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

戰前閱兵結束後,寧忠源又帶着一大幫子人,呼啦啦回到了樞密院,將原本不是很大的樞密院擠了個慢慢噹噹,可以說目前在場的所有人,就是復漢軍的核心。

樞密院是一出四進的院子,最中間是一處比較寬廣的大廳,寧忠源安排所有團級別以上的後輩子弟一同進入大廳,其餘人等則停留在外面。

寧渝心裡明白,這一次會議本身也是復漢軍要統一思想,很多話在外面不能說的話,將會在這次的會議上透露給在場中人。

寧忠源掃視了一眼與會的所有人,才慢慢開口道:“自八月十五起兵以來,已有兩月之期,我軍接連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攻下武昌,打下大冶,更是佔了黃州府,更關鍵的是,打出了復漢軍的旗號!”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如今我軍讓漢人已經看到了希望,下一步只要能夠消滅湖南湖北的剩餘清軍,則天下沸騰,羣雄四起!”

“諸位或許有所不知,就在前些日子,襄陽的白鶴道,河南的白蓮教已經與我復漢軍取得聯繫,在我軍行動之後,他們也將會舉起義旗,共同實現反清大業!”

衆人一聽,頓時有了莫大的信心,臉上紛紛帶着笑容,唯獨寧忠景臉上微微有些擔憂,“無論是之前的白鶴道還是這白蓮教,恐怕都想着等我軍和清軍拼個你死我活之後,坐收漁翁之利。”

寧渝輕聲道:“若是他們敢做漁翁倒也未嘗不可,下一步等到我軍戰勝清軍之後,湖北湖南自然就是我們的底盤了,這白鶴道和白蓮教想必也不會坐視清軍不管來爲難我軍,不管他們是佔了河南還是哪裡,都可以給他們!”

“若是他們膽子大,吃下更多又何妨?索性讓這幫子人頂在前面吸引清軍的實現,等我軍修養生息之後,練出十萬兵,這南面可就是咱們的天下了!”

崔萬採臉上露出笑容,道:“稟告主公,正如同少主所言,如今天下還不夠亂,若是能夠再加上一兩個攪局的會更好,無論是白蓮教還是白鶴道,上不知天時,下不知人心,如何能成大事?不過是蠱惑一些愚夫愚婦,做我軍踏腳石罷了。大事抵定之日,封幾個王出去便罷了。”

“不錯!若只是我等孤軍奮戰,這天才不過又是一個三藩之局,清廷大可以集中天下兵力來圍攻於我,可是再加上一個白蓮教和白鶴道,這康熙可就沒那麼容易應付了!”

寧忠源頓了頓,“無論如何,前提就是我軍這一次一定要大勝,不打出一個翻天覆地的大仗,這些人也不會蹦出來!”

所有人都沉默了,眼神裡透着堅定的光,一開始是確實沒啥辦法,刀已經架在脖子上,只能跟着造反了,輸了自然啥也不用說,可要是贏了呢?

誰都知道,這天底下最大的買賣可就是奪天下了!若是贏了,那在場的所有人就都是從龍的大功臣!寧忠源要是當了皇帝,這在場的最低也是公侯!

如今這戰場上已經見過真章了,不少人也是面對面跟清軍搏殺過了,也不怎麼樣啊,幾次打下來都發現這清軍實在是一羣廢物點心,這讓許多復漢軍高層心裡都埋下了野心的種子,因此聽到寧忠源這話,心裡也都是贊同的。

此時的復漢軍上下,是真正的將命栓在了一起,因此也是無比的團結,畢竟所有人都知道,贏了不光能活命,還能得到這天下一等一的富貴,輸了那就是這條爛命了,有什麼不敢賭的?

程遠芝輕輕一撫鬍鬚,“這一仗必須得打贏,我程家要糧給糧,要錢給錢,所有的男兒都上戰場,只要能打贏,就算丟幾個兒郎在戰場上,那也是值當的!”

鄭先此時也做出表態,高聲道:“這康熙老兒不讓咱們活,咱也別讓他過這個康熙六十年!”

衆人紛紛表態,這也讓寧忠源頻頻點頭,笑道:“光要想着打還不夠,還得想想怎麼打,渝兒,你先說說自己的想法?”

在這種大戰略上,寧忠源先問寧渝,其實就是一種表示支持的態度,無論寧渝回答的對或錯,都不會影響到其自身的地位,這也是一點點加強寧渝威信的一種小手段。

說白了,亂世之中,寧忠源也怕自己哪一天突然就沒了,到時候擔心這批人會對寧渝表示不服,從而引起內亂,這對於目前的復漢軍是十分致命的,因此從前面讓寧渝抓緊成親到這些小手段,都是爲了保障寧渝未來能夠正常平穩上位,由此可見寧忠源也是用心良苦。

寧渝此時還不能體會到這個好爸爸的良苦用心,他在腦子裡迅速過了一遍目前的想法,便開始陳述自己的方略。

“想必大家都知道此戰的意義,其最終目標不僅僅是粉碎湖北湖南清軍的攻勢,更要在戰後全面佔領湖廣要地!唯有佔據湖廣,我軍才能東出經略安徽江西,一舉打亂清軍在江南的脊樑!唯有如此,才能讓失去江南的清廷,在未來加速失血而亡!”

衆人都知道江南對於清廷的意義,當下也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寧渝清了清嗓子,“這是我軍此戰的最終目標,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將湖廣的殘餘清軍徹底消滅,且自身損失不可過大。那麼我的建議就是,西攻南守。”

“西攻南守?”寧忠源是知兵的,當然明白這個寶貝兒子在打什麼主意,“西面的湖北綠營雖然跟南面的湖南綠營都是三萬人,可是湖北綠營的三萬人馬當中,還有一萬王文煥的兵馬,這部分堪稱精銳,怕是不好啃啊。”

寧渝斬釘截鐵道:“就因爲不好打,所以必須要打!”

望着衆人微微疑惑的神色,寧渝繼續道:“兵法言,置之死地而後生,絕不可讓湖北湖南清軍形成夾擊之勢,我軍必須急出漢陽府,實現與湖北綠營乃至於荊州八旗的決戰,打下荊州大營!這樣一來,湖南綠營在倉促之間,只有兩條路,繞道漢陽府攻我側翼,或者是直撲武昌,無論哪條路,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我軍完全可以做到以逸待勞!”

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十二章 問責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
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十二章 問責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