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戰起

在此時的蛇山山腳之下,大清湖廣總督滿丕旗下的督標五營正在結陣,整整三千人的隊列看上去還是頗爲壯觀的,還有一千人的城防營官兵也排着歪歪斜斜的陣型,空氣中泛着一股子緊張的味道。

督標五營副將高來寶堪稱軍中的悍將,早些年一直在西北戰場上搏殺,後來得功官升湖廣總督副將銜,統帥着督標五營,身上披着鐵甲,不怒自威。

“這逆匪好大的膽子,竟然敢打出這種逆旗!莫不是嫌自家的小命活太長了,想要試試老夫的刀利否?”

高來寶一番話說完,還特意瞟了一眼憲德,卻發現此時的憲德已然面如土色,不由得心中默默罵了一句窩囊廢。

似乎感受到了高來寶眼神裡的鄙夷,憲德老臉羞怒,心道自己好歹也是一省巡撫,被你的主子使臉色也就罷了,何時輪到看你個丘八的臉色?

“高將軍,這逆賊如此囂張,何時開始準備進攻?本官可要告訴你,若是放跑了一個逆匪,你就準備吃不了兜着走!”

“撫臺大人,這逆匪如今佔據地利,末將打算先派人勘察地勢,兩面夾擊,逆匪自然一網成擒,這用兵之道嘛.....末將還是略有心得的。”高來寶語氣裡也不客氣,還暗暗譏諷憲德不知用兵,以致於大敗。

這二人無論言語間打什麼機鋒,心裡卻都沒有將山上的逆匪放在心裡,裹挾的這數百人能濟得什麼大事,一個衝鋒便能將之消滅。至於逆匪爲何主動佔據蛇山,卻壓根沒有想過。

不一會功夫,前去探路的清兵回報,對方所在的方向地勢險要,無法攀登,兩面夾攻恐怕難以繼續。

憲德嘿嘿一笑,語氣就不那麼好聽了,“素問高將軍知兵,可這膽子卻不怎麼大嘛,總共不到千人的亂兵也值得如此看重?若是高將軍怯戰,不如讓城防營去立下這一功吧。”這話卻點向了在遠處佈置隊形的城防營遊擊趙儉德。

高來寶咬咬腮幫子,冷哼一聲,隨意拱手行了一禮,便去佈置攻勢。他直接派遣了一營人馬,六百人分作三波沿着山道向上攻去,接着又派了一營殿後,至於營內的子母炮劈山炮卻是沒有動用,畢竟對方居高臨下,根本打不上去。

正在清軍進攻之時,寧渝在山上也開始做好了相關的準備,他望着山下密密麻麻的清軍,笑着點道:“可不能讓他們就這麼舒舒服服衝上來,給寧鐵山下令,開炮!”

寧鐵山得了命令,招呼着炮陣上的六門十二斤雷式炮率先準備開炮,這些炮最遠能打到三四里,以目前的距離來打山下的清軍最爲合適,而且還專門配備了新的爆炸彈,裡面裝了鐵砂和碎瓷片,威力十分驚人。

“都他孃的給老子打準點!這第一下打好了,後面就是那幫子兔崽子怕了!”寧鐵山豪邁的嗓音傳了過來,炮手們調整好角度後,便將火把湊到了引線上。

轟——隆隆——

隨着一聲聲巨響傳來,六枚爆炸彈子同時砸向了山道上的清軍,飛出來的鐵屑將一整片一整片的清軍擊倒在地,如同風吹野草一般,那片區域便再也不見站着的人。剩下的清軍嚇得趴在了地上,無論身後的千總和把總們如何催促驅趕,也只能一點點的向前爬行着。

高來寶不是沒有打過仗,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可怖的大炮,特別是最近的那一發炮,距離他的位置也不過百步,那一聲巨響就彷彿激盪起他內心最深處的回憶,使得血液在身體裡快速奔跑,無法停歇。

憲德也被這一發爆炸彈嚇到半死,連聲吼道:“來人,快,快,快扶本官離開這裡!”

這他孃的是什麼炮啊!這太嚇死人了!

高來寶終於緩過神來,目眥欲裂,大聲道:“趕緊讓他們衝,再上一個營,一定要上去!”他明白,這炮的威力太大,可是裝填也需要時間,尋常一刻鐘能打出兩發炮就不錯了,這是他在西北戰場上的經驗。

可是,高來寶沒有明白的是,這炮跟子母炮完全是不一樣的,就在下一個營也開始往上衝時,距離雖然在逐漸縮短,可是敵方的大炮卻越發密集了起來。在狹窄的山道上,開始了瘋狂的轟擊,不斷有清軍倒在了路上,還有很多人已經開始放慢了腳步,想着慢慢往回跑。

二十多門大炮小炮在寧鐵山的指揮下,瘋狂的傾瀉着彈藥,這一次帶的彈藥雖然並不是很多,可只要把這三千人都消滅在戰場上,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寧渝望着倒下的那些綠營兵逐漸鋪了密密麻麻的一層時,發現老爹寧忠源已經目瞪口呆。

“這他孃的,這仗還可以這麼打!”寧忠源望着山道上的那條黃泉之路,終於發出了感嘆聲。

寧渝微笑道:“這也是地形限制的原因,山道過於狹窄,才能製造出這樣的效果,不過這條路也不算很遠,等會他們接近以後,我們的燧發槍也能展現出威力了。”

山下的高來寶已經有着隱隱約約的不安,他直接找來了城防營遊擊趙儉德,強制命令對方率領城防營的散兵遊勇攻上去。趙儉德再怎麼不樂意,心裡也明白此事絕非小可,若是不上恐怕第一時間會被眼前這個人拿刀給剁了。

時間慢慢流逝,在這一刻鐘的時間裡,寧軍的炮擊持續了四輪,也就是說比清軍的炮術還要快上一倍。大炮的接連轟擊,讓山道上的清兵已經足足倒下了四百多人,不過還有四百人已經逐漸接近了寧軍。

擺在陣地最前面的是雛鷹營和漢陽營的三百鳥槍兵,其餘的肉搏兵都在陣型的後方,等待着衝擊近身搏殺的一刻。

許成樑指揮着士兵站成了三排,一邊握着手中的燧發槍,一邊大聲道:“不要看見人就扣扳機,一定要放近了再打,八十步等我下命令,再開火!”一邊吼着,一邊開始在心裡默默盤算着距離。

八十步的距離,可以開上兩輪槍,七百杆的燧發槍也就是一千四百顆彈子,一千四百顆彈子,以目前的這個陣型,可以帶走三百人以上。

戰爭,有時候就是一個數學題,當你計算的比對方更準確,那麼你就贏了。

許成樑在心裡默默的算了一下這個賬。

這一仗,自己贏定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