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

儘管早起了無數名字預備着,但是,兒子真正降生的時候,高俅才覺得那些名字都不恰當,自然免不了在書房苦思冥想。偏偏在這個當口,外頭突然響起了一陣嚷嚷聲。

“相爺,相爺!”

見高升急匆匆地推門進來,高俅心中大爲光火,沒好氣地問道:

“什麼事這麼慌張,連規矩都忘了麼?”

雖然早已經過了中秋,但高升卻是滿頭大汗,見主子火氣不輕,他連忙跪下回稟道:“相爺,是王殿帥突然伴着聖上一同駕臨,小人剛纔一時忘形,所以……”

“聖上來了?”高俅一頭丟下沾滿墨汁的毛筆,滿臉不可思議地問道,“聖上一共帶着多少人?”

“一共是十幾個,有好幾個熟面孔,大約是御前近衛班直!”

高俅頓時好一陣頭痛,儘管他也承認身爲帝王不應該一直悶在宮中不問民間事,他也反對那種天子垂衣裳而治天下的古訓,但是,趙佶這三番兩次出宮的舉動卻有些太過頭了。光是他這一處府邸,他在京城的時候,趙佶哪個月不會來上一兩回?真正說起來,苦的卻是王恩這個殿帥,武臣第一人當到這個份上,怎麼會不累?

他情不自禁地嘆了一口氣,起身便往門外走。這別人看來是天大的隆寵,真正多了便成了巨大的麻煩,如今他只有在心中暗自祈禱,這位天子官家別又起什麼興致了就好!

見高俅過來行禮,趙佶連連擺手示意他起身,這才笑道:“朕上午聽他們說你的夫人又爲你添了一個兒子,尋思着下午沒有什麼大事,所以就來看看。孩子呢,怎麼不抱來讓朕瞧瞧?對了,可起了名字沒有?”

高俅被趙佶這一連串問題問得目瞪口呆,好一會兒方纔醒過神來,慌忙打發使女去把孩子抱來。又苦笑道:“臣剛剛就在書房中想名字來着,聖上這一來,哪還有什麼思路?”他和趙佶向來便是不忌言笑的,此時便順勢提議道,“聖上既然來了,臣斗膽請聖上給犬子賜名如何?”

“好一個伯章,就你最知道朕的心意!”趙佶聞言啞然失笑,他急急忙忙地出宮來。一是爲了散散心,二來則是爲了給這位心腹臣子的孩子賜名。只不過,堂堂天子自然不能主動提出這種事情,臣下開口則再好不過了。”你如今只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比起幾年前可是要熱鬧多了!”

聽趙佶語帶嘲諷,高俅自然免不了尷尬地笑了幾聲。原因很簡單,他自來到這個時代之後,和英娘夫妻七年,這才生下了第一個女兒,接下來才接二連三地開枝散葉。這短短五年間。竟是一連得了三個兒子,說起來也着實有趣得緊。

胡思亂想了一會,他見趙佶在那邊眉頭緊皺。心中不由好笑。比起自己這個半吊子來,趙佶堪稱書畫雙絕,詩詞上的功夫也不同凡響,想不到在起名字上也要花費這麼多功夫。不過,別看這位天子比自己小了十幾歲,這子嗣的旺盛卻遠遠超過了他。如今宮中已經有了六七位皇子並**位公主,相形之下,當日哲宗的膝下荒涼便成了鮮明的對比。

趙佶思索良久,終於有了注意:“古語之中,向來以鵬鯤喻那些有大志向地人。既然是你的兒子,那麼將來自然應當繼承父志佐理朝政。依朕看,你前頭既然有鵬舉和鵬越兩個兒子,此子便取一個諧音,便叫鵬昆可好?”

“聖上賜名,自然是好的!”高俅眉開眼笑地送了一句奉承,心中着實高興得很。這名字大氣不說,寓意也不錯,最最主要的是。天子官家賜名,這傳揚開去便是莫大的體面,雖說他如今着實不在乎這些,但是,能夠讓那些心懷叵測的人知難而退總歸是好的。

見高俅不假思索便給出了回答,趙佶又轉頭看着一旁的王恩:“王卿家,你也以爲這名字好麼?”

王恩沒想到趙佶突然問起了自己地意見,不由愣了片刻。”聖上,臣自幼讀書不多,只是這名字聽上去確實寓意吉祥,兼且又有志向包含其中,自然是好的。聖上和高相公君臣相得,傳揚出去也是一段佳話!”

見王恩答得滴水不漏,高俅也不禁佩服他這種察言觀色的功夫,正在此時,僕婦已經把孩子抱了過來←接過孩子,便使顏色示意衆人退下,這才把孩子抱到了趙佶跟前。

“好一個大胖小子!”趙佶興致大好,竟伸出手來在孩子粉嫩的面頰上捏了一記,見其不哭不鬧,反而轉動着眼睛看着自己,不由又哈哈大笑了起來,“這孩子不避生,長大了必定有出息!”他一邊說一邊伸出了手,竟是作勢欲抱。

這下高俅真的慌了,便是宮中的皇子皇女,這位天子都大約沒抱過幾位,如今竟然要抱他的兒子,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他冷不丁瞥見趙佶眉宇間那縷輕鬆自得之意,這才略有醒悟,稍一猶豫便把孩子遞了過去。

“好沉!”趙佶哪裡會抱孩子,一入手覺得沉甸甸的,更是心中一慌,“伯章,你這兒子真是了不得!”他手忙腳亂地顛了兩下,見孩子哇哇大哭,連忙又遞還了回去。

見到這一情景,王恩方纔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絲如釋重負的微笑。論理天子出行,自有帶御器械隨行,他這個殿帥不必隨時隨地跟着,只需別人向他報備之後,他命殿前司諸軍隨行扈從或是淨街即可。

無奈趙佶地性子和以前地諸位君王都不一樣,再加上如今又是天寧節前夕,他深感責任重大,只能親自陪了過來,誰知竟會看到這樣誇張的一幕。

怪不得當年姚會以滿門託付!

他腦海中閃過這樣一個念頭,心中不禁思量了開來←如今已經是武臣極致,但是,除了兩個孫子之外,其餘並無什麼親屬在朝爲官。自己在一日,這些小輩還能夠沾光,可是,一旦自己不在了呢?若是不盡早尋好後路,他日怕是孩子便要吃苦了。

“王卿家,王卿家!”

聽到耳邊這聲音,王恩方纔醒覺過來,循聲望去,卻是趙佶正在朝自己搖手。偏偏他剛纔走神,什麼都沒聽到,心中不免有些慌張。

“王帥,適才我和聖上提起,說是你那兩個孫子一文一武,頗有些文武二弼的風采。聖上有了興致,說是他日尋個機會見見他們。”高俅發現王鍍乎沒聽到剛剛地話,連忙提醒道,“聖上最喜少年英才,偏偏如今官宦子弟中,不學無術的居多,王帥能夠教導出這麼兩個剁子,實在也是難得。”

竟是想什麼就來什麼!

王恩心中猛地一跳,連忙躬身拜謝道:“臣那兩個孫兒年幼頑劣,怎能入聖上法眼?他們一個喜文,一個愛武,其實說到底都膚淺得很,不敢當什麼文武二弼!”

“王卿家如此謙遜作甚?”趙佶興致極好,見王堆腸刮肚還要謙虛下去,便擺手打斷道,“這循序漸進之道朕還是懂的,只不過,朕見一面,有個印象,又不見得立刻授官,旁人也沒有什麼閒話好說!先前姚子別滿堂,朕也只是贈了他開府儀同三司,其他子別並未加官授實職,便是因爲分寸的緣故。若是又如姚平仲一樣的年輕俊傑,豈不是朕之幸事,國之幸事?”

聽趙佶這麼說,王恩自然不好再推辭,連忙再次拜謝,定下了三日後讓兩個孫子拜謁之事。饒是如此,他的心中卻久久難以平靜。儘管已經是官居高品,但是,武臣一句話卻和文臣一句話有着天壤之別,高俅這現成的人情,他卻不得不報。

閒聊了一會,趙佶突然又提起要見見高嘉,這個要求不由讓高俅萬分警惕。只不過,他自己知道這個寶貝女兒的脾氣,別人卻不見得知曉,因此也打定主意藉此傳揚一下女兒的鬼靈精脾氣,免得將來人人打她的主意,當下便笑道:“聖上不知道,臣這個閨女一向是最淘氣地。因爲薄有文名,所以時常有故交好友點了名要見她,她卻老是凡事使性子。聖上若是要見她,還得臣親自去接,否則不告誡幾句,恐怕要貽笑大方。”

“哦?”趙佶之前也聽說過高俅極爲縱容這個女兒,此時更是興致勃勃,“朕最不喜歡規行矩步,你便把嘉兒帶來讓朕看看,可千萬別告誡什麼……唔,就說朕是你的朋友就是!”

天子官家如此湊趣,高俅還能說什麼,告罪一聲便立刻轉往後院。

一進高嘉那座小院,他便看到高嘉和琅兒正坐在園子的石凳上搖頭晃腦地背書,清亮的聲音傳入耳畔,很有一種清心怡神的味道,不由略站了一會,然後才輕咳了一聲。

“爹爹!”轉頭見是父親,高嘉不由大喜,連奔帶跑地衝了過來,“帶我去看弟弟好不好?姨娘她們都說,弟弟還太小,只給我看了一眼就再也不讓我看了!”

“你只要聽爹的話,待會我就帶你去看!”高俅蹲下身子,專注地盯着女兒看了一陣,最後才鄭重其事地道,“你生來就聰明,待會爹帶你去見一個人,小心隨機應變!”

高嘉眨巴了一會眼睛,最後嘿嘿笑道:“嗯,爹爹就帶我去吧!”

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8章 商人重利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7章 王府密謀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27章 百般籠絡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6章 狹路相逢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6章 風雨欲來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28章 擊掌爲誓第2章 相見時難第40章 溘然長辭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35章 王府大變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6章 駕幸王府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10章 東坡之約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22章 防微杜漸第9章 風波再起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25章 動身回國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序章師恩深重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4章 巧言令色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
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8章 商人重利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7章 王府密謀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27章 百般籠絡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6章 狹路相逢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6章 風雨欲來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28章 擊掌爲誓第2章 相見時難第40章 溘然長辭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35章 王府大變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6章 駕幸王府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10章 東坡之約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22章 防微杜漸第9章 風波再起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25章 動身回國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序章師恩深重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4章 巧言令色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