“窮廬”,卻是一片茅舍,雖軒敞卻並不高大,再向北便是宮牆,牆外是一大片海子,有幾百畝大,茫茫碧波中帶着水份的涼風穿樓而過,雖是盛暑,身上也涼爽得滴汗皆無。劉鐵成跟着馬齊進來,一邊問道:“往日都在韻鬆軒,那邊雖不敞亮,其實屋裡放上冰盆,比這裡還涼,馬中堂怎麼忽拉巴兒到這邊辦事?害得這起子太監搬了半夜文書。”馬齊命人將所有窗戶打開,一邊笑道:“不瞞你老劉,我實在乏透了,這裡風大,見人怕就少一點瞌睡。上回見蔡,我就聽得打盹兒釣魚,人家哪裡知道我熬夜,只說我這宰相拿大——再說,聖駕也快回京了,韻鬆軒是寶親王辦事的地方兒,人回來才騰房子,不恭敬。”說着便整理文書,看着一份奏摺,吩咐劉鐵成:“你看看要見的官來了沒有——我見河南的車藩臺來了,先見他。你是侍衛,不是跟我的人,不要在這侍候,園裡各處轉轉,該打掃的叫太監們打掃打掃。來的時候聽樹上知了聒噪得心煩,皇上愛靜,叫他們把澹寧居附近的蟬都粘下來。”一邊說,便打火抽菸看摺子,劉鐵成答應一聲便去了。一時,便聽樓梯微響,一個五十多歲的官員,白淨臉圓圓胖胖,修飾得十分精緻的八字髭鬚墨黑墨黑、神氣地翹着,身穿孔雀褂子,戴着藍寶石頂子,腳步輕輕上來,“叭”地打了馬蹄袖,說道:

“卑職給馬老中堂請安!”

“哦,車大人。”馬齊手虛擡一下,微笑道,“請起,坐着隨便說話,不要拘禮。我有時一天要見一百多官員,都鬧起規矩,什麼事也甭辦了。老兄幾時到京的?”

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57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1)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205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160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1)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201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26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50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2)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62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2)第87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1)第49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1)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80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
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57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1)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205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160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1)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201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26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50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2)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62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2)第87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1)第49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1)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80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