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

廣州城巡撫衙門,往日裡人來人往,今日卻是沒有幾個人,一衆精幹的吏員護衛將整個巡撫衙門給封鎖住了。

楊宗仁身着從二品官服,跪在大堂中央,胸口上的錦雞補子威嚴堂皇,若是尋常大小官吏見了,那都是跪成一團高呼大人。

只是往日裡威風凜凜的楊宗仁楊大人,如今卻是臉色一片慘白,他已然得知了年羹堯大勝的消息,心裡便知曉,這一番他是賭輸了。

若是戰局再惡化三分,楊宗仁原先的設想或許能成,皇上出於種種考慮,恐怕也不會下如此狠手。

可問題是,誰也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年羹堯竟然打到了鄖縣,這一番下來卻讓楊宗仁的奏疏變成了康熙的眼中釘肉中刺,幾欲拔之而後快。

來人是傳旨的太監和刑部尚書托賴,這二人一個陰陽怪氣,一個怒目黑臉,看上去反而有幾分滑稽。

很快流程開始了,先是傳旨太監將康熙的旨意講了一通,隨後便開始惡狠狠地將楊宗仁怒罵了一頓,要知道被一介低賤的閹豎痛罵,是一種非常慘烈的羞辱方式,很多大臣若是有了這一遭,恐怕都會想着立即尋死了。

不過楊宗仁內心堅韌,自然不會把這些當一回事,這一次的關鍵就在於怎麼活命。只要能夠活下去,楊宗仁有信心到了下一朝時,他就能大展宏圖。

這不是楊宗仁的臆想,而是基於他對於楚逆的瞭解,只要再打一兩個勝仗,楚逆的根基就徹底立起來了,立起來根基的楚逆就不再只是旋起旋滅的流寇,而是真正能跟清廷搏一搏手腕的存在了。

若是到了這一步,清廷光靠自身八旗是無法完成平逆的,特別是北方豪強也在蠢蠢欲動,到時候清廷只能尋求跟漢族地主鄉紳的合作,到時候楊宗仁就可以作爲其中的代表,被推到前面去。因此楊宗仁心裡是有希望的,他還不願意就此認輸。

刑部尚書托賴這一次是親自到了廣州,不過他也沒啥水平,等到旨意傳完,便兀自又罵了楊宗仁幾句,就讓人給楊宗仁上了枷,這待遇放在官員身上還真的比較少見。

管源忠心裡微微嘆息,他還是非常欣賞楊宗仁的,這人做官有手段有心計,唯獨就是有一點,賭性太重。在這個關鍵節骨眼上,去進呈這樣敏感的奏摺,無異於是在找死。

不過好歹也是同僚一場,管源忠微微嘆氣道:“李公公,託大人,這楊宗仁好歹也是讀書人,這一路上多少還是照料一些,以全朝廷顏面。”

那公公此時卻臉帶笑容,渾然不是剛纔罵人的那副惡狠狠模樣,“喲,管大人,瞧您說的,這楊大人雖是惹惱了皇上,可只要等到皇上回京以後,好好認個錯,將來也不是沒可能官復原職不是,咱家可不敢折辱朝廷棟樑。”

反倒是刑部尚書托賴,心裡卻有幾分怨恚,“管將軍,這事也實在是這楊宗仁不爲臣子之道,把皇上氣成那樣,有所懲戒也是應當的。”

管源忠怒苦笑了一聲,拱手道:“應該的,應該的。”然後轉過頭來望着形容枯槁的楊宗仁,嘆息了一聲,卻是沒有多言。

時局如此,對誰都不利,他管源忠也是泥菩薩過河,能保住自身就不得了了。

李公公和托賴將楊宗仁關押之後,接着把楊宗仁住宅裡的文字案卷都蒐羅一空,還有巡撫衙門裡的公文也都帶走了一部分,等到這一切都完畢之後,也沒有繼續停留,便徑自返京去了。

管源忠將他們送到城外十里之後,就回了府衙,內心微微有幾分焦慮,既是因爲楚逆在旁虎視眈眈,也是因爲對自身前途命運的未知,特別是楊宗仁被帶走後,整個兩廣官場已經連倒下兩位大員了。

下一個會不會是他?這實在是沒人知道。

到了傍晚時分,一名騎士從城外飛馳,趕在城門落下時險險入了城,入城後馬不停蹄,便直接入了廣州將軍衙門。

管源忠此時正在吃晚飯,飲食頗爲簡單,不過是一粥一菜,他在這廣州已經待了足足二十年,卻始終不喜本地風味。

“大人,北面傳來急報!”

侍衛急匆匆從外間走了進來,臉上帶着幾分苦澀。

“清江城大戰,四萬大軍已全軍覆沒,寧賊損失不大,目前無新動向。還有,高其位已戰死。”

啪嚓——管源忠手裡的瓷碗摔了下去,幸好地面上有一層厚厚的毯子,倒也沒有摔碎,但是裡面的粥全都灑了出來,將毯子濡溼了一大塊。

“怎會如此?這高其位也是打了這麼多年仗,怎會敗得如此慘重?”管源忠的臉色慘白,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末日。

侍衛臉色也十分難看,“據說是高其位在戰場是被那寧渝給氣死的,然後我軍大潰.....”

原來是當天高其位倒下的那一刻,被一些有心人給曲解成是高其位心胸狹窄,不忍受辱然後才氣死的,卻是將自己的責任推卸的一乾二淨。

管源忠並不知道,高其位之所以敗得這麼慘,固然有綠營將士羸弱不堪戰的原因,也有來自康熙的壓力所致,在這件事上,除了朝廷大臣的非議,他管源忠的奏摺也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戰場的形式在一點點被轉化,清廷手握的優勢也在逐漸喪盡,北面清軍的進展也遲遲無力,而復漢軍則不然,大量的火槍火炮被生產了出來,開始充實軍隊的基層,這也使得清軍的仗越來越好打了一些。

管源忠擔心的還不僅僅只是這一仗,而是整個清軍的大戰略,從目前的形式來看,清軍北面還有十萬餘人,東面還有六萬餘人,前前後後已經有十萬多人被消耗進去了,戰死總督一名,下獄一名,提督更是無算,再加上投降的荊州將軍,可以說清軍在正面幾乎沒有贏過。

而這一次高其位慘敗,更是反映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那就是清軍目前的戰鬥力跟復漢軍差的太遠了,光靠目前的這十六萬大軍,已經很難徹底解決復漢軍。

這對於管源忠自己而言,目前南下的那一隻復漢軍已經無所阻擋,隨時都有可能攻入廣州,清軍難以阻擋,眼下他還能看着楊宗仁回京受審,他到時候能不能逃離廣州都是兩碼事呢。

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十章 尋礦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
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十章 尋礦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