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

年羹堯俯首受制聽命,由嶽鍾麒親自送到潼關,急報到京,張廷玉才鬆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的年部與嶽部青海大火併終於沒有發生。因帶着這份八百里加緊奏報趕往養心殿來見雍正。

“他肯聽命,朕也不爲已甚。”雍正正和方苞下棋,聽了張廷玉回奏,笑着轉臉對旁坐觀戰的允祥道:“和方先生這盤棋朕是輸了,朕輸得起。和年羹堯這盤棋朕贏了,也贏得起。”說罷又是鬆快地一笑。允祥看去精神還好,只是瘦得一發可憐,聽了雍正說話,蒼白的面孔綻出一絲笑容,說道:“衡臣作事細。由內廷上書房辦理這事,確實妥當。”雍正一笑起身,回暖閣案上取過一疊奏章,遞給允祥道:“這是昨晚的硃批底本,正文已經發下去了。你們幾個都看看。”

允祥細長的手指白得沒點血色,接過看時一份是年羹堯西寧臨行前發來的謝恩謝罪折,上邊寫着:

覽此奏朕心稍喜,過而能改,則無過矣。只恐不能心悅誠服耳。勉之。又倒換一份,是批給高其倬的,卻是:

朕惜年羹堯之才而憫其功,尚用其力,自有保全他之道。他近日亦深知愧悔矣。再看一份,是給田文鏡的:

年某儇佻惡少耳。爾之折明發,彼之職降調矣,君子不爲已甚,從此他再無力干政,放心自爲就是。還有幾份,隱約辭令也都是替年羹堯開脫大罪的。允祥看了轉給方苞。方苞看了無話,又遞給張廷玉。張廷玉卻又將厚厚一疊明發奏章節略捧給雍正,這才捧讀硃批、諭旨。雍正接過瀏覽着翻看,一共有一百多條節略,都是控告年羹堯橫行不法,四處插手政務,安排私人,索賄受賄的情事。不禁笑道:“牆倒衆人推,世上人情真如紙薄,只有錦上添花的,誰肯雪中送炭?留中不發吧!”

張廷玉躬身笑應一聲:“是。”又皺眉說道:“這是一百多官員的彈章,都留中不發似乎過拂衆意。年羹堯實在太大膽,帶一千二百親兵赴杭州,驛轎二百七十乘,驛馱兩千載,還有大車四百多輛。本來已經衆口鑠金不得了,他還發文杭州,叫布政使衙門爲他再建一百二十間房子安頓人身——這怎麼能不犯衆怒呢?”他一口氣報出這麼多數字,允祥聽了只是搖頭。方苞卻知道,年羹堯是想避開“犯上不規”這個罪名,情願裝出求田問舍的守財奴架勢,讓雍正知道自己沒有野心,但這次張廷玉得罪年羹堯得罪到了死地,不治死年羹堯,翻過手張廷玉決無好下場,這個惡狀告出來也是題中之意。方苞張了張口,又無言把話嘆息了出去。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雍正臉色青中帶白,“他不做大將軍,要做贓官了!朕拿掉他,原爲清理吏治,他情願要觸這個國典,朕也無法救他。”說着,雍正站起身來,向案上抽出一份摺子,看時卻是楊名時的,一把拂開了棋子,提起硃筆寫道:

君治雲南以德化人,朕心甚慰。大凡德可恃而纔不可恃,年羹堯乃一榜樣,終罹殺身之禍。寫罷,冷笑道:“是否兔死狗烹,由你們想。年羹堯裝貪財奴,想逃掉‘背恩負主’不忠之名。其實朕倒不怕他造反,明着來明着就鎮壓敉平了。朕不誅他這貪官,天下官羣起效仿,這吏治怎麼弄?”一句話說得三個人都紅了臉低頭不語。

方苞沉吟了一會兒,笑道:“主上誅心之言,連臣聽着也慚愧。不過帶兵的人有錢,天下人皆知。用這個名目除年羹堯,不是烹狗,也有烹狗議論。年某囂張跋扈如此,該循這個思路辦理爲好。”

“你說的是。你們都藏了語,朕豈有不知之理?但這是天理人情,朕也能體諒。”雍正漫不經心地說着,又向案頭翻,翻出年羹堯在潼關遞來的請安摺子,又在上頭寫道:

朕早聞得有謠言云:“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之語。觀卿作爲,似欲與朕彼地逐鹿!朕想,你若自稱帝號,乃天定數也,朕亦難挽。若你不肯自爲,有你統此數千兵,你斷不容三江口令人稱帝也!①這是雍正三年四月年羹堯《奏謝調補杭州將軍折》上的硃批,見《文獻叢編》第8輯。小說把它寫在調補之前,減化調補過程。寫罷將筆一擲,對張廷玉道:“把這些彈章一律節略刊到邸報明發,着年羹堯一一據實回奏,着吏部、刑部、兵部、戶部,有彈奏年羹堯的摺子一概具本明謄!”

接着這次談話第五天,雍正皇帝頒佈明詔:

着杭州將軍年羹堯降十八級聽用。

年羹堯終於走進了絕境。舉朝上下無分京師內外一片是討伐之聲,雪片似的奏章通過各省督撫、監察御史、六部直送上書房。凡與年羹堯有一面之交,一事來往的,無不紛紛倒戈落井下石,添油加醋寫出摺子直送京師,瞬息間便被編匯成節略送入上書房。

“降十八級”的旨意抵達浙江,難壞了巡撫折爾克。按清制官吏共設九品十八級,杭州將軍是“從一品”,再降十八級,便是“未入流”,然未入流又不設武官。折爾克既無法遵旨又不敢違旨,只好請示兩江總督李衛。李衛答覆得極快,用滾單送來個條子,上寫“你竟是個笨!皇上的意思不過就是革他的職嘛!尋個破城門讓他看去!告訴他,過幾日我去看他。”折爾克想想,杭州並沒有“破城門”,只離杭州三十里有個叫“留下”的小鎮,鎮子北門年久失修,便命人將早已監護看管了的年羹堯“請”了去。

這位權傾朝野聲震中外的極品大臣,在重新穿上帶着燒餅大的“兵”字號褂子的一剎那,突然意識到了人生的可貴。他十八歲從軍,二十二歲便官居四品遊擊,在聖祖康熙南巡時護駕有功,又擡入旗籍撥歸雍親王門下,兩次隨康熙西征準葛爾,烏蘭布通之戰和科布多之戰中,憑着一杆銀槍在萬馬軍中,刀叢劍樹裡橫衝直闖,如入無人之境,在科布多戰役徵糧中以一名微末偏將擒斬甘肅總督葛禮,確保了北路軍糧秣供應,蒙受康熙恩寵,直擢四川布政使、巡撫,又做到大將軍……三十年間宦海沉浮中一位青雲直上的得意弄潮兒,一下子從頂端倒栽了下來!——就此一蹶不振,就此了此殘生,年羹堯突然覺得不甘心。

“留下”鎮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江南小城;北臨富春江,南依龍門山,無數河湖港汊沿城四處縱橫。城北門萋萋芳草下苔蘚斑駁的守門房裡僅可容身,住着這個“老軍”年羹堯。城裡人誰也不知道他從哪裡來,是個什麼人,只看見他每天默默地掃地,開門關門,偶爾打打太極拳,閒着無事便拔城頭上的草,用破鏟子慢慢鏟牆上的苔蘚……年羹堯也絕不與任何人交談一語,每天夜裡都有省城送來的邸報,上頭都寫着他的滔天大罪,他就用一枝禿筆在邸報的反面寫自己的答辯和認罪折,交與送邸報的人帶回去。他在等待着朝廷對他命運的最後決策,在等着李衛來看他。昏夜中他望着黑的城,聽着城外富春江潺潺的流水聲,期望着自己能“留下”,就在這富春江上作個釣翁也成(他已不敢有嚴子陵①嚴光,字子陵,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做東漢光武帝后,曾命他爲諫議大夫,他不受,歸隱於富春江。那樣的逸興)。

但是等來的是愈來愈嚴酷的消息,五月二十二日上諭:

年羹堯招權納賄,擅作威福,敢於欺罔,忍於揹負,幾致陷朕於不明。思之痛切!①蕭爽:《永憲錄》卷三第208頁。七月十二日上諭:

年羹堯自任川陝總督以來,擅作威福罔利營私,顛倒是非,引用匪類,異己者屏斥,趨赴者薦拔,又借用兵之名,虛冒軍功,援植****,以朝廷之名,徇一己之私情。①《雍正朝起居注冊》第1冊第532頁。待到九月十七,傳來的卻不是邸報,而是邸報後認罪折上的硃批:

爾尚望活命耶?朕已令圖裡琛往廣州拿你哥哥,隨即即來拿你矣!隨硃批還有上書房彙集百官奏劾年羹堯的奏摺摘要節錄,僅目錄便是幾大頁,五條大逆罪、九條欺罔罪、十三條狂悖罪、六條專擅罪,貪婪侵蝕罪是十八條十五款……共九十二大罪,由大理寺、刑部合議,“請將年羹堯立正典刑”。

雍正期望年羹堯自盡,但年羹堯求生的卻越來越強烈。九月十七夜晚,面對破窗明月,檯燈破紙,他寫下了《臨死哀求折》:

臣今日一萬分知道自己的罪了。若是主子天恩,憐臣悔罪,求主子饒了臣。臣年紀不老,留作犬馬自效,慢慢的給主子效力。年羹堯椎心泣血謹陳。寫完,年羹堯“咔”地撅斷了那枝不能再用的筆,聽天由命地向窩鋪上倒下。

張廷玉接到李衛轉來的年羹堯乞命折,一刻不停便趕往養心殿。一進垂花門,高無庸便迎上來笑道:“皇上正要我去叫您,您就來了。”張廷玉略一點頭便進了殿,卻見雍正正和馬齊說話,見他進來,雍正便招手笑道:“你來得好,這匹老馬要撂挑子,你替朕勸勸。”張廷玉一邊雙手將摺子捧遞給雍正,笑着說道:“馬老相和我談過了,奴才也勸不動他。皇上既不准他休致,他自然就歇不住。”

“朕亦不能強人所難。”雍正嘆息一聲下炕來,徐徐踱着步子,說道:“人都說朕刻薄,朕卻不願擔這個名聲。馬齊你最知道的,你是保過允當太子的,原是個地地道道的‘八爺黨’,先皇爲此把你打入天牢,是朕把你放了出來,委以重權,賜以高爵。爲甚的呢?爲的你並沒有私心要怎樣怎樣,爲的你心中有君,爲官清廉。暢春園的事不是你按住,後頭情形誰料的定?所以,你是賢臣。國家要辦的事多着呢,朕不忍叫你去,你又何忍離朕而去呢?”

馬齊老態龍鍾地站起身來,一躬說道:“皇上既說到這裡,臣心裡也實是戀恩難捨,不過臣已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在這個位置,辦不了這個位置的事,不也是負了皇上?該退出來,騰位給年輕一點的,像阿爾泰、李衛這些年富力強的隨在主子身邊,於皇上天下都有益的。”

“上書房是辦文墨的,李衛、阿爾泰都不合適。”雍正舒了一口氣:“刷新吏治要靠各省督撫,像田文鏡、李紱、李衛、阿爾泰這些人,朕要樹爲模範。因循祖訓舊制陋規陳習根深蒂固,盤根錯節非利器不解吶……”張廷玉忙道:“主上說的極是。即如此,奴才以爲可讓馬齊在京郊住,不必返鄉,有事仍可隨時諮詢,也是一法。”雍正點點頭,說道:“那就照衡臣這意見辦吧。”說罷便看年羹堯的摺子,卻只掃了一眼便丟了桌子上,只是沉吟。

馬齊看了看雍正,說道:“又是年羹堯的摺子?事到如今,主上還有什麼遲疑的呢?”雍正嘆息一聲說道:“他不肯自盡,朕終是不忍下辣手啊!他與你們不同,和朕是有私交的,況他妹子年妃正在病中……今晨朕去看她,已經瘦骨嶙峋,只剩一口氣了,在枕上連磕頭的力氣也沒,巴巴地望着朕說不出話……朕也無話安慰,但朕畢竟是人,她一門跟朕幾十年……朕不能無惺惺之惜……”雍正說着,眼中已噙滿了淚水。張廷玉見他如此難過,也自傷心,只垂頭不語。

“萬歲爺。”馬齊核桃皮一樣的滿臉皺紋一動不動:“年妃是年妃,年羹堯是年羹堯。年羹堯犯不可恕之罪,聖上不株連到年妃,已經是曠世高厚之恩。國家、公器也,若與私誼連到一處辦,什麼也辦不成了。”

雍正昂起了頭,沉思着望着殿頂的藻井,良久,又粗重地透了一口氣,再不說什麼,疾步走向案前,扯過一張紙寫道:

乞命折覽。爾既不肯自盡謝罪,朕只得賜你自盡。爾亦系讀書之人,歷觀史書所載,曾有悖逆不法如爾之甚者乎?自古不法之臣有之,然當未敗露之先,尚皆假飾勉強,僞守臣節。如爾之公行不法,全無忌憚,古來曾有其人乎?朕待爾之恩如天高地厚。且待爾父兄及汝子汝閤家之恩俱不啻天高地厚。朕以爾實心爲國,斷不欺罔,故盡去嫌疑,一心任用,爾作威作福,植黨營私,如此辜恩負德,於心忍爲乎?爾自盡後,稍有含怨之意,則佛書所謂永墮地獄者矣,萬劫亦不能消汝罪孽也,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①見《雍正朝起居注冊》第1冊第626頁。雍正寫完,將手諭交給張廷玉,遲緩的目光凝視着東暖閣。張廷玉知道,這個皇帝已在思考如何處置住在城東的弟弟允。年羹堯一去,允已成砧上魚肉,剁這魚肉雖不費力,卻要沾上血腥,帶上屠弟惡名。但若不去這個瘤子,雍正力挽頹風振刷政治的雄心仍舊只是泡影。

他們誰也沒有說話,只有大殿上的自鳴鐘毫不遲疑地“咔咔”作響。

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29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2)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54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2)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250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210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196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1)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27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1)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259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1)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120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2)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93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1)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57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
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29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2)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54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2)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250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210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196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1)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27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1)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259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1)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120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2)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93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1)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57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