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

隔了兩天,軍機處擬了旨意頒發下來,廢黜廉親王封號,允改封民王。允和允則壓根兒一字不提。此時允的抄家清單剛轉到韻鬆軒,允和允的還沒有報上來。雍正派十七阿哥毅親王允禮前往傳旨催辦,他自己坐乘輿回紫禁城,到奉先殿、承乾宮等處拈香告祭康熙處置弟弟原由,又踅到大覺寺爲允祥進香添壽。回到暢春園,已是午初時分,聽侍衛德楞泰說張廷玉方苞和朱軾都還在露華樓議政,沒有退朝,便傳膳賞了一桌過去。自己叫小廚房御廚現炒了幾個菜,一邊進膳一邊隨手翻閱。還沒有吃完,高無庸進來稟報:“十七爺過來繳旨,主子這會子見不見?”雍正隔窗一望,果然見允禮躬着身子站在丹墀下,便笑道:

“老十七,盡那麼站不累麼?進來吧!”

允禮腳步如風地走了進來。他今年才二十七歲,康熙的兒子們大多身材頎長,唯獨他個子矮小,常年在塞外練兵,小腿也因騎馬變得稍有點羅圈,敦敦實實的,臉色又黑又紅,好像渾身都是用不完的精神。允禮進來,規規矩矩給雍正打千兒行禮,笑道:“臣弟的差使辦了。先去的韻鬆軒,三位相公正在領筵,我就沒進去。我想,先來回皇上,說不定也能饒點點心墊墊飢呢!”

“那你想得不差。”雍正呵呵大笑,他的情緒顯得極好,用手指着案上的菜對高無庸道:“這個都撤過去賞你十七爺,朕只用這盤小豆沙餡包子。”高無庸忙答應着連條盤端過來放在允禮面前几上。允禮看時,是一盤宮爆青椒野雞,一盤芹菜豆芽,一盤燒三樣,一盤醬蒸鹿口條。除了芹菜豆芽,其餘的似乎只是動了動,四盤攢着中間還有一海碗鴨骨湯,另有一碟放着十幾個餑餑——喜得眉開眼笑,說道:“臣弟今兒起得早,這會子真餓了,可要放肆了!”說着夾起一大筷子鹿口條,油滷滷塞進口中,拿起餑一掰兩半就着,鼓着腮幫子一頓大嚼,霎時間風捲殘雲吃得精光。雍正見他吃得香甜,將自己的豆沙包子也賞了他,允禮一躬謝恩,頃刻之間已又了賬。雍正笑道:“虧你還是天潢貴胄,這麼饕餮!誰和你爭麼?飽了麼?沒有飽朕再賞!”

允禮滿意地用手揩了一下油光光的嘴,笑道:“皇上見笑了,這是帶兵帶出來的。我和古北口中軍將領一個鍋裡攪勺子,吃起飯來那哪裡是人,竟是一羣狼!獨我一個人細嚼慢嚥,叫人笑話我是個公子哥兒,慢慢地也就慣了。十三哥其實就是那時在外練兵,弄壞了胃氣,才落得一身病的。其實皇上不曉得,下頭兵將最怕訓練,倒是不怕打仗,打仗有好吃的,也沒有早起操演,夜半集合,冷練三九熱練三伏這些規矩。情吃情打仗,兵士們最高興!所以有口號:天不驚地不驚,死不苦打不疼,就怕沒事胡折騰,三九五更窮練兵。”他一頭說,雍正笑得前合後仰,問道:“你怎麼就沒有吃壞了胃氣?朕瞧你比走時更壯實呢!”允禮道:“胃這東西,底氣壯,越吃越強,底氣不壯,越吃越黃。各人秉賦不一樣。十三哥比我心思重,他就吃了這上頭的虧。”

“說正經事吧。”雍正又笑了一陣,覺得渾身輕鬆,盤膝坐了炕上,因見引娣又過來,便道:“給你十七爺倒杯茶。——阿其那和塞思黑都有些什麼話?”允禮雖然回京不久,但已經知道喬引娣不是一般宮人,欠身接茶笑一點頭,回奏雍正道:“臣弟先去見了十六哥傳旨,十四哥已經遷居壽皇殿。他那裡幾次遷徙已經空空如也,怕壽皇殿那邊傢俱日用物少,我倒關照內務府按貝子位置再給他添制些。阿其那已經幾天沒吃飯,躺在牀上聽旨,只笑了笑,一句話也沒有。塞思黑接了旨,也謝了恩,神態很是倨傲,說:‘皇上是至尊聖人,還會說錯了我?說的都是,我還有什麼話說呢?只請你這檯面上的阿哥爺代奏。我如今萬念俱灰,請允我削髮出家。如果罪大難赦,我自請明正典刑,以塞國法。幽居困禁,像大哥那樣瘋瘋傻傻招人可憐,還不如死了的好!”雍正聽着,臉色又陰沉下來,握着茶碗蓋的手指都捏得發白。又問:“還有什麼話?你只管說。”

允禮嘆一口氣,正容說道:“別的話是沒有了。臣弟從九貝勒府出來,遇到圖裡琛,說西山善捕營巡弋,拿住兩個可疑人,自稱是十二爺的門人。去十二爺府覈對,府裡沒人能認得。行李裡頭夾帶着兩封信,一封是番文,一封是漢文,漢文的上頭言語十分曖昧。請允祿辨認,說像是老九筆跡,番文的沒人能識得,我都帶來了,請皇上過目。”說着從袖子裡抽出兩份通封書簡雙手遞給雍正。雍正先抽一封,卻是那封番文信,勾畫曲連如同天書,有點像清真寺裡的波斯文,又有點像欽天監檔案存書裡的英吉利文,好像還揉着一行藏文,顛來倒去瞠目凝注,竟是一字不識。看那漢文信,卻十分簡單:王無天地謹識:藉以蓋世之氣,拔山扛鼎之勇,百戰皆勝而終困垓下。以詭道終輸豎子,殆天亡之,非戰之罪也。事機已失空帳無蓋,毋作虎帳虞歌兒女子情長之態,以此頸血酬心而已。知名不具。雍正呆了半晌,問道:“捉到的送信人呢?招了沒有?”允禮低沉地回道:“內務府的人認出來了,一個叫毛太,一個叫佟寶。都是九——塞思黑府裡的。臣即在內務府後衙嚴刑夾訊,兩個人都招了,是塞思黑寫給允的信。那封西洋字的信,他們也看不懂。說是允在西寧時,阿其那親手造的,爲通信息方便,和塞思黑、允各持一本譯碼。我又趕緊查閱他們的抄單,裡頭卻沒有這本譯碼。誰也弄不清信裡到底說的什麼了。”①據史料記載,雍正三年十一月允編造類似西洋19字頭密碼通信格子帶交兒子弘,弘寫好密信縫於騾夫衣襪,帶交西寧允,被京師九門捕役查獲。認定是“視朝廷爲敵國”、“無父無君”的新罪行。允被削籍抄家圈禁,雍正四年八月死於保定禁所。

雍正心裡暗自思忖。此時再去搜抄這個譯文本,十九要撲空,更會有人說自己殘忍刻薄,即便譯出來,說不定案子牽連得更難處置,思量着,冷笑一聲道:“他們的心思一點不難猜。都無非求死,讓朕殺掉他們,落個暴君名聲兒。引娣,就是你這當下人的在旁想想,還有半分兄弟情誼沒有?”他冷冷地掃視一眼大殿,起身踱至案前,援筆在紙上疾書諭旨!此二件發上書房、軍機處及六部侍郎以上官員看。從來造作隱語,防人察覺,惟敵國爲然。允前在西寧,未嘗禁其書札往來。向至別造字體,暗藏密遞,不可令人共見耶?至塞思黑寄允書“事機已失”,其言尤駭人,此其可以“陰微卑鄙”概之耶?爾諸大臣議之奏朕。他剛放下筆,外頭便聽張廷玉的聲氣,似乎在問守門太監,“皇上進膳了沒有?進得可香?”便知幾個人過來謝恩,頭也不擡地說道:“你們都進來吧。”

允禮忙也站起身來,卻見鄂爾泰也跟着方苞等三人進來。五個大臣點頭一會意,張廷玉等人又復行禮。雍正命衆人坐了,吩咐引娣“賞茶”,說道:“奇文可共賞。允禮帶了塞思黑兩封信,你們這些飽學大儒不妨開開眼!”

“皇上,”朱軾頭一個看完了,遞給張廷玉,在椅中一欠身說道:“事情是明擺着的。人人都曉得阿其那這幾個人覬覦大位,二十年如一日鍥而不捨。您就再多一點證據,也加增不了什麼。如今每天接幾十封奏章,不是彈劾,就是條陳,總無外乎怎麼敷陳他們的大罪,建議如何處置。皇上——無論如何,這只是一件案子,它畢竟不是政務。朝廷的思路還是應該放在天下大事上……”張廷玉也道:“塞思黑這案子不宜大張旗鼓。這其實是老案子裡的新枝節。”“他們擺着個死豬不怕開水燙的陣勢,”方苞接口道,“就是要朝廷心裡眼裡盯着他們,顧不得辦別的事,橫了腸子和您死挺死頂,一句話,求亂,亂中再生事,新政也就耽誤了。”

雍正聽幾個人曲劃分析,不禁悚然而悟。彷彿要泄盡胸中鬱火,他長長吐了一口氣,冷笑道:“朕也正在想這事,我們君臣可謂不謀而合。這樣,由允祉允祿承辦這案子,軍機處別的人就不必專門過問了。軍機處要督責各省新政推行,當作第一要務來辦。鄂爾泰朕已有旨,叫他拿出雲貴兩廣改土歸流實施辦法,然後分出主次一條一條地下旨叫地方去辦。這當中有什麼造梗阻的,你們隨時商計報朕。春荒就要到了,山東、安徽、江西去歲有幾處水災的,前頭已經有旨,從湖廣調糧,催問一下調去了沒有。菏澤縣令奏上來一份報荒摺子,他那裡已經餓死了人,已經把糧庫底子都翻盡了。施世綸在兩湖任總督,他手裡有的是糧,再特撥三萬石去菏澤。除了人吃,還有種糧呢!餓死老子娘不動種子糧,這不是玩的!”他喝了一口水,猛地想起喬引娣是山西定襄人,又道:“山西雁門關,定襄、五寨幾處鬧了雪災。下廷寄給山西巡撫,親自去看有沒有斷炊的,就地賑濟,免去山西通省錢糧。”幾個大臣互相看了一眼,山西雪災並不大,只是壓塌了幾處民宅,倒是甘肅旱災更吃緊,怎麼特地關照?允祿賠笑道:“山西巡撫魯峰已經奏上來,晉北收成中平,晉東南是百年不遇的豐收,他們不缺糧。京師每年也要四百萬石,年年都從江蘇運來。所以軍機處議了,從山西調撥一百萬石,給鬆鬆擔子,現今再免山西錢糧不合適。”張廷玉卻摸透了雍正心思,笑道:“十六爺說的是,奴才以爲不必免山西通省錢糧,着他們加意撫慰受災府縣,務使百姓感沐皇恩就是了。”

允祿還要說話,一眼瞧見喬引娣執着銀水瓶侍立在旁,頓時恍然大悟,一笑點頭道:“衡臣慮得比我周到。”

“河南鄉試秀才罷考。”雍正盤膝坐得雙腿發麻,下炕背抄着手來回踱着,一邊思量一邊說話,“看似是對田文鏡,其實指的是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是嘛,多少輩子老規矩,一人得道九族昇天,大小是個縉紳就不當差不完糧,這麼大甜頭沒了,有些人死也不甘。田文鏡不能說沒錯兒,但有些正牌子科名出身的官兒不服他這雜途官,從中挑撥生事也是有的。方苞可以寫信給田文鏡,就說已經有旨命寶親王親赴河南。另外,李紱也奏田文鏡苛捐雜稅太多且蹂躪讀書人。李紱也系朕的親信大臣,不會哄弄朕的。你不要提李紱的名字,只說事兒,讓他據實密摺奏上來。有不是處朕自然指點他,不要叫外人笑了去。”雍正在殿門上舒展了一下身子,大約從允的案子裡跳出來,回到日常政務上,他的心境陡然豁亮了許多,用久病初愈一樣的目光凝望着萬木復甦的暢春園。

時當三月季春頭,正是四季中最宜人的時光。園中所有樹木都已抽出嫩嬌的芽箭,籬笆邊的迎春花,像無數燦然發光的黃星星攢簇在一處,牽牛藤無聲無息攀着斑駁的老牆已經爬到它的中間。無數不知名的小花在綠茵茵的絨草上星羅棋佈,融融的豔日中引來了小蜜蜂。呢喃而語的紫燕在檐下穿來穿去,銜泥築巢,發出唧唧的叫聲……

……許久,雍正才從迷人的景色中回過神來。回身進殿看着幾個大臣一笑,說道:“今天議政不錯。朕看這比兄弟們鬥心思要快活得多。想想人生,光是鬥心眼兒爭名奪利,實在辜負了天,也實在沒意思。朕想,就是阿其那他們,見這春光,也該徹悟點了。允就在張家口,發允去保定由李紱管起來,允就在北京。都在北京容易無事生非,他們只要不再爲非,朕也懶得難爲他們了。”他眼中閃着柔和的光,頓了一下,又道:“你們跪安吧。”

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196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1)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31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163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2)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74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190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148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1)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36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2)第28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1)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20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1)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
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196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1)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31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163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2)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74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190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148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1)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36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2)第28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1)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20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1)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