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

張廷玉壓着嗓音,儘量用鎮定平緩的語調娓娓奏陳了田文鏡清查山西虧空的詳情。他知道,雍正皇帝平日的莊重冷峻都是自己耐着性子作出的樣子。其實心裡大喜大怒,大愛大恨時有表露,那纔是他的真性。這件事既關乎他的臉面,又關乎朝局穩定。並不像孫嘉淦大鬧戶部那樣簡單,萬一措置失中,引起其餘各省督撫震駭,夾着北京阿哥們之間的鉤心鬥角,不定鬧出多大的亂子。自己身處宰輔,該怎麼收拾?因此,將圖裡琛的奏議講完,張廷玉一邊雙手捧呈雍正,又加了一句:“萬歲,西邊興軍纔是急務。山西的事雖大,奴才以爲可以從容處置,求萬歲聖鑑燭照!”

“唔。”雍正神情惝恍,似乎聽了又似乎沒有留心,細白的牙關緊咬着,凝望着前方,略帶遲疑地接過那份奏章,不知怎的,他的手有些發抖:“奏完了?諾……諾敏有沒有辯奏摺子?”張廷玉回頭看了看隆科多和馬齊,見二人都搖頭,便道:“奴才們沒見諾敏的摺子,大約一二日之內也就遞進來了。只是田文鏡手裡拿着省城商戶四百七十張銀兩借據,加着山西藩司衙門的印信。算得上鐵證如山。諾敏奏辯,也只能在失察下屬舞弊上作文章,這一條奴才是料得定的。”雍正聽了,嚥了口唾沫,轉臉問允:“老八,你有什麼主見?”

允此刻千趁心萬如願:剛剛表彰過諾敏“天下第一撫臣”,你就自打耳光!何況諾敏是年羹堯舉薦的,其中有什麼瓜葛很難說清,說不定像當年戶部清庫查賬,查來查去最後查到皇帝頭上也未可知……允巴不得雍正大爲光火,但他畢竟城府深沉,因不顯山不顯水地賠笑道:“臣弟以爲張衡臣說的極是,這確是天下第一案。無論諾敏如何辯奏,難逃‘辜恩溺職’四個字。更可慮的,年羹堯進剿青海叛賊,糧餉是頭等大事。山西巨案若輕輕放過,恐怕懈了各省清查虧空的差事,將來糧餉更是難以爲繼。所以,大事和急事看似無關,其實是一回事。”隆科多因助雍正皇帝登極,早已與“八爺黨”生分了,但他更不願年羹堯在西邊立功,將來有資格與自己爭寵。聽允這話,滿篇都是嚴辦諾敏的意思,卻連一個字都不曾提及,真是好心計好口才,隆科多不由佩服地看了允一眼,恰允的目光也掃過來,四目一對旋即閃開。

“奴才以爲應以急事爲先。”馬齊卻不留心別人的心思,沉吟着說道,“還是廷玉說的是正理。這事窮追,山西斷然沒有一個好官,諾敏百計刁難田文鏡,也絕非‘失職’二字能掩其罪的。幾百萬兩銀子,說聲失察就能了事?然奴才仍以爲,眼前不能大辦這個案子,引起東南各省官場震動,人心自危,誰還有心思操辦支應大軍的事?”

雍正聽了幾個臣子議論,心神似乎稍定了些,回身取茶呷了一口,又坐回位上,方笑道:“你們幾個都沒說,朕心裡明白,這裡頭還礙着朕的臉面。剛剛兒下旨誇獎他諾敏是‘第一撫臣’嘛,鬧了個倒數第一!”他突地收了笑臉,眼睛中放出鐵灰色的暗光,“照你們的意見,要麼辦諾敏一個‘失察’的輕罪,嚴辦下邊官員矇蔽上憲,邀功進,貪墨不法的罪;要麼朝廷裝糊塗,等西邊戰事完了再辦。是不是這樣?”

“是!”四個人見雍正神色莊重,口氣嚴厲,不敢再站着回話,因一齊跪下叩頭道,“請萬歲聖訓!”

“二者皆不可取!”雍正冷笑着,盯着大玻璃窗陰狠地說道,“誰掃了朕的體面,朕就不能容他!諾敏這人,朕萬萬不料竟敢如此妄爲,這不是‘溺職’,這是欺君!殺人可恕,情理難容!當初年羹堯薦他,原是見他在江西糧道上辦差尚屬努力。聖祖爺曾對朕說,此人徒有其表,不可重用。朕一力推薦,他做到封疆大吏,他做這事,上負聖祖,中負朕身,下負年羹堯,欺祖欺君欺友——”說着,他嗆了一口氣,猛烈地咳嗽兩聲,突然“砰”地一擊案,已是漲紅了臉,勃然作色道:“這樣的混賬東西,難道可以輕縱?輕縱了他,別的督撫對朕照此辦理,朕如何處置?”

四個大臣還是頭一次見雍正發作,沒想到他暴怒起來面目如此猙獰,都不自禁打個寒顫,一撩袍擺齊跪在地連連叩頭。允原料雍正必定存自己體面,給年羹堯一個順水人情,輕辦諾敏,重查山西其餘官吏,想不到雍正如此不顧情面。但這一來,恰恰和自己方纔的意見吻合了,傳揚出去,反而是皇帝採納了自己的意見,這要得罪多少人?……他乾嚥了一下,竟不知該怎麼說纔好了。正尋思如何回話,隆科多一頓首道:“主上說的極是!若不是從巡撫到藩司臬司及通省官員上下其手,串連欺君,田文鏡怎麼會一查再查毫無成效?萬歲高居九重,洞悉萬里秋毫,隱微畢見,奴才佩服欽敬五體投地!既如此,奴才以爲當下詔將山西縣令以上正缺吏員一體鎖拿進京,交刑部勘問!”張廷玉緊蹙着眉頭沉思道:“這恐怕過了些。有些官員只是脅從。再說,晉北去秋大旱,賑濟災民的事還要靠他們辦。拿人太多,也容易引起其餘各省官員惶恐,牽動大局就不好了。”允卻是惟願亂子越大越好,因在旁冷冷說道:“這正是整頓吏治的時機,與皇上‘雍正改元,吏治刷新’的宗旨恰好相符。用貪官賑濟災民能有好結果?”他叩了一個頭,直起身子正容對雍正說道:“萬歲不必愁有缺無官補——昔日天后殺貪官如割草,天下無缺官之郡,臣弟以爲隆科多奏的是。在京現有候選官、捐班雜佐一千餘人,儘可補山西官缺。皇上恩科在即,新登科的二三甲進士恰好趕上赴任出差。臣弟以爲非如此大振天威,不足以肅清山西吏治。”當下三人意見不一,你一言我一語各說各的道理,雖然沒有動意氣,卻誰也不肯相讓。

“馬齊,”雍正聽着,忽然轉臉問道,“你爲什麼不說話?”馬齊忙叩頭答道:“奴才實不敢欺矇主上,奴才聽他們說的都有理,一時難以分辨,也不敢附。”聽他如此回答,允不禁噴地一笑,說道:“馬齊坐班房有心得,你是油滑還是幹練了?”

馬齊看了允一眼,說道:“皇上問話,臣子應該心裡怎樣想,怎樣回答。這與‘油滑’、‘幹練’是兩回子事。”說罷又叩一頭,奏道:“十三爺沒來,他也是上書房行走的王爺,皇上何不聽聽十三爺怎麼說?”

“這事朕已有了決斷。”雍正微微笑道,“山西通省官員大抵是好的,罪在諾敏一身。他作巡撫,在山西就是土皇上,想着山高皇帝遠,做出這種無法無天的欺君之事。山西官員的過錯,是因諾敏爲先帝一手簡拔,又深受朕恩,存定了一個‘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心思,沒有人敢出頭跟他打欽命官司,論起來只能說‘不爭氣’三個字。朕也恨他們不爭氣,但你們平心想想,如今天下官,除了李衛、李紱、徐文元、陸隴其少數幾個,到底有多少‘爭氣’的?所以恨歸恨,不能嚴辦。官越大越辦,州縣就不必難爲他們了。”

這番議論純從諸臣辯論空隙中另闢蹊徑,說得有理有據,衆人不禁聽得怔了。張廷玉覺得雍正皇帝有些過於姑息,張了張口正要說話,雍正卻先開口道:“衡臣。”

“臣在!”

“你起來擬旨。”

“扎!”

雍正用碗蓋小心地撥弄着茶葉,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六百里加緊發山西宣旨欽差圖裡琛:諾敏身受先帝及朕躬不次深恩,本應濯心滌肝,精白其志以圖報效朝廷。乃行爲卑污,辜恩奉迎,既溺職於前,復欺君於後,嫁禍於百姓,坑陷於直臣。事發至今,且無引罪認咎之意,以顢頑鈍,無恥之尤,實出朕之意料!且朕方表彰,直欲置朕於無地自容之地。此等罪,朕不知如何發落纔好!就是朕想寬容,即便國法容得你這畜牲,奈何還有人情天理——上天怎麼給你披了一張人皮!?”他說着說着愈來愈激動,端着杯子的手捏得緊緊的微微發抖,臉色也變得異常蒼白。張廷玉奏吏行文草詔文不加點,這道詔諭卻難爲了他——前文言後白話,怎麼潤色?他濡了濡墨,見雍正雖端坐着,卻氣得五官錯位,因不敢說話,只實錄了雍正的話,心想這樣也好,叫下頭見識見識新皇上的風骨!正想着,雍正提高了嗓門:“即着圖裡琛就地摘其印信,剝其黃馬褂,革去頂戴職銜,鎖拿進京交大理寺勘問!朕知外省混賬風俗,凡官員革職,因怕他將來複職,有醴酒送行,儀程相贈的,以求異日地步。可告知這班混賬行子,有東西你們只管填還諾敏,諾敏斷無起復之日,能否保九族也在可知不可知之間——誰敢作此醜態,朕必追究,山西虧空即由你這‘富官’追此繳還!”他一口氣說完,啜了一口茶盯着張廷玉。張廷玉一聽,仍舊是文白混雜,仍舊只好咬着牙硬錄下來。允聽着想笑,嘴角一動又收了回去。

“萬歲!”馬齊在旁說道,“諾敏雖犯罪,到底是朝廷大吏,可否使其稍存體面,免得其餘督撫寒心?”“士可殺而不可辱,是麼?”雍正轉頭一哂,“馬齊你不懂,像諾敏這樣的,能稱之爲‘士’麼?他只能算條狗!他的案子人證物證都調到北京,讞實了,朕還要重重的辱他——因爲是他先辱了朕!主憂臣辱,主辱臣死,這是綱常所在,天之所終地之所義。諾敏豈但犯法,且犯情犯理,犯法猶可恕,犯情犯理,他就難逃朕之誅戮!”

殺人不過頭落地,雍正卻要連人格一齊作踐,作踐而後殺。衆人早就知道雍正生性刻薄,今日纔算真正見識到了,都無可奈何地嚥了一口唾液,誰也不願駁回自討沒臉。

“這事別人可恕,山西布政使羅經難辭其咎。”雍正徐徐說道,“着羅經革去職銜,與諾敏同戴黃枷進京勘問,如何處分待部議後再定。其餘按察使以下,降兩級原任出差,各罰俸兩年。各道司衙門主官降一級,罰俸一年;各府知府由吏部訓誡記過,縣令以下不問。”張廷玉寫完,問道:“這樣辦,山西巡撫和藩司衙門都出缺了,請旨,由哪裡派官接印?”雍正一笑道:“這還用問?自然是田文鏡接印,暫時置理山西巡撫衙門,待案子清白後另行敘議。”

誰也沒有言聲,但不言聲也是一種態度。雍正似乎也感到了這種沉默中的壓力,便也住了口。奇怪的是,他一住口,衆人立時感到一種寒徹骨髓的壓力襲來,人們的心立時凍縮成一團。然而雍正這樣破格的提拔畢竟太過分,在座大臣沒有一個贊同的,又不甘就此屈服,又不敢出頭抗爭,只好默然對坐。一時間養心殿寂靜得一根針落地都聽得見,惟聞殿角罘旁的鐵馬偶爾被風吹得叮噹作響。

“沒有話說就罷了。”雍正淡淡說道,“你們跪安吧!”

“臣有話說!”

張廷玉忽然想到上次與雍正單獨對晤時的交心之言,昂然頓首說道:“臣以爲田文鏡不宜晉升過速!”雍正聽了,用陰鬱的眼神盯了張廷玉半晌,冷冷問道:“爲什麼?”馬齊也鼓起勇氣,說道:“萬歲新登大寶,不宜開官員進之門。”

“進?”雍正立刻反脣相譏,“人人不圖進,四平八穩熬資格作官,可以治國平天下?”

張廷玉抓住雍正話中空隙,立刻頂上一句:“國朝大臣如明珠、高士奇,都是一言奉君合意,驟居高位,亂政害國,前車之鑑不遠,請萬歲明鑑!”

第284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239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1)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160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102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45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96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1)第240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2)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179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26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1)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59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226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2)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
第284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239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1)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160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102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45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96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1)第240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2)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179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26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1)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59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226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2)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