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

九月初九的清晨,新會在陽光中漸漸甦醒,四處城牆上帶着紅褐色的印跡,散發着淡淡的血腥味,似乎在提醒着所有人,這裡已經遭遇了整整十天的圍攻。

對於管源忠而言,這一仗打得實在是太艱難了,也太漫長了!

新會並非是什麼堅城,它只是一座縣城,可是在面臨清軍數萬人的圍攻下,之所以還能夠堅守到今天,實在是因爲復漢軍的守城能力太強悍了,火槍、火炮、手榴彈還有火箭彈等物,使得清軍在新會城下堆滿了屍體,卻依然無法攻克,甚至都不曾在牆頭上站穩住腳跟........

這十天的進攻下來,清軍的傷亡人數達到了一萬三千餘人,若不是管源忠的強力彈壓和對生路的嚮往,怕是清軍中早已經出現了炸營的現象,甚至可以說,眼下的清軍還能保持不潰散,已經是一個奇蹟了。

管源忠帶着幾個綠營將佐,朝着綠營駐紮的營地走去,那是一片非常寬廣的營地,若是滿員駐紮能有兩萬六千多人,可是到了如今卻顯得異常空曠,就連躺在地上的傷號都寥寥無幾,他們望着管源忠等人的眼神裡,透着麻木和絕望。

“崔將軍,這裡是英德鎮的兵嗎?”

管源忠踩在溼噠噠的地面上,感覺地上似乎帶着一層血糊糊的東西,黏膩無比,只讓他覺得犯惡心,可是當下既然要作秀,也不好現在抽身就走。

旁邊穿着甲冑的一名精瘦漢子,正是英德鎮總兵周瑞安,他一臉謙恭地低聲道:“管大人,這裡正是英德鎮駐地大營......”

“哦?”

管源忠眉頭一挑,正準備問他人都去哪裡的時候,卻一下子就想起前面的攻城時的慘烈,那句原本想問出來的話,也就吞進了肚子,沉默不言。

周瑞安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苦笑,“大人,現在營裡的傷員太多,末將怕吵到大人清靜,大部分的傷員都搬到了遠處,只是眼下缺乏藥物,還請大人能夠調撥一批來......”

管源忠臉上浮現出一絲爲難之色,他倒不是不想給綠營的兵士用,可是八旗那邊的傷員人數也不少,按照清軍慣例,大夫和藥物都是傾向於八旗的,因此可供綠營的藥物並不多,至於給綠營的大夫更是隻有象徵性的兩三個......

自從先前清軍圍攻新會以來,很多人受傷後根本沒辦法得到醫治,綠營將領們不得不聽任受傷的士卒無助哀嚎,卻沒有任何的辦法。

更爲殘酷的是,在近代戰爭模式面前,一旦被火槍或者火炮擊傷後,基本上只剩下死路一條,說白了,很多人要藥物只是要一個安慰,好讓自己顯得不是那麼無助......

管源忠長長嘆口氣,低聲道:“周將軍,眼下大軍也很艱難,藥物也沒辦法提供......你們還是要早做準備。”

“將軍,那之前拖欠的糧餉是否能夠調撥一部分.....”

“此事不許。”

“那......能否容許我英德鎮卸下首攻重任....”

“此事亦不許。”

周瑞安沉默了,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大人,下官明白了。”說完便推到了一旁,這一次管源忠到這裡來,看來也只是裝裝樣子了。

經過了這麼一番風波,管源忠卻是連這最後裝樣子的心情都沒有了,在衆人的簇擁下開始往後走,打算返回帥帳。

只是就在此時,從人羣外卻擠進來一名漢子,他臉上帶着焦急之色,見到了管源忠後連忙小步跑過來,遞過來了兩封素色的書信,同時低聲道:“大人,惠州大事不好了!”

管源忠聽到侍衛說道惠州,心裡立馬一驚,連忙接過來書信,發現其中一封是閩浙總督滿保的書信,而另一封則是廣東提督李渾的書信,便沒有立刻拆啓,而是直接厲聲問向侍衛,“到底是怎麼回事?惠州發生什麼事情了?”

侍衛苦着一張臉,小聲道:“大人,這裡人多眼雜.......”

管源忠望了一眼周圍人,輕輕皺了皺眉頭,便回了帥帳。

那侍衛在管源忠的逼視下,連忙開口道:“小人知道的也不清楚,好像是閩浙總督率軍出走了......報信人說此事重大,廣東提督李大人已經在書信裡面寫清楚了,還有閩浙總督給大人也留了一封信。”

管源忠看向了手裡的兩封信,不假思索地拆開了李渾的信件,卻是將對滿保的質疑表達得清清楚楚,李渾在信中將自己受到邀約前往滿保營帳的事情,說了個清清楚楚,連同當天的酒宴也沒有瞞着管源忠,最後則是寫着不知爲何閩浙總督滿保率軍出走,還給管源忠留下了一封信件。

李渾基本上將整個事情原原本本敘述了一遍,也沒有絲毫添油加醋,因此管源忠看完後,心裡大概也就清楚了是怎麼回事,接着便又拆開了滿保的信件,而在這封信當中,滿保對管源忠十分熱情,只是在後面也委婉提出,要去韶州協防一事,因爲事有緊急,還請他管大人能夠體諒一二。

這一下子可把管源忠給氣壞了,如果說沒有這封書信的話,管源忠恐怕還不會這麼惱火,可是如今的這封書信,卻幾乎將他管源忠的臉面剝下來踩了個粉碎,實在是可忍孰不可忍。

“哼,好大的膽子!”

滿保這個舉動幾乎是徹底打亂了管源忠的打算,他的臉色不由得更加陰沉了幾分,現在惠州正面只有一萬清軍,被複漢軍攻破幾乎是定局,而他能做的就是在惠州被破之前,趕緊拿下新會,這樣剩餘的清軍還有一條生路。

“擂鼓,聚將!帶本督手令,速速攻城!”

當新會城下再一次響起轟鳴聲時,復漢軍第三師在程銘的率領下,終於兵臨惠州城下,由於他們是從陸路上前行,因此相對於海路上走的禁衛旅要慢上太多。

等到抵達了惠州城之後,程銘也沒有絲毫猶豫,略加休整後,便開始率人攻城,由於第三師從陸路出發,因此所有的火器都攜帶完備,大量的火炮一字排開,在惠州城下做最後的攻城準備。

廣州提督李渾感覺嘴裡有些苦澀,面對城下的復漢軍第三師,他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守住,若是滿保的閩浙殘軍還在,利用他們的火器倒還有一定的還手之力,可是在如今面臨的這副局面下,幾乎沒有一絲希望。

“轟隆隆——”

復漢軍的火炮經過了一次定點試射後,很快便針對惠州城牆展開了重點打擊,在目前的復漢軍體系中,針對火炮的研究非常深入,特別是在雛鷹營和講武堂當中,炮兵科目都成爲了重點科目,相關的計算科目也在大力普及,因此但凡經過了講武堂培訓的軍官,對於炮兵的使用,都有自己的一定理解。

在這種情況下,復漢軍的火炮不光是裝備上的先進,而且在人員素質上放在這個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火炮對於固定目標物的覆蓋打擊也十分完備,僅僅打過了三四輪以後,惠州城牆上面的清軍火炮就被清掃一空,幾乎就像被狗啃了一樣。

面臨這樣的嚴酷打擊,李渾想死的心都有了,他手底下的幾個綠營鎮,何時經歷過這樣的場面?就這麼幾輪炮擊,先不說火炮的損失了,光是士卒就損失近千人之多,其他的人也都被震駭得往後狼狽而逃,再也不肯上城牆半步了。

程銘望了惠州城一眼,沒有絲毫的欣喜之意,實際上他的心情並不算好,因爲閩浙總督滿保不知何故往韶州府方向去了,這口到了嘴邊的大肥肉不見了,任誰都會有幾分惱火,倒是便宜了錢英這個老小子了。

說起來自從錢英投降了復漢軍以來,幾乎就像是一個福將一般,每戰出必有大勝,率領的一個新編之師居然還打得有聲有色,因此在立國後,也成爲了第一批晉升的少將,比起其他的綠營降將強出太多,跟他們這些老資格倒是平起平坐了。

程銘並沒有感覺到嫉妒或者不滿,畢竟戰功大傢伙都是看在眼裡的,不過確實感嘆他的運氣好,相對於其他人來說,錢英的幾次戰功幾乎都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

當然,儘管跑掉了滿保這條大魚,可是隻要率先突破惠州,就能夠在第一時間威脅廣州,到時候也是大功一件,因此程銘也沒有想太多,直接下令讓麾下的兩個團,對惠州城展開了強攻,並且下達命令務必於今日攻上城頭。

儘管程銘對自己的軍隊頗有信心,可是也不會託大到以爲能夠一戰而下,清軍雖然士氣受到重創,但是真要打起攻城戰,也不是毫無反手之力,因此今天只要能夠攻上城頭,便是極大的勝利。

根據程銘的計劃,主要通過城頭上攻防積聚清軍的主力,進行大量的殺傷之後,便可以有效減少清軍的生力軍,到時候發起總攻,拿下惠州城也就輕而易舉。目前復漢軍擁有很多攻打堅城的經驗,打下一個惠州並不是什麼難事,這一點是所有人的共識。

在攻城戰展開以後,第三師第一團和第二團承擔起了第一波進攻的重任,四千人分成了幾個波次,對惠州城頭進行進攻,炮火轟鳴之中,士卒們沒有結成陣型,而是開始以更加零散的陣型,舉着攻城雲梯開始向着城牆上爬去。

“轟隆——”

“殺!”

惠州城牆上響起了廝殺聲,越來越多的人涌上了牆頭,這讓李渾心裡大急,他實在沒想到復漢軍如此強大,一面派人去新會求援,另一方面就是驅趕着綠營兵上城頭搶奪陣地。

綠營兵們見到復漢軍輕輕鬆鬆就拿下了城頭,心裡多少有些惶恐,一個個倒有些萎靡不振,磨磨蹭蹭向前走着,只是任誰也不願意衝在最前面當替死鬼。

李渾有些焦慮,他望向了身旁的一名穿着鐵甲的漢子,焦急道:“萬總兵,如今我惠州危在旦夕,還望將軍能夠力挽狂瀾!若是此戰得勝,本將必定向管將軍和孔督憲爲將軍請功!”

那名穿着鐵甲的漢子,臉上留着絡腮鬍子,看上去倒有幾分粗豪,正是潮州鎮總兵萬再福,他原本是康熙四十八年的武進士,善於使得一手好花刀,早年間在甘肅當差,在康熙五十九年的時候,被調到了潮州鎮,當上了一任總兵。

萬再福心裡對於上官是有些想法的,他麾下的三千綠營是整個廣東綠營裡最有戰鬥力的,原本復漢軍徵兩廣的時候,萬再福打算留在潮州跟復漢軍比比,卻被管源忠以集中兵力的名義,調到了廣州府,而潮州府相當於拱手讓人了,這讓萬再福心裡自然十分不滿。

只是李渾對萬再福有提拔之恩,因此無論他心裡再怎麼不舒服,也只得聽從李渾的命令,率領自己麾下的精兵,一股腦涌上了城牆上,打算將復漢軍給趕下去。

與其他的綠營相比,潮州鎮的士卒在萬再福的影響下,尤其善於肉搏戰,因此儘管整個廣東綠營的火器配備率非常高,潮州鎮依然是長矛刀盾爲主,只有一小部分的鳥槍兵,因此在此時的肉搏戰中,便成爲了李渾心裡的主力。

萬再福帶着數百名綠營兵,涌上了牆頭上跟復漢軍展開搏殺,雙方若是放在比較寬敞的地方,那麼雙方的肉搏還能有些說頭,不管是小隊合擊還是遊鬥都有一定的空間,可是在這般狹窄的地方,幾乎只能刀對刀槍對槍,並沒有半分騰挪的空間。

常常當復漢軍士兵的刺刀刺入綠營兵時,對方的長刀也狠狠砍了過來,因此雙方傷亡極爲慘烈,只是稍過片刻,那些戰成一團的士卒們,很快便倒下了一大批人,流出來的血液更是浸透了腳面,宛如地域一般。

到了這個階段,再多的技巧其實都是白扯,真正要看的還是雙方的意志比拼,誰先受不住誰便會先崩潰,不過無論是復漢軍,還是萬再福的潮州鎮,在這一方面都還不錯,因此這份慘烈也將在繼續延續下去,直到其中一方再也無法堅持。

程銘微眯着眼睛,用千里鏡望着惠州城上搏殺的一幕,特別是看到萬再福身先士卒,舞着一把大刀衝在最前面,在人羣中左劈右砍時,臉上閃過一絲欣賞之色,讚歎道:“此人之勇猛,實在是當世罕見啊!”

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十九章 火炮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
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十九章 火炮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