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僞詔(下)

過了幾天提心吊膽的日子後,緬甸使者又一次來到內閣官員的關押地,這次他們帶走的人和上次差不多,只是少了一個沐天波。

這段時間裡待遇沒有變好也沒有變得更糟,衛兵的態度也基本保持原樣,官員們都猜測明軍大概在原地不動。今天緬甸人既然又派使者來了,那肯定是上次的行動不順利,不然莽白沒有必要再次派人來——這對大明的官員們來說倒是一個好消息。

等了大半天,馬首輔終於回來了,他一進院子就宣佈道:“保國公不肯退兵!”

歡呼過後,大家問起今天那個莽白又打算做什麼。

“哦,他問老夫如何才能勸說保國公退兵。”馬吉翔答道。

“元輔怎麼回答他的?”

“老夫指點了他一番,至少有七成把握讓保國公退兵。”馬吉翔大言不慚地說道,見衆人的臉色突然變了,馬吉翔微微一笑:“這次保國公就算退兵了,我們也不必擔心了。上次莽白自作主張,在保國公那裡碰了一鼻子灰;這次如果保國公真的退兵了,他就會明白,要想安撫大明將士非要我們不可。”

只要能起作用,自己的性命多半就可以保住,馬吉翔覺得前途光明瞭不少。如果鄧名繼續進兵,莽白肯定不敢把事情做絕;而鄧名退兵的話,也能顯示出自己的足智多謀。

……

雖然盼着明軍能迫使莽白釋放自己,但聽到緬甸使者敘述鄧名的原話時,永曆還是感到一陣陣怒火從腹間升起,一直竄到喉頭,幾乎要從口中噴涌出來。

緬甸人上次說,鄧名不在乎皇帝怎麼想,讓永曆感到非常彆扭,但他寬慰自己這可能是緬甸人在挑撥離間;而這次鄧名更是公然對緬甸人稱,大軍千辛萬苦入緬,絕不能無功而返,誰的聖旨也不好使。但如果哪個緬人敢動皇上和內閣一根寒毛,就做好全家被滅的心理準備。

永曆憑直覺認定這幾句話不是緬人編的。如果鄧名不是真的這麼態度強硬,緬甸人似乎也沒有編造的必要和動機。

“這個鄧名到底是不是忠臣?”永曆不禁想起鄧名從來不肯透露他的身世,上次聽說川軍不遠萬里來勤王永曆還有些受感動,但現在不由自主地開始往壞的方面想:“鄧名是不是有異心啊?在將士面前這樣不顧朕的臉面。”

雖然不希望對方執行自己的聖旨,但當臣子真的無視它的時候,皇帝卻又怒不可遏。白文選正是因爲知道這點才遲疑不決,不願意做費力不討好的事;鄧名同樣心裡有數,但是鄧名對永曆並無絲毫期盼,只要永曆還能活着坐在大明天子的寶座上就行。從這個角度上說,永曆對鄧名的懷疑也沒錯,作爲一個曾經的現代人,鄧名對皇權的蔑視要比李定國、白文選徹底得多,後兩者可能會對某個坐在寶座上的皇帝不滿,但絕對不會像鄧名這樣對寶座本身都毫無敬畏之情。

而今天緬甸使者帶來的要求,聽上去也不像是莽白能夠編出來的。永曆看了一遍緬甸人要求他抄寫的草稿,感覺這很像是他的內閣幫忙擬的,內容十分惡毒,口氣也非常不善。如果真的把這封信送去鄧名那裡,對方很可能會臉上掛不住而後退一段,起碼繼續向瓦城進軍的可能性不大。

這封詔書裡通篇都是對鄧名的懷疑,赤裸裸地質問他此番勤王的用心,更嚴厲地指責他是想假緬人之手謀害皇帝;如果對方是奸臣的話,見到這封信後爲了掩人耳目,爲了避免軍心浮動,多半會暫時退避;而如果鄧名忠心耿耿的話,見到這封詔書後估計也會心灰意冷,那些一腔熱血想勤王報國的川軍將士,見到這封詔書後多半也會大失所望,生出不願再爲皇帝拼命的念頭來。

永曆很清楚這封詔書的效果,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

緬甸派來了很多使者,來之前還把永曆的詔書抄寫了很多份,張貼在明軍營地裡,有些緬甸人不顧死活地在明軍營地外大聲朗誦。

“皇上責問我的居心嗎?”聽了大概內容後,鄧名很有涵養地命令手下讓緬甸使者隨便說,根本沒有阻止的意思。

這段時間裡白文選沒有繼續向阿瓦進軍,而是原地等待鄧名的部隊。現在已經有三千多川軍抵達白文選的營地與滇軍會師。除了這些明軍外,龐高還拼湊了一些軍隊來助戰。鄧名並不在乎這些剛剛籌建起來的緬甸軍隊的戰鬥力,但是很看重這支軍隊的影響,畢竟這是一支打着和莽白一模一樣的東籲王朝旗幟的軍隊,無論是用來佔領瓦城還是控制瓦城周圍的鄉村,效果都和明軍赤膊上陣完全不同。

和這些緬甸軍隊一起來的,還有一些剛剛被鄧名軟硬兼施拉進莽魯政權的宗教領袖。到現在爲止,鄧名覺得他們對莽魯政府的支持還是被迫的成分多,所以鄧名需要他們來見識一下明軍的戰鬥力。鄧名和他們友好相處,儘可能地消除彼此間的距離。

鄧名對這些合作者非常客氣,允許他們旁聽一些不重要的會議,並努力向他們介紹戰局的進展。今天莽白的使者送來永曆的詔書後,鄧名也沒有試圖向這些同盟者隱瞞詔書的內容,而是讓他們列席,和白文選、鄧名共同接待緬甸的使者。

鄧名把莽白使者團帶隊的人叫來,告訴他:“何必這麼麻煩,我這就召集部隊,讓你們當衆宣讀皇上的旨意。”

雖然不知道鄧名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既然明軍將領如此麻痹大意,緬甸使者也決心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

鄧名和白文選把軍隊召集起來,讓使者宣讀永曆的詔書。永曆不但再次否認了緬甸軟禁他的事,而且剛寫了沒幾句就開始質問鄧名到底想幹什麼?問鄧名是不是想陷害君父,以成全自己的狼子野心;甚至說可以禪位給鄧名,只要他不繼續禍害緬甸,不要讓緬人遷怒於尚在阿瓦的皇帝全家就好。

“如果我是嶽王的話,聽到這裡恐怕已經淚流滿面,跪倒在地連呼‘死罪’了吧?不,不對,嶽王早就領命退去了,君父的命令,哪怕明知是錯也要執行的。”周圍的士兵中已經響起了不安的嗡嗡聲,但鄧名依舊面不改色地聽着,還能在心裡不時地評價一番。

詔書話鋒一轉,又說到了白文選,斥責他不要逞一時之快,或是被別人蠱惑而陷君父入險地。

聽到此處,鄧名就轉頭去看了看鞏昌王,見後者臉上也是抑制不住的失望之色,任憑誰聽了這樣的話,都會對皇帝更加失去信心了吧。就算緬甸人的戰鬥力再低,攻打他們的都城也是要流血犧牲的,士兵們很容易就會生出疑惑:我爲什麼要爲這樣的皇帝而死?

“在我的前生,李定國、白文選肯定是沒有救出永曆的。那時候是不是也因爲永曆讓將士們失望了,不願意繼續拼命下去?”鄧名一邊想,一邊耐心地聽着詔書。隊伍中的議論聲越來越大,一些川軍軍官的臉上露出激憤之色,任憑誰跋涉千山萬水來勤王,結果卻受到這樣的懷疑,都會怒髮衝冠的。

讀完了聖旨後,緬甸使者就轉身看着白文選和鄧名:“鞏昌王、保國公,你們要抗旨嗎?”

此時白文選已經是心灰意冷,反正他這次搶的東西不少了,軍心也被這幾道聖旨折騰得差不多了:“既然是皇上的意思,微臣又怎麼敢不從?”

“不錯,鞏昌王和本公都是忠貞不二的臣子,怎麼會抗旨?”鄧名搶上一步,用洪亮的聲音說道:“如果這是皇上的本意,那本公今日就退兵。”

“不過,這是皇上的親筆信嗎?”鄧名轉身指着那份原稿,大聲問白文選道:“鞏昌王見過皇上的御筆親書,還請鑑別一下。”

白文選知道鄧名從來沒有見過永曆的筆跡,這鑑別工作只能由自己來做。雖然白文選覺得沒有什麼必要,但還是走上前仔細看了看,點點頭:“正是皇上的筆跡。”

“白文選,你這是什麼政治悟性?”鄧名橫了白文選一眼,腹謗道:“我踢了李來亨一腳,他立刻就能明白過來。”

“我看不像皇上的筆跡。”幸好白文選的聲音不大,鄧名馬上高聲否定,同時伸手把那封詔書從白文選手中搶過來扯成兩半,然後高舉起雙手,在衆目睽睽之下把它撕得粉碎,宣佈道:“鞏昌王說了,這是僞詔!”

“爲什麼莽白要僞造詔書?”當着使者的面,鄧名向面前的官兵們喊道:“因爲莽白已經窮途末路,知道阿瓦保不住了,所以才用僞詔亂我軍心!將士們,莽白癡心妄想,要騙我們退兵呢。”

鄧名又轉向大驚失色的緬甸使者,冷笑道:“如果要我們相信這不是僞詔,就讓皇上親自來和我們說。要是皇上親口讓我們退兵,我們立刻就退兵。”

轟走了緬甸使者後,鄧名又把那些合作者找來:“凡是有違諸位和我的協議,有違莽魯大王和諸位利益的詔書,都是僞詔——我的誠意,諸位應該都明白了吧。”

第7節 出口第40節 登陸第30節 劍閣第12節 徵稅第20節 相逢第45節 隊友(上)第46節 脫逃(下)第27節 圍攻(中)第46節 接觸第46節 戰備(上)第52節 私心第16節 鹽業第51節 救援第31節 裁軍(上)第47節 贖買(下)第11節 劫營(上)第60節 烽火第43節 徵兵第54節 投機(下)第43節 風向(上)第45節 鍊金(下)第44節 失蹤第12節 圍困(下)第38節 包抄第3節 上風第58節 狙擊第18節 激戰第1節 轉運第59節 細作第17節 政策(上)第49節 擴張(上)第23節 代理(下)第18節 激戰第19節 忠心(下)第20節 相逢第4節 暗示第66節 加入(下)第31節 佯攻(下)第22節 突破(下)第57節 分贓(下)第28節 欠條第5節 協作(上)第57節 信件第38節 買賣(下)第52節 登陸(上)第8節 戰備(下)第37節 軍火第59節 議款(上)第51節 救援第43節 徵兵第27節 飲血第4節 棟樑第34節 經濟第43節 徵兵第37節 報告(上)第34節 動搖第42節 升級(上)第18節 拒絕第49節 擴張(下)第45節 顏面第2節 競爭第9節 問話(上)第43節 挫折第64節 平息(下)第13節 攻守第38節 迎敵第57節 觀感(下)第50節 懷疑第42節 升級(上)第26節 告狀第43節 徵兵第8節 進軍第59節 魔鬼(下)第17節 調查第36節 宿命(上)第29節 統一(下)第11節 實驗第43節 風向(上)第1節 精明(下)第55節 壓力(下)第19節 跋扈(下)第25節 印象第4節 棟樑第58節 斷後(下)第26節 兄弟(下)第4節 國民(下)第32節 血戰(上)第3節 信號(上)第65節 援助(下)第30節 大敵(下)第38節 買賣(上)第45節 隊友(上)第18節 登陸(上)第6節 魯王第40節 泥潭(上)第39節 良機第19節 跋扈(上)第32節 爭奪(下)第6節 親征(下)第27節 圍攻(下)
第7節 出口第40節 登陸第30節 劍閣第12節 徵稅第20節 相逢第45節 隊友(上)第46節 脫逃(下)第27節 圍攻(中)第46節 接觸第46節 戰備(上)第52節 私心第16節 鹽業第51節 救援第31節 裁軍(上)第47節 贖買(下)第11節 劫營(上)第60節 烽火第43節 徵兵第54節 投機(下)第43節 風向(上)第45節 鍊金(下)第44節 失蹤第12節 圍困(下)第38節 包抄第3節 上風第58節 狙擊第18節 激戰第1節 轉運第59節 細作第17節 政策(上)第49節 擴張(上)第23節 代理(下)第18節 激戰第19節 忠心(下)第20節 相逢第4節 暗示第66節 加入(下)第31節 佯攻(下)第22節 突破(下)第57節 分贓(下)第28節 欠條第5節 協作(上)第57節 信件第38節 買賣(下)第52節 登陸(上)第8節 戰備(下)第37節 軍火第59節 議款(上)第51節 救援第43節 徵兵第27節 飲血第4節 棟樑第34節 經濟第43節 徵兵第37節 報告(上)第34節 動搖第42節 升級(上)第18節 拒絕第49節 擴張(下)第45節 顏面第2節 競爭第9節 問話(上)第43節 挫折第64節 平息(下)第13節 攻守第38節 迎敵第57節 觀感(下)第50節 懷疑第42節 升級(上)第26節 告狀第43節 徵兵第8節 進軍第59節 魔鬼(下)第17節 調查第36節 宿命(上)第29節 統一(下)第11節 實驗第43節 風向(上)第1節 精明(下)第55節 壓力(下)第19節 跋扈(下)第25節 印象第4節 棟樑第58節 斷後(下)第26節 兄弟(下)第4節 國民(下)第32節 血戰(上)第3節 信號(上)第65節 援助(下)第30節 大敵(下)第38節 買賣(上)第45節 隊友(上)第18節 登陸(上)第6節 魯王第40節 泥潭(上)第39節 良機第19節 跋扈(上)第32節 爭奪(下)第6節 親征(下)第27節 圍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