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降吉象

赤龍江是保衛燕國國都燕城的最後一道防線,當年,燕國皇太子昭華率十幾萬大軍對抗入侵的幾十萬齊國精兵,直殺的日月無光,星辰暗淡。最終還是落敗,無數將士的鮮血染紅了江水,數不清的屍首盾戟幾乎堵塞了河道。

現在,江畔仍然有無數不知名的墳塋連綿不絕,都是當年衛國戰死的將士之墓,每到清明時節,處處墳插新柳,墓揚紙灰。

這一年的清明,赤龍江如往常一樣蜿蜒流過,兩岸是翠綠的草地和叢生的柳樹,草地上散落着渺小又頑強的雛菊,努力綻放生機。

江畔一片縞素,數千名燕國臣民和將士均着白衣素冠,丞相楊蠡爲首,站在隊伍前面,對着白茫茫的人羣說:“三年前,皇太子在這裡率軍抵抗齊軍,不幸落敗蒙塵,爲保宗廟社稷不毀,爲保都城百姓不受屠戳,太子忍辱負重簽下降書,被押往齊國爲奴,受盡慘無人道的折磨和凌虐,本以爲熬過這番刻骨嚴寒,可以歸返故國,沒想到居然被那齊皇所害……”

說到這裡,楊蠡停了一下,抽抽鼻子,見面前的人們都哭泣不止,抹把淚又說:“太子身在齊國,心卻無一日不念敵國,想方設法歸國不能,如今竟以遺體回國,怎不令人痛惜悲傷。”

嶽青槐低着頭擦擦眼睛,大將軍南敬亭揉着紅腫的雙眼,含着眼淚道:“太子遭逢不幸,我們一定要雪恥報仇,就算戰死到最後一人,也留個英名存世,不致讓人小瞧我燕國子民。”

“說得對。”楊蠡接話,又說:“今天,太子棺木將抵達江岸,待我們好生安葬了太子遺體,再誓師伐罪,爲太子討個公道,報仇雪恨。”

“報仇!”

“報仇!”

羣情鼎沸的大臣、將士和百姓們紛紛高呼,揮舞着拳頭和劍戟,呼聲震耳欲聾。

帶着寒意的清風中,燕國將士和臣子們站得筆直,恭敬地等待太子的棺材抵達。

又過了許久,方看見一隊縞素之人護着一具棺木緩緩行來。最前面擡棺的是鳳逸和容乾,後面是陳之武等人。

他們得知昭華被抓回宮的消息,打算拼死闖宮,正在準備時,落月命小太監十六將棺材送出城去。鳳逸一見棺木悲痛的昏厥過去,燕國使者接了棺木立即離開都城,幾人護送棺材回到燕國。

楊蠡一見棺材伏地痛哭,聲嘶力竭,其他人受其感染,也哭得痛不欲生,一時間,赤龍江兩岸哭聲震天,魚沉水底,鳥鳴悲聲。

“太子,你死得好慘那……”嶽青槐僕到棺材上放聲大嚎。

“嶽軍師請退後。”楊蠡把他拽開,說,“太子生前希望能與衛國戰死的英雄們葬在一起,我們要完成他的心願,就把他葬在江南岸吧。”

其它大臣沒有異議,國師選了一塊風水很好的地方,在赤龍江南岸尋了一處地方,準備挖穴。

同時,在岸邊很快建好了靈堂,將棺木停好,官員百姓們紛紛上前祭拜痛哭。

江岸一片慘淡,真是浮雲爲之結,悲鳥爲之旋。

忽然,傳來一聲巨響,外面一陣**,靈堂裡的衆人聽了十分不安。

“這是什麼地方,居然有人喧譁?”楊蠡大聲斥責,“快看看是怎麼回事?”

一會兒,侍衛來報,說是挖地時不知挖到什麼,只聽到一聲巨響,突然出現一塊巨石,石上刻着一行大字:“燕國中興昭帝一統天下。”

“這是怎麼一回事?”楊蠡驚得瞪大眼睛。“國師快來解釋。”

國師取出龜甲筮草,擺弄一番,再掐指算算,然後一臉驚訝和激動,道:“這是天降奇石,上天降下預言,意思是我們燕國要復國了,會出現中興之主。”

此話一出,聽見的人議論紛紛。

“會是誰呢?”

“難道是靖安王世子?”

衆人又興奮又激動,猜測不已,等着國師解開迷團。

“不是。”國師指着石上的刻字解釋,“這中興之主就是昭華太子,將來他會一統天下,結束紛亂之世。”

“這怎麼可能呢?”楊蠡說,“太子已經被齊皇害死了,連棺材都送回來了。”說着又抹把眼睛哀哀哭泣。

“上天降吉,必有所指。”國師很有把握的說,“卦象顯示,昭華太子將成爲燕國中興之主,復興燕國,還會統一天下,是天命所歸。”

忽然,靈堂方向又傳來一聲巨響,衆人急忙奔過去,一看靈堂上煙霧繚繞,模糊不清,只聽輕微的咯咯聲響,棺材晃動起來。

“啊……”膽小的一聲尖叫,抱頭縮在一邊。膽大的睜大眼睛盯着棺材,緊張得手心冒汗。

一會兒,棺材竟緩緩地自己立了起來,顯得無比詭異。

“啊,怎麼回事?”靈堂裡的人又驚又怕,七嘴八舌。

“別吵。”國師喝斥道,“這一定是上天降下奇觀,必有所指。”

衆人不再吵嚷,靜靜看着眼前這一前所未有的詭異的景觀。

過一會,棺蓋自己打開。輕煙繚繞中,棺中的昭華面目如生,脣角是若有若無的笑意。

“撲通”楊蠡跪了下去,哭道:“太子,臣知道你死得冤屈,死不瞑目啊。”

旁人本來又驚又怕,被他這一哭,勾起傷心來,想着太子確實受了太多的罪,真的是死得很冤,如今魂歸故土,陰靈不滅,於下葬之日顯靈,必有未竟之事不白之冤。

也跟着大哭起來,一時間靈堂內外哭聲震天。

“不要哭。”輕輕的聲音如驚雷般震得衆人動彈不得,膽大的擡眼偷看。

只見靈位上,一人素衣寬帶,長髮飄然,一雙明眸如星,薄脣似是含笑,居然是已經被害死的昭華。

衆人個個目瞪口呆,揉着眼睛再看,香菸繚繞中,那微笑看着他們的人,那種清貴高遠,從容自若的氣度,不是昭華還會是誰?

就在衆人不知所措之際,楊蠡又放聲大呼:“天啊,真是上天有眼,想必是上天要我燕國中興,居然使太子死而復生。”

“天啊,果然如天降奇石所示,燕國中興,昭帝一統天下。”國師也緊接着高呼。

靈堂內外衆大臣將士被眼前奇景驚呆,激動萬分,跪伏在地膜拜:“太子,太子……”

“太子復生了……”

令人震驚欣喜的消息迅速傳遍靈堂外,一衆人等歡呼雷動。

“太子……”

“是太子呀……”

楊蠡爬起來面對衆人,大聲說:“什麼太子?上天降下旨意,明示太子是天命所歸,我們應該請太子立即正位稱帝纔是。”

“沒錯沒錯。”衆臣和將士紛紛附和。

楊蠡又帶頭拜下去,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靈堂內衆人跟着跪拜山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跪拜中的嶽青槐,朝楊蠡擠擠眼,悄悄說:“你真行,比那最好的戲子演得都好。”

“閉嘴。”楊蠡白他一眼。

昭華端坐接受了衆臣參拜,又下座扶起楊蠡:“楊丞相守國數載,辛苦了。”

又對羣臣道:“衆卿平身,暫且退下聽候吩咐,明日在此處早朝。”

大臣和將士們退出靈堂,楊蠡,嶽青槐,鳳逸等重要大臣聚於臨時軍帳中。

“太子……”楊蠡捂了嘴,“不對,應該叫陛下了。”

“相國請說。”

楊蠡上前稟報:“ 明日上朝議事,請陛下早做準備。”

容乾將十六帶入帳中,道:“棺木出宮時,落月命他護送棺木出城,他沒有回去,一路跟着到燕國,說要伺候陛下。還有翡翠,臣已經命人想辦法將她接來。”

昭華說:“好,你親自去濟州一趟,把翡翠帶出來,還有,想法子探知屈無瑕怎樣了,把他救出來退回國內。另外沈姑娘……有些難處,你還是想法子把她弄出宮來,若是不行,我親自帶兵殺到齊都,定會將她救出來。”

容乾感動萬分:“謝陛下,臣一定不負陛下所託。”

“公子……不……是陛下。”十六跪伏於地,“求您留下奴才隨身伺候吧。”

“放心。”看着從齊宮出來的人,昭華艱澀一笑,“當初在齊宮我答應過你,不會虧待你,如今自然不會食言。”

“謝陛下。”

“你不必用奴隸編號,但是你的原名犯了國君的諱,也不能叫了。”昭華摸摸他的頭說,“給你改個名字叫陳新,從此你將開始新的人生,你就留在朕身邊作個伴吧,”

“謝陛下,謝陛下。”陳新感動得叩頭,“奴才現在爲陛下準備飲食,鋪好被褥歇息。”

“你聽着,不要準備美食錦褥,只准備粗布蔬食即可。”

“什麼?”陳新震驚地看看昭華,又看看鳳逸,看鳳逸也是一臉的不解。

昭華沒有解釋太多,只對鳳逸說:“鳳,隨我出去走走吧,我要看看故國的河山。”

頭一天下了微雨,濛濛水汽中,遠處山巒疊嶂隱約可見,農家田舍炊煙裊裊升起,農人荷鋤而歸,一派安然詳和。近處,江水輕波盪漾,金色的陽光斜灑在江面上,如鋪了一面絢爛的錦霞,白鷺貼着水面飛過,船工搖着櫓,唱着山歌,在晚風中聽來格外動人。

天邊紅雲密密,預示着明天將是一個明媚的晴天。

昭華深深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氣,鼻端裡縈繞着野花和青草的香味,入眼處景色如畫山川壯麗。迎着撲面而來的陣陣清風,他舉目四望,豪情萬丈,一句話不自覺吐出脣間:“如此江山如畫,怎能落入異國之手。”

鳳逸聽了,看他從頭到到腳都煥發着另一種生機。也情不自禁接一句:“如此聖德明君,怎能永遠屈服於劍戟威迫之下。”

“不。”昭華含笑糾正他,“應該是,如此萬衆一心之臣民,怎會甘心受人奴役。”

“是啊,燕國雖弱,可是燕人不會甘心永遠淪爲亡國奴。”

次日清晨,一輪紅日升起,萬丈光輝照耀山川,地上的青草雖經無數人踐踏,仍然生機勃勃。

昭華回國後第一次升朝在赤龍江畔的一處簡易兵營進行。

一襲金龍王袍繡着山河山月星辰,藻火米黼,愈發趁得他莊重威嚴,帝王之氣一覽無餘,仍顯蒼白的臉上煥發勃勃生機,眉眼間的憂鬱也被一股奮發的豪邁之氣替代。

文武大臣按品級排班拜見,昭華博聞強記,每個人都記着名字職位,對新進的官員將士也詳細詢問了職務和出身,記在心裡,都予以嘉言撫慰一番。

昭華面對羣臣將士,眼眸中一掃往日沉鬱悲傷,燃起自信和頑強的光芒。

“昭華無能,不能保祖宗基業,致使生靈塗炭,淪爲敵手。又屈身爲奴,受盡恥辱,受盡折磨。也許你們覺得我太過委屈,貪生怕死。可是在漫長黑夜中,在重重苦難中,能支撐我活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活着回到燕國,恢復河山。如今我終於活着回到故國,得以重見諸位,實在是再世爲人。既然好不容易活下來,我相信上天一定不會拋棄我燕國,定然會重複先代榮光,洗雪亡國之恥。”

楊蠡上前代表羣臣上奏:“昔日文王被囚而得天下,孔子困厄演春秋。陛下處艱險不忘復國之志,必能得償所願。臣等必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

昭華又撫慰幾句,沉下臉來,道:“陳之武。”

“臣在。”陳之武趕緊上前跪拜。

昭華看看他,神情冷峻:“在你眼裡我是叛國之君,是國家的恥辱,應該以死謝國人。可是我活過來了,還回到了故土,這是上天賜我的機會,你有何話說。”

“臣犯下弒君重罪,罪該萬死,無話可說。”陳之武伏地叩首,沒有求饒辯解。

“太子……哦,不是,陛下……”鳳逸有些着急,“陳將軍是粗魯武人,一時沒有體會陛下忍辱負重的苦心,做下罪不容誅之事,這次救陛下離開,他也奮力阻敵,也算將功贖罪,所以請陛下……”

鳳逸不知說什麼好,行刺君主,這罪過不輕,不是說幾句話就可以抹殺的。

昭華用眼掃過帳內衆臣:“弒君之罪按律該如何處置?”

負責司法的廷尉上前說:“弒君是該當凌遲處死的大罪,按律該受三千六百刀。”

“好。”昭華點點頭,“國有國法,自當按律行事,陳之武,你可服氣。”

陳之武伏地認罪:“臣罪該萬死,心服口服。”

昭華又說:“不過,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那三千刀先暫時寄下,你用殺敵數來頂你該受的刀,殺一敵抵一刀,不夠數的話你就接受國法制裁。”

“臣謝陛下隆恩。”陳之武感動的伏地謝恩。

其他將領鬆了口氣,也爲他高興,以陳之武的武功,只要有上陣殺敵的機會,斬敵三千應該沒問題。而且昭華這人糾錯雖然嚴厲,但是罰過後不翻老帳,不記舊惡,也不暗中穿小鞋,被他罰過之後這事算揭過,所以犯錯的人被他罰過後都有種輕鬆的感覺。

昭華處理過這事,又說:“現在齊國大軍已經撤出我國,正是復國的大好時機。我在齊國爲奴三載,受盡屈辱,這辱不是我一個人受,而是強加於我燕國之辱。國恥不可不雪,國恨不可不報。衆位愛卿,是否願跟我歷經艱險,復國雪恥,決無二心?”

“效忠陛下,絕無二心。”帳內衆臣齊聲發誓。自昭華回國後,衆臣民都覺得有了主心骨,鬥志空前高漲。

“楊相國,你先稟奏復國事宜。”

“是,陛下。”楊蠡上前啓奏,“臣奉命守國,安撫百姓,獎勵農耕,已有成效。陛下離國前頒下免糧稅令,凡在燕國境內種糧,五年內不收谷稅,農人包括別國的農人都踊躍耕種,如今已經攢下可供兩年食用的糧食。軍民百姓,知禮義,明廉恥,守信用,衆志成城,民心可用。”

“楊相國辛苦了,可謂復國第一功臣。”昭華含笑點頭,“燕國被徵到齊國的糧食在邗河翻船落水,也是相國授意吧?”

“正是。那些糧食也暗中撈出,已經藏了起來。”楊蠡說完又對嶽青槐說:“請軍師向陛下奏報軍事。”

嶽青槐上前稟報:“這三年來,南將軍在平南郡暗中操練兩萬精兵,自齊軍撤出後,又招募了三萬壯丁,日夜訓練,已經初見成效。但是這點兵馬要復國還是遠遠不夠。必需繼續招兵買馬,擴張軍隊,這些要等陛下正位之後,登高一呼,舉起旗幟,纔可以成事。”

昭華又點頭:“好,現在頒下皇令,徵集十七歲以上青壯男丁,包括奴隸,只要從軍,奴隸就可以得到自由,如果能殺敵立功,無論庶民奴隸還是世家子弟,一概賞軍功一級,賞爵賞財物賞土地。”

“陛下隆恩浩蕩。”衆臣齊聲讚頌。

昭華站起來,看着羣臣,目光堅定無懼:“朕決定親率大軍北伐,恢復河山。”

作者有話要說:哦呵呵……,做了那麼多準備工作,要開始復國了。

親們放心,不會拖很長時間,三場重要戰役打完,就定大局了。

下章:大刀,向渣攻的頭上砍去……

誰能猜出小華得勢後,會用什麼狠毒方法對小康,獎菊花一朵。

快要結局了,趕緊猜啊……

爲毛許多人都猜出小華沒死捏?是不是偶善良的親媽形象深入人心?

插入書籤

第31章 天威有美圖第140章 大廈將傾第54章 真情假意第65章 共浴第28章 迷失第9章 忠義第38章 在意第95章 平淡是福第61章 勸諫第122章 以退爲進第110章 薄情之諾第117章 各懷心思第105章 攻心第132章 天降吉象第4章 志向第35章 療傷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115章 移情泄恨第24章 毒計第108章 求助御醫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17章 慾望去油星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38章 在意第25章 陰謀第46章 侍寢上第122章 以退爲進第25章 陰謀第117章 各懷心思第97章 伴君如虎第19章 懲罰第77章 情人淚第120章 恩怨兩消第19章 懲罰第68章 執手第133章 臥薪嚐膽第24章 毒計第25章 陰謀第22章 比武第62章 分離第133章 臥薪嚐膽第25章 陰謀第120章 恩怨兩消第20章 伴讀第44章 陷害第54章 真情假意第130章 一杯毒酒第77章 情人淚第18章 慶功宴第143章 相見相約第71章 承諾第117章 各懷心思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34章 凌虐第104章 金絲雀籠第85章 咫尺相思第58章 殺機隱現第103章 幕後風波第87章 蓮葉故鄉第63章 佳節第6章 天牢第74章 潰逃第127章 逃出牢籠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2章 決戰第92章 雨過天晴第79章 宿仇第101章 迷案陰謀第70章 歡愉楔子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41章 指環第91章 海納百川第110章 薄情之諾第16章 辭鋒第124章 艱難決擇第5章 離國第141章 亡國之憾第24章 毒計第127章 逃出牢籠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97章 伴君如虎第106章 守諾第69章 糖果第18章 慶功宴第40章 舉喪第39章 祈福第122章 以退爲進第91章 海納百川第92章 雨過天晴第124章 艱難決擇第55章 警告第71章 承諾第105章 攻心
第31章 天威有美圖第140章 大廈將傾第54章 真情假意第65章 共浴第28章 迷失第9章 忠義第38章 在意第95章 平淡是福第61章 勸諫第122章 以退爲進第110章 薄情之諾第117章 各懷心思第105章 攻心第132章 天降吉象第4章 志向第35章 療傷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115章 移情泄恨第24章 毒計第108章 求助御醫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17章 慾望去油星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38章 在意第25章 陰謀第46章 侍寢上第122章 以退爲進第25章 陰謀第117章 各懷心思第97章 伴君如虎第19章 懲罰第77章 情人淚第120章 恩怨兩消第19章 懲罰第68章 執手第133章 臥薪嚐膽第24章 毒計第25章 陰謀第22章 比武第62章 分離第133章 臥薪嚐膽第25章 陰謀第120章 恩怨兩消第20章 伴讀第44章 陷害第54章 真情假意第130章 一杯毒酒第77章 情人淚第18章 慶功宴第143章 相見相約第71章 承諾第117章 各懷心思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34章 凌虐第104章 金絲雀籠第85章 咫尺相思第58章 殺機隱現第103章 幕後風波第87章 蓮葉故鄉第63章 佳節第6章 天牢第74章 潰逃第127章 逃出牢籠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2章 決戰第92章 雨過天晴第79章 宿仇第101章 迷案陰謀第70章 歡愉楔子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41章 指環第91章 海納百川第110章 薄情之諾第16章 辭鋒第124章 艱難決擇第5章 離國第141章 亡國之憾第24章 毒計第127章 逃出牢籠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97章 伴君如虎第106章 守諾第69章 糖果第18章 慶功宴第40章 舉喪第39章 祈福第122章 以退爲進第91章 海納百川第92章 雨過天晴第124章 艱難決擇第55章 警告第71章 承諾第105章 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